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压不垮的左宗棠
2504600000019

第19章 恪尽职守,“会做事”乃抗压之不二法门(2)

早在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进攻南京时,两江总督杨文定等人就曾提出请求英、美、法派海军进入长江,帮助阻止太平军前进。咸丰四年(1854),美国驻华公使麦莲也主动表示,愿意出兵帮助镇压太平军,但咸丰帝明确拒绝了麦莲的好意。

后来,“小刀会”起义军占领了上海,清军邀请法国海军陆战队协同作战,成功夺回上海县城,这是清王朝第一次“借师助剿”。不过,咸丰帝并不欣赏这种做法,所以在之后的谈判中,咸丰帝拒绝了英国的“助剿”好意。

等到咸丰十年(1860),国内战争仍然处于胶着状态。两淮盐运使乔松年上奏建议向英军“借师助剿”,咸丰帝十分不爽,在奏折上批云:“若藉资夷力,后患无穷。”之后,英法侵略者终于坐不住了,再次主动表示愿意帮助剿灭太平军。咸丰帝虽然表示可以考虑,但却始终没有行动,所以,直到咸丰帝驾鹤西去,“借师助剿”也没有被清王朝正式批准。

慈禧太后掌权以后,态度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她和奕都十分赞同借助外国势力剿灭太平军,于是,在同治元年(1862)发布了一道上谕,正式批准“借师助剿”。

上海的一些官员、乡绅等本来就十分推崇借助外国势力消灭太平军,得到上谕以后,简直欣喜若狂。以道员吴熙和杨坊为首,与美国人华尔合作,拼凑了一支四千五百人的洋枪队,后来改名为“常胜军”。这支军队是一支中外混合军,主要由中国人组成,但由一百多名外国领队官训练和指挥。

此外,英法两国还派出军舰和陆军,开始直接参与镇压太平军的军事行动。与此同时,“常安军”、“定胜军”、“常捷军”等五花八门的中外混合部队也纷纷成立,“借师助剿”政策开始如火如荼地展开。

左宗棠对此始终持有异议,他认为“虽借外国兵力暂保孤城,主弱客强,终非长久之计”,并在奏折中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沿海各郡自五口通商之后,士民嗜利忘义,习尚日非。又自海上用兵以来,至今未睹战胜之利。于是妄自菲薄,争附洋人。其黠者,且以通洋语、悉洋情,致富贵。趋利如鹜,举国若狂。自洋将教练洋兵之后,桀骜者多投入其中,挟洋人之势以横行乡井,官司莫敢诘治。近闻宁波提标兵丁,多弃武籍投洋将,以图厚饷。此常胜一军所以增至四千五百人也。若不稍加裁抑,予以限制,则客日强而主日弱,费中土至艰之饷,贻海疆积弱之忧,人心风俗,日就颓靡,终恐非计。

左宗棠认为,利用洋兵,从长远来看,有极大的害处。因为耗费巨额军饷养洋兵,只会让洋兵日强,华兵日弱,这无异于养虎为患,必然后患无穷。

左宗棠的奏折之意,马上引起了清王朝高层的重视和认可。

然而,迫于当时的形势,急切希望尽快剿灭太平军的慈禧等人,也只能委曲求全,继续执行“借兵助剿”的政策。

左宗棠力争之后,看到上司们心意已决,不好再继续抗争,但仍然坚守立场。慈禧命令他派兵前往宁波,协同“常胜军”作战时,他不好过分顶撞慈禧,就和颜悦色地表示宁波远在海边,路途遥远,暂时没法派兵前去。即便被迫与洋兵协同作战,他也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尽可能地限制洋兵,时刻准备着遣散他们。

同治元年(1862)十一月,左宗棠命令魏喻义攻克严州后,沿钱塘江东下,同时另派一军攻取金华、诸暨、萧山一线,直指杭州。在此期间,攻克宁波的中外混合军也渡过曹娥江,向绍兴进攻。第二年正月,楚军一路攻城略地,拿下了汤溪、金华、龙游、兰溪、浦江、诸暨诸城。绍兴太平军陆顺德看到形势十分不利,仓皇地弃城而逃,法将德克碑率领混合军进入绍兴城。

混合军进入绍兴城以后,酗酒闹事,大肆抢掠,洗劫居户、库银,甚至对先入城的清军遍身搜查。抢到财物以后,他们又强迫卖给当地百姓,当地百姓拿不出现钱,就必须立下借据,结果,当地居民共“欠”混合军十余万两银子。左宗棠得知以后,气得暴跳如雷,马上写奏折向总理衙门报告详情,请求“乘我军声势正盛,将洋兵陆续遣散”。当然,由于此时的清王朝高层仍然希望借助洋兵剿灭太平军,所以左宗棠的奏请最终石沉大海,但不可否认的是,左宗棠这一而再再而三的奏请,充分显示了他对清王朝未来的担忧和忠诚,所以,虽然他不断地跟上司们抗争,却始终被重用!

上司往往都喜欢认真做事,肯为整个集体殚精竭虑、筹划未来的部下,所以,哪怕你与他意见相左,只要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让他看到你的态度,他们就会对你另眼相看。左宗棠就是抓住了上司的这一特点。

世人往往认为左宗棠不近人情、不懂世故,狂傲得有些非人类,肯定把上司得罪了很多遍,事实上,细细研究左宗棠对上司的态度,你就会发现,他很有分寸。

就拿“借师助剿”这件事来说,左宗棠的确不满上司的决定,但是他始终很尊重上司,没有大肆批评指责,而是用详细真诚的语言把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表达出来,让上司了解到他为何反对。

于是,左宗棠“唱反调”不但没有引起上司的反感,反而让他们更加敬佩他、更加信任他。与此同时,左宗棠虽然反对上司的政策,但是他并没有拒绝执行上司的命令,而是始终以大局为重。毕竟没有哪个上司会喜欢不务实、不服从命令的部下。

“敢于抗争,却绝对服从命令”,这是左宗棠教会我们的搞定“高气压上司”的一大铁律!

4.注重细节,才能让自己无往不胜

两千五百多年前的老子曾经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这就是说,天下难事都是从容易的事情做起,天下大事都是从细节做起。

可以说,这句话非常完美地总结了左宗棠做事的原则,升职的秘密!

咸丰四年(1854),曾国藩率湘军出兵湖北,在武汉、田家镇等地接连大败太平军,不久又进入江西。这一路打下来,简直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这让曾国藩十分得意,不知不觉间就露出了几分骄气。

这时候,左宗棠正给曾国藩担任总后勤部长,时刻关注着湘军省外作战的动向。心细如发的他很快就发现了湘军的虚骄之风,于是,他连续写了几封信给曾国藩,劝他要慎重,不要轻易冒进。但曾国藩根本没有意识到军中逐渐盛行起来的虚骄之风,甚至他本人也正洋洋得意,所以完全没把左宗棠的话放在心上。

所谓骄兵必败,若是曾国藩也像左宗棠一样再三运筹,不放过一个细枝末节,将军中的骄纵之风扼杀在摇篮里,恐怕就不会有后来的悲剧了。但曾国藩显然是当局者迷。所以,这年年底,他带领的湘军在江西湖口受到重创,他辛苦建起的水师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曾国藩本人甚至都产生了寻死的念头。这件事让曾国藩更加看好左宗棠了,在他回家丁忧以后,就把入赣湘军的遥控指挥权交给了左宗棠。

左宗棠这样一个做事认真细心、运筹帷幄的人才,简直是千载难逢!所以,曾国藩、胡林翼等人不断向朝廷保荐左宗棠,终于,在咸丰十年(1860),咸丰帝决定起用左宗棠,左宗棠正式登上了政治舞台,开始在曾国藩麾下效力。

同年,太平军开始东征,连克常州、无锡、苏州等地,建立了以苏州为首府的苏褔省。咸丰帝连忙命曾国藩督军救援苏杭,保全东南大局。但曾国藩却认为长江中游重镇安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得失关系着天下安危,所以把重点放在了争夺安庆上。所以,曾国藩对咸丰帝的命令一拖再拖,反而带领一队人马来到祁门,在这里设下总督衙门。祁门是安徽的一个县城,更是三省交会之地,贯通三省全局,曾国藩选择这里,就是看重这一点。在此地,既可以顾及皖南、江西,必要时还可以应援江浙等地。此外,这里可以通向湘军的总粮台南昌,距离较近,运输便利,实在是皖南和赣北的战略要地。

曾国藩到达祁门以后,就命左宗棠率楚军进入江西,力保祁门大营的后路,确保补给线的安全。左宗棠进入江西以后,就赶上了皖南大战,太平军各路大军南北配合,以解安庆之围,南路军侍王李世贤占领了徽州,继而攻克休宁,石埭的太平军攻取羊栈岭、桐林岭,忠王李秀成的大军距离曾国藩的祁门大营只有六十里。曾国藩以为这次必死无疑,连遗嘱都写好了。形势万分紧迫!

左宗棠得知这一消息以后,震惊不已,但他毕竟不是莽夫,而是一个善于运筹帷幄的帅才,他没有火急火燎地带兵赶去解祁门之围,而是静下心来认真分析形势,梳理任何可能扭转乾坤的蛛丝马迹。

他发现,祁门虽然战略地位重要,但却在丛山包围之中,只有一条官道从县城穿过,东连休宁、徽州,南通江西北部的景德镇。

此外,就剩下通向两边小镇的一条羊肠小道,而城前虽然有河,河水却很浅,根本没法运输军需物品。所以,一旦太平军封锁官道,曾国藩必然会成为瓮中之鳖,必死无疑。

左宗棠考虑再三,最终决定改变计划,暂时不去祁门与曾国藩会合,而是从南昌经过乐平,进驻景德镇——景德镇正是湘军军需物资从南昌运往祁门大营的中转站,一旦丢失,就会切断湘军对外联络和军需物资供应的通道!

保住了祁门大营的后路,左宗棠和曾国藩就开始了强势大反攻,对太平军发动反击,大败黄金文的太平军,将其逼退至芜湖。祁门之围总算解了!这一战,曾国藩对左宗棠这名部下的深思熟虑和缜密心思佩服不已,就为左宗棠上奏请赏,于是,左宗棠从四品京堂升为了三品京堂候补!

不过,事态并没有因此而缓和下来,此战之后,景德镇顿时成了两军争夺之地。太平军派出大部队进攻景德镇及其周围地区,几次交锋,左宗棠终于被迫放弃景德镇,退到了乐平。

景德镇落入太平军手中,粮草运输线路被切断,难道只能坐以待毙了吗?左宗棠明显不会这么轻易认输。他知道,乐平是一座小城,不得不多费点心思加强防御。所以,左宗棠细心观察乐平周围地势,仔细研究乐平防御工事,最终决定凭借乐平背山面河的有利地形在城外挖筑掩壕,并引水塞堰,让太平军的骑兵寸步难行!

乐平争夺战是一场惨烈的斗争,左宗棠以五千楚军抵抗李世贤十万大军。李世贤铁了心要拿下乐平,一次又一次发动猛烈进攻,乐平城墙终于逐渐坍塌,眼看就要守不住了面对如此困境,左宗棠决定来个背水一战。他果断下令反击,开始与太平军短兵相接。太平军没料到眼看就要困死于城中的楚军会突然反击,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纷纷溃退。李世贤被迫领兵东撤。此后,清军趁机收复鄱河、景德镇等重要城镇,重新巩固了祁门后路。

这一战,让刚刚打了败仗的曾国藩欣喜异常,他很快上奏朝廷,为左宗棠请赏,清王朝下令将左宗棠从襄办军务改为帮办军务,不久又授左宗棠为大常寺卿,左宗棠的官位升至了正三品!

不得不说,这几次战争,既是用兵才能的较量,更是对做事态度的考验。湘军刚刚入赣时,曾国藩因没能及时发现军士态度的细小变化,结果吃了败仗。

而在祁门之围、安庆之围时,左宗棠凭借对整个局势的认真分析和全面把握,把最细枝末节的地方也加以考虑,所以能够深谋远虑,接连取胜。最终,左宗棠凭借这一秘密武器,成功地拿出了“业绩”,开始步步高升。

这就是细节的重要性。成功和失败的差别,有时候并不一定取决于天壤之别的实力差距,而在于那一点点细节。古人云:“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千里之堤,尚能溃于蚁穴,抵抗“高气压”这一千里之行,自然也要始于足下,从细节着手。

左宗棠不就是以此为基准,在强大压力下,细心考虑,再三运筹,才顶住了压力,连跳数级吗?

5.坚守原则,让自己的分量变得一言九鼎

虽然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文化层次以及所追求的目标和理想都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却是绝对相同的,那就是在内心深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程度的做人、做事的原则。像左宗棠这样刚烈正直的人,其原则更是铁一般的坚定!

左宗棠进入官场以后,坚持的一大原则就是清正廉明。

晚清时期的官场,基本是“三年穷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论证范本。虽然清王朝为了防治腐败风气盛行,特别制定了一项“养廉金”政策,奖金丰厚,但仍然满足不了贪婪的腐败官员们的胃口。

于是,整个清王朝中,从上到下,从南到北,贪污受贿、化公为私、假公济私、损公肥私、以权谋私等各种“生财之道”纵横交错,善于敛财的官员们硬生生把这些歪门邪道开成了康庄大道,一路走来,毫无心虚之色。

在这乌烟瘴气的晚清官场中,左宗棠就是个奇葩。他相信做人不能没有原则,否则,就会被各种高压低压的“潜规则”所左右,甚至可能因此去做坏人,去偷、去抢、去贪污受贿,不择手段地做出很多丧尽天良的事情,这是他无法忍受的。

所以,左宗棠坚守着内心的原则,无论遭受多少高压、低压,都不肯丢掉内心衡量对与错的尺度,明确地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对于别人“孝敬”给他的财物,他一概完璧归赵;对于想要他贿赂的人,他完全置之不理。为官数十载,左宗棠把清正廉明这一原则贯彻得淋漓尽致。

在他西征之时,曾为了饷银之事跟朝中一些大臣展开辩论,最终他成功地击败了不断施压的反对派,说服了清王朝高层,借洋款支援西征。但是很快,朝中大臣就开始纷纷告他的御状,其中最致命的一条指控说他袒护浙江富商胡雪岩套购军火,向洋行借款,从中渔利,让国家背负了沉重的外债。

言外之意,自然就是说左宗棠假公济私,中饱私囊,贪污了巨额公款。如果这条指控属实的话,那么左宗棠借助战争贪污受贿,简直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贪官,千刀万剐都不足以消除民愤!

这马上引起了慈禧太后的警觉。国内局势不稳,刚刚镇压了太平军,又要西征,还要加强海防,处处都需要钱,而且都需要大把大把的钱。尤其是陕西、甘肃和新疆那边,局势迟迟难以稳定,用钱简直成了个无底洞,让她不能不怀疑左宗棠中饱私囊。现在,既然大家都提出了质疑,干脆趁机查个水落石出。

于是,她命令户部和吏部抽出要员,组成“联合调查组”,兵分两路,一路前往陕西和甘肃,一路前往浙江和福建,暗中联合调查左宗棠到底有无贪渎的罪行。

前往甘肃的调查组来到部队以后,看到士兵们有的在屯垦,有的在帮回民刨地、挑粮、种庄稼,有的在全力修复毁弃的农田水利设施。在宁夏黄河两岸的新设回民聚居区,士兵们正忙着修葺房屋,安置回民。

整个陕甘地区,完全处于战争创伤的迅速恢复期,因战争变得生灵涂炭的陕甘地区正在朝着“塞上江南”的目标前进!再看部队待遇,军粮匮乏,士兵饮食粗糙,衣服单薄,但就在这样饥寒交迫之下,士兵们仍然济贫帮困,拿出相当一部分军粮送给回民,帮助他们度过困难时期。在各省军饷尚未到达时,军队所需的一切费用,都是由胡雪岩的钱庄支持的,如果没有胡雪岩和他的钱庄支援,恐怕西征之事早就胎死腹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