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也称《昭明文选》,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诗文总集,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在东宫时召集文人们共同编订。
《文选》30卷,共收录作家130家,作品514题,上起子夏、屈原,下迄于梁普通7年(526)以前。从文章分体说分为赋、诗、骚、七、诏、册、令等38类,大体概括为诗歌、辞赋、杂文3大类。这体现了编者对文体分类及源流的理论观点。
《文选序》讲到选录标准,一般不选经书、诸子着作、繁博的记言文、记事的传记。但史书国的赞、论、序、述部分可以收录,入选的诗文只有善用典故成辞、形容比喻,又辞采精巧华丽的文章,才合乎标准。可见编者试图用南朝文笔之辨的理论来划分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反映出当时重辞采的文学风尚。其中选录《饮马长城窟行》等汉乐府民歌、陶渊明诗8首、《古诗十九首》和鲍照作品18篇,都很有价值。
此书自唐初李善加以注释后,广为流传。唐以后文人往往视之为学习诗赋的范本。杜甫教他儿子“熟精文选理”(《宗武生日》,宋人有“文选烂,秀才半”(陆游《老学庵笔记》)的谚语。后人研究《文选》及李善等人的注释,形成了“文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