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国宝档案(走进科学)
2561300000010

第10章 大克鼎

大克鼎是西周晚期著名的青铜器,又名克鼎或是膳夫克鼎,西周晚期的饪食器。重201.5千克。系西周孝王时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造型宏伟古朴,鼎口之上竖立双耳,底部三足已开始向西周晚期的兽蹄形演化,显得沉稳坚实。纹饰是三组对称的变体资纹和宽阔的窃曲纹,线条雄浑流畅。

大克鼎系周孝王时期铸器,历见著录,流传有绪,是研究西周奴隶制度的珍贵资料,因此,铸于鼎腹内壁上的长篇铭文蕴涵着丰富的史料价值。

铭文共28行290字,为西周大篆的精品。内容分为两段:第一段是克对祖父师华父的颂扬与怀念,赞美他有谦虚的品格、美好的德行,能辅协王室,仁爱万民,管理国家。英明的周天子铭记着师华父的伟绩,提拔他的孙子克担任王室的重要职务膳夫,负责传达周天子的命令;第二段是册命辞,周天子重申对克官职的任命,还赏赐给克许多礼服、田地、男女奴隶、下层官吏和乐队,克跪拜叩首,愉快地接受了任命和赏赐,乃铸造大鼎歌颂天子的美德,祭祀祖父的在天之灵。

清光绪16年,即1890年,在陕西扶风县法门镇任村出土,并被清朝工部尚书、军机大臣、著名大收藏家潘祖荫收藏于苏州宅第。潘祖荫酷爱文物,尤精于青铜器的收藏。这里曾珍藏着海内青铜器三宝中的大盂鼎、大克鼎二宝,并发生过一幕藏宝、护宝和献宝的令人怦然心动的历史实剧。

潘家视此二宝为生命,面对各种威胁利诱,百般护卫,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日军侵华期间,潘家为防日寇抢夺此宝,而将两件国宝深埋于潘宅大院堂屋地下。1951年,潘家主动将珍藏60多年国宝无偿捐献给了上海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