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外名人故事(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2530500000021

第21章

当法军先头部队通过纸桥之时,黑旗军开枪射击,打死打伤许多法军,其陆军指挥官身受重伤,但法军统帅李维业依仗着优势的枪炮火力,指挥法军陆续强行过桥,抢占阵地。在法军猛烈炮火的射击之下,黑旗伤亡很大。

刘永福见状,急令黑旗军将士佯装已被击毙,倒仆于阵地之上。法军不知是计,当他们冲至黑旗军阵地之时,黑旗军战士突然“死”而复生,一个鲤鱼打挺,奋身而起。黑旗军将士大多练过刀枪棍棒,南拳北脚之类的武术,与法军进行短兵相接的激烈肉战,正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他们如鱼得水,手挥大刀砍杀法军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大显神威。

法军渐渐不支,争先恐后地向纸桥撤退,李维业肩部中弹倒于地上,被黑旗军一刀砍下了脑袋。其余法军见主帅已死,心无斗志,愈加慌乱,丢弃下许多枪炮狼狈逃回河内。而黑旗军将士斗志更旺,人人奋勇无比,直前猛攻。纸桥之战,使刘永福及黑旗军威名远震,使法军一听到刘永福及黑旗军的名字皆肝胆俱裂,不敢回首一视。

蒋介石逼死日本专使

1927年,国民党宁、汉、沪三方代表到南京召开了中央执行委员临时联席会议,决议成立国民党特别委员会,改组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

蒋介石被汪系、桂系逼迫下野,一时失去权力。为了东山再起,蒋介石于9月29日东渡日本,寻求外援。

日本东京的樱花会馆。长袍马褂的蒋介石神采奕奕地走下汽车,前来参加日本政府为他举行的盛大的欢迎招待会。

在青天白日和太阳旗下,蒋介石与日本田渊外务大臣和情报部长小村等频频举杯,共庆“中日友谊长存”。各界军政要人和社会名流也纷纷祝酒,祝东亚友情像日本的富士山那样天长地久。

第二天,在日本首相府,蒋介石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陆军大臣向川义则、参谋总长金井范三、参谋长南次郎等人举行秘密会谈。

蒋介石背靠高帮椅,眼睛看着桌面上的茶杯,喃喃地说:“我此行日本的目的有三:一是巩固中日亲善友好;二是请求日本政府支持我的政权;三是要求贵国贷款四千万元,进一步加强中日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

田中首相端坐椅上,用手正了正领带,微笑着对蒋介石说:“委员长阁下访日,天皇陛下乃至敝国政府十分欢迎,刚才委员长所谈内容十分重要,敝国政府当尽力满足贵国要求。同时我国政府也请委员长注意,我们首先明确的是坚决反共的决心,是不能改变的,还是再请委员长考虑日本政府在满洲地区的特殊权益。”

“至于日本在我国满洲地区的特殊权益,我认为是完全可以考虑的。”蒋介石沉思片刻,“这要在我统一中国以后。我想,这是用不了多久的。”

“当然,当然。”田中首相十分高兴地说。

双方密谈结果,达成共识:一、蒋介石承认日本在中国满洲有特殊权益;二、蒋介石坚决反共到底;三、日本政府支持蒋介石政权;四、日本借款四千万元给蒋介石。

会谈的密约共两份,蒋介石和日本政府各持一份,作为日后交涉的凭据。签署完毕,蒋介石遂携巨资登上专机返国,以图东山再起。

此后,日本政府多次找蒋,蒋介石总是说:“我讲的是要统一中国后才考虑日本在满洲的特殊权益嘛,统一中国是先决条件。”而日本官方也因为密约系由少数人所签订,不便予以公布。

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夕,日本少数派军人积愤已深,蒋氏如再推托,少数军人可能公布密件。日本内阁为检讨对华全盘政策,曾召集所谓“东方会议”以威胁蒋介石。迫不得已,蒋同意日本派代表来南京密商,但却声明,他所持文件在上海遗失。要日方带所签原件来中国。

民国18年10月4日,日本政府派驻华公使佐夫力贞男为专使,抵达上海。

在上海机场,日本专使受到了上海政府的隆重欢迎。

上海市长握着日本专使的手说:“敝人受蒋委员长指派,前来欢迎专使阁下,请接受我们上海各界对专使阁下的一片敬意。”随后,两位漂亮的上海小姐向专使敬献了鲜花,一人挽专使一只臂膀,乘车向市内驶去。

在上海锦江大饭店,举行了隆重的欢迎酒会。上海各界的名流都出席了酒会,交际花轮番向专使一行敬酒献花。

“为了中日亲善,干杯!”

“为了东亚共荣,干杯!”

“为了天皇陛下和蒋委员长健康长寿,干杯!”

在轻歌漫舞中,酒宴结束了。

酩酊大醉的日本专使一行来到车站,继续向南京进发。

车行至中途,所有日使均烂醉如泥,南京特务乘机将密件窃去。

第二天早晨,日使一行酒醉醒来,到日本大使馆整理行装,准备拜会蒋介石。

“专使,坏了!”负责保管密封箱的小林光信喊了起来。

专使赶紧跑了过来,“怎么回事?”

“密件不见了!”小林光信声音变了腔调。

“什么?”专使大惊。

“您看这箱子。”小林拿过密封箱。

密封箱上的三把锁已被撬开,铅封也不知去向,盖着外务省大印的封条也被扯开,专使打开箱子,里面空空如也。

“啊!”专使脸色骤变:“赶紧查找,不要声张。”

结果是一无所获,只好向国内汇报。国内回电:“谈判照旧进行。”

日本专使与蒋介石洽谈数日,自然毫无结果。

佐夫力贞男专使于11月29日回到日本,自觉无法交差,遂于箱根温泉旅邸吞枪自裁。

自此,日方不再提与蒋密件之事。

猛张飞喝断长坂桥

三国时期,曹操领兵分八路进攻樊城,为保城中百姓,刘备只得弃城出走,曹操率大军紧追其后。

万马军中,赵子龙单骑救出幼主阿斗,直穿曹兵重围,砍倒曹军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离开大阵,往长坂桥而走。忽听后面又喊声冲天,原来是曹将文聘引军赶来。赵云来到桥边,已是人困马乏。看见张飞挺矛立于桥上,赵云大呼:“益德快救我!”

张飞高呼:“子龙快走,追兵由我对付。”

原来,张飞为接应赵云,带领二十余骑,来到长坂桥。张飞见曹军成千上万的兵马杀将过来,他心生一计,命所有兵士到桥东的树林内砍下树枝,拴在马尾巴上,然后策马在树林内往来驰骋,冲起尘土,使人以为有重兵埋伏。而张飞则亲自横矛立马于桥上,向西而望。

曹将文聘带领大军追赵云到长坂桥,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双目,手持蛇矛,立马桥上。又见桥东树林之后,尘土大起,疑有伏兵,便勒住马,不敢近前。不一会儿,曹仁、李典、张辽、许褚都来到长坂桥,见张飞怒目横矛,立马于桥上,都恐怕是诸葛亮用计,谁也不敢向前。只好扎住阵脚,一字摆在桥面,派人向后军飞报曹操。

曹操得到报告,赶紧催马由后军来到桥头。张飞站于桥上,隐隐约约见后军有青罗伞盖、仪仗旌旗来到,料到是曹操疑心,亲自来阵前查看。

张飞等得心急,大声喝道:“我乃燕人张益德,谁敢前来与我决一死战?”声音犹如巨雷一般,吓得曹兵两腿发抖。

曹操赶紧命左右撤去伞盖,环视左右将领,说:“我以前曾听关云长说过,张飞能于百万军中,取上将头颅如在囊中取物那么容易。今天遇见,大家千千万万不可轻敌。”

曹操话音刚落,张飞又圆睁双目大声喊起来:“燕人张益德在此,谁敢前来决一死战?”

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自己已是心虚,准备退军。

张飞看到曹后军阵脚移动,又在桥上大声猛喝道:“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一员大将夏侯杰惊得胆肝碎裂,从马上栽到地上,身亡而死。曹操赶紧调转马头,回身便跑。于是,曹军众将一起往西奔逃而去,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

张飞见曹军一拥而退,不敢追赶,急忙唤回二十余骑士兵解去马尾树枝,拆断长坂桥,回营交令去了。

曾宪梓借鸡生蛋

金利来(远东)有限公司的老板曾宪梓是广东梅县人。

1968年夏日的一天,曾宪梓带着7000元港币积蓄和一家六口返回香港,开始了创业的苦斗。

那时的香港居民有400多万,男子多是西装,不少人竟有好几套。以至市面上有“穿西装捡烟头”的口头禅。西装如此盛行,却没有一家像样的领带厂,曾宪梓就是冲着这一点回香港的。

他把租来居住的小屋挤出一部分当工厂,动手缝制低档领带,经营方针是以廉价求发展。每打领带的成本是38元,他就把批发价定为58元,一条领带赚不到2港元。他心想,便宜一定会有销路,利润也会积少成多。谁知买主狠劲压价,产品脱手很难。

低档没有出路,他又转向高档。他买来4条外国高级领带,从用料、款式到制作过程逐一研究。随即仿制4条,一并交给行家鉴别,结果8条领带分不出真假高低,曾宪梓欣喜万分,认为发财的日子来了。他四处借钱,大批生产,结果又劈头泼来一盆冷水:商店不相信小作坊的产品质量,不相信杂牌会有销路,他们不肯进货。

曾宪梓真是气得要吐血了。他牙一咬,心一横,把领带寄存在旺角的一家百货公司里,声明不赚一分钱,条件是放在显眼的位置,让顾客随便挑选。老天有眼,这一招灵验了。曾宪梓的领带质量被消费者认可了,款式、图案恰好与流行的步调相一致,销量之好可谓一抢而空。各家商店也找上门来订货。

吃一堑,长一智。曾宪梓明白自己的优质领带一开始所以被拒绝,是因为没有一个好的牌子和商标,尽管眼下已经有了销路,但每打价格只有45港元。今后要扩大销路、占领市场、提高售价,非得要有一个叫得响的牌子和独具魅力的商标不可。他自己设计了好几种标牌,看看都不满意。后来他想到了“金狮”,它的英文字母是“Goldlion”,而后面的“lion”正好广东话的“利来”谐音,“利来”在香港是一个好口号,人听人爱。他决定就用“金利来”,后来还把它称之为自己的“得意杰作”。

标牌定下,他便在香港注册成立金利来(远东)有限公司。好标牌带来了好效益。第二年就使每打领带的价格上升到100多港元。他在九龙塘建立了相当规模的工厂。他还考察了法国、西德、瑞士、意大利、奥地利的名牌领带厂,取来众家管理之长,引进技术、设备,步步提高“金利来”的质量和声誉。到1974年,“金利来”保住了30%的年利润增长率。

“金利来”从此当仁不让地占领了香港名牌货的头位,进而成为亚洲的总代理,雄踞港、台、东南亚各国的首位。它以“设计快、制作快、投产快、上市快”而销经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营业额突破2亿港元。它每年用100万港元的广告费让“金利来领带——男人的世界”去感染整个地球,致使白皮肤男士也义务传播“美国总统访华前选择的领带是金利来”的内部消息。

尼克松的反击

1959年,美国副总统尼克松赴苏联主持美国展览会,这时,美国国会通过一个关于被奴役国家的决议,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攻击。和尼克松会晤时,赫鲁晓夫疾言厉色地质问:“我不理解你们在这么重要的一次国事访问前夕,为什么要通过这种决议?这使我想起了俄国农民的一句谚语:不要在茅坑里吃饭。”说到此,赫鲁晓夫用拳头在桌子上乱敲乱嚷,“这个决议臭极了,臭得像刚拉出来的马粪,没有比马粪更臭的东西了。”

这几句话粗俗无比,有失外交风度,使尼克松感到难堪,但尼克松也不甘示弱,他注视着赫鲁晓夫的眼睛,轻松地说:“我想主席先生大概搞错了,比马粪还臭的东西是有的,那就是猪粪。”

乍看起来,这句话是让步,可有可无的应酬,温和的调侃,实际上却是绵里藏针,锋利无比。原来赫鲁晓夫年轻时当过猪倌。翻译译出之后,赫鲁晓夫先是一阵脸红,怒气不便发出,只好用一阵突发的大笑把话题岔开:“这点,也许你是对的,现在我们该谈别的问题了。”——尴尬地自行下台。

袁绍冀州尽夺韩馥

三国时期,袁绍屯兵于河内,粮草十分短缺。冀州主将韩馥,派人送来粮草解袁绍燃眉之急。

袁绍的谋士逢纪对袁绍说:“大丈夫纵横天下,还用得着别人来送粮食吗?冀州乃鱼米之乡,乃粮钱广盛之地,将军怎么不夺取来呢?”

袁绍说:“没有什么良策。”

逢纪说:“这有何难。将军可暗地派人送信给公孙瓒,让他进攻冀州,告诉他我们一起夹攻冀州,公孙瓒肯定出兵。韩馥是一个无勇无谋的人,必然会来求将军去帮助他拿大主意,主持冀州的大事。到那时,时机成熟了,取冀州之事,唾手可得。”

袁绍听后大喜,说:“就依先生计谋行事。”

第二日,袁绍立即派人给公孙瓒送去了书信。

公孙瓒看了袁绍的来信,见是商量一起攻打冀州,并言得手后二人平分冀州土地,十分高兴。立即叫来人捎回书信,答应第二天就出兵攻打冀州。

此时,袁绍又派人秘密通报韩馥,说有消息说公孙瓒领兵前来攻打冀州,要韩馥千万小心迎敌。

韩馥得袁绍密报后,慌忙与谋士荀谌、辛评商议退兵之计。

荀谌说:“这次公孙瓒来者不善,他纠集了燕山、代山的大军,长驱而来,势不可挡,何况还有刘备、关羽、张飞前来助战,确实难以抵挡。我看将军与袁绍情义非常,袁绍又智勇过人,手下的名将也多不可数,将军可把袁绍请来冀州共同治理,商讨退兵大事。只要我们诚心诚意地厚待将军,我想公孙瓒是占不了我们冀州的。”

韩馥听后连连点头,赶紧派人去请袁绍。

长史耿武对韩馥说:“将军千万不可仓促去请袁绍,目前袁绍孤客穷军,靠我们给他粮草才能度日,就如婴儿在母亲的身边,如果不给他奶吃,立刻就会死去。如果这时把他请来主使我们冀州的事,岂不是引虎入羊群吗?”

韩馥说:“先生之言差矣,我本来是袁绍的故吏,才能不如袁大将军,自古以来都是把主位让给圣贤者,我看诸位就不要嫉妒了。”

耿武听后,仰天叹道:“冀州完了!”

众将听了韩馥之言后,当时就有三十几位弃官而走。

耿武、闵纯则决心阻挡袁绍入冀州,便领兵埋伏在城外,等候袁绍。

袁绍大叫:“有刺客!”

袁绍的大将颜良挺枪出马,刺死耿武,副将文丑挥刀砍死闵纯。

韩馥带领文武官员在城门口迎接袁绍,袁绍与韩馥见过礼后,领兵进入冀州。

将军府内,袁绍委韩馥为奋威将军。

袁绍对韩馥说:“冀州之所以治理不好,有很大程度是因为将军用人不当。”

随后,袁绍将韩馥旧部悉解职,以自己的部将田丰、沮授、许攸、逢纪分别掌管起冀州的军政,尽夺韩馥大权。

事到如今,韩馥懊悔不已,无奈只得弃下家小,只身匹马逃出城去,投奔陈留太守张邈去了。

袁绍占据冀州后,立刻以大军抵住公孙瓒的进攻。从此以后,冀州就成了袁绍的根据地。

马克·吐温喧宾夺主

1890年,美国着名作家马克·吐温应邀参加道奇夫人的家宴。

在宴会上,许多人互相交谈,人声嘈杂,而且有些人嗓门儿越来越高,真叫人倒胃口。马克·吐温觉得用餐时高声喧哗既不文明,又影响食欲,但如果此时大声制止他们,肯定会惹人生气,甚至弄得不欢而散,大伤和气。

马克·吐温忽然想出了一条反客为主的妙计。于是,他对旁边的一位女宾说:“我想让这场喧哗吵闹安静下来,我有一个主意,请您帮帮忙,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