书城文学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实用文艺鉴赏
2387100000003

第3章 文艺鉴赏的意义和方法(3)

只有当我们对盛唐山水田园诗产生的社会背景和诗人的思想状况有了深入的了解,那么,对这些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才谈得上是真正的鉴赏。

还有,鉴赏文艺作品时,如能知道作者当时的创作意图,将有助于我们对作品的审美把握。鲁迅指出:“从作家的日记和尺牍上,往往能得到比看他的作品更其明晰的意见,也就是他自己的简洁的注释。”如我们阅读鲁迅的《阿Q正传》,可能对阿Q的形象,特别是对阿Q的精神胜利法理解不深,甚至会产生为什么在阿Q这样的贫雇农身上会有这样消极的东西的疑问,而鲁迅在《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里对这些问题有过具体说明。读过这篇序言,我们就会认识到鲁迅塑造阿Q形象是要写出“现代的我国人的魂灵来。”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沉默的国民的魂灵”。

这样一种消极的精神状态,经过辛亥革命,并没有冲击到。鲁迅预言:“在将来,围在高墙里面的一切人众,该会自己觉醒,走出,都会开口的罢。”这就揭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并把希望寄托在人民大众的革命上面。这些话为我们理解阿Q形象指出了方向。又如,不少青年看过老舍的话剧《茶馆》后,总感到理不出个头绪来,但只要读一读作者《谈<茶馆>》这篇文章,那么,对《茶馆》每一幕所反映的时代生活、历史背景,各幕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就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了。

我们要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除前面提到的读作者谈创作体会的文章外,还可阅读作品的“前言”或“后记”,以及有关传记性文章和别人的评述性文章。

三,从整体结构上全面、完整地鉴赏文艺作品。

一切成功的文艺作品,都是把社会生活作为一个完整的、有着各种内在联系的整体来反映的。文艺创作,讲究凝神结想,成竹在胸,布局统一,互相牵引,肌肤密连,气顺血畅,浑然天成,无雕琢痕。人们在鉴赏文艺作品时,当然不应忽视对“立片言之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的“文眼”,“诗眼”,“戏眼”等最能传神的那些笔墨,于细微处见精神,但“点睛之笔”毕竟只是整体中的一部分,是不能离开整体而孤立存在的,因此,更重要的是要把文艺作品看作有机的整体,从其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上去进行鉴赏,而不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寻章摘句”,这样,才能把握住文艺作品的审美特性,真正认识作品的审美价值。

亚里士多德说过:“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分别就在于美的东西和艺术作品里,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为统一体。”印度诗人泰戈尔说得更富有哲理:“采着花瓣时,得不到花的美丽。”我们知道,根据事物构成的状态,可将美区分为单象美、个体美和综合美。单象美是个体中某一部分的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个体美系指事物本身相当完整而又相对独立的个体的美,它包含单象美,又高于单象美,却并不是单象美的机械相加;综合美由个体美所构成,但综合美的本质不在于罗列不同个体的美,而在于揭示各个个体间的内在联系的美,从而使事物的美发生质的变化。文艺作品中的“点睛之笔”、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就是单象美、个体美和综合美的关系在文艺创作中的具体反映。

一部文艺作品,例如一部长篇小说,一部电影,或是一首小诗,一篇散文,一首歌曲,一幅绘画,一尊雕塑,它们反映的只是社会生活的某一侧面,然而,在它们所反映的生活侧面里,又不是单一的,而是包含了社会生活中相互联系的许多方面;一部成功的作品,必然包含着“点睛之笔”和好的细节、局部,但它们只有融合在整体之中并能给整体以生命时才有价值;作品中美的内容离不开美的形式来表现,而美的形式只有当它表现了美的内容时才真正获得了生命。总之,文艺是整体的艺术。一部作品,一个艺术形象,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我们鉴赏文艺作品,一定要胸有成竹,顾及全篇,从作品的整体出发,透过完整的艺术形象或意境去认识它的审美意义,而不能局限于一隅。这里举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如我们鉴赏元代戏曲家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是一幅和谐、完整的秋色图。它化景物为情思、表达了天涯孤客的羁旅愁怀。它的美,不是从单个孤立的形象,诸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等体现出来的,而是由几幅画面综合起来而成为统一、完整的形象和意境体现出来的。如果孤立地去鉴赏这一和谐、完整形象(意境)中的单个形象,它们就并不美,有些单个形象如“枯藤”、“老树”、“瘦马”等,甚至还是丑的。这就犹如一座精巧别致的建筑,拆成碎片,不成整体,那还有什么美的价值可言呢?

四,要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

文艺鉴赏包含了鉴别和欣赏两个方面。鉴别离不开比较,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在文艺赏鉴的各个环节,比较的方法都能发挥作用。事实上,读者、观众和听众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对不同艺术家的作品进行比较,在比较中认清作品的成败得失,并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赏鉴水平的。

比较,历来是认识事物的有效方法,事物的特征往往在和相似或相异事物的比较中显示出来。在文艺鉴赏中,为了深入了解优秀艺术家的创作思想、艺术成就和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可以对同时代的艺术家及其作品进行比较,也可以对不同时代的艺术家及其作品进行比较,还可以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艺术家及其作品进行比较。通过不同艺术家及其作品的相互比较,就能发现他们创作上的“同”和“异”,而这种“异”,就是作品思想和艺术上有特色的地方。例如我们鉴赏京剧,假如对梅、程、荀、尚四大名旦的表演艺术有意识地进行比较,那么,对他们各自不同的唱腔、念白、做工、舞蹈动作、服装扮相等方面的不同特色和鲜明的表演风格就会有较深入、细致的了解,这对提高我们鉴赏京剧艺术的水平肯定是大有裨益的。

文艺鉴赏中的比较,还可以是优秀作品同有缺点甚至有错误的作品进行比较,以识别美丑善恶,增强免疫力。

“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鲁迅也说过:“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乡下人常常误认一种硫化铜为金矿。

……就是要看一看真金,免得受硫化铜的欺骗。而且一识得真金,一面也就识得硫化铜,一举两得了。”我们将优秀的、平庸的、低级下流的作品相比较地进行鉴赏,相形之下,优秀作品就显得光彩夺目,平庸的作品则黯然失色,低级下流的作品就无地自容。近年来,沉渣泛起,一些不健康的音乐、黄色小说、凶杀录像等在少数青年中流传。

如果我们采用正确的方法,引导他们经常阅读、观赏优秀的文艺作品,使之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那么,天长日久,潜移默化,就会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从而自觉地抵制各种思想病菌的侵蚀。

五,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

凡是优秀的文艺作品,无不具有勾魂摄魄的艺术魅力。据说一九二二年法国巴尔蒂冒尔剧场上演莎土比亚的悲剧《奥赛罗》时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当演到第五幕,黑色的摩尔人奥赛罗听信谗言,怀疑妻子不忠,愤怒之下掐死美丽善良的苔丝蒂蒙娜时,台下担任剧场警卫的一个士兵大声惊呼:“我决不许一个该死的黑人,当着我的面,杀死一个白种女人!”他忘记了自己是在看戏,竟端起枪向台上的奥赛罗射击,结果打伤了扮演奥赛罗的演员的胳膊。平日,我们经常见到有些人读小说废寝忘食,听音乐如痴似醉,观画流连忘返,看戏拍案叫绝……,他们神游于美妙的艺术世界之中,达到了忘我的境地,喜怒哀乐,应境而生。这种神与物化的审美感受,就叫做“入乎其内”。只有“入乎其内”,才能充分领悟作品的个中妙处,获得心神陶醉的审美享受。但是,文艺鉴赏不只是情感活动,而且还有思维活动;它不仅具有怡情作用,而且还具有认识作用。因此,正确的鉴赏是将情感与理智统一起来,既要动情,又要动脑: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南宋陈善在《扪虱新话》中说:“读书需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盖不能入得书,则不得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陈善强调的读书“出”、“入”法,对于鉴赏一切文艺作品都是适用的。鲁迅曾尖锐批评那种只能“入乎其内”,却不能“出乎其外”的态度,他说:“中国人看小说,不能用鉴赏的态度去欣赏它,却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充当其中的角色。所以青年看《红楼梦》,便以宝玉黛玉自居;而老年人看去,又多占据了贾政管束宝玉的身分,满心是利害的打算……。”这当然是不可取的。有的青年人,读了斯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就去效法作品中的主人公于连为出人头地而不择手段地反抗社会,或象于连那样大胆、无耻地追求女性,看了电影《少林寺》,就一心想去当和尚、练武功。他们成了作品的俘虏,难以自拔,甚至闹出笑话或悲剧来。这是要不得的!在文艺鉴赏实践中,要“进”得去,“出”得来,既要“入迷”,又要“清醒”,使“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样,才能发现艺术美的奥秘,获得完整而深刻的审美感受。

六,既要重视“初感”,又要促使鉴赏不断深化。

一件优秀的文艺作品,鉴赏者第一次和它见面,往往会留下新鲜而强烈的印象,这就是鉴赏的“初感”。初感又称第一印象。这第一印象是鉴赏者在生理和心理都处于敏感状态下所获得的不存先入之见的初次感受。一般说来,赏鉴者初次接触作品时心灵被深深打动的那一“点”,往往也正是作品最动人的那一“点”,在许多情况下,第一印象的感觉特别敏锐,因而初感也往往比较准确、恰当。我们应该珍惜文艺赏鉴中的初感,但又不能停留在这一步上。因为初感还来不及有意识地对作品进行分析和综合,仅仅是初步的感受。它虽然敏锐,却不一定正确;虽然新鲜,却不一定深刻。所有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座丰富的矿藏,不可能被一次鉴赏所穷尽。有些文艺作品,意蕴丰富、深邃,单凭初感是很难窥其堂奥的,只有“入之愈深。

其进愈难,而所见愈奇。”“用思有限者,不能得其神也。”所以,我们应该反复观赏,反复品鉴,反复玩味,以促使鉴赏的不断深化,从而加强和修正对作品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理解。别林斯基说过,读果戈里的《死魂灵》,不是读一遍就能理解的,读第二、三遍时,他还象读从未读过的书那样获得新的印象。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论到契诃夫的剧本,也曾说过,初一看,感受不到这些剧本的深度,每多读一遍,就多发现许多新的东西,而你把戏中同一角色演到五百次以上,就会在每次表演中都发现一点新的东西,好象戏里藏着一个深不可测的创造力的源泉似的。列宁说,他“读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在一个夏天里就读了五遍,而每次都在这个作品里发现一些新的令人激动的思想。”这都说明,鉴赏文艺作品,我们既要重视初感,又要在初感的基础上反复品鉴,深入体会,寻幽探胜,心领神会,这样,才能领略到作者的思想意蕴和审美价值,获得最大的美感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