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博弈与生活全集
249300000071

第71章 战无不胜的原理——军事战争中的博弈 (6)

第二十二章战无不胜的原理——军事战争中的博弈 (6)

开原的上述薄弱防守,恰被努尔哈赤利用。万历四十七年即天命四年(1619年)六月初十日,就是萨尔浒大战后的三个月,天命汗探知开原守军到城外远处牧马,决定乘虚突袭开原。八旗军4万人行军三日,天降大雨,河水暴涨,道路泥泞。努尔哈赤先派哨探侦察开原一带雨量及道路状况,得到的回报是:“开原无雨,道路不泞。”于是,天命汗将兵分为奇正两路:以小股部队直奔沈阳为疑兵,沿途杀30余人、俘20人以虚张声势;主力部队则进靖安堡,直扑开原。

八旗军驰抵开原城下,马林先期全无侦探,来不及布防,慌忙登城守御,并在四门增兵。八旗军一面在南、西、北三门攻城,布战车,竖云梯,鱼贯而上,沿城冲杀,杀得城上守兵溃散;一面布重兵于东门,进行夺门血战。自卯至巳(6~10时),两个时辰,攻冲三阵,争战激烈。由于后金派进的谍工“开门内应”,八旗兵得以夺门进城。摄道事郑之范临阵仓惶,身受箭伤,下城乘马,带领家丁,从北门逃遁。后郑之范被逮,死于狱中。

时明铁岭卫守军得知后金军进攻开原的哨报,派兵三千增援,后金诸贝勒急带兵迎击。明军见开原已经失陷,后金兵马前来接战,便调拨马头,撤退回军,但被斩40余人。

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下,就是明朝失败的第四个原因:内藏奸细,暗通后金。努尔哈赤攻城拔寨,非常重视里应外合,在开原也是这样。后来,曾任明兵部尚书、辽东经略的王在晋在《三朝辽事实录》中说:“开原未破而奸细先潜伏于城中,无亡矢遗镞之费,而成摧城陷阵之功。奴盖斗智而非徒斗力也。”这对天命汗以智谋取胜,是一例很好的说明。

开原与铁岭,犄角相峙,互为声援。开原失,铁岭危。明朝失陷开原后,接着失陷铁岭。

“开原破不移时,辽左危不终日。”这是辽东巡抚周永春概括明朝失陷开原后危难态势时说的一句话。辽左首先“危不终日”的就是铁岭。

铁岭是卫城,在开原以南,沈阳以北。天命汗夺取开原一个月之后,七月二十五日,又率领贝勒大臣统兵五六万,出三岔儿堡,围攻铁岭城。天命汗坐在铁岭城东南的小山上,指挥八旗军的步骑攻城。后金八个旗正好四面,大体上两黄旗在北面,两白旗在东面,两黄旗在西面,两蓝旗在南面,分四面攻城。城上游击喻成名、吴贡卿、史凤鸣、李克泰等率军坚守,放火炮,发矢石,八旗兵死伤很多。铁岭兵民,“一城皆忠义”,拼死守城。天命汗派兵竖起云梯,登城毁陴;同时,被收买的明“参将丁碧开门迎敌”。参将,用我们今天话说,相当于少将。丁碧打开城门,后金军就蜂拥而入。所以努尔哈赤打铁岭时虽然经过激战,但因为有内应,没有重大伤亡。明游击喻成名等因外无援兵,内有叛徒,城陷之后,力战阵亡。

铁岭失陷后,城中士卒遭到残酷的屠杀。后金屯兵三日,将所获人畜,论功分赏给三军。

天命汗努尔哈赤通过明军中的叛徒,从内部攻破堡垒,又智取了铁岭。铁岭附近的小堡,则被后金军横扫。

当时奉命守铁岭的为总兵官李如桢。

李如桢为李成梁第三子,由父荫为指挥使,官至右都督,并在锦衣卫,曾掌南、北镇抚司。“如桢虽将家子,然未历行阵,不知兵。”京中一些官员因为其父李成梁的关系护着他,使得李如桢更加骄纵跋扈,成为典型的纨绔子弟。他有一次召集一班狐朋狗友喝酒,酒醉后放枪放炮玩闹,枪炮声惊动大内。后查出是李如桢,给他一个很轻的处分就过关了。他受命之后,借父亲权势,又以锦衣近臣自诩,未出山海关,就遣使与总督汪可受争相见礼仪,闹得朝议哗然。

到辽东后,经略杨镐以李如桢为铁岭人,派他守铁岭。铁岭是李氏宗族、坟墓所在。但在李如柏还京候勘时,其族党部曲、豪门大户皆随之而去,车载马驮,城中空虚。连游击陈维翰也将150两银锭运走。至于城中百姓,“妇女老幼,空国而逃”。李如桢领命后,未驻铁岭,而驻沈阳。我们想想看,总兵官跑到沈阳去享受荣华富贵,而让那些官兵留在铁岭给他卖命,大家能心服吗?所以后来参将丁碧开门迎敌,从气节来说当然要谴责,但是设身处地来想,应当说是明朝政治腐败的结果。

总兵官李如桢不仅躲在沈阳,而且在得到铁岭危急的战报后,未能立即驰援,也是明失去铁岭的重要原因。下面,我们简要总结一下开原—铁岭之战的经验与教训,从后金与明朝两方面看——

努尔哈赤取胜的经验,主要有二:

一、选择最佳时机。努尔哈赤选择萨尔浒之战胜利、全军士气正旺,而明朝辽东经略熊廷弼尚未到任的当口,发动开、铁之战,这个时机非常得宜。时间早了、晚了都不会取得攻破开原、铁岭的战果。

二、选取最优方案。努尔哈赤进军时有几个方案可以选择,他选择了一个最优方案,就是先打开原、铁岭。如果他先打辽阳,则至少要经过半年准备,这时熊廷弼也到了,可能就碰个硬钉子。所以军事指挥也好,平常工作也好,有许多方案可以选择,怎么能够选择最优方案,是很重要的。

明朝的失败的教训,却主要有三:

一、将领纨绔腐败。守开原的马林是败军之将,守铁岭的李如桢是纨绔之将,以之对付后金诸将——四大贝勒,无异于羊入虎口。

二、朝廷决策滞缓。萨尔浒之战三个月后还拿不出对策来,对手已经兵临城下,那仗怎么打?

三、经略防御无方。经略杨镐,没有实施任何有效的措施进行防御,错过了积极防御的时机。

正当辽东战事吃紧之时,明朝朝廷上也乱成一锅粥。万历皇帝死了,他的儿子泰昌帝立,登极仅一个月又死,万历的孙子天启皇帝再立。一月之内,皇宫里头办了两次国丧,一片哀泣。明朝不能不亡,在与后金的博弈过程里,明朝不但没有任何准备,而且每一次策略都是最差的,尽管明朝的势力比后金要大,但明朝已经极为腐败,所以每一次对决,用人不当,策略失误,信息不明屡屡出现,而后金相对而言,策略得当,而且对敌我形式判断准确,而且信息挖掘深刻,其实,两方不用对决,便已经知道胜败了,按古人迷信,明朝天数已尽,实为后金的当政者更加励精图治之功。

中原大战拉拢“偏师”

一九三0年四月,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联合发动的反对蒋介石的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军阀混战。史称中原大战。在中原大战的各方博弈中,蒋介石并不直接硬碰硬,而是玩弄手法,拉拢“偏师”借力使力,最终赢得了博弈的胜利。

战争以蒋介石的“中央军”为一方,北方的冯玉祥、阎锡山为另一方,从军事力量对比看,蒋介石的兵力只有40万人,而冯阎的部队加在一起,有70万之众,蒋明显地处于劣势。在两军对峙,蒋处不利的形势下,他要借用一支军事力量,使两军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这支力量就是东北易帜的张学良部。

当时张部有30多万人,而且装备优良,远远胜过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更是冯阎地方军阀所不能相比的。而且,从历史恩怨来说,张作霖的东北军败退关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冯阎加入蒋介石的讨奉行列。对此历史恩怨,张少帅不会不耿耿于怀。蒋介石有可能利用这支力量作“偏师”。当时,冯阎也在极力争取张学良的支持。

阎锡山先后派一名亲信前往沈阳试探,接着又派说客张清、温寿泉等人为代表到沈阳,将冯阎所拟反蒋通电交给张学良,邀请张学良在上面签名,张学良未予以理睬。冯玉祥也派了多名代表到沈阳游说张学良,以寻求他对冯阎反蒋联盟的支持。汪精卫则派郭泰琪与张学良见面。蒋介石派方本仁、何成浚打前站,接着,派李石曾、吴铁城、张群等政坛要员会见张学良。1930年7月,张学良在葫芦岛主持建港工程开工,各派势力都派人捧场,一时间,张学良身价倍增。这时的张学良也要来一个奇货可居,待价而沽了。

他对任何一方都不表态,观望一下再作决断

对峙双方都认识到张学良的态度举足轻重,都在极力拉张入股,其手法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权术博弈中,蒋介石技高一筹。

首先,未雨绸缪,早有投资;而冯阎是临时抱佛脚,且意见不统一。在中原大战爆发之前,蒋介石对东北的重要性有很深的认识。他的高级幕僚杨永泰就曾向蒋介石谏言,指出,张学良的东北军是决定性的力量,应该不惜一切代价争取。蒋介石采纳了这个建议,制订了进一步拉拢、收买张学良的策略,他定了一个原则,那就是:“要钱给钱,要官给官,要地盘给地盘,只要张拥护中央则什么都可以答应。”反观冯阎,虽然都认识到张的态度的重要性,但晚了蒋介石一步。而且在对张的看法上,冯玉祥、阎锡山意见有很大分歧,冯玉祥甚至看不起张学良,认为他只是“胡匪的儿子”,只要以后在北京政府中给他几个部长位置就行了。冯阎在对付弱军的态度和看法上不一致,他们反映又迟缓,蒋介石抢先一步,掌握了争取张的主动权。

其次,双方所派的人物量级相差甚至,而且认真程度大不相同。蒋介石在派代表与张学良接触,是一些政坛老手,位高权重,在政坛颇有知名度。吴铁城、张群都是“中央大员”,“国民党元老”,即使何成浚、方本仁虽然是打前战的,蒋介石在人选上也作了周密的考虑。他们俩人跟东北军有很深的渊源,与张学良沟通起来,没有什么隔阂。而冯玉祥、阎锡山所派人员只不过是具体办事之人,对东北军内部派系、人际关系不熟悉,不知道从何处入手,说的一些话,要么是一些大话、空话、套话,隔靴搔痒;要么,说起来,如数流水账,让人听起来心烦。这不能不使张学良对冯阎的诚意有所怀疑。冯阎是政出两门,冯的门徒与阎的门徒许愿不一致,更是让对方犯嘀咕;反观蒋介石的所派要员口径一致,始终如一,破绽不多,这样,张学良的信任投向蒋介石了。

第三,蒋介石拉拢张学良是锲而不舍;而冯阎则做功不够。可以这样说,蒋介石拉拢张学良是紧盯不放。张走到哪里,蒋介石的说客就跟到那里,张学良30岁生日那天,蒋介石派李石曾这样的国民党元老为其祝寿。张学良到北戴河,张群也到北戴河,张到沈阳,这帮人跟到沈阳。蒋介石摆出一副非说服张学良绝不罢休的姿态来,张学良看到如此行为,有些心烦,可细想,人家是看得起“少帅”。相比之下,冯阎的代表懒赖散散,缺乏耐心和毅力。蒋介石还用钱打通张身边人的关键。吴铁城与张的部下打牌,几个月下来,输给东北军的牌钱有十几万,这样,在张学良那里敲边鼓的倒不少。

第四,蒋介石舍得下大本钱,且是一些干货;反观冯閰小手小脚,且是空头支票。蒋介石早就给张学良许过愿,只要张学良通电拥护蒋介石的中央政府,则张提出的任何条件都可以答应。蒋介石首先委任张学良为全国海陆空副总司令,在军内职务仅次于蒋某人。7月,又派人携带国民政府的几份委任状,任命于学忠为北平、天津卫戍区司令,王树常为河北省主席,胡若为青岛市长、王家祯为外交部次长、这样不仅张学良的地位确认,就是东北军的其他高级将领的地位也确认了,东北军不但可以入关,而且进入了中央政府。对比冯阎那就显得太小家子气了。冯阎只给了张学良海陆空副总司令的名义,对张学良部下入关之后的地盘则没有什么表示,就冯阎而言,他们还缺乏驾驭张学良的气魄和能力。

他们准备定都北京,担心把北京让给张的东北军,自己没有什么安全感。而蒋介石对属下的驾驭能力远远比冯阎强,他没有京城让外人设防,受制于人的担忧。在军费方面,蒋介石慷国家之慨,笼络张学良之心,非常大方,一下子拨给张学良入关经费达2000万元,在那个年月,不说是天文数字,倒完全可以是一笔巨额经费。在军阀奉行“有奶就是娘”的实用主义面前,其产生的吸引力之力是可以想像到的。而冯阎,却没有动真格,话又说回来,他们没有掌握中央政权,哪来那么多的钱来收买张学良,他们自己的军费也需要向蒋介石乞讨,他们之所以起兵反蒋,不就是为了多留一点队伍,争取与蒋介石嫡系部队相近的待遇,多要点军费。如果有巨额多余的钱给张学良的话,那里,还会扯旗反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