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7“动善时”:善于把握机会,才能决胜千里
成功的气息只是一瞬间,抓不住它就跑了。
动善时。
——《道德经》第八章
“动善时”是指水能顺应天时地利,遵循道性而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冬为雪,夏作雨,从不违背天时,管理者也应做到动善时,审时度势,伺机而动。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机会不可能一次也不降临,人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机会,只要你留心它,就会发现机会,抓住机会。然而当机会发现你并不准备接待它的时候,它就会再次选择别人,因为机会从来不去等一个人。能否善于抓住机会,是一个人是否有所成就的重要条件。机会往往是偶然的,稍纵即逝。因此,要抓住机会,就必须善于分析现实信息,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未来市场的需求。小托马斯就是从美国政府的新政策中觉察到未来办公的革命,从而使IBM抓住了最为成功的商机。
创始初期的IBM只是一家生产打孔机的小企业。1952年2月,IBM内部从事研制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的人员只有85人,那时IBM最高决策者、身处第一线的专家们都认为,公司最初生产的两种计算机若能销售五台就能满足市场上的需求。只有企业的总经理、参加过二战的小托马斯?沃森不顾其他经理的劝阻,坚持转向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小沃森反复劝导他们,使他们和自己站在同一战线上,并力主推进由穿孔卡片系统转向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转入计算机产业后,IBM觉察到美国政府将要实行的新政策会引起办公的自动化革命,于是小沃森决定改进霍勒利斯统计会计机,为此不惜投入大量的研制费用,在经济不景气时期发疯似的扩大生产。结果,当美国政府实行新政策,事务工作量急增而需要机器处理时,只有IBM能够提供充足的具有高效能的机器,IBM由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与小托马斯帮助IBM获得巨大成功异曲同工的是,汤姆也通过“动善时”为自己赢得了辉煌的商业未来。
二战时期,美国有家规模不大的缝纫机工厂,由于二战影响,生意非常萧条。工厂厂主汤姆看到战时除了军火生意外,百业凋零,但是军火生意却与自己无缘,于是,他把目光转向未来市场。一番思索后,他告诉儿子保罗:“我们的缝纫机厂需要转产改行。”保罗奇怪地问他:“改成什么?”汤姆说:“改成生产残疾人使用的小轮椅。”尽管当时很不理解,不过保罗还是遵照父亲的意思办了。一番设备改造后,工厂生产的一批批轮椅问世了。
正如汤姆所预想的,很多在战争中受伤致残的人纷纷前来购买轮椅。工厂生产的产品不但在美国本土热销,连许多外国人也来购买。保罗看到工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实力也越来越强,非常高兴。但是在满心欢喜之余,他不禁又向汤姆请教:“战争马上就要结束了,如果继续大量生产轮椅,其需求量可能已经很少了。那么未来的几十年里,市场又会有什么需求呢?”
汤姆胸有成竹地笑了笑,反问儿子说:“战争结束了,人们的想法是什么呢?”“人们已经厌恶透了战争,大家都希望战后能过上安定美好的生活。”汤姆点点头,进一步指点儿子:“那么,美好的生活靠什么呢?要靠健康的体魄。将来人们会把健康的体魄作为主要追求目标,因此,我们要准备生产健身器。”
一番改造后,生产轮椅的机械流水线被改造成了生产健身器的流水线。刚开始几年,工厂的销售情况并不好,这时老汤姆已经去世了,但保罗坚信父亲的超前思维,依旧继续生产健身器材。十几年的时间,健身器材开始大量走俏,不久就成为畅销货。当时美国只有保罗这一家健身器工厂,所以保罗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产品的产量和品种。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保罗跻身亿万富翁的行列。
在别人认为机会已经不可能再降临的时候,或许机会已经来临,只是你没有发现。我们必须善于抓住机会,或许在就在一秒钟,你就会从一个乞丐变成一个富翁。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首先要看到商机。如何看到商机?这需要对所有可能与未来有关的信息变化进行分析,依靠敏锐的商业感觉嗅到机会。每一次机会的到来,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我们在看到机会的时候,要拿出拼搏和应战的勇气来,抓住机会,获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