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历史
2559700000024

第24章 武装战争

通常所说的武装斗争,是指为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组织和使用武装力量进行的斗争,包括战争和战争以外的武装冲突,它发生于不同的阶级、民族、国家和政治集团之间。其中,被压迫阶级、被压迫民族的武装斗争,是推翻反动统治、抵御外来侵略、争取解放的主要手段。

武装斗争的历史源远流长。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武装斗争成为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频繁发生,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规模和方式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古代,主要方式是以较密集的队形进行近战、白刃格斗和车战;到了近代、热兵器成为武装斗争的主要工具,火枪队和炮兵队在武装力量中占主导地位。

历史步入现代以后,武装斗争逐渐带有现代化色彩,往往由诸军兵种合成的、装备有大量坦克、舰艇、飞机、自行火炮等现代化武器装备的武装力量,采用多梯次、大纵深、多方向的方法进行立体作战,其规模范围空前增大,破坏性、残酷性大大提高。

特别是进入高技术信息时代后,精确制导武器、导弹核武器、电子战武器、航天武器、定向能武器、智能武器等新的高技术武器装备系统的大量涌入战场,将把武装斗争推向新的历史阶段。

在人类历史上,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无产阶级的武装斗争,最为引人注目。19世纪后半叶,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探讨武装斗争和军事发展的规律,特别是关于无产阶级武装夺取政权的根本问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武装斗争理论。

20世纪初,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实践了武装革命的理论,以城市武装起义为中心,推翻了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后又粉碎了国内反革命武装叛乱和外国武装干涉,巩固了新生的革命政权。

在中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辟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达28年的波澜壮阔的武装斗争,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