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
《战争论》是资产阶级军事理论经典着作。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遗作。他是在总结以往战争经验,特别是拿破仑战争经验的基础上写成的。全书分3卷8篇,约60余万字。作者运用辩证的方法,分别论述了战争内容,战争与政治的关系,进攻与防御的关系,战争的目的与手段,精神因素,民众武装在战争中的作用等。
同时,作者还认为,战争理论、原则不是永恒不变的,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战争,因而应有各个时代的战争理论。本书对资产阶级军事理论的发展起过重大影响,对研究战争本质等问题有重要启发作用。
《战略论》
《战略论》是资产阶级军事理论着作。英国军事理论家、历史学家利德尔·哈特着。全书分4编22章,约38万余字。1929年初版,书名为《历史上的决定性战争》;1941年出增订本,改名为《间接路线战略》;1954年出版,改现名。作者通过研究西方2500年来大量战例,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之后,提出一种“间接路线战略”的理论。他认为战略上最漫长的迂回道路,常常又是达到目的的最短途径。
因此,主张避免正面强攻直撞的作战方式。本书选用大量真实史料,提出了许多有探讨意义的思想。该书被西方一些着名将领奉为经典。对了解现代资产阶级的军事思想,有一定价值。
《战争艺术》
《战争艺术》是资产阶级军事理论着作。瑞士军事理论家安东·亨利·约米尼着。全书分7章47节,约17.5万余字。作者认为,战争艺术包括5种纯军事方面的学问和外交与战争的关系,共6个部分:即政略、战略、大战术、阵中勤务学、工程学、小战术。战略就是一种艺术,能够把全军的最大部分兵力,集中在作战地区的决定点上。战术就是在决定点上使用兵力的艺术。
他还认为,作为高级将领,不可不懂得外交与战争的关系,它直接影响到战争的发生与指导。此外,还论及了士气、地形、战斗部署和兵种使用等对战争胜负的影响。本书对了解资产阶级军事理论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海权论》
《海权论》主张凭借海军和其他海上力量控制海洋,以实现战略目的的军事理论。这一理论是美国人A·T·马汉于19世纪末期创立的。
他认为以贸易立国的国家,必须控制海洋,夺取并保持制海权是国家强盛的主要因素。要夺取和保持制海权,必须具有占优势的海上实力,即强大的舰队和商船以及发达的基地网。夺取制海权的方法是通过战略决战。集中兵力是作战的基本原则和贯彻海军战略的主要手段。他主张美国应建立强大的远洋舰队,首先控制加勒比海地区和中美洲地峡,尔后进一步控制其他海洋。它是当时美国政府制定海洋政策和发展海军的理论依据,并对其他海军强国的海洋战略发生重大影响。
中国古代十大兵书
《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为春秋末孙武所着,共82篇,图9卷。今存本13篇。
《孙膑兵法》:为战国时齐国孙膑所作。共39篇,图4卷,隋以前失传;1972年在山东临沂县西汉墓中重新发现其残简。
《吴子》:由吴起、魏文侯、魏武侯辑录,共48篇,今存《图国》、《料敌》等6篇,都系后人所托。
《六韬》:传说为周代吕尚所作,后经研究,认定为战国的作品,现存6卷。
《尉缭子》:传说为战国尉缭子所作,共31篇,今存有5卷,共24篇。
《司马法》:战国时齐威王命大夫整理古司马兵法,共150篇,今存本仅5篇。
《太白阴经》:由唐代李筌撰写。共10卷,《四库全书》收录的8卷本,是后人合并的。
《虎钤经》:由宋代许洞撰写,共20卷120篇。
《纪效新书》:由明代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寇时撰写,共18卷。
《练兵纪实》:由戚继光在蓟镇练兵时撰写,正集9卷,附杂集6卷。
《孙子兵法》
春秋末孙武所着《孙子兵法》,亦称《孙子》、《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该书有曹操等11家作注,唐朝杜牧在注中说:“孙武书数十万言,魏武削其繁剩,笔其精粹成此书。”1972年,在山东临沂县银雀山的西汉墓中,发现《孙子兵法》残简。该书现在的存篇有《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等13篇。
《孙子兵法》总结了春秋末期及以前的作战经验,揭示了战争的一些重要规律,历来被称为“兵经”,对后代的军事科学和哲学,都有很大的影响。它不仅是我国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军事着作。
《吴子》
《吴子》是一部着名的军事论着,它以对话的形式记录了战国时期军事家吴起对战争的系统论述。
关于吴起的生年已无考证,卒于公元前381年,即周安王21年庚子。吴起是战国时卫国左民人,年轻时,家境很富裕,自以为才华横溢,治国治军都有很强的能力,便游说诸侯。谋求一官半职。不料,诸侯没人用他,官未求成,又把家中的财产耗费掉了。无奈,只有旅居在鲁国,拜孔子的弟子曾参为师,学习儒家的学说,并旁攻兵法战策。
在这个时候,巧遇良机,齐国出兵讨伐鲁国,在他的自荐和别人的举荐下,鲁国的国君启用吴起为大将,率领部队抵御齐军,结果把齐军打得大败而退。因其功劳太大,鲁国朝中官员有人唯恐他在朝中掌握大权,就向鲁国国君说他的坏话,鲁国国君对他产生了怀疑。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吴起偷偷奔投到魏国,受到了魏国国君的器重。在魏国期间,他历任魏文侯、魏武侯两个朝代的大将,镇守西河边境地区。在他任将期间,与各诸侯国进行了76次比较大的战争,全面打胜了64次,战平讲和12次,未输过一次。使魏国的国威大振,并开拓的疆土千里之广。
《吴子》收录的主要是他这一时期的言论。后因新相公叔进谗,吴起失去了武侯的信任,怕武侯降罪,又跑到了楚国。楚悼王见到吴起非常高兴,就任命吴起为相。他担任宰相以后,在全国推行法治,撤去一些多余的官吏,废除了一部分远门贵族的特殊待遇,把节省下来的钱粮用以供养将士。
因此,使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加强了,纵横捭阖的游说对楚国也产生不了什么作用了。这一时期他南面平定了百越,北边兼并了陈国和蔡国,并击退了韩、赵、魏的侵略扩张,向西讨伐了秦国,俨然有统一中华之势,诸侯都非常害怕楚国继续强大。
然而,楚悼王一死,楚国原来的王公贵族因吴起的推行法令,削减待遇而怨恨于吴起,就发动叛乱,谋害吴起。吴起悲痛地跑到楚悼王尸体旁,趴伏在楚悼王的尸体上。就这样,那些谋杀吴起的王公贵族也不放过吴起,用乱箭把吴起射死在楚悼王尸体旁。一代英帅,就这样被惨杀了。
《吴子》分上下两卷,上卷有《图国》、《料敌》、《治兵》3篇,下卷有《论将》、《应变》、《励士》3篇,总共6篇,系统地论述了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实战的方法,应付各种战争的策略,各种将领打仗的特点和对战争的影响等。吴起实战经验丰富,军事才能突出,他对战争的认识,不但有极其珍贵的理论价值,也有很强的实用价值,里边充满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
因此,吴起的军事理论不但是中国军事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世界军事思想宝库中的一块瑰宝,至今,我们仍能够从这本书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司马法》
《司马法》又称《司马穰苴兵法》、《军礼司马法》、《古司马法》等,是我国古代着名兵书之一,旧题司马穰苴撰。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说:司马穰苴是春秋末期齐国人,田完之苗裔,精通兵法。景公时晋、燕伐齐,齐师大败。相国晏婴以他“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推荐给景公,被任命为将军。司马穰苴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认为当务之急是振奋军心,先将期而后至的景公宠臣监军庄贾斩首示众,又以军中不驰的名义,斩景公使节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全军震恐,争相赴战。晋燕军闻讯而逃,他得以顺利收复失地,名声大振。景公尊为大司马,田氏也因此日尊于齐。后受谗被解职,不久即病死。
《司马法》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说:“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在汉代,《司马法》就已很受重视。司马迁称道《司马法》为“为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如其文也。”班固《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礼类,称为《军礼司马法》。宋人推出“武学七书”时,亦有《司马法》。《四库全书总目》称《司马法》“其言大抵据道依德,本仁祖义,三代军政之遗规,犹藉存什一于千百。”可见历朝历代均十分重视此书。《汉书·艺文志》说《军礼司马法》155篇,今仅存3卷,5篇。
《尉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