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毛泽东妙评帝王将相鉴赏
2391700000016

第16章 帝王篇(15)

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后,元太祖元年(金泰和六年,1206年)春,在斡难河源召集贵族、那颜举行忽里台大会,树九游白旗,即大汗位,号成吉思汗,蒙古国宣告成立。

蒙古国成立前后,成吉思汗在军政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治,扩大疆域。他在境内实行千户制,千户之下,又设百户、十户。千户作为军事和地方行政单位,取代了原来的氏族部落体制。国家按千户征派赋役和签发军队。15岁至70岁的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千户之上,又有万户。成吉思汗任命木华黎为左手万户,管理东部直到大兴安岭一带诸千户;博尔术为右手万户,管辖西部直到阿尔泰山一带诸千户。纳牙阿被任命为中军万户。此外,豁儿赤、忽难等,也被委任管领若干千户。蒙古国初期,万户公是军事统帅,并非行政长官。所有万户、千户那颜都必须效忠成吉思汗。

同时,成吉思汗将原来的护卫军扩大,建立起一支1万人组成的怯薛军。怯薛为突厥一蒙古语,意为轮番护卫。其职责主要是保卫大汗宫账,并分管汗廷各种事务。其成员均为万户、千户、百户与十户,那颜及白身人之子有技能且身体健壮者。怯薛军成为大汗对内巩固统治、对外进行扩张的有力工具。

成吉思汗建国前,蒙古族没有文字。成吉思汗攻灭乃蛮时,俘获了太阳罕掌印官畏兀人塔统阿,命他以畏兀字拼写蒙古语,教授蒙古贵州子弟,从此产生了畏兀体蒙古文,后经不断改革完善,一直沿用至今。成吉思汗还制定了“大札撒’(意为法规),内容包括蒙古习惯法,以及成吉思汗的训言、敕令等,要臣民遵守。成吉思汗任命其养弟失吉忽秃忽为也可札鲁忽赤,即大断事官,掌民户分配及司法刑狱,为当时蒙国最高行政长官,类似中原王朝的丞相。

蒙古国建立后,成吉思汗不断向外进行军事扩张。在金泰和五年至元太祖上年(1209)之间,多次进攻西夏,迫使西夏纳女请和。元太祖六年攻金,前锋突入居庸关,威逼金之都城中都(北京)。元太祖九年(1214)金宣宗被迫迁都南京(河南开封)。次年蒙古军攻占中都,逐步控制华北地区。

之后,成吉思汗将进攻矛头指向中‘亚。元太祖十三年(1218)攻灭西辽。第二年,成吉思汗率20万大军西征花刺子模,攻上中亚广大地区。部分蒙古军攻入斡罗斯南部,沿黑海北岸进人克里米亚半岛。蒙古军西征给中亚和欧洲人民带来极大灾难。直至1214年,成吉思汗才率军回国。

成吉思汗将新占领的地区作为“兀鲁思”分封给他的儿子。花刺子模及康里国故地、威海以西、里海以北地区,分封给长子术赤(1177—1225)。术赤死后归其子拔都。后来,拔都以此为基础,建立起钦察汗国。阿尔泰山以西至阿姆河一带,原西辽及畏兀地,分封给次子察合台(?—1242),后来形成察合台汗国。今鄂毕河上游以西至巴尔喀什湖以东,原乃蛮故地,封给窝阔台(1186—1241),后来形成窝阔台汗国。斡难河及克鲁伦河流域蒙古本土,则分封给幼子拖雷。

元太祖二十一年(1266)成吉思汗再次出兵攻夏。第二年,西夏败亡。同年夏历七月十二日,成吉思汗病逝六盘山,享年66岁。窝阔台即位大汗并于金天兴三年(1234)灭金。

元太宗八年(1236)至元太宗十三年(1241)间命拔都率军再次西征。元太宗十三年窝阔台病逝,脱列哥那皇后摄政达5年之久。元定宗元年(1246)年窝阔台长子贵由即位。贵由称汗不足三年即去世,后继者为拖雷之子蒙哥。元宪宗二年(1252)蒙哥又命六弟旭烈兀进行第三次西征。蒙古军攻占波斯广大地区,前锋攻入叙利亚。旭烈兀在西征的基础上又建伊利汗国。

由四大汗国与蒙古本土组成的庞大的蒙古帝国,其内部缺乏必要的强有力的经济联系,汗位争夺也不断加剧汗国间的矛盾,大蒙古国这个复杂的政治混合体逐渐解体。钦察汗国与伊利汗国各自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窝阔台及其子贵由因先后即位大汗,窝阔台汗国便成为直接统领的地区。察合台汗国和蒙古本土相连,因而常常受到中央王朝的左右和控制。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年号中统。至元年八年(1271)改国号为元。至元十三年元军攻陷临安(浙江杭州),灭南宋。蒙古贵族在蒙古国的基础上建立起统一的元朝政权。

十五、布衣和尚平步青云

——明太祖朱元璋

历史上常常有一些人,由于时代的风云变幻,使他能叱咤风云,平步青云,“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对历史发展进程产生重要影响。明太祖朱元璋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在中国历史上,由和尚而得天下的,仅他一人。毛泽东对这样一个有奇特经历的人物,十分熟悉又十分重视。毛泽东肯定他由一个和尚而终成帝业,特别欣赏他卓越的军事才能。“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朱元璋小传】

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名元璋,字国瑞,姓朱。先世家住在沛(今江苏沛县),后迁至句容(今江苏句容),再迁到泗州(治所在今江苏泗洪东南)。父亲朱世珍,开始迁居濠州的锤离。生了四个儿子,太祖是他的最小的儿子。母亲陈氏。她刚刚怀孕太祖的时候,梦见神送给她一丸药,放在手中闪闪发光,吞服以后睡醒,口中仍余香满口。等到生下太祖,红光满屋。从此每夜屡有火光升起。邻居望见,以为是发生火灾,总是奔往相救,到太祖家一看却见不到火光。到他长大以后,姿态容貌一副英雄豪杰的气派,有块奇特的骨头直贯头顶,志意广大,人无法揣测。

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旱灾蝗灾一并发生,大饥荒大瘟疫同时降临。太祖当时十七岁,父母兄长相继死亡,家中贫困不能安葬。同村的刘继祖送给他一块坟地,才得以安葬,后来的凤阳(今安徽凤阳)皇陵就在此地。太祖因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于是入皇觉寺当了僧人。过了一个月,游食到了合肥。途中患病,有两位穿紫色衣服的人与他在一起,对他照护得十分周到。痊愈之后,二人已不知去向。于是游历光、固、汝、颍各州共三年,又回到皇觉寺。那个时候,元朝政治腐败,盗贼四起。刘福通崇奉韩山童假托宋朝后代之名在颍州起兵,徐寿辉冒用帝号在蕲州起兵,李二、彭大、赵均用在徐州起兵,他们各拥有部众数万人,据有自己的地盘,并且设将帅,杀官吏,攻打郡县,而方国珍已率先在海上起事了。其他的义军也都拥有武装,割占地盘,参与抢掠的人很多。

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春二月,定远人郭子兴与其党羽孙德崖等人在濠州(治所在今安徽凤阳东)起兵。元将彻里不花因害怕不敢去攻打,天天抓良民充当俘虏用以邀功请赏。太祖当时年方二十五岁,谋求逃避兵灾,在神像前求签问卜,出去和留下都不吉利。于是说:“莫非应当举大事不成?”问卜得吉利,大为欢喜,于是在闰三月初一日到濠州见郭子兴。子兴见他相貌奇特,当即收留作为亲兵。太祖每战必胜。郭子兴于是将他所抚养的马公的女儿嫁给太祖为妻,她就是后来的高皇后。每当子兴与德崖发生矛盾的时候,太祖总是一再从中调停并保护郭子兴。

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春,贾鲁死,濠州解围了。

太祖回到乡里募兵得七百人。子兴很高兴,命他代理镇抚。当时彭大、赵均用所属的部队残暴蛮横,子兴软弱无能,太祖已估计到难以和他成大事,于是将所募集的士兵委托他人带领,自己与徐达、汤和、费聚等人向南攻打定远(今安徽定远东南)。用计降服了驴牌寨的民众3000人,和他们一起东去。在横涧山夜袭元将张知院,接收了他的士兵2万人。

在路上遇到定远人李善长,与他交谈,言语十分投机,非常高兴,于是和他一起攻打滁州(今安徽滁县),大获全胜。

这一年,张士诚占据高邮(今江苏高邮),而且自称诚王。

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春正月,郭子兴采用太祖的谋略,派遣张天佑等人夺取和州(今安徽和县),发文书令太祖总领他的军队。太祖顾虑到各位将领不服从,把文书秘而不宣,约定众将第二天到厅堂开会议事。当时座次以右面为上,第二天开会时各位将领先到会,都坐在右面。太祖故意晚到而坐在左面。到办事时,太祖对各种问题的分析决断如同流水一般透彻清晰,而各位将领却瞠目结舌,哑口无言,这时他们才稍稍屈从太祖。又决定用砖修筑城墙。为期三天。

太祖如期完工,各位将领都未能按时完成。到了此时太祖才开始拿出郭子兴交给他的文书,面南而坐说:“我奉命总领各位的部队,而今筑城都超过期限,按军法治罪如何。”各位将领纷纷惶恐认错。于是下令把军队中所掠夺的妇女,释放回家,百姓大为高兴。此时元兵10万人围攻和州,城内将士坚守三个月,粮食已绝,而元朝太子秃坚、枢密副使绊住马、民兵元帅陈野先分别驻守在新塘、高望、鸡茏山,因此断绝了粮饷入和州的道路。太祖率兵打败了他们,元兵皆逃走渡过长江。三月,郭子兴去世。当时刘福通在亳州(今安徽亳县)迎立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为帝,国号宋,年号龙凤。发文书任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佑、太祖分别为左右副元帅。太祖很有感慨地说:“大丈夫怎能受别人的控制呀。”于是不接受任命,转而又想到韩林儿势力强盛,可以作为倚仗,于是使用他的龙凤年号,用以号令军队。

朱元璋经过不断的努力,有志之士纷纷来投,像常遇春、徐达等。他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夏五月,徐达、常遇春在池州打败陈友谅。闰五月三十日,陈友谅攻陷太平(治所在今安徽当涂),守将朱文逊、王鼎、知府许瑗被杀害。不久,友谅谋杀其主子徐寿辉,自命皇帝,国号汉,江西、湖广的地盘都归其所有。同时约张士诚联合攻打应天,应天因此大受震动。众将领商议首先收复太平来牵制他们,太祖说:“不可以。陈友谅用非主力部队牵制我军,而全军直攻金陵(今江苏南京),顺流而下半日之内就可到达,我军的步兵和骑兵难以急速返回,百里之遥,快速急进,奔赴战场,兵法所忌,不是好计策呀。”于是迅速派人命胡大海直捣信州(治所在今江西上饶)以牵制陈友谅的后方,同时让康茂才欺骗友谅,令其速来。友谅果然受骗引兵东下。于是常遇春设埋伏于石灰山,徐达布阵于南门外,杨琼驻守大胜港,张德胜等人率水军出龙江关,太祖亲自在卢龙山坐镇指挥。乙丑日陈友谅到龙湾时,众军要开战,太祖说:“天快下雨了,赶快吃饭,乘雨攻击他。”不一会,果然大雨倾盆,士卒奋勇争先,雨停之后合力作战,水陆夹击,大败陈友谅。友谅乘坐别的大船逃走。于是收复太平,攻下安庆,不久后胡大海也攻克信州。

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春正月,陈友谅的江西行省丞相胡廷瑞在龙兴投降。初八日,太祖到龙兴,改为洪都府(今江西南昌)。拜谒孔子庙。告谕父老,废除陈友谅的苛政,取消各种军需供应,慰问抚恤贫苦百姓和鳏寡孤独.百姓大为高兴。袁、瑞、临江、吉安相继攻下。二月,降人蒋英杀死金华守将胡大海,郎中王恺遇难,蒋英叛降张士诚。

处州降人李佑之闻知蒋英叛变的消息,也起来造反,杀死行枢密院判耿再成,都事孙炎、知府王道同、元帅朱文刚遇害。

三月十七日,降人祝宗、康泰反叛,攻克洪都,邓愈奔走应天,洪都知府叶琛、都事万思诚遇难。这一月,明玉珍在重庆称帝,国号夏。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秋七月初六日,太祖亲自统兵救洪都。十六日,到达湖口(今江西鄱阳湖入长江之口),首先在泾江口以及南湖嘴(今安徽宿松县南120里处)设下埋伏,阻截陈友谅的归路,发文书命令信州(今江西上饶)的军队守住武阳渡(今江西南昌东南。陈友谅闻知太祖到洪都,撤兵解围,在鄱阳湖迎战太祖。陈友谅的军队号称60万人,连接大船为战斗阵列,船楼高十余丈,长达数十里.各种旗帜和成堆的兵器,远远望去好像一座山。二十日.双方在康郎山(今江西余千西北)相遇,太祖把他的军队分为十一队以抗击陈友谅。二十一日,太祖的军队合力作战,徐达出击陈友谅的前锋,俞通海用火炮焚毁陈友谅的战船数十艘,双方杀伤大致相当。陈友谅的猛将张定边直接攻打太祖乘坐的战船,使该战船搁浅在沙滩上,不能退却,处境十分危险。幸亏常遇春从旁边射中张定边,俞通海再统兵来援,由于船只骤然驶进使湖水随着涌过来,太祖的战船才能脱离险境。二十二日,陈友谅用所有的大船出战,太祖的各位将领船小。攻击不利,脸呈惧色。太祖亲自指挥,仍畏惧不前,当众处死十余个畏敌退缩的人,才得以人人拼死力战。到午后,东北忽刮大风,于是命令敢死的勇士驾驶七只战船,在芦苇中堆满火药,放火焚烧陈友谅的战船。风烈火猛,烟焰满天。把湖水映得一片通红。陈友谅的军队一时之间大乱,各位将领摇旗呐喊乘胜前进,斩杀陈友谅军士2000多人,烧死淹死的难以计数,陈友谅的气焰自此丧失。二十五日,太祖转移部队控制左蠡(今江西都昌西北),陈友谅也退保渚矶(今江西星子县南)。相持三天,陈友谅的左、右将军都归降了。陈友谅愤怒异常,竟把所俘获的将士全部杀死。而太祖却将所有的俘虏释放遣还,受伤的用良药给予医治,并且祭奠他们阵亡的亲戚和将领。八月二十六日,陈友谅由于粮尽,转移到南湖嘴(今江西九江东),被南湖的驻军拦截攻击,于是突入湖口。太祖进行阻击,顺流搏战,到达泾江。泾江的守军再拦击他,陈友谅中飞箭身亡。张定边与其子陈理逃往武昌。

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冬十月十四日,下令攻打张士诚。这时,张士诚所盘踞的地盘,南至绍兴(今浙江绍兴),北有通、泰、高邮、淮安、濠、泗,再往北直达济宁(今山东济宁)。于是命徐迭、常遇春等人首先谋取淮东。闰十月,进而围攻泰州,获胜。十一月,张士诚侵扰宜兴,徐达击败他,于是由宜兴回师攻打高邮(今江苏高邮)。

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春正月初一日,张士诚伺机攻占江阴,太祖亲自统兵前去救援,张士诚逃走,康茂才在浮子门追击打败他。太祖回到应天。二月,明玉珍死,子明异自称为帝。三月十四日.令中书省严格选举人才。徐达攻克高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