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事半功倍记忆法
2530700000007

第7章 恰当选用集中或是分散来记忆

在记忆时间和内容的安排上,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集中记忆;二是分散记忆。从内容上讲,集中相当于整体,分散相当于分段;从时间上讲,集中是连续的长时间记忆,分散是将时间分段记忆。

1.集中记忆的两个含义。

(1)将学习材料所需的时间集中使用,接连不断地反复记忆材料。

【实验支持】

心理学者做了很多实验,证明“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记忆方法有优越性。在一次实验里,让一个学生记50个数字,学习的次数不一样。在重复1-4次的情况下,能记住的数量不多,可是一超过4次,能记住的数字量就急剧上升。在重复7次以后,就能基本上记住所有的数字了。这个实验说明,记忆一个较长的材料总是需要一定次数的。重复7次对记忆50个数字最合适。

人们还发现,重复7次也是记忆外文单词的最佳次数。记忆汉字的最佳重复次数,读是15次,写则是10次。

(2)进行适当的过度学习。

例如,要重复6次才能全部记住30个外文单词,将这时的学习程度定为100%。如果学到100%时就立即停止,虽然当时是全部学会了,但却不巩固,很容易遗忘。这时如果继续学习下去,就叫做过度学习。一般来说,为了牢牢记住学习的内容,任何学习都应该过度学习。过度的程度在50%-100%之间时,学习效果最佳。

【实验支持】

有人对小学生记忆生字的抄写遍数进行实验。同样一些生字,A组抄5遍,B组抄10遍,C组抄15遍,D组抄30遍。7天以后测查,B组和D组成绩最好,48天后测查,B组最好,而且明显超过D组。

这说明,B组抄写10遍的效果最佳。C组抄15遍,D组抄30遍是多余的,既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效果也不好。

这说明集中次数过多反而不利于记忆。

2.运用集中记忆法注意两点。

根据这些原理,学习和记忆时,切莫像蜻蜓点水似的浅尝辄止,一带而过,也不要一会儿干这,一会儿千那,而应将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相对集中,并适当地过度学习。为此,首先应该知道,对于个人所记忆的材料来说,集中学习多长时间最好。当然,要了解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记忆不同的材料,最佳遍数不同,人与人之间也有个别差异。一般来说,小学生30~40分钟,中学生1小时,大学生90分钟比较适宜。要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以不产生过分疲劳、学习效果最佳为衡量标准,确定自己的集中记忆时间寻找这个最佳遍数,既要根据理论,也要根据个人经验。

为避免外界的各种干扰,避免打断思路,在集中精力完成某项学习任务时,可暂时采取将自己封闭起来,隔绝与外界的交往,进行高效率的集中学习,突破某些学习内容,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但这种方法不易用得过多,不能只张不弛,如果违反劳逸结合的规律,容忍造成不良后果。

3.集中记忆法比较适合英语学习。

目前十分流行的英语三位一体法即集中学习法。它将英语学习过程分为:集中记忆词汇,集中记忆语法和综合实践三个阶段。

(1)集中记忆词汇。

它要求读者立即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词汇。

这样可以打破单元界限,变分散为集中,把书上所要学的单词集中起来。按读音规则以单元音、双元音和音节以重读元音为主的顺序,依次排列,集中学习,短期突击;借助单词之间发音相同、词性相同、结构相同、意义相同或相反等方面的联系强化记忆;用图像、实物、谐音串成句子,编成短文等手段加深记忆。这样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可以较快地学到大量的词汇,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学得轻松愉快。

集中记忆词汇是一个强化过程,它集中材料、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一切手段和方法,创造一个强化的环境氛围;注重全方位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利用反复循环法,效果非常明显。

(2)集中记忆语法。

针对常规学习中语法点过于分散而不系统的问题,遵循相对集中,反复巩固的原则,把语法按其在学习内容中出现的先后顺序,采用超前集中、随机集中和综合集中三种形式学习。超前集中是把有规律的、重要的、常见的语法现象简明扼要地提前预习;随机集中是在消化吸收超前集中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语法的内在规律,根据某些特殊现象进行深入剖析,系统学习语法;综合集中是有机地将已教过的语法知识进行提炼、深化,并针对疑难点重点突破,从中发现规律,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集中语法教学正是力求在实践中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既发现普遍规律,又揭示特殊规律,使语法教学由无序变为有序。集中语法学习使读者在掌握大量词汇的基础上,扫除自己的学习障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集中学习语法,尽力使学生较早地对英语语法概貌有所了解。

(3)综合时间。

最后在综合实践中,英语学习自然能取得好的效果。

1.分散记忆法的优势。

分散记忆法,是把较长、较复杂的学习材料分成几段加以记忆,中间穿插以休息或其他活动来加强记忆的方法。

集中记忆有它一定的优越性,但集中记忆指的是在一段较短时间内或对于记忆容量不大的材料应采取的方法。如果学习时间较长,或要记忆的材料容量较大,就应采取分散记忆法。例如,连续学习4小时,不如每学50分钟后休息10分钟,或者把这4小时分开来每天学习1小时。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让一组四年级学生反复读一首长诗,直到逐字逐句地记熟为止。另一组采取分散记忆法。结果表明,第一组集中记忆,需要阅读18次才能熟练地背诵,而第二组平均读7~8次就够了。

【实验支持】

一位心理学家还做了这样的实验:让两组智力水平差不多的学生读历史和经济学方面的材料,第一组是一天读5遍,第二组则采用分散法,每天读一遍,连续读5天。结果,两组读完材料后马上测查,成绩差不多,但两星期后和一月后又测查,第二组成绩比第一组好得多:第一组只能记住全部材料的十分之一,第二组则能记住约三分之一,比第一组多2倍。

因此,记忆比较长的材料,或者记忆材料的难度比较大的时候,分散记忆的效果比集中记忆的效果好。采用分散记忆法,不仅记忆的速度快,而且出现的错误也少。在上面的实验中,在集中学习条件下,复测时每人平均出现9个错误,而在分散学习条件下的错误只有4个。这是因为:

在分散学习中,中间的休息时间可对刚学的内容进行巩固,从而提高了记忆效果,分散学习可避免因学习时间过长而造成的兴趣降低和注意力减弱。

分散学习还可以避免前后学习材料的互相干扰。在分散记忆时,人的大脑神经细胞可以得到适当的休息;反之,老是重复同一材料,单调刺激容易引起大脑皮层的保护性抑制。

2.高效运用分散记忆的注意事项。

分散复习要注意时间间隔。请记住:当天的新课当天复习效果较佳,然后每周、一个月、两个月、一学期各系统复习一次,就能牢固掌握。尤其是难度大的学习材料更适合于分散复习。注意以下两点可以更好地发挥分散复习的长处:

分散复习要有一定的前提。时间有限,不能将时间分得太细,间隔太长,最好将分散与集中结合起来。

时间不可过于分散,注意贯彻及时复习的原则。

每次学习之间的间隔不能太短;这样会产生相互影响。

但也不应过长。如果下次学习时,已把上次的材料全部忘记,就说明间隔时间过长,应该适当给予调整。

一般来讲,纯记忆性材料分散法效果较好,学习能力稍差的同学采用此法较为适宜。对于一些繁多,但必须直接记忆的知识,可以采取各个突破、分散记忆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增强记忆的效果。把比较复杂难以记忆的基础知识分解为几个层次,由点到面,由主干到支干的过程,然后把每个层次的要点再分别连接起来。这样,再复杂再难的问题也就可以记忆了。

集中记忆法与分散记忆法的优劣与所记材料的长度、难度有关。系统性较强的材料,如论述题,适合于集中记忆;而记忆性较强又比较零散的内容则适合于分散记忆,如英文单词、人名地名、时间年代等。可以将分散一集中与分段一整体交叉组合,采用“时间集中一内容分段”或“时间分散一内容整体”的匹配方式。

此外还有分段与整体相结合的记忆方法,称为“渐进分段记忆法”,在分段的同时进行区域集中,几小段合成一大段。这种方法既便于分段记忆,各个击破,又利于加强各段材料间的联系,融会贯通;同时既适合于集中学习,也适合于分散学习。不论哪门知识,都是“学时一大片,用时一条线”。在总复习时,除了对知识进行网络化归纳外(整体),还有必要从不同角度对某些知识进行归纳(部分)。特别是一些有某种联系而又分散于各处的知识,若用二者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整理,对增强学习效果是大有帮助的。

总之,集中记忆和分散记忆是相对的,不能说两种方法哪种优,哪种劣。应该根据学习时间的长短,记忆材料的容量、性质、特点、难度以及各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各人的记忆方法。

在记忆方法的运用中,要根据学习目标,计划安排学习时间。也就是对时间进行目标管理,严格地计划,合理地运筹。一天的时间要学习什么、什么时间用来学习都要先考虑在精力最充沛、最旺盛,智力活动最佳,注意力最集中的那段时间里,安排最重要的学习内容或者比较难的学习内容,采用集中学习记忆法。

人的智力活动最佳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人在早晨,有的人在下午,而有的人却在晚上。学习时,要把最重要、最关键的识记材料,安排在每天的最佳用脑时间里去进行,就能保证高速度、高效率、高质量的学习,比较容易、轻松地获得清晰完整的记忆效果,这时用集中记忆法。把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比较零散容易的学习内容放在精力较差的那段时间去完成,这时用分散记忆法。在人的精力已经消耗很多之后,从心理上会产生停止工作的念头,而有趣的学习内容又会激发起人学习下去的热情。所以,每个学习者一定要摸清自己学习的最佳时间和规律,以便科学地把握时间。

科学地运筹时间,既可做到不慌不乱,井井有条,保持学习的稳定性,又能养成良好习惯,保证记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