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兴奋地跑到门口,不料小麻雀已经不见了。他看见一只黑猫正在意犹未尽地舔着嘴巴。小男孩为此伤心了很久。但从此他也记住了一个教训:只要是自己认定的事情,决不可优柔寡断。这个小男孩长大后成就了一番事业,他就是华裔电脑名人——王安博士。
在面临选择时,我们往往会谨慎小心,处处考虑。本来适度的紧张,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本能,因为它能时刻提醒人们危险的存在,让人更好地保护自己。但是当这种紧张、恐惧感变得过分的时候,就会给人造成一种压力。
小泽征尔是世界着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他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时,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错误,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还是不对。他觉得是乐谱有问题。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坚持说乐谱绝对没有问题,是他错了。面对一大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他思考再三,最后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指挥家在发现乐谱错误并遭到权威人士“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前两位参加决赛的指挥家虽然也发现了错误,但终因随声附和权威们的意见而被淘汰。小泽征尔却因充满自信而摘取了世界指挥家大赛的桂冠。
表面上看,小泽征尔这种忽视多数人意见的做法似乎过于独断专行。其实,小泽征尔的坚持是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的,他认定乐谱一定有问题。前两位参加决赛的指挥家虽然也发现了错误,却不能力排众议、坚持己见,而是随声附和权威们的意见,最终被大赛淘汰。
很多时候,机会稍纵即逝,不断纠结会拖延做决定的时间,而问题总会有需要面对的那一刻。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无论是什么样的想法,必然会有反对者。其中有对想法不甚了解的人,也有为反对而反对的人。选择权在你自己手中,决断是不能由多数人做出的。多数人的意见是要听的,但做出决断的是一个人。面对选择,你需要斩钉截铁地做出决定。
当然太过斩钉截铁,缺乏深思熟虑的过程也不好!应该说面对选择时,我们首先应该深思熟虑,但是并不代表无休止地犹豫不决。当完成分析时,我们就必须斩钉截铁地做出选择。
“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
所谓“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往小了说只不过是选择的是高深莫测还是通俗易懂,对于艺术的欣赏是大雅还是大俗。其实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并不是由你选择就能决定的,往往审美、品味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出来的。
“阳春白雪”是当你下班后选择和自己的伴侣去音乐厅听一场交响音乐会,闲暇时间的阅读是让灵魂在有些晦涩却包含深意的文字中穿梭;而“下里巴人”,不过是下班以后回家坐在电视机前看段东北二人转或者云南花灯乐一乐,没事时读一读通俗易懂的没什么文学含量的小说。其实“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两个词本身并不具有褒义或者贬义,雅与俗的区别也绝对不是一个对、一个错,它们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失其一则毁其二。“阳春白雪”也许曲高和寡,“下里巴人”也许不懂规矩。关于雅俗的争论并不是我们需要探讨的话题,也不是要“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择其一,其实哪个人不是个俗人?哪个人又不配有点所谓高雅的爱好?
年逾40,喜好往往已经形成,其实不一定要用喜好来定义一个人,但是至少可以定义部分的朋友圈,于是耳濡目染,如是而已。其实“阳春白雪”也不错,高雅品位的同好者自然能够有同等高雅的审美,从而找到共同的话题,和有品位的人开展一段不错的关系从而拓展自己的交际圈;“下里巴人”也没什么不好,和志同道合的朋友畅所欲言、无拘无束,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释放负面情绪。而且并不是只有上位者才会拥有高雅的爱好,也不是下位者就必然俗不可耐、上不了台面。只要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阳春白雪”或者“下里巴人”其实并不重要。所以“雅俗共赏”,就是既要有“阳春白雪”,又要有“下里巴人”,虽然是一句有点形式化的说辞,不过如果你喜欢“阳春白雪”,至少不要对“下里巴人”的东西心怀鄙视,如果你就是个“下里巴人”的审美也没有必要对“阳春白雪”怀有敌意,爱好或者品位或许影响着一个人的处事方式,但并不直接作用于一个人的秉性。所以经历过世事的我们,并不能凭借一个人是喜欢“阳春白雪”就认为其品位高而值得相交,也没有必要因为一个人喜欢些“下里巴人”的东西就认为这个人上不得台面。只要是合理而又正面的喜好和习惯,优雅如高岭之花也好,通俗如路边小草也罢,生命并不能由此分出贵贱。所以“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这不是选择题,如果是,那么必定不是单选题。很多人都认为《红楼梦》就是雅俗共赏的代表,它的好也好在雅俗并包上。
而且,所谓“雅”“俗”,以何种标准来界定或许取决于一个人的价值观、审美水平和社会地位。于是贸然对一件事物进行雅俗的划分未免太过于主观了。于是前面说的逻辑或许可以反过来,也许和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才能对什么是雅、什么是俗达成共识。
所以,没有必要给世事都贴上雅或俗的标签,也没有必要一味地追求所谓的高雅。本来我们也不过是世俗之人亦未超脱世外,没有必要计较“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
坚守原则或坚定信仰
我们已然迈向中年的时候,当初自己认为的原则和信仰是不是还在?而我们当年的原则和信仰是不是值得坚持?其实坚守原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特别是经历了20年的职场洗礼,很多人已经放弃了当初的原则;甚至有的人已经遗忘了当初的原则。但其实坚持原则非常重要,他能提醒我们的初心,能够在物欲横流的世界提醒我们,我们选择这个职业是为了什么、想要干什么。坚持原则虽然不能保证一定会做出正确的决定,但是至少能提高这个决定的可接受度。
300多年前,建筑设计师克里斯托·莱伊恩受命设计了英国温泽市政府大厅,他运用工程力学的知识,依据自己多年的实践,巧妙地设计了只用一根柱子支撑的大厅天花板。但是一年以后,在进行工程验收时,市政府的权威人士对此提出了质疑,并要求莱伊恩一定要再多加几根柱子。
莱伊恩对自己的设计很有自信,因此他非常苦恼:坚持自己的主张吧,他们肯定会另找人修改设计;不坚持吧,又有违自己为人的准则。矛盾了很长时间,莱伊恩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在大厅里增加了四根柱子,但它们并未与天花板连接,只不过是装装样子,糊弄那些自以为是的家伙。
300多年过去了,这个秘密始终没有被发现。直到前年两市政府准备修缮天花板时,才发现莱伊恩当年的“弄虚作假”。
作为一个建筑师,莱伊恩也许并不是最出色的,但作为一个自然人,他无疑非常伟大。他始终恪守自己的原则,哪怕是遭遇到最大的阻力,也要想办法抵达胜利。
很多人,刚刚进入工作岗位的时候都怀揣着刚走出象牙塔的浪漫幻想,就好像学法律的人都想维护正义。但是当真正从事法律工作,特别是成为一个商业律师时,他离他所期盼的正义就越来越远了。倒不是说他不相信正义、公平,而是他发现他所从事的工作与之无关,他只是在不断帮助别人实现经济利益的同时规避风险。这个时候他面临的拷问就是坚定信仰。是不是要否定这个信仰呢?其实坚定信仰就是要鉴定一下这份信仰是否适合你坚持。也许放弃信仰是件值得内疚的事情,但是你的社会角色往往决定了你要坚持什么样的信仰。在你还没有社会角色的时候设立的信仰往往和你的梦想紧密相连。多年以后即便走在了梦想的道路上,你发现周围并不是你所期待的风景,这个时候无论是回头选择别的,还是继续往前走,坚持当年与之相对应的信仰多少有点偏离现在的轨道。
人到了四十这个年龄,虽说已然“不惑”,但也还是面临着各种各样问题,同时迎接着生活带来的各种各样的诱惑。这个时候坚持原则能够帮我们抵御住这些只能带来眼前利益的诱惑,但是并不能硬碰硬地蛮干。我们或多或少都已经具备一定的交际能力,这个时候选择适宜的方式即可。
其实坚持原则和坚定信仰并不是绝对对立的。有时候坚定过信仰后,你会发现自己坚持的原则是对的,有时候你为了坚持原则而对与之冲突的信仰进行了鉴定。其实原则无非就是底线,信仰往往与追求相连。所以它们二者并没有完全分开,只是一个在这一端,一个在另一端。但是配合其中之一修改另一个,在我们原则底线的限制下,坚定信仰、选择信仰更符合我们的现状。超脱了原则的限制,为人处世没有下线是自毁前途、放弃过去辛苦争取到的东西的最快方式。
拿得起,放得下
活在过去是很多人痛苦的来源,如果想更潇洒一点,就该拿得起放得下,我们要做的是:永不放弃梦想,放下该放下的事。
《乱世佳人》中的斯嘉丽,战争过后,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磨难,她不是沉湎于过去的好日子,而是积极地面对生活。每次面对磨难,她都会对自己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新的一天代表着新的希望,如今的磨难是未来的铺垫。拿着一个茶杯,然后就往里面倒热水,一直倒到水溢出来,被烫到了就马上松开手。如果紧紧抓住这个杯子不放,你就会被热水烫到手。如果你肯放手,就不会被热水烫到手,还会有机会选择别的。一个人的心若不肯放下,那他的人生就会被自己折磨得苦不堪言。
宋朝的吕蒙正,被皇帝任命为副相。第一次上朝,他突然听到人群里竟有人大声讥讽他说:“哈哈哈,这种模样的人,也能入朝为相啊?”可吕蒙正却像没有听见一样,继续往前走,然而,跟随在他后边的几个官员却为他鸣起不平来,拉住他的衣角,非要帮他查查到底是谁竟然如此大胆,敢在朝堂上讥讽刚上任的宰相。吕蒙正推开众人,说:“谢谢大家的好意。我为什么要知道是谁在说我呢?一旦知道了,一生都放不下,往后还怎么处事?”
吕蒙正善识人,所举荐的人,后来无不成为国家的栋梁,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一旦用了某人,便不再用自己的权力来约束其才能的发挥。做宰相期间,他一直以“无为而治”作为自己的施政方针。所以,有一天,他的两个儿子愤愤不平地对他说:“爸爸,外面都传说你无能,你做宰相,权力怎么能都被别人分夺去了呢?”吕蒙正听了,哈哈大笑说:“我哪有什么能耐啊?皇上不就是看我善于识人,才提拔我当宰相的吗?我当宰相就是为了帮国家物色有能力办事的人,我要权力干什么啊!”
吕蒙正之所以能成为大宋的一代名相,其根源不正是因为他有一个能放下一切荣辱的襟怀吗?自古至今,有些人拼命地揽权,并不是他比别人更有能耐,而是他贪图权力所能给他带来的“好处”——这,正是这些人嫉贤妒能,不愿放下权力的根本之所在啊。如果用一句俗话来评价吕蒙正,那就是“拿得起,放得下”。
一个老和尚,带着一个小和尚下山去化缘。到了山脚,一条小河拦断了去路,小桥因为年久失修不能通行,只能趟水过河。小和尚年纪太小,老和尚就把他背过了河,刚好还有一个年轻姑娘也要过河,于是老和尚又把年轻姑娘背过了河。
师徒二人化缘归来,小和尚实在忍不住了,就对老和尚说:师傅,您不是说男女授受不亲吗?那您怎么能背年轻姑娘过河呢?
老和尚说:我是背了年轻姑娘过河,可是过了河我就把她放下了,你怎么到现在还没放下呢?
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放得下。一个人在处世中,拿得起是一种勇气,放得下是一种肚量。当你选择了拿起什么,就意味着你准备肩负什么,这是个需要勇气的决定;当你选择了放下什么,就意味着你已经决定释然,这是个需要度量的选择。现在经历了20年事业的打拼,生活的历练,对于人生道路上的鲜花、掌声,有处世经验的人大都能等闲视之,屡经风雨的人更有自知之明;对于坎坷与泥泞,能以平常心视之,绝非易事。面对即将到来的可以预见的困难,最后还是要选择承担,选择拿起这是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才有的魄力。大的挫折与大的灾难,能不为之所动,能坦然承受之,这就是一种肚量。禅宗以大肚能容天下之事为乐事,这便是一种极高的境界。既来之,则安之,便是一种超脱,但这种超脱又需多年磨炼才能养成。拿得起,实为可贵,放得下,才是人生处世之真谛!如果说有什么比选择拿起更难,那就是选择放下。只是到了现在这个年岁,放下似乎已经是我们的必修课,我们要习惯放开孩子的手,让他去自由成长;我们要习惯放开手上的工作,让别人来协助。
善于创造,更要善于享受
大多数人所面临的困境就是觉得当自己达到了人生的某个层次后自然会感觉很幸福,而这一层次便是我们眼中的他人所拥有的东西,如,你的老板拥有一间拐角处的办公室或你朋友的朋友在海边拥有一套别墅。但很不幸的就是你得花费一些时日才能达到这一层次,而当你真的实现了这些目标时,你或许早就已经有了新的目标。如此一来,你便把自己的一生都出卖在不断追求无法被满足的欲望上了,这使得你根本就没有心思去享受你已经拥有的那些东西。所以,何不在每日起床时先对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表示一下欣慰呢?
夏日的午后,日光朗朗的,但不毒热。
一个女郎仰躺在草坪上,戴一副太阳镜,她裸露的修长的双腿叠着翘起,双手枕在脑后,那么娴静、自然,如一幅绝美的图画;相隔十几步远,躺着一个乞丐,他衣衫褴褛,破草帽放在一旁,嘴里叼着一个烟斗,吧嗒吧嗒地抽着。
一个高个子警察逡巡了好久,还是走了过来,弯下腰温和地对女郎说:“小姐,很对不起,我必须提醒你,现在,你正和一个乞丐躺在同一块草坪上。这样很不雅观,更有失你的身份。”
女郎稍稍侧转了下脸,不屑地笑道:“谢谢,我早就看见了,这对我没有什么妨碍,我觉得躺在这儿很好。”说完,她只管晃动两条玉腿,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
蒙田说:“我们最豪迈最光荣的事业是生活得惬意,一切其他事情,执政、致富、建造产业,充其量也不过是这一事业的点缀和从属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