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教育漫话
2567900000019

第19章 孩子的家庭教育(18)

这是表达内心的文明思想的一种语言,它像其他语言一样,主要被各国的时尚和习俗所支配,它的规则与实行,应主要从观察、从那些十分有教养的人们的举止上去学习;而另一部分则是在外表之内的,是对所有人的普遍的善意和尊敬,使得一个人能小心地,不在举止上表现出任何对他人的蔑视、无礼或疏忽,而是根据该国的时尚和习俗,按照别人的等级和地位,去对别人表示尊敬和重视。这是一种通过举止表现的思想性情,能让一个人在交谈时不使任何对方感到不安。

下面我将提出四种品性,是与所有社会德行中基本的、最为称道的品性最直接的对立面。不礼貌的行为通常都产生于这些品性中的某一种。我要把它们列举出来,为的是保护孩子,不让孩子受到这种不良影响,或是使孩子从不良影响中得以恢复。

一、第一个不良的品性就是天生的粗暴,它能让一个人对别人没有礼貌,从而不懂得尊重别人的爱好、性情或身份。这是个傻瓜的确定标记,毫不在意什么事情可让跟他交往的人高兴,什么事情会让人生气。然而,人们经常可以发现这样一种人,他们衣着时髦,却毫无节制地发泄自己的脾气,让旁人都忍受这种横冲直撞,完全不在乎别人是怎么看的。这是人人都看得见并憎恶的一种兽行,没有人能够轻易地与之相处。所以,任何一个想让别人认为自己还有一点教养的人身上,都没有它的地位。因为良好教养的目的和作用正是在于使天生的顽固变得顺从,让人们的脾气变得温和,使他们能对人谦恭有礼,使自己和他人和谐相处。

二、轻视,或是缺乏应有的尊重,表现在脸色、言语或姿势上面。不管表示轻视的对象是谁,总会让人感到不安,因为没有谁会心甘情愿地忍受他人的轻视。

三、吹毛求疵,以及在他人身上找错,是和文明礼貌直接对立的。不管人们有怎样的过失,或根本就没有过失,总不会愿意别人当着他们自己或是其他人的面,在光天化日之下公开地展示出来。任何人有了污点都会感到羞耻,任何缺点一旦被人发现了,总会觉得有些不安,哪怕是赤裸的诋毁也是一样。

嘲笑是揭露别人过失的一种最没修养的办法,不过因为嘲笑通常都是风趣巧妙的,用的语言也很好,还能给同伴带来消遣,人们就很容易产生一种误解,以为它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就不是不礼貌的。所以,那些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就经常采用这种客套的谈话方式,这种人的谈话让人很愿意听,他们身边的旁观者也常常大笑着鼓掌。不过他们应该仔细想想,在座同伴的快乐是以被他们取笑的当事人为代价的,被嘲笑的人会觉得不自在,除非嘲笑的主题本身真的令人称道。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令人愉快的比喻和陈述使嘲笑既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赞扬,被嘲笑的人也能找到理由,参与到这种消遣活动当中。不过要恰当地处理此事需要非常的细致和小心,其中有一点小小的失误都可能会将事情全部弄糟。这些可不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天赋,所以我认为,那些不愿意惹人生气的人,尤其是一切年轻人,应该小心地避免戏弄别人,因为一点小的失误或任何不恰当的多嘴,都可能会让被嘲弄的人不舒服,并在他们内心中留下持久的记忆,认为是自己做了该受责备的事,才会受到别人辛辣而又不乏机智的嘲弄。

除了嘲笑,反驳也是一种非难别人的方式,教养不良也会在其中显现出来。对人讨好殷勤,并不需要我们永远承认所有的论断或叙述,也不是说我们听了什么都要听之任之,沉默不语。真理和宽容有时要求我们反对别人的意见,纠正别人的错误,只要做的时候带着应有的小心,注意场合,就不违反礼仪。不过有些人你一看就可以注意到他们是喜欢反驳的,他们不管对错,总是反对某一个人或是同伴当中的每一个人,不管他们说什么,他都要提出异议。这是一种明显的让人无法容忍的指责方式,听到的人没有谁能避免不让自己受到其中的伤害。所有的反对别人的话都容易被人怀疑为是吹毛求疵,接受的人很少有不感到丢人的,所以说的时候态度应当是最温和的,用词要婉转,要用全部的行为去表明,你并没有冒失地反驳他。同时,还应该加上所有的尊重和善意,这样,当我们在争论当中获益时,才不会失去对方对我们的尊重。

四、吹毛求疵是和礼仪相反的另外一种过失。不仅因为它常常带来不合宜的、让人生气的态度和举止,还因为它是当我们生气时,对对方某些无礼行为的一种缄默的指责和责备。这种怀疑或暗示会让任何人都觉得不自在。而且,同伴中有了个爱生气的人,融洽的氛围就会消失在这种不和谐当中。

人类如此坚定地追求的幸福组成了快乐,由此就很容易理解,一个有礼貌的人为什么会比有用处的人更能获得认同。一个重要的、有价值的人,或是一个真正朋友的能力、真挚和良好的意愿,很难弥补他的严肃以及固执的表现所引起的不安。权力与财富,乃至德行本身,之所以受到重视,就是因为它们有助于我们的幸福。

所以,一个以增进他人幸福为目标的人,如果在为他人服务时态度不好,就会让人感到不安。一个人要是知道怎样在交谈时让对方感到舒适从容,而自己又不用低三下四,阿谀奉承,他就可以说是找到了世上生存之道的真诀,到处都会受到欢迎和重视。所以说礼貌是居于首位的大事,应格外用心,使孩子和年轻人养成习惯。

144.此外还有一种在良好做法方面的过失,就是礼节的过度,固执地坚持将不应有的,让人不能不感到愚蠢或蒙羞的礼节强加于人。这种情形看起来,与其说是有意为之,不如说是对人的强迫。至少,也像是和人斗胜,充其量也不过是让人讨厌,所以这可不是良好教养的表现。

良好教养的作用或目的就在于使那些与我们交往的人感到放松和满意,此外没什么别的。这是一种很少有年轻人容易去犯的错误,但如果他们犯了,或有将要犯的嫌疑,他们就应该被告知,并在这种错误的礼貌方面受到警告。在与人交往中,他们应该努力去做并视为目标的事就是在礼仪方面对每个人表达一种他们应有的普通的礼节和尊敬,借以表现自己的敬意和尊重以及良好的意愿。要达到这个目的,而又不被人怀疑为是奉承、虚伪或是卑贱,这是一个很大的技巧,只有从良好的感觉、理性以及志趣相投的伙伴那里才能学到。但是这种技巧在世俗生活当中非常有用,所以特别值得学习。

145.虽然我们的行为在这方面表现良好就能获得教养好的名声,似乎这是教育特有的影响,但就像我所说的,年幼的孩子不应为此受到过多的困惑。我的意思是说,关于他们在脱帽致敬和弯腿行礼方面,要求动作是时髦的。如果你能把谦逊以及好的品性教给他们,这种礼貌就不会缺乏。

事实上,礼仪无非是一种小心,不在交往中对任何人表现出任何的怠慢和轻视而已。至于最能准许、最受重视的表达方法,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在世界上的一些国家中,礼仪是各有特点,各不相同,就像它们的语言一样。所以,我们只要仔细考虑一下就会明白,把有关礼仪的规则和论述教给孩子是没有用的,也是不切题的,就好像要求一个只和英国人交谈的人时不时学一两条西班牙语言的规则一样。尽管你忙着跟孩子谈论礼仪问题,但他有什么样的伙伴,也就会有什么样的举止。

与你邻近的一位农夫,从没离开过他所在的地区,无论你对他做出怎样的训诫,他的言语和举止仍会像个谄媚者,也就是说,不会比他平常交往的人显得更文雅。因此,关于这一点,没有什么办法,直到他够年龄,能请一位教师教他,而教师一定要是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如果我能自由地说出自己的见解,我会诚挚地主张,孩子们所做的事,一定不要带有顽固、骄傲和恶意,至于他们怎么脱帽或是怎么行弯腿礼,都没什么关系。如果你能教他们热爱和尊重他人,那么,当他们到了年龄需要的时候,他们就会按照平时习惯的方式,找到能让每个人都认可的表达方式。至于他们身体的动作和举止,前面已经说过,当时机合适时,一个舞蹈教师就可以把最适合的姿势教给他们。同时,在孩子年幼时,人们不指望他们会过多地注意这些礼节。在那种年龄,粗心大意是被允许的,就像成年人应该懂得问候一样。如果有些特别挑剔的人认为这是一种过失,至少我也确信这种过失是应当被忽视的,那么就应留给时间、教师和交往去纠正。所以我觉得你因此对孩子(就像我经常看见孩子被这样对待)进行干涉或责骂是不值得的。不过,当他的举止当中出现了骄傲或恶意的成分,那就要采用说服或使其蒙羞的方法来进行消除。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虽然不应该对教养上的规则以及礼仪的讲究过多地困惑,但有一种没礼貌的行为,如果不及早地加以约束,就很容易在年轻人身上滋长。这就是,在别人讲话的时候,冒失地用一些反驳去打断谈话。不知道是不是源于辩论的习俗以及声誉和学问,似乎是把反驳当成了知识的唯一标准和证明,使得年轻人爱找机会去纠正别人的讨论,不愿放过任何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正因如此,我知道学者们在这点上是最受责难的。在他人谈话时去打断,再没有比这更无礼的行为了。因为我们在知道别人要说什么之前就给予应答,如果不是鲁莽的愚蠢,也是一种明显的声明,表明我们已经对他所说的感到了厌烦,不愿他再往下说了,对此也有所轻视。按照我们的判断,在座的同伴也对他所说的没有了兴趣,所以要他们做我们的听众,我们可以说些值得引起他们注意的话。

这种做法表现出了一种极大的不尊重,一定会令人不快,但它们几乎在所有的插话中都时常有所体现。如果按照一般情况,通过插话来增加些谈话内容,以此去纠正他人的错误,或是对别人所说的话进行反驳,当我们这样闯进去自以为是老师,将自己凌驾于他人之上,纠正他人的叙述或是指出他人看法中的错误,这就已经是更大的骄傲和自负的表现了。

我并不是说,在交谈中意见不能有分歧,也不是说在别人谈论时我们不能反对,因为这会剥夺社交活动的重要益处,也不能让人们从机灵的伙伴那里获得进步。在争辩时,人们可以从相反的争论中获得启示,还可以揭示事物的各个方面以及各种可能。如果第一个人说过之后,每个人都要表示赞同,那么这种好处就会完全失去。我所反对的不是一个人不能对别人的意见持有分歧,而是反对这么做时的态度举止。我们应该教导年轻人,不要打断他人的话,除非别人问到他们或是别人说完了,静下来时。而且说的时候只能以询问的方式,而不是命令,另外那种固执己见的主张和武断的姿态也应该避免。一般来说,要等在座的所有人都停止了说话,有了机会时,才可以像初学者那样,谦虚地提出问题。

这种恰当的礼仪不会埋没他们的角色,也不会削弱他们辩论的力度,反而会证明这更有助于引起人们的注意,使他们所说的话具有更大的优势。一个不合适的论据或是普通的言论如果这样提出来,加上一些礼貌的对他人的见解表示遵从和敬重的开场白,就可以让他们获得更多的赞扬及尊重。相反,哪怕是最敏锐的才智或最深奥的科学,如果用粗暴、无礼或吵吵闹闹的方式提出,也永远会让听者觉得反感,即使他在辩论中获胜,也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所以,这种情况应该在年轻人身上仔细地加以注意,从一开始就要进行阻止,要让他们在一切交谈当中养成一种相反的习惯。因为在成年人当中也经常能看到冒失地说闲话,在辩论时插话以及大声争吵的现象,甚至是在我们这个阶层的人中也是这样,所以尤其要及早预防。印度人,我们说他们是野蛮的,可他们谈话时要比我们礼貌和文明得多,他们彼此之间无言地倾听,直到别人说完,才去沉着地答复,既不吵闹,也不表露强烈的感情。如果在世界上这个文明的地方还不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应该将其归咎于教育的疏漏,没有把存在于我们身上的这种古代的野蛮改造过来。

想一想,你没有见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场面吧:两个上流社会的妇人,偶然地坐在了一间房子里相对的两边,周围还有同伴,然后她俩争执起来了,争的劲头越来越大,到激烈的时候还渐渐地把椅子往前挪,不一会儿工夫,就挤到房子的中央了。她们为了获胜,在那里激烈地争辩,就像斗鸡场上的两只公鸡一样,对周围的一切置若罔闻,毫不在意,你不觉得这让人忍不住发笑吗?

这个故事是个上流社会的人告诉我的,论战的时候他就在现场,他没漏掉争辩双方当时不恰当的话语,那是在争辩时产生的激动经常会驱使人们去做的。既然习惯会让这类事情经常发生,那么教育就更应该小心地加以提防。对他人身上的这种毛病没有人不去指责,尽管他们对自身的这类缺点视而不见。也有很多人能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这种毛病,并决心改正,然而这种不良的习气,是由于他们所受的教育的疏忽所致,已经养成了习惯,所以仍然不能摆脱。

146.如果我们将上面所说的关于伴侣的话再好好考虑一下,或许它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展望,使我们知道它带来的影响有多么深远。交际让人们铭记的不只是礼仪的样式,同伴的色彩要比外在能更深地进入到人们的内心。如果把世上的道德和宗教做一个准确的估计,我们就会发现,绝大多数人不惜献身去获得的观点与礼仪,依据的多是本国的时尚以及经常的实践,而不是任何理智上的信念。我这么说的意思只是要你明白,我认为伴侣对你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多么重要的影响,因为伴侣作用在他身上的力量,要比你所能给予的全部都大得多,所以应受到高度的重视,并有所准备。

学问在教育当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