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低碳旅游:你的习惯改变的是地球的命运
2553100000013

第13章 保护生态,发展低碳旅游!(4)

20世纪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世界一些著名饭店意识到饭店绿色管理的意义,开始绿色管理尝试。如内陆酒店集团在1988~1995年开展了绿色管理,减少成本达27%,雅高集团为其旗下的2400家酒店制定了《雅高酒店管理环保指南》,全面开展环境管理工作。1991年,“威尔士王子商业领导论坛”创建了“国际饭店环境倡议”机构,由英国查尔斯王子任主席,世界11个著名饭店管理集团组成一个委员会,它们是雅高、福特、希尔顿、假旧国际集团、洲际饭店集团、喜来登、康来特、国际饭店集团、玛丽奥特、梅丽丁、雷蒙达、奥尼国际饭店集团。后来香格里拉集团也加入了这一组织。随后,来自国际饭店连锁组织的资深人士共同提议成立了非盈利性组织“国际饭店绿色管理协会”,其宗旨是帮助所有饭店加强对环境的重视及管理,并保持饭店行业在国际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地位。

1993年,查尔斯王子倡议召开了饭店环境保护国际会议,通过了由上述王子国际饭店集团签署的倡议,并出版了《饭店环境管理》一书,旨在指导饭店业实施环保计划,改进生态环境工作,加强国际合作,交流饭店环保工作的经验及有关信息,促进政府、社区、行业以及从业人员对饭店环境保护达成共识,付诸实践。

1998年12月,国际酒店与餐馆协会第36届年会在马尼拉召开,澳大利亚悉尼洲际酒店的总工程师安迪·哥涅西斯卡拉和土耳其奥尔达俱乐部总经理伯肯博士荣获一年一度的“环境奖”。这次奖项的重点是水资源和能源的节约,这标志着以环境保护种节约资源为核心的“绿色管理”已成为全球酒店业共同关注的大事。

另外,国际上众多国家的旅游企业还遵循IS014000精神,进行企业的绿色管理改造,取得绿色标志,进行企业绿色形象的新营销。

八、你想了解中国绿色旅游研究吗

旅游业作为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行业部门之一,其资源怎样开发、利用和保护,以及可能对国家社会经济生活、传统文化的影响如何,一开始就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也是学者长久关注的焦点。在怎样处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我国许多法律法规都有涉及,整体都坚持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利用。这些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海洋环境保护怯》、《城市绿色园林管理暂行条例》等,但主要集中在《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在中国旅游业绿色发展之路上,学者始终是先觉者、呼吁者、积极倡导者。在旅游业作为经济性产业开发的相当长的时期,从一定意义上讲,他们“处于政府的对立面”,对存在的严重破坏性开发,他们痛心疾首,甚至联名上书中央领导,要求制止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破坏行为,最突出的例子是对长城八达岭的开发、泰山索道建设等问题。1989年凤存荣等21位专家签名紧急呼吁:停建长城景观,停建八达岭长城。泰山索道建设造成大量景观被破坏一事被反映到中央,有关领导批示要求按专家的意见处理,但终未照办,并于1983年建成投入使用,开我国风景名胜区索道建设的先河。面对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回归大由然”等绿色旅游,对比我国旅游开发状况,专家们更感到有必要科学地处理我国旅游业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所以,我国绿色旅游管理,是绿色旅游研究先于绿色旅游管理实践。

据现有文献检索结果,刘振礼在1989年较早注意了有关问题研究。在他倡议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旅游报》和北京旅游学会于1989年联合举行了“旅游与环境学术研讨会”;遗憾的是倡仪者因公未与会,提交的大会论文《旅游环境概念及其他——试论旅游与环境的辩证关系》发表于《旅游学刊》1989年第4期。文中系统地阐述了“旅游环境的概念和特点”、“旅游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等内容。文章在论述客源地环境与旅游环境的关系时引用了一个国际上的例子:据德国旅游界人士调查,该国旅游者76%的人是为了追求在不受干扰的、清洁无污染的环境中无忧无虑的度假,所以“回归自然”的口号日益深入人心,度假旅游已占很高比例,森林浴、滑草、“绿色旅游”等新旅游项目大有发展,也出现了“哪里植物萎缩,哪里的旅游业必然萧条的现象”。“绿色旅游”的概念从此也出现在中国。《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影响及对策》、《再论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文化影响》,两文分别在对野山坡旅游实践调查的基础上写成,就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以后涉及旅游对环境及社会的影响研究的还有梁灿忠、申葆嘉、陈仙波、杜炜、徐军等人。

张践在介绍《世界旅游业的原则》时首次明确地引进了“旅游业持续原则”。《理论界》1990年第4期发表了阳国亮、伍华梅的《论我国旅游业适度发展》一文。这应是我国最早探索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之一。文中定义旅游业适度发展就是要求旅游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求旅游业各种内外条件的相应发展。认为旅游业适度发展的主要标志有:稳定性、协调性、效益性和优质性。显然,其旅游业适度发展的概念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不完全一致。

对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是谢彦君在《旅游学刊》1994年第1期上发表的《永续旅游:新观念、新课题、新挑战》一文。该文对可持续旅游产业的背景、概念含义、实现途径和中国旅游业面临的新挑战进行了较系统深刻的分析。张广瑞在介绍国际可持续旅游发展方面,特别是世界旅游组织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文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在绿色旅游产品开发方面,凌中论述了我国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并认为“乡村旅游堪称我国旅游百花园中的“绿叶”。夏林根、扬旭感到“开发乡村旅游势在必行”,认为发展乡村旅游依靠的是典型的生态、主体农业,“乡村旅游区”是无污染的绿色区。孙根华《论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业开发》是较早探讨生态旅游形式的论文,1998年又对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夏林根则在海峡两岸学者“人文、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上提出了“旅游生态资源化”的战略。1998年以后,生态旅游在国内大有代替“可持续旅游”之势,这和我国1996年要求各级政府在“九五”规划中正式列入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实施有关。更直接的原因是“98中国城乡游”和“99年生态游”的推动。倪强综述了前几年来国内生态旅游的研究情况。王兵关注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李东和对国际生态旅游市场进行分析总结。张广瑞分析了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对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的关系作了分析,明确说明生态旅游不等于可持续旅游。戴新环的《创建绿色饭店的构想》,袁国宏《论我国饭店实施饭店绿色营销的现状任务和发展趋势》,张楠与武建国《透析饭店可持续发展的优化模式与有效机制》,袁国宏、陈纲《我旧饭店业可持续发展探讨》涉及饭店绿色管理。孙春华、何佳梅《旅行社经营生态化问题研究》,第一次涉及旅行社的绿色管理问题。李萌、何春萍的《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初探》则第一次涉及到我国旅游绿色消费问题。此外,还有陶伟“中国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至此,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涉及旅游产品、旅游目的地、企业的绿色管理的研究框架。

在可持续旅游理论建设方面,主要有:马勇、董观志的《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潜力模型研究》、催凤军等的《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王德利的《试论旅游环境资源计价》、丁培毅与乔磊的《介绍一种对旅游业环境进行评估的新方法》、马莉的《IS014000推动中国旅游业绿色高潮》、司金銮的《中国可持续旅游消费理论问题探讨》。这些成果表明我国旅游业绿色管理研究更加深入发展。

值得说明的是,最近几年出版的旅游教材/著作等都涉及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比较系统的如袁国宏所著的《现代饭店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和陆诤岚编著的《绿色饭店》,张晓、郑玉歆主编《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

199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正式批准“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宏观配置体系研究”为“九五”国家重点研究课题,成为旅游学科中第一个国家级重点课题。2000年初,北京旅游学院科研所在《旅游学刊》编辑部的支持下,邀请来自全国20个单位的138位从事旅游教学科研、业界实际工作和主管机关管理工作的专家,召开了一次名为“旅游研究前沿课题审题研讨会”的全国性的小型会议。专家通过交流,慎重考虑评分后列出了我国新世纪旅游前沿课题:

1.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2.中国旅游立法问题研究

3.我国20年来旅游运行、教育和旅游科研的回顾与前瞻

4.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旅游业所面临的竞争格局研究

5.旅游基础理论概念

6.旅游业社会贡献的数字分析

7.关于适应21世纪的旅游人才的开发战略

8.旅游文化的影响研究

9.我国即将启动的中西部开发中的旅游发展战略

10.中国旅游业的全面创新研究

11.我国旅游市场发育程度的研究

这充分表明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绿色管理仍是我国新世纪的研究热点和战略性的研究课题,它将统率我国整个旅游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