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自主学习
250200000028

第28章 上篇 通过沟通让孩子学会做事 (1)

1.怎样培养孩子追求成功的意念?

□激励

天下父母无不期望孩子获得成功。孩子怎样才能获得成功呢?家长首先要培养孩子追求成功的意念。

当孩子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并感觉到他人的欣赏、肯定,他就会多一份自信,多一份责任,也就会具备追求成功的意念。父母的激励将有助于孩子获得这些。

父母要激励孩子,可通过发现孩子最擅长做的事来表扬、肯定孩子。

有个男孩,从7岁起就帮助父母洗菜做饭,他特别爱打鸡蛋。

一次他自己打好鸡蛋,用筷子搅匀放入锅中做成汤后,全家都夸奖他。之后一遇到家里打鸡蛋的活他就包了。不仅自己打,自己搅,还学习自己做。后来他能自己做鸡蛋汤了。由于爸妈表扬孩子擅长做鸡蛋汤,来了客人,大家也都讲想吃他做的鸡蛋汤,于是这个男孩就更加认真地做汤。几年之后,他不仅做蛋汤,还有做一些好吃的饭菜。

激励的教育方法主要是通过家长的谈话来实现的。这方面的范例比较多,如英国科学家汤姆生父子都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科学殿堂里的最高荣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子承父业的奇迹呢?这与母亲对小汤姆生采用激励的教育方法是分不开的。母亲在小汤姆生14岁生日的时候说:“孩子,别忘了你爸爸14岁就上大学了,虽然你的祖父只是一个小书贩。”这对小汤姆生的激励是不言而喻的。他想:“父亲14岁已入大学,我14岁才是中学生,而我现在的条件比父亲小的时候好得多,有什么理由在学业上比不上父亲呢?”在以后的岁月里,母亲的教诲一直激励他奋发读书,直至取得最辉煌的成就。

家长期望的目标,有时会成为孩子追求的目标。父母要对孩子的发展充满信心、充满希望,要善于抓住孩子的优势以激励孩子主动发展,追求成功、父母可以针对孩子的具体特点,为其设定合适的追求目标。父母特定的动作、手势、表情、眼神在特定的环境中也都具有某种激励作用,以致于孩子具有更强的追求成功的意念。

□帮助孩子确定奋斗目标

孩子,特别是幼小的少儿,他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适合做什么,需要做什么。家长可以多方面了解孩子,并与孩子多交流,帮助孩子确立目标,有了目标之后,孩子才会产生为实现目标奋斗的动力。当孩子认同这个目标,并为此付出劳动时,他已有了追求成功的意念。

许多聪明的孩子,常常觉得课业的学习内容过于简单,而不需下太大的功夫,课业就可以表现得不错。由于缺乏挑战,以致无法去施展才能。

有些家长比较善于找到容易激起孩子有征服欲的目标,他们寻求各种比赛的机会,通过竞赛,逐渐了解孩子多方面的才华,进而为他们设定挑战的目标,协助他们实现目标,使他们最大兴趣地追求成功。

美国新泽西州的钟定文,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都有相当杰出的表现,曾获得西屋科学奖,并入选化学、数学两项世界奥林匹克代表,数学能力为全美排名第八,化学获得世界奥林匹克的银牌奖,这么耀眼的表现,着实令人刮目相看。记者曾就其杰出的表现访问过其父母,他们提到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不断地给孩子设定挑战目标。孩子有了目标之后,就会不断地追求,追求成功之后,孩子会有更大的兴趣追求新的成功。

首先,他们发现孩子数学很有天分,于是设定孩子能力可及的目标,一试果然拔得头筹,孩子自信心大增。于是,父子俩共同拟出新的目标,逐步提高能力。

钟先生夫妇所定的目标,事先会与孩子讨论,让他明白,为达目标,该做哪些准备。比如,下个星期可以做什么,下个月可达到什么程度,下学期可以参加什么比赛。而为达到这些目标,该念些什么书,该念到什么程度才会有优异的表现。目标设定后,付诸实际行动,孩子多方面阅读相关书籍,不懂的地方,请教老师、教授,对于自己较弱的部分,则去参加研习班、周末班以增强实力。慢慢的,每个阶段目标实现后,其目标也不断地提高,由参加校内、校外、全州、全国乃至于世界性的各项学术竞赛。

孩子的成功不仅仅是试卷上的满分,而是可以更为丰富多彩的。孩子究竟能发挥多大的实力,父母也很难看出,因此通过比赛等多种方式去尝试是一种良策。父母应从日常生活中提供孩子自然的尝试机会,鼓励他设定目标,以孩子的兴趣与能力为主,定一个合理可行的目标,让孩子朝这个目标努力争取实现。另外,目标要分阶段性。家长为孩子先设立一个长远目标,然后在前进的路上再设立几个中期目标,每一个中期目标还可以划分若干个小目标。这样,当孩子完成了几个小目标后,他会发现,他已实现了一个中期目标。同样,当几个中期目标完成,他会惊异,自己已是一个成功者。

□让孩子自己走

要想让鸟儿飞得高,就要让鸟儿自由地飞翔。很多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唯恐孩子累了、病了、苦了、烦了……

温室里的花难以灿烂,鸟笼里的鸟难以高飞。过分的关爱,会束缚孩子追求成功的念头,会限制孩子追求成功的步伐。北京的一位13岁男孩曾经对记者采访有关中日少年探险夏令营的回答是这样的:“爸爸妈妈为了让我上一个好学校,让我住在姥姥家。姥姥有‘三不准’:刀不让动,电不让动,火不让动。我长这么大,连火柴都很少划,家炊都不会,怎么会野炊呢?”他叹了口气,不服气地说,“不是我们不想干,是我们不会干,长这么大谁让我们干过野外探险?我们从来没干过事情怎么会呢?”

溺爱孩子,会给予孩子更多的惰性和笨拙,并失去应有的斗志和雄心。

父母都希望同孩子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那么,就请父母放开双手,让孩子自己走。当你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时,会欣喜地看到你所希望看到的东西。

一位家长是如此培养孩子追求成功的意念的:

1983年春,儿子4岁,我由农村调到延安市工作,常带着两个孩子在街上走走看看。孩子小,走一会儿就嚷着要让抱,我就给他们定个目标,让他们坚持走到那个目标才抱。记得孩子上三年级时,因个头小,留个小光头,常受同学们戏谑欺负,回来向我哭诉。我同他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我提出几个办法:一是我明天去找欺负你的同学,把他教训一顿。孩子说不行,这样仇儿更大。二是去找老师反映,求老师保护。孩子立刻说,那更不行,告了状结果会更倒霉。三是靠自强,个头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强呢?我就给他耐心讲了列宁的故事,说:“瓦西里那么高大强壮,他只能当列宁的卫士,因为列宁有本事,是领袖。邓小平也是小个子,全国12亿人都听他的话,也是因为他老人家有能力。你靠个头,靠拳头,靠家长显然都不行,就只有靠自己的本事和能力让别人尊敬你,大人小孩都是一个理。

作为学生的你,本事能力只能用提高自身素质和学习成绩来表现。这些话孩子牢牢地记在了心头。我也不让孩子一味地忍让退缩,教他分析情况,遇到有人欺负时,对手太强大的,你就跑掉;平手的,你就鼓足勇气和他讲理;弱小的,你就团结。这样一分析,孩子心情好了。四年级第一学期刚开始写作文,我帮他在《延安日报》上发表了他的一篇作文《邮递员李伯伯》,挣得5元稿费。他高兴得不得了,问我这钱咋办,我说:“这是你的劳动所得,完全由你自己支配。”孩子买了一袋水果糖,老师三块,关系好的两块,其他同学各一块。教师在班上宣读了他的文章,从此,他的威望大增,再也没有大孩子欺负他了。他尝到了学习好的甜头,此后,一鼓作气在延中初一期中考试获年级总分第一。从此,他当了三年学习委员。最近接到他来信说,他上个学期末(大一)已顺利地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的考试。他还参加了应用物理系组织的学校研讨会,并获“设想”一等奖。他在大学已崭露头角,受到同学们的尊重。

父母让孩子处于竞争的机制时,比如,带两个孩子一起走,这样,就容易激起孩子的求胜欲望。孩子在竞争的过程,会更加强烈地认为成功其实就在身边,那么,也就更为进取、聪慧。

□帮助孩子树立责任心

关于责任心,前面已有阐述,一个没有责任感、没有价值感的孩子,因为找不到自己的生命在社会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便会感到迷惘,而失去创造成就的动力,而容易为其它一些物质性的、轻浮的事物而吸引,沉溺其中。

父母们总想为孩子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给他们最好的生活待遇,希望孩子能出类拔萃,孩子却会辜负他们的期望。

父母们是否想过良好的教学方法是否会让孩子自觉要求自己?父母要让孩子懂得珍惜这种良好的学习环境,要让孩子具有学习的责任心,这样,新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孩子的责任心,从哪儿来?其实,家长只要让孩子充当一些有意义的角色,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行为对家庭所产生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他们战胜自己弱点,增长各种能力的信心。

在家庭中,父母应有意识地分派给孩子一些力所能及与其年龄相当的劳动任务,例如打扫卫生、负责为花草浇水等等。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也是培养责任心的一种方式,不但要倾听他的心声、感受,也要同他谈些自己的喜怒哀乐,当然内容应该是孩子所能接受的。

孩子的责任心就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这位母亲是如此对待孩子的:

一下班,我就恨不得长出5只手来,忙收拾屋子、忙做饭,又忙辅导儿子学习。不巧,厕所的水箱坏了,儿子像他工科出身的老爹一样,喜欢动手操作,没经我同意就登高修理起来。结果事与愿违,水箱是越修越坏,水哗哗地流个没完没了。我的火腾地一下蹿起来,举着正要炒菜用的铲子冲了过去,连吼带比画地说:“添乱是不是?”没想到儿子的表现却不同往常,他平静地注视着我,大义凛然般地等待着铲子落在他的屁股上。

我一下子愣住了。

接下去是两口之家从未有过的冷战。两个小时过去了,我终于忍不住了,嘻嘻笑着迎过去。儿子用狡黠的目光盯着我,一摊小胖手说:“妈妈,我在给你使计策:敌进我退,敌热我冷,我要治治你的急性子。我已悄悄给王叔叔打过电话,他一会儿就来帮咱修水箱。”“什么?你这‘坏’儿子,这是哪家兵法?快告诉我!”我追着像泥鳅般逃走的儿子,追到他的小屋门口,一把抱起他:“你长大了!妈妈恭喜你!”儿子得意地说:“我本来就是男子汉嘛!”“家里确实很需要像你这样能干、有责任心的男子汉”。孩子有时竟会少年老成,让恼羞成怒的父母感到棘手。父母要学会在这种点点滴滴的小事中树立孩子的责任心。孩子会因为自己对家庭有所助益而自豪。

有些家庭定期举办家庭会议,提供一个对家庭事物及与孩子有关各项事情各抒己见的机会。这种形式的活动,增强了孩子的主人翁感,提高他们的责任心,使孩子有更强烈的追求成功的意念。

□让孩子体验成功

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无论在智力上还是体力上,或是做事的各种能力上,自信心都占据着基石性的支持地位。一个人如果缺乏自信心,就会缺乏探索事物的主动性、积极性,其能力自然要受到约束。

由于孩子弱小,往往看不到自己的潜能,因而常常表现为缺乏自信。

自信心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以实力为基础。对于孩子来说,则是为孩子发现或培养自己的实力而创造条件。

刘金凤是一位小学教师,她的儿子读五年级,她没有摆出家长的权威,而是很民主地为儿子当助手,以此来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并使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

我正烧火做饭,发现儿子忙来忙去,又找剪刀又找纸。我一边烧火一边偷偷地观察,看他做什么。只见他摆弄来摆弄去,也没做出个什么名堂,最后,把纸揉成团扔了。我便问他想做什么?他没好气地说:“长方体、正方体。”“噢,这不容易吗,来,我帮你做。”说完,我给他找来硬纸板、塑料胶布,让他拿出尽子,量好尺寸,再用铅笔画好线,教他沿线折,该剪开的剪开。然后我给他剪胶布,他粘合。一会儿,一个正方体模型做成了,方方正正的。儿子松了一口气,高兴地笑了。接着他按上面的方法,自己做成了一个长方体。看儿子那开心的样子,我也美滋滋的。第二天,儿子一醒来就去看他的模型,看来看去,然后仔细地装进书包里。等他放学回来,我问他:“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做得怎么样?”儿子高兴地说:“老师说数我做的好。幸亏我有好助手。”说着朝我做了个鬼脸,我也笑了。

我发现儿子喜欢自然学科,他回家常常做一些小小的实验。有次中午放学,一进门他就找手电筒、玻璃、镜子,一会儿打开手电,一会儿打开电灯。他又在做什么?我停下手中的活儿问他,他说是做光的折射和反射实验。接着他让我给他移动灯泡,他指挥着我,一会儿往这移,一会儿往那移。他自己不停地挪动着镜片,一会儿他高兴地喊起来:“好好,好了,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