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那一年,我们打残了日本:白江口海战全纪录
2541800000007

第7章 大唐出马(3)

王文度从东海向东颠沛漂泊时,正是苏定方的舰队西返之时。可能就是在海上吃着腌制食品,喝着温吞吞的脏水时,王文度得到了一个噩耗:百济现在又成为战场,情势极为不利。

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原计划在白江口登陆的他,马上调整登陆地点,以躲避百济复国力量的攻击。新的登陆地点是新罗北部口岸党项城,当王文度登陆后又被一条消息激了一惊:百济反抗军已把泗沘城团团包围。也就是说,王文度这个百济总督暂时已无法正式上任。

王文度七窍生烟,因为他认为这是苏定方搞的鬼。苏定方如果反应真实情况给李治,李治不可能派他来收拾这个烂摊子。前瞻暗淡,由于在海上多日辛劳,王文度突然想要生病。但金春秋不允许。

金春秋认为,虽然百济复国力量不可小觑,但也未强大到不可战胜的地步。泗沘城内的唐朝守军正在顽强抵抗,只要我们在外围进行一次有力量的进攻,就可以让泗沘城外的百济复国军手足无措,最后的结局,肯定是我们赢,对方输。

王文度一向谨慎过度,他不是不知道军事行动有时候就该像苏定方那样出奇兵,可由于他的性格,断然就否决了金春秋的提议。他的观点是:自己带来的能作战的士兵并不多,因为他是来和平地区上任的,不是来打架的。另外就是,新罗的军事力量,他很怀疑。贸然进行一场对泗沘城的救援行动,一旦不成功,反而弄巧成拙。

金春秋一大把年纪,但浮想联翩,王文度虽然否决了他的提议,却没有摧毁他的热情,就在那天的欢迎宴会上,金春秋再次提出,救援泗沘城的军事计划。王文度当时两眼昏花,神情恍惚,看到金春秋像个木偶剧里的小丑,正在抖动他那浑身的力量。

突然,王文度大叫一声,捂着肚子栽倒在地,众人慌忙扶起他时,已经气绝。

后来众多研究东亚的史学家都认真钻研过王文度的死因,但众说纷纭。有人说是苏定方派在新罗的卧底用毒药杀了他,也有人说,王文度是被当时的形势活活忧闷死的,当然,更有人说,王文度注定要死在朝鲜半岛。

一个关键人物,在历史的风头浪尖突然消逝,人们总要找出他消逝的原因。其实,王文度之死跟苏定方无关,跟他的气量也无关。王文度胸襟很开阔,苏定方虽然不是纯君子,但也识大体,不可能因为私仇而暗害大唐朝的百济总督。也许,王文度的死只是个偶然事件,长时间的海上辛劳和面对困境的不能解决,让他疲惫成疾,突然就死掉了。

也就是说,这只是人类历史上无数个偶然因素中的一个,所不同的是,这种偶然因素会突然改变历史的走向。王文度没有改变历史,但他的死却让后来的历史更加有声有色。

鬼室福信的算盘

王文度不敢在白江口登陆,是因为当时白江口已被百济复国军牢牢控制。百济复国军的领袖就是鬼室福信,他把他重新集结起来的散兵游勇称为兴复军。“鬼室”和恐惧无关,只是百济国当时的一个姓氏。鬼室福信其实不姓鬼室,而姓扶余,是国王扶余义慈同父异母的弟弟。长时间在百济国政府里担任高级职务,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改了姓。更不知道什么原因,苏定方的远征军还未到泗沘城,他就离开哥哥,跑出城投降。

苏定方的军队把百济变成血窟时,这位拥有贵族血统的扶余氏气冲斗牛,拉起一支军队,发下重誓,要把唐人赶出百济。

苏定方的大军前脚刚走,鬼室福信的“兴复军”就已人强马壮,并且对仍然在泗沘城外扫荡的唐军发动攻击。泗沘城的中国守军司令刘仁愿的反应非常激烈:亲自领军出城剿匪。

格言上说了,强龙难压地头蛇。更何况,一万余人的唐军已不是强龙。刘仁愿在几次出城的剿匪行动中大败特败后,不禁浩叹:我们陷在百济人民战争的汪洋里了。

刘仁愿是大唐帝国军界一名出色的将军,因为和苏定方的私人关系不错,所以才被苏定方照顾,来百济建功勋。又由于刘仁愿不仅是出色的将军,还是个谋略家,所以苏定方才让他暂时留守百济。苏定方留给他的是一个炸弹,当然希望刘仁愿能把这颗炸弹拆除。

刘仁愿当仁不让,并且满怀万丈豪情和从未有过的自信。因为在他看来,百济的抵抗力量不堪一击,这当然是经验之谈。在短时间内,一支十万的远征军就能灭掉一国,并且在表面上摧毁了对方的战力。要么是自己强大到无可匹敌的程度,要么就是对手太软弱无能。

这位谋略家从未经历过人民战争,他死都想不明白,为什么昨天还是普通百姓的人,一拿起武器就成了不要命的战士。他这样地位的高官当然更是想不明白,一个国家的人民为了复国,居然不惜生命。

泗沘城成了孤岛,城外满坑满谷的全是敌人。就是在泗沘城内,刘仁愿也有敌人,这个敌人就是新罗王子金仁泰。金仁泰有新罗士兵七千人,从出生就梦想能进百济国的首都游玩,如今如愿以偿,公子哥的不凡气度开始展现。

刘仁愿数次出城和鬼室福信短兵相接,这位公子哥只在城上像看戏一样看热闹。刘仁愿被鬼室福信击败,狼狈的逃回泗沘城后,公子哥金仁泰颠着肚子对刘仁愿的用兵谋略指手画脚,并且一针见血地戳透刘仁愿的失误之处。

这就是问题,如同中国战国时代那位纸上谈兵的赵括一样,用嘴巴说,头头是道,一动手,就张慌失措,面无人色。刘仁愿虽然是武夫,但有着天生的好脾气,而且识大体。所以他不和这位金胖子一般见识,但他也明白,这颗炸弹是自己无法拆除的,所以关闭城门,任由鬼室福信在外面叫骂。

鬼室福信对泗沘城进行几次非决定性的攻击后,痛骂老爹和他的祖宗,为何要把泗沘城建造得如此坚固。他的战友兼谋士僧道琛建议说,坚固的泗沘城不是我们这样的军队可以攻陷的。而且,兵法上也没有说,击败敌人就非得要把城池攻下,我们完全可以困死他,我们固然进不去,可他们也出不来。岁月流逝,他们的粮食吃完,必然会开门投降。

僧道琛这个名字里虽然有“僧”又有“道”,但却不具备佛家和道家的智慧(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他是僧人道琛)。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这是永恒的道理。可城里人的帮手一旦来了,城里的人就真的出来了,而城外的人也会进去,不过不是愉快的进城,而是被捉进城。

鬼室福信当然不担心城里的刘仁愿,他担心的是城外的援军。唐王朝的援军短时间内无法赶到,但百济东南全部被新罗控制,所以新罗援军来解救泗沘城,早上出发,晚上就到。只有他自己知道,所谓的兴复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之所以总能打赢刘仁愿,只是靠着熟悉地形,进行藏猫猫式的游击战。如果敌人的军力足够大,就完全可以进行地毯式扫荡,到那时,他们又只好退居任存山。就是他们现在的根据地周留城,也会转瞬即失。

鬼室福信之所以不担心唐王朝的援军,跟他所占据的根据地有关。周留城外就是白江,他在这里布下数道防线,苏定方当初顺利登陆的事情将成为古老的神迹,永不能再现。

这位家族被毁灭的人当然和普通官员僧道琛的想法迥然有异,复仇固然是一方面,最撩他心扉的其实是复仇成功后的甜头。他复国成功,功与天齐,必然是本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尤为重要的是,他有王室血统,在王室成员凋零和国家初建未进入轨道时,他完全有资格成为百济国的国王。

正是这种理想的支撑,使他在最初的阶段采取主动,对泗沘城内进行攻击。僧道琛从没有过这种想法,自然也不知道鬼室福信会有这种妄想。因为全百济人都知道,虽然百济国王室被苏定方一窝端了,可百济王室中还有一位王子,这就是在日本做人质的扶余丰。这位倒霉透顶的王子因不得老爹扶余义慈的喜欢而被送到日本做人质,想不到却因祸得福,如今成了香饽饽。

每当鬼室福信在周留城墙望向熊津江(锦江)江面时,就会想到日本还有这样一位敌人,所以总是难以自抑地咬牙切齿。但他是个英雄人物,他知道自己最终的使命是什么。所以在屡攻泗沘城不下的情况下,他的良知使他做出一个重大决定:迎扶余丰回国,使他成为百济国民的精神领袖。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向日本借兵,恢复河山。

为了终极目的,可以暂时放弃其他目的,这是鬼室福信多年来的人生经验总结。他要达到复国的目的,就必须先放弃得到王位的目的。只有先放弃这个目的,才能满怀激情,精力充沛地去获得终极目的。也许看到终极目标的指示牌时,他所有的目的就会不请自来。

迎接扶余丰回国并不是鬼室福信的愿望,要日本出兵,才是他的真实目的。只要日本出兵,帮他驱逐了泗沘城内的唐罗联军,复国大业就已成功了大半。后面的事,他暂时还不想考虑。因为最美好的人生不是深谋远虑,而是走一步看一步。

日本不能马上来

日本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在朝鲜半岛,这让人莫名其妙。百济向来是他在朝鲜半岛的亲戚,百济被灭,日本肯定知道。但没有任何动静,用百济王室的话来说,这实在不是对待亲戚的态度。

其实日本正在念经,当然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的“经”。660年,苏定方把百济扶余王室从地图上抹去时,日本正在进行被称作“大化革新”的改革。其实这种改革在中国的一千年前就已经进行过了,那就是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的改革,我们称它为商鞅变法。

“大化革新”的内容对中国而言,味同嚼蜡。但对日本而言,简直是活色生香。主要包括废除封建制、建立郡县制,改革税收制度,创建国家军队。660年时,“大化革新”进行了15年,虽然只是个雏形,但中央政府权威已树立,属于国家的军队已渐成气候。于是,在658年,对外患靺鞨人开始反攻。

当时日本的天皇是位老女人宝皇女,人民称她为齐明天皇,很有中国武则天的气魄,在两年对外抵御外辱的战争中,这位老女人发挥了充沛的精力和冷静的头脑。当鬼室福信派遣使者到日本求援时,正是日本海军陆战队平定外患,凯旋归国之时。

老太太宝皇女正在深思熟虑,预备领导人中大兄却说话了,拳头紧握,两眼放光,“即使倒退到‘大化革新’未开始时,我们也要抗唐援百!”他认为这是展现大日本国家力量和恢复任那殖民地千载难逢的机会,绝不容错过。其实对朝鲜半岛,日本人即使身体离开了,心灵始终没有离开。如今有人主动邀请他们,他们如果推辞,那真是违反人性定律。

几个月后,这位预备领导人成为日本国最高领导人,他就是日本史上声誉最高的第38代天皇——天智天皇。

宝皇女老太太对中大兄的坚定表态大吃一惊,这位老太太突然回想起往事,认为现在大中兄说的狠话并非是心血来潮。

倒退20年,641年,宝皇女的丈夫舒明天皇一命呜呼。这位天皇病了很久,但因为不想死所以认为自己不会死,所以在继承人问题上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他一死,日本宫廷大起波澜,各路豪杰和巾帼明枪暗箭一番杀戮,最后,宝皇女胜出,成为天皇。

但宝皇女坐上了宝座,却没有拿到权力,国家权力都在权臣苏我入鹿手中。645年,中大兄训练了一批相扑高手,在欢迎朝鲜半岛三国的宴会上,亲手向苏我入鹿刺出第一刀。刺客们蜂拥而上,苏我入鹿很快就成了马蜂窝。人人都认为,宝皇女的成功问鼎天皇宝座其实是苏我入鹿的功劳,现在,靠山倒塌,宝皇女必须把她的屁股从天皇宝座上挪下来。这位活着的前天皇在中大兄等权势人物的摆布下,把位置让给了同母弟孝德天皇,而中大兄则被立为皇太子,开始了他的“大化革新”事业。

655年,孝德天皇一病而死,已经61岁的宝皇女经过多年苦心孤诣的布置,终于凭自己的力量重登天皇宝座。但她太老了,老得只想享受权力,而不想去执行自己的义务。所以,大权滑到了中大兄的手上。

中大兄的精力和魄力都让这位老太婆心有余悸,但她发现,当自己沉浸于美酒和俊男时,中大兄对她的威胁正在减退,这可能就是中国式的“自污策略”。很多人不知道,她是在本色出演。

鬼室福信的使者有洞察入微的智慧,一眼就看清了日本国的权力在中大兄手中。他极力向中大兄谄媚,并且详细地为中大兄分析了援助百济的诸多实惠。这些实惠中就包括日本失去多年的任那殖民地,这是中大兄和整个日本都垂涎三尺的。在鬼室福信和宝皇女的眼中,中大兄是个急吼吼的人物,正如一匹狼,一恢复力量,就要觅食。

660年阴历九月,鬼室福信的特使把一百多名唐军战俘送到日本,并且请求日本用军队护送百济王子扶余丰回国。在中大兄的政治说服下,宝皇女宣布向百济派遣远征军。

日本发布的出兵诏书极具煽动力:“乞师请救,闻之古昔,扶危继绝,自著恒典,故枕戈当胆,必资拯救。今百济本邦丧乱,靡依靡告,穷来归我。以是命尔将士,百道俱进,云会雷动,俱集沙啄,剪其鲸鲵,舒彼倒悬。其王子扶余丰,宜命有司备礼,以时发遣。”

出兵诏书显示了如下信息:日本是扶危济困的救世主;百济活不下去了;日本所向无敌。

诏书一下,日本全国总动员,大造军舰,集结军队,661年阴历三月,准备完成。宝皇女和中大兄坐着战船来到日本西海岸,准备渡海去百济。但不知什么原因,一切工作都准备就绪的情况下,日本舰队迟迟不动,阴历七月,宝皇女一病而死。死因不明,不过日本野史记载说,宝皇女葬礼时,人们看到一个身穿白裙,戴斗笠,披头散发蒙着一只眼的女人,她站在高处,监视着葬礼的举行。日本人称她为“稀人”,多年以后,我们称她为摘了斗笠的贞子。

宝皇女当年已68岁,又在男女关系上混乱不堪,死亡在情理之中。我们只是不理解,从阴历三月准备完成,为何一直到七月迟迟不动。恰好,她就在这段时间里死了。和王文度的死一样,这是历史的偶然,只是因为死在了一个关键点上,所以成为一桩引人注目的谜案。

宝皇女一死,日本救世主当然不能马上去拯救百济,中大兄很快即位,并且给鬼室福信送消息说,我们大日本救世主肯定会去,但不能马上来,因为家里有事。但你放心,我们肯定会去。你们的太子,我们也马上送回,愿我们两国的友谊地久天长。

鬼室福信回信说,好的,我等着。

鬼室福信没有等来救世主日本,等来的却是唐王朝的伟大人物——刘仁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