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易心得纵横谈
(包括中华《易经》三大学问、四条治国之道、五大定律、二十二条法则。)
中华《易经》的三大学问
第一:《易经》是一门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学问
第二:是一门政治哲学的学问
第三:是一门数理模型的学问
第一《易经》是一门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学问
《易经》内容博大精深,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人文道德思想,朴素的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思想,是一部宇宙万事万物与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与道德文化的经典著作,整个宇宙都处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之中,而这种变化的根源不是来自世界的外部,更不是靠超自然的神灵主宰,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其固有的一阴一阳对立统一的内在因素。《易经》强调万事万物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仁义道德、公平、正义、诚信善良和谐是做人的根本,处世的楷模。《易经》总是劝人遵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64卦的卦词,384爻的爻词大多是劝人们坚守正道、中道(即中庸之道)与中正之道,摒弃歪门邪道;并指出“天地之大德曰生”“盛德大业亟矣哉,岌岌之谓大业,日生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树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哲学,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充分发挥人在改造自己。改造社会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按照《易经》的哲理道德文化思想“一阴一阳之谓道”。诚实守信之谓义,仁爱善良之谓德。《易经》乃中华文化之根,百科之母,大道之源。代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兵家、商家等都从《易经》中汲取思想政治道德营养,锻炼自己的思维方法,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优化自己的处世谋略。所以《易经》是一门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大学问,深含修身、齐家、治国、理政之道。
第二、《易经》是一门政治哲学的学问
《易经》文化是东方文化的精华,有史学可考的,已传承五千年文明史。按照湖南澧县最近在城头山出土文物已证明,6000多年前就建立了城市,而且发现了稻谷种植,如果科考完成,我国文明史可能要向前推进年6000多年至7000年,所以是中华文化系统百家学说之源,而且是世界学说的第一思想库,与西方2000多年的《圣经》比较,东方的《易经》文化系统显然要悠久得多,深厚得多。华美悠久的中华文化其最终源头正是古老而博大精深的《易经》。在结合《易经》的内容,从《易经》学说的视角,谈一点政治哲学的学问,《易经》的一大原理是“观天道以立人道。”“天道”代表宇宙大自然的规律、规则。“人道”则是人的世界,人的社会,人如何才能建立起生存发展繁荣昌盛的社会,人的生活又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社会领导者,社会治理者,必须建立“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制定好生态优化环境保护的政策方针,做到“观察天道安排人之道”。天道、地道、人道、和谐统一而不矛盾分离。人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冷了要穿衣,要住房,要读书,要就医、就业……人不能离开社会,但人和一般的动物不一样,人要有自由,要有民主,人讲公平、正义、道德修养。社会上如果一乱套,天下就大乱了。
从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尧、舜、禹汤、文武,都是根据《易经》“天人合一”的原则来创造发明人的各种生活中的一切必要品,这样以人为本的社会才会稳定发展,黄帝、尧、舜、禹、汤的一些作为,都是要让老百姓生活过得快乐,叫做“垂衣裳而天下治”,有衣穿,有饭吃能温饱,可以说这是最大的政治,和今天的“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科学发展观精神相吻合,所以黄帝,尧、舜就是这样治理天下。历代先贤说过“治国不难,人民而已矣”,治大国也不难。“治大国如烹小鲜。”烹鲜鱼火不能小,也不能大,盐不能少,也不能多,治国理政不可采用极左极右方针政策。只要把人民的事情办好了,就能长治久安。所以为政之道千万不能与民争利。同时《易经》还教导我们国家如何生存,如何治理,如何长治久安
第三《易经》是一门数理模型的学问。
神奇古老的《易经》,被人们誉为宇宙间高级信息库,是知识的殿堂,是宇宙代数学。远在7000年就具备了“二进制”的基因,这是人类最早的数学方程模型,“二进制”是数学中很先进的数制。“二进制”正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数制,“二进制”是用(0)和(1)两个数码来表示的数,就是借一当二,八卦中包含了“二进制”,早在17世纪,德国大数学家莱布尼茨,根据我国《易经》八封的两翼、四象、八卦、16、32、64,发明二进位数法,进而发明了当时欧洲最最先进的计算机,现代计算机、被广泛的应用于广大生物科学,电子科学,信息科学中,讲到计算机人们会自觉的联想到我国传统的木质小算盘,运算广泛,使用灵巧,计算准确,堪称古代最原始的计算机。勤劳智慧的祖先,除贡献世界的“四大发明”外,算盘算得是第五大发明了,古老而神奇的《易经》,拥有恒通古今,永世传承的三大学问,即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学问,政治哲学学问,数理方程模型学问。三大学问就是在今天科学发达的时代,仍然具有生命力,具有实用价值,仍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精神脊梁,学习《易经》的智慧,可以提高人们工作能力,执政能力,创新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外国人学《易经》受益不浅,中国人却反而态度冷淡、或错用于卜卦、测字、算命。历代先贤早就鼓励我们学易,不学易不足以为将相,不学易不足以为医,不学易不足以为师。众所周知的孔子、孟子、老子、荀子、孙子、孙膑、鬼谷子、苏秦张仪、张良、韩信、诸葛孔明等等,都深通阴阳八卦;《黄帝内经》、《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无一不饱含阴阳学说的智慧。
北京大学于希贤教授说过一句名言:“凡是能建立数理模型的知识,它一定是科学的。”感谢于老对《易经》的正确评价,也感谢国外学者用科学实践论证了《易经》的科学性、实用性,更感谢伟大领袖毛主席,史学家郭沫若,哲学家冯友兰,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李政道等等,对《易经》的赞誉。我国《易经》的政治哲理,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界各阶层,各行各业,大力推進其强国、强政、强军、强工、强农、强商、强学、强医……加快民族复兴,促进国家掘起、社会和谐稳定。
《易经》治国之道第一是“忧患意思”(从治国的角度)
《易经》本来就是生于忧患环境,周文王身处商纣王天下大乱时期,被囚禁而推演八封、64卦,因此古代政治领袖制作《易经》,正是因为先有“忧患”二字,人们常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忧患中可以生存,在安乐中人恐怕就会死亡,所以治国之道要“居安思危”。因此反腐倡廉,就是国之大事。
治国之道第二是“居安思危,趋吉避凶”原则
人类应该怎样生存,国家怎样治理、民族怎样繁荣昌盛,内政外交如何发挥优势,避开弱点、盲点、灵活而策略的处置问题,机智的应对突发事件。人总是希望“趋吉避凶”盼望和平、幸福、民主、吉祥,“居安思危趋吉避凶”是人的一种本能,总希望所有的凶险、凶恶、天灾人祸都不要降临人间,然而世界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变化的,没有想像的那么简单;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人生的最大弱点是私欲横行、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是万恶之源。当我们讲道德、公平、正义、诚信、和谐;我们信奉“德不孤必有邻”。我们的邻居却不讲道德、诚信、以凶邻恶犬的面目和手段对待我们,以德报怨,以邻为仇,实行强权政治,复活军国主义,侵占我国固有领土领海,挑起战争,的确是:“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面对凶邻恶犬只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们的主要对策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至于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也只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自卫还击是我们的自由与权利,任何敌人无法阻扰。我们有我们的吉凶祸福观,牢记“居安思危,趋吉避凶”战略思维,老子曾告诉我们:“祸兮福所侍、福兮祸所伏”。灾难旁边就靠着幸福,幸福底下就藏着灾难,千万不可“高枕无忧。”而要“枕戈达旦。”人道、天道、本无吉凶祸福,乃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私欲作乱。世界和平、社会公平与正义,仁道与自由、和谐的国际睦邻关系,会被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军国主义所破坏,所以“居安思危、趋吉避凶”永远是治国理政富民安邦之道。
治国之道第三,是公平正义、制度与法制的原则。
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劳动收入分配不公,社会财富分配不公,是社会动乱的根源之一。目前国家公务员在县以下的基层,一般是年薪2—4万元的居多,而国企高管年薪几十万元、几百万元到一千多万元不等,相差几百倍、上千倍,分配不公已到群众难以容忍的底线,不仅国内愤愤不平,而且国际舆论也评说中国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分配不公。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部门、战线的分配差距也十分严重。中国的贫富差距相当惊人,中国的亿万富翁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三位,正在向资本主义看齐,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在日益弱化、淡化,再加上城乡财政分配的不公,中央与地方税收分配比例不公,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城乡文化教育、娱乐、医疗、卫生、体育、保健、儿童文化游乐设施等差距在日益拉大,上述矛盾,严重影响社会动荡不安。在分配问题上我国制法也严重滞后,建国半个多世纪了,连个劳动收入分配法也没有,国务院也很不称职,连个劳动收入分配条例也制定不出来,据说国务院也怕碰硬而欺软,因为既得利益者群起反对而罢休。中国共产党向来敢于碰硬,敢于战斗,敢于胜利,碰倒了蒋家王朝,碰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碰倒了武装到齿牙的美帝国主义,今天中国亮剑,谁敢争锋!邓小平同志早已说过一句颇有权威的名言:“谁要是阻止改革开放,不换思想就换人。”愿意为人民服务的热烈欢迎,向人民讨价还价者请你另找别路,国有企业是国家投资的全民企业,并非高管投资,只负盈不负亏,为何漫天要价。当年以钱学森为首的科学家、战斗在戈壁滩大沙漠,取得原子弹氢弹之伟大科研成果,仅获得奖金20元,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两弹元勋之爱国、爱民精神,令世人歌颂。高管人才并不稀罕,航天高科技骨干15万人,其中80后就占了10万人,中华民族后继有人,精英辈出。当年苏修撤退专家,也未难住中国前进的脚步,几名高管有何难哉。为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了维护社会主义优越性,我看谁也不敢造反。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翻身闹革命,推翻蒋家王朝,就是为了打破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垄断国民经济命脉,就是为了反对旧社会分配不公,否则哪有今天的幸福,哪有今天的新中国。共产党自己执政了,能搞分配不公吗?能允许分配不公吗?让别人来反对我们吗?千万不能。所以公平正义是治国之大道。关于制度与法制问题,当然十分重要,人类历史上先后产生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人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即原、奴、封、资、社五种社会形态,每种社会都有自己相应的社会制度与法律,我们社会主义也应该而且要重视社会制度建设,以便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要用优越的、完善的社会制度战胜资本主义、加速资本主义的没落与死亡。21世纪成为社会主义世纪。人的一生从摇篮到坟墓都离不开社会制度,社会制度建设重在以下几大方面:基本人权制度、社会财富公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制度、民族宗教制度、文化教育制度、住房制度、养老制度、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制度、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残疾公民劳动生活与教育制度、年老疾病丧失劳动的公民、有权享受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就医治疗制度……总之社会主义制度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通过制度战胜资本主义最终消灭资本主义。通过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
中国人重感情、重关系、重视个人崇拜、不重视制度建设、重人治不重法治。领导讲话表态很重要,首长作报告,人民日报社论都很重要,但不能代替社会制度。总不能拿着首长讲话、去要求某个部门落实有政策,五年一换届,人走茶凉,新来的领导可能有新的作法,没有上升为制度的东西,缺乏权威性和时间空间上的普及性、连续性。制度不允许随便改变,社会制度的制定权、修订权、解释权、执行权,按照宪法规定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十九条第一款,“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可以说,社会制度堪称准法律,是一种社会法规,受法律的保护。所以:重视和完善社会制度建设是一条十分重要的治国之道。
《易经》治国之道第四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如何把老百姓和国家由贫穷落后变成民富国强,繁荣昌盛,进入小康社会,很明显,就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穷、变、通、久四级良性循环,把老百姓富裕起来。就是要变革,要改革放,正于邓小平日志所指出的,“哪里有发展难题,哪里就要深化改革”。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坚持变革,变通了就会富,不变不富,当然也不能乱变,要循序渐进。摸着石头过河,大办开发区、经济特区、示范区、特事特办、创造样板。树立典型,由点到面,共同富裕。30年政策开放,取得了世人歌颂的辉煌成就。
中华《易经》的五大定律
第一、《易经》的“天人合一”的定律
“天人合一”是一种宇宙观,属于宇宙思维方式,要求我们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世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界看做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合作,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
“天人合一”是《易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易经》用乾坤二卦作为天地,代表了整个自然界,人在天地之间,天地人必须合作共处,共存共荣;上至天体,下至地球,中至人事三者互利、互惠平衡而和谐,互不侵犯如果我们乱砍,乱伐,乱建,乱挖,污染空气,污染水土,破坏环境,就会受得到大自然的报复。“天人合一”保持平衡,平衡则“安”,如果“天人分离”,失去平衡则“灾”,所以整个宇宙都要符合“天、地、人合一”的根本规律。
第二、《易经》的阴阳对立统一定律。
阴阳是《易经》的总本哲学规律,古代阴阳是两种符号,现在是阴阳二字,是揭示宇宙的两个密码,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无不打上阴阳的烙印,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所以对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的看待,无论是社会现象还是自然现象,都存在着自己的对立面,叫做“阴阳对立统一”,所以万事万物都是一种“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体”。阴和阳是万事万物的基本元素,也是构成《易经》的两个基本元素,两翼、四象、八卦、64卦、384爻,都是由阴阳两个符号上下排列组合变化而成,整个《易经》虽然广博精深,其实也简单至极,就是阴阳两种符号或阴阳两个文字,所以人们都称赞它是一本简单而又神奇的《易经》,人类第一天书。
第三、《易经》的太极,天下第一图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