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原则,奖罚分明
要想生活在一个更和谐的社会,就要自觉地严格约束自己,时刻将规则放于心中,以获得更完满的自由。相反,无视规则、对抗规则的人,常常受到规则的惩罚,到处碰壁,甚至要付出全部自由为代价。
在谈到遵守原则的问题时,西点军校有一个经典的案例,经常被教员们在课堂上引用:
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一时间,无以计数的珍贵的古书典籍被毁于一旦。第二天,学校上下得知了这件让人痛心疾首的事情,大家的心情无比沉重。其中有一名学生更是面色凝重,因为这场突发的火灾把这名普通的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逼迫他做出选择。
事情是这样的:在这场火灾发生之前,这名学生擅自违反图书馆规定,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阅读完之后再带回图书馆。可是一场大火之后,一切都变了,这本书成了哈佛牧师捐赠的250本书中的唯一珍本。怎么办?是神鬼不知地据为己有,还是光明坦荡地承认错误?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这名学生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大门,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学校,并承认了自己当初违反规则的错误。更令人震惊的是,霍里厄克校长没有对这名学生的错误进行批评,反而表示真诚的感谢,而且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把他开除出校。
哈佛的理念是:让校规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
与哈佛人相似,西点军校的学子也被称为是世界上最守规则的人群之一。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就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他被西点学子奉为坚持原则的典范,他一贯坚持“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空军1号就是空军1号,空军2号就是空军2号。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只有总统才能在南草坪上着陆。”
1981年春,身为副总统的布什正坐在例行公务旅行的飞机——“空军2号”上。突然,布什接到国务卿黑格从华盛顿打来的电话,“出事了,请你尽快返回华盛顿。”几分钟后,布什又收到了一封密电,告知总统里根已中弹,正在华盛顿大学医院的手术室里接受紧急抢救,要求布什的飞机调头飞向首都华盛顿。
飞机在安德鲁斯着陆前45分钟,布什的空军副官约翰·马西尼中校来到前舱为结束整个行程做准备。飞机缓缓下滑时,马西尼突然想出了个主意,他说:“如果按常规在安德鲁斯降落后,再换乘海军陆战队一架直升机,飞抵副总统住所附近的停机坪着陆,然后再驾车驶往白宫,要浪费许多宝贵时间,不如直接飞往白宫。”
布什考虑了一会儿,决定放弃这个紧急到达的计划,仍按常规行事。
“我们到达时,市区交通正处高峰时期。”马西尼提醒道,“街道上的交通很拥挤,坐车到白宫要多花10~15分钟的时间。”
“也许是这样,但是我们必须这样做!”
马西尼点点头,“是的,先生。”说着走向舱门。
看着马西尼中校疑惑不解的神情,布什解释道:“约翰中校,只有总统才能在南草坪上着陆。”布什坚持着这条原则:美国只能有一个总统,副总统不是总统。布什认为:总统与副总统之间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相互尊重,是成就一个成功的副总统的最重要的条件。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社会,就要自觉地严格约束自己,时刻将规则放在心中,以获得更完满的自由。相反,无视规则、对抗规则的人,常常受到规则的惩罚,到处碰壁,甚至要付出全部自由为代价。
没有纪律便没有一切
西点的纪律素养训练主要是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年完成。西点认为,通过纪律素养训练,可以迫使一个人学会在艰苦条件下怎样工作与生活。
强化责任最直接的方式是强化纪律观念,通过对纪律的认识、理解和遵守执行,加深对责任的领悟和明确。
西点的纪律素养训练主要是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年完成。西点认为,通过纪律素养训练,可以迫使一个人学会在艰苦条件下怎样工作与生活。比如日常的着装训练,高年级学员管新生。一会儿下令集合站队,一会儿又指令学员返回宿舍换制服(即白衬衣加上灰裤子),限定在5分钟内返回原地并报告“做好检查准备”。接着班长又一次下命令,换上学员灰制服。在整个过程中,必须无条件地完成指令,不得有任何借口。
这样的训练整整持续一年,纪律观念由此深深地植根于每个人的大脑中。同时,与之而来的,是每个人强烈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责任感,这是一些让人受益终身的精神和品质。
伟大的巴顿将军曾经说:“我们不可能等到2018年再开始训练纪律性,因为德国人早就这样做了。你必须做个聪明人:动作迅速、精神高涨、自觉遵守纪律,这样才不至于在战争到来的前几天为生死而忧心忡忡。你不该在思虑后去行动,而是应该尽可能地先行动,再思考——在战争后思考。只有纪律才能使你所有的努力、所有的爱国之心不至于白费。没有纪律就没有英雄,你会毫无意义地死去。有了纪律,你们才真正地不可抵挡。”
西点纪律的严格或严厉人所共知,而且花样甚多,令人回味。轻微的违纪只作记录,不使用具体处罚措施。对高年级学员来说,一个月中如被记过9次,就意味着失去享受周末的权利。如被记过超过每月的最高限额——13次,则每超过一次就将受罚,至少要在空地上走一个小时,一般要扛着步枪不停地走一小时。
据说,艾森豪威尔到西点不久,就因为他的自由散漫而赢得了“操场上的小鸡”的头衔。原因是艾森豪威尔经常犯错误,不得不接受惩罚,像小鸡在田间来回走动一样在操场上来回走步,只是不如小鸡那样自由罢了。
处罚的手段还有禁闭,分为普通禁闭和特别禁闭。普通禁闭是对正在参加校际运动会的运动员采取的,是用来代替罚走的一种惩罚。受到普通禁闭惩罚的学员在正常享受特权的时间内必须留在自己的寝室里。特别禁闭用于那些被军校官员认为犯有特别严重过错的学员,其中包括长时间罚走。对各种过错可能采取的处罚方式有很多,甚至可以说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门。实施者有临时确定处罚方式的权力,但不允许过分。实际上,过分的情况时有发生,尤其对低年级学员。
为具体说明问题,我们选取西点军校特别命令上列出的几个处罚例子,以窥学员规范的严格性,也可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学员责任感是如何形成的。下面的例子,我们删除了具体的人名。
错误:从事营利活动。1971年2月2日,趁值班之机在营区内贩卖烤锅饼,以图谋利。处罚:记过20次,惩罚44次,并禁闭2个月。
错误:公开显露感情。1971年1月20日17时45分,犯错误人让青年妇女在大礼堂里亲吻他。处罚:记过10次,惩罚14次。
错误:态度凶暴不恭。1971年1月17日10时55分,在教室里,当卫兵要求他让出军官的座位时表现出好斗态度。处罚:记过15次,惩罚20次。
错误:是非不分。1971年2月7日,未经批准离开教室队列并在教室里不扣衣领,以较高的声调谈话,造成纷扰,行为不恭。处罚:记过25次,惩罚66次,并禁闭3个月。
错误:故意不遵守总规定。1971年3月12日,着制服时手腕上佩戴爱情珠子。处罚:记过10次,惩罚14次。
错误:有辱学员名誉。1970年12月29日,着制服在新泽西收税高速公路上搭乘他人便车,同时衣冠不整,鞋子肮脏,头发过长,从而加大了错误的严重程度。处罚:记过20次,惩罚44次,禁闭2个月,并降为学员二等兵。
正如小心谨慎的学员们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是没完没了的一样,发布上述处分的特别命令也是没完没了的。警钟长鸣,红灯频闪,每个学员都在紧张的气氛中完成学业。如若不然,想对抗规章的权威,结果便十分不妙。即使不被开除学籍,也要带着许多包袱走向工作和生活。
有位学员胆子很大,硬要表现与众不同。大概在1968年,他对军校强迫学员参加礼拜提出疑问,尽管提问题的方式完全合法,但他忽视警告,受到提交军法审判的威胁,同时也有人提出不予毕业问题。他的寝室还遭到非法搜查并没收了一些私人书籍和信件。
这名学员向检察长提出申诉,骚扰才告终止。但是,处罚并没有减轻,这名学员在3周内走了80小时,其中接连6天扛枪连续走6小时。为此他的右髋部得了慢性病,医生说别的器官可能也受到损伤。如果在罚走期间去看医生,情况会更糟。处罚不会因为医生关于伤痛的结论而减轻。如果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处罚项目,正常的休假将被取消;即使宣布毕业也要留下来,直到服完惩罚为止。对前面那位学员的最后打击,是当时的校长塞缪尔·科斯特少将发出的。并且,问题的包袱还被背到了部队,影响了这位学员正常的发展和晋升。部队根据军校意见,开始是推迟任命具体职务,后来是推迟正常的晋升中尉的时间。无奈,这位学员以少尉军衔愤然退职。但西点的原则继续运行,合格军官的准则任何人不可动摇。
从一般意义上说,西点的做法未免苛刻,未免不近人情,未免不可理喻,但西点的“金字招牌”,沾不得一点污迹。每个西点人都必须以发扬光大西点精神为己任。如果在军校学习期间不能牢固树立这种观念,开始军事生活后就缺乏坚定的理性基础,就很难成为对部属、对军队乃至对国家负责的军人。
一个团结协作、富有战斗力和进取心的团队,必定是一个有纪律的团队。同样,一个积极主动、忠诚敬业的员工,也必定是一个具有强烈纪律观念的员工。可以说,纪律永远是忠诚、敬业、创造力和团队精神的基础。对企业而言,没有纪律,便没有了一切。
还是来看看伟大的巴顿将军的例子吧。乔治·福蒂在《乔治·巴顿的集团军》中写道:“1943年3月6日,巴顿临危受命为第二军军长。他带着严格的铁的纪律驱赶第二军就像‘摩西从阿拉特山上下来’一样。他开着汽车转到各个部队,深入营区。每到一个部队都要训话,诸如领带、护腿、钢盔和随身武器及每天刮胡子之类的细则都要严格执行,巴顿由此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不受欢迎的指挥官。但是第二军发生了变化,它不由自主地变成了一支顽强、具有荣誉感和战斗力的部队……”
巴顿可以说是美国历史上个性最强的四星上将,但他在纪律问题上、对上司的服从上,态度毫不含糊。他深知,军队的纪律比什么都重要,军人的服从是职业的客观要求。他认为:“纪律是保持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士兵们发挥最大潜力的基本保障。所以,纪律应该是根深蒂固的,它甚至比战斗的激烈程度和死亡的可怕性质还要强烈。”“纪律只有一种,这就是完善的纪律。假如你不执行和维护纪律,你就是潜在的杀人犯。”巴顿如此认识纪律,如此执行纪律,并要求部属也必须如此,这是他成就事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被人认为有些粗鲁的巴顿并不是强硬的命令者。他从不满足于运筹帷幄和发号施令,他经常深入基层和前线考察,听取部属意见。而且身先士卒,让部队感受到统帅就在他们中间,从而愿意听从他的命令,愿意服从他的指挥。
没有任何借口
西点对学员如此严苛,就是为了迫使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任何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
高年级学生刁难新生,在西点可以说是一个传统。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新生服从的意识。西点退役上校赖瑞·杜尼嵩(LarryR.Donnithorne)在他的西点回忆录里描述过他刚进西点时的一个小插曲:
1962年,我还是个涉世未深的18岁青年,穿着一件红色T恤和短裤,来到西点军校。我提着一个小皮箱,到体育馆报到。填好所有的表格之后,就走向校园中央的大操场。
我看到一个穿制服的学长,他的样子只能用完美无瑕来形容。他披着红色的值星带,代表他是新生训练的一个负责人。他远远看到我就说:“嘿,穿红衣服的那个,到这边来。”我一面走向他,一面伸出手说:“嗨,我叫赖瑞·杜尼嵩。”我面带笑容,心想他也会亲切地回答我:“嗨,我叫乔·史密斯,欢迎加入西点。”
结果他说:“菜鸟,你以为这里有谁会管你叫什么名字吗?”你可以想象得到,我当场被他驳得哑口无言。接下来他叫我把皮箱丢下,单是这个动作又折腾了半天。我弯下身把皮箱放在地上。他说:“菜鸟,我是叫你把皮箱丢下。”这一次,我弯下身,在皮箱离地5厘米左右松手让它掉下去;他还是不满意。我一再地重复这个动作,直到最后一动都不动只把手指松开让皮箱自己掉下去,他才终于满意了。
今天,西点军校主要的领导风格,已经与以往大相径庭,不再那么专制,也比较尊重部属。西点今天对高年级学生的要求,强调以领导者对待部属的方式来对待新生。在新生训练中,值星的学长说话仍然很有权威性,但是不会再有丢皮箱这类的规矩。值星官会清清楚楚地告诉新生应该知道的事项,该到什么地方去,做些什么事;如果还有人不清楚,值星官会再说明一遍。
赖瑞·杜尼嵩认为,丢皮箱的规矩,反映了—个根本原则,那就是在新生开始学习领导技巧之前,西点必须先让他们知道自己所不懂的事情。
事实上,西点新生懂得已经非常多,这批青年就是因为能力学识俱佳,才能够进入西点就读。西点要在这个良好的基础上,把他们陶冶成最杰出的领导人才,这些青年过去在自己的生活圈,可能都是领袖人物,但是在这里他们不是领袖,至少目前还不是。然而,新生还不明白西点所要强调的重点:他们内心必须变成一张纯净的白纸,必须从零开始。因为从现在起,唯一最重要的事,就是他们所不懂、不知道的事情。
譬如新生还不懂得如何带兵,不懂得如何有效地鼓舞、训练部属,如何奖惩,如何要求纪律。他们甚至不知道怎么行进、敬礼和着装。我们让新生认识到,他们不懂的还很多。从零开始并不容易,可能令人困惑,甚至恐慌。对我们来说,零点就是服从。新生花一整年的时间学习服从的各个层面:自律、处理压力、善用时间。
西点有一个久远的传统,遇到长官问话,新生只能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我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除此之外,不能多说一个字。
新生可能会觉得这个制度不公平。例如长官问你:“你的皮鞋这样算擦亮了吗?”你当然希望为自己辩解,脑中浮现“报告长官,排队的时候有位同学不小心踩到了我”。但是你只能有四种回答,别无其他选择。
这种情况下你也许只能说:“报告长官,不是。”如果学长再问为什么,唯一的适当回答只有:“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这是要新生忍受不公平,人生并不是永远公平的。
他们开始了解到,无论遭遇什么样的环境,都必须恪尽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