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狼道:生活中的狼性法则
2574300000007

第7章 变通取胜,借力统驭(1)

狼性多变

狼之道六:

韬晦有度

狼有灵敏的嗅觉和宽拓的视觉,狼凭借嗅觉和视觉,并依循足迹等线索寻找猎物,狼若发觉对方所处的优势较有利,就会尽可能悄悄接近猎物。一旦被狼相中的猎物逃跑时,狼会随后紧追,若无法立即追获,便会很快打消念头,立即放弃跟前的猎物,转而寻找其他的猎物,因为,狼宁可选择长期等待而换取的胜利,也不愿以生命换取短期的近利。当狼很靠近猎物时,会咬住猎物后腿踢不到的位置,像肩部,臀部,颈部等。狼群为达成目标所使用的策略是变化万千的,这就是狼性的多变,是它们智慧的生存法则,狼群也是凭借这种高明的策略而达到最终目的的。

狼性的多变可以转化为做事的韬晦有度。“韬晦”,即在形势不利于自己的时候,表面上装疯卖傻,给人以碌碌无为的印象,隐藏自己的才能,掩盖内心的政治抱负,以免引起对手或政敌的警觉,专一等待时机,实现自己的抱负,不失为一种变通的好方法。或许有人会说这样以来不就有“窝囊”之嫌了。其实不然,而对猖獗的恶势力,只知躲避、退缩而永远都不敢挺身而出,无所作为者,谓之窝囊;而善于从容退让,暂时忍受屈辱,暗地里默默积蓄力量、等候转败为胜的时机,这也不是窝囊,而是忍辱负重,此亦韬晦之计,是大智大勇之表现。

韬晦之计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周朝数百年的基业和历史更是韬晦之计的例证。当时,周族势力的壮大引起了商王的猜忌,惟恐他们会形成与商抗衡的力量,于是商王文丁袭杀季历,企图以此遏制周的势力。季历之子姬昌,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周文王。姬昌继位后急于为父报仇,结果被商朝打得大败。因此,他表面上对商朝恭敬臣服,暗中广招贤才,励精图治。当时贤士如太颠、闳夭、散宜生等都被罗致,积极协助他筹划灭商大计。

商纣王起先因姬昌为人恭顺、封他为西方各族的首领——西伯。西伯在各方国、诸侯中的威望、地位日益提高,纣王又囚禁西伯于羑里(今河南汤阴北)。传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便在此地。纣王杀掉扣押在商作人质的西伯之子伯邑考,把肉制成肉羹让西伯品尝,以考察西伯是否洞晓世事。西伯假装不知,忍痛喝下,蒙骗纣王。周的大臣又挑选美女、珍宝、名马献给纣王,姬昌才免遭毒手。西伯归国后加紧访求贤才,如后来在灭商中建立大功的姜尚(即姜子牙)就在此时被西伯任用。

韬晦之计为周的强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吸引了许多方国部落,使得当时天下三分,周有其二,为以后武王灭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因为野心人人都有,位子却是有限的。在这僧多粥少,树大招风的年代里,你公开自己的真实目的,就会被人处处提防,自然也就会被你的竞争对手看成是一种威胁。做人当以保存自我为首要,也就是要懂得自我保护的方法,在该表现时表现,不该表现时就低姿态一些,不要闹得沸沸扬扬,就算韬晦一点也没什么不好,能人能在做大事上,目的是最终,又何必在乎手段呢?

群雄争霸的春秋时代,楚国雄踞南方,起先也被中原诸国瞧不上眼,而且在文化性格上被贬为“荆蛮”。但就是这个“荆蛮”,有荜路蓝缕的创业史,出了不少大有作为的君主。其中,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就是采取韬晦之计成就了他的霸主地位。

楚庄王在继位时,并不是一个英明能干的君主,相反表现得十分昏庸。继位三年没发出过一个文件,整日声色犬马、饮酒作乐,并在朝廷门前贴出告示“有敢谏者死无赦!”大臣申无畏朝见,楚庄王左抱大奶郑姬、右抱二奶蔡女,坐在乐队中间,问“你来干什么?”意见与建议是不敢直说的,不妨打个比喻试试。申无畏说:“有五彩大鸟,栖于楚国高坡之上,已有三年,不见其飞、不闻其鸣,不知此是什么鸟?”问中带讽,敢向有生死大权的一把手质询是什么“鸟”,真是“无畏”。楚庄王却坦然一笑,随口问道:“寡人知道了。这非凡鸟,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等着看吧。”

而大鸟却一直不飞不鸣,楚国在群雄逐鹿中一直没拿出什么战略举措。苏丛等大臣实在等不下去了,面见楚庄王都声泪俱下,发誓要用生命来免楚国灭亡的命运。这时楚庄王才从大怒转为肃然起敬,表示要顺从众意,开始振兴行动。其实,他心中窃喜,要的就是你们心里憋出来的这一股有冲击力的猛劲。

他一出手便不同凡响。选拔年轻有朝气、有闯劲的上层干部,肘制守旧派的权力。连内宫也立贤惠的樊姬为夫人,主持中宫工作。《史记·楚世家》以春秋笔墨记载:楚庄王浪子改悟,罢淫乐,听政,诛杀数百人,起用数百人,国人大悦。民主态度和用人标准的彻底改观,明法度、奖惩,自然民心所向。

朝纲整肃,政治清明之后,便有了向外扩展称霸的底气,战略霸业便不断取得胜利。灭庸国后,伐宋,获战车五百乘,组建成当时机械化武装。与晋国大战,俘虏大将解扬,大胜中使楚庄王认清了楚国实力,了解了中原大国的底细,由此进一步明确了楚国的战略方针。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战略目标就是与周天子平分天下,各领南北。他发动更大规模的战略进攻,在讨伐陆浑戎,大军经过雒水时,竟在周朝首都郊区布阵,以武力威胁,对象征江山社稷的九鼎,也公然向周天子问问轻重。周天子在恐慌中以巫道天命之术相责问,才缓释了他决战的锐气。

晋国为报前仇,并巩固霸权,以救郑国的名义,与楚国在邲交战,楚庄王又趁晋军高层意见分歧,打得晋军措手不及,获得战略全胜。邲这一战,决出了楚国霸主的地位。

我们从这个故事中也能解读出更多有价值的法则:楚庄王当初面临群雄争霸的局面,不是甘愿居后,而是在内政外交上条件不够成熟。所以他把自己的目标暂时隐藏起来——深藏宏图于声色犬马之后,让他人误以为他是个昏君。但最后的结果却是楚庄王不但有所作为,而且还取得了霸主的地位,同时也表明使用韬晦这一策略对楚庄王的取得这一地位的重要性。

韬晦之计在战国时期更是屡见不鲜了。战国时期,秦国为了对外扩张,必须夺取地势险要的黄河崤山一带,派公孙鞅为大将,率兵攻打魏国。公孙鞅大军直抵魏国吴城城下。这吴城原是魏国名将吴起苦心经营之地,地势险要,工事坚固,正面进攻恐难奏效。公孙鞍苦苦思索攻城之计。他探到魏国守将是与自己曾经有过交往的公子行,心中大喜。他马上修书一封,主动与公子行套近乎,说道,虽然我们俩现在各为其主,但考虑到我们过去的交情,还是两国罢兵,订立和约为好。念旧之情,溢干言表。他还建议约定时间会谈议和大事。信送出后,公孙鞅还摆出主动撤兵的姿态,命令秦军前锋立即撤回。公子行看罢来信,又见秦军退兵,非常高兴,马上回信约定会谈日期。公孙鞅见公子行已钻入了圈套,暗地在会谈之地设下埋伏。会谈那天,公子行带了三百名随从到达约定地点,见公孙鞅带的随从更少,而且全部没带兵器,更加相信对方的诚意。会谈气氛十分融洽,两人重叙昔日友情,表达双方交好的诚意。公孙鞍还摆宴款待公子行。公子行兴冲冲人席,还未坐定,忽听一声号令,伏兵从四面包围过来,公子行和三百随从反应不及,全部被擒。公孙鞅利用被俘的随从,骗开吴城城门,占领吴城。魏国只得割让西河一带,向秦求和。秦国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取得崤山一带。

北京古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莫过于战国时古燕国的国君燕昭王了!燕昭王的父亲燕王哙,勤身忧民,支持变法改革。但由于用人不当,给燕国造成了一场内乱。当时的齐国和中山国趁虚而入,很快占领了蓟城,杀燕王哙,“毁其宗庙,迁其重器”。齐军于公元前312年撤兵退走一年后,燕昭王登上燕国王位,常“矜戟砥剑,登丘东向而叹。”立下报齐雪耻的大志。他夙兴夜寐,殚精竭虑,采取了以下策略来振兴燕国:

一、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燕昭王尊郭隗为师,为其“改筑宫室而师事之”,且面向各国招贤。为齐国来的大知识分子邹衍拥慧折节,筑碣石宫,使其享受国宾待遇。大军事家乐毅从魏国奔来,名士剧辛从赵国来投……“士争趋燕”“诸天下之士,其欲破齐者,大王尽养之;知齐之险阻要塞、君臣之际者,大王尽养之”。

二、委曲求全,迷惑齐国。

燕昭王用委曲求全的方式“使齐勿谋燕”。史载:有一次齐国攻打宋国,燕国派兵助齐,然而带兵的将领张魁却被齐王杀死。燕昭王知道后大怒,准备兴兵攻打齐国。但谋士为他仔细分析了形势,建议谴使到齐国谢罪,表明自己用人不当,请齐王恕罪。燕昭王照办,避免了过早暴露实力,迷惑了齐国。

三、派间谍离间齐国与各国的关系。

燕昭王破齐方案的形成和逐步实现,主要是依靠苏秦。苏秦离间齐、赵的关系,鼓动齐国伐秦灭宋、多建宫室园囿,以削弱齐国实力,多次向齐王讲述燕国对齐国的忠诚恭顺,劝齐王不要听信“恶燕者”的坏话,还信誓旦旦的保证燕国不会攻齐。燕破齐的前夕,苏秦几次统帅齐军与燕军交战,每战必败,使燕国的实力士气不断增强,以至他自己的处境极为艰难。随后五国联军伐齐,使苏秦彻底暴露了间谍身份,“齐王因而诛之”。可以说,苏秦誓死忠于燕昭王,是燕国振兴的第一大功臣。

四、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五、修建下都,不让各国了解燕国虚实。

六、大张旗鼓地进行政治改革。

他接受乐毅“察能而授官”的建议,改革官吏制度,燕王之下设相国和将军,分掌政治、军事大权。与之配套,还制定了严厉的刑法。

经过二十八年的艰苦努力,“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燕昭王先是与赵国联合在公元前296年灭掉了中山国;其后“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惟独莒、即墨。”

紧接着,燕昭王又派遣大将秦开,率军打败东胡,拓地千里;燕昭王还筑北长城,西起造阳,东抵襄平,达千余里,至今仍有遗迹存在;燕昭王还实行了郡县制,设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郡下辖县,郡守和县令都由国王任命。

燕昭王是北京地区最早的英雄人物。有了他,才成就了苏秦、郭隗、乐毅、邹衍等人的千古英名;有了他,古燕国的历史才有了不可磨灭的篇章;他筑的黄金台、碣石宫,被千古传诵,他的事迹也被李白等诗人崇尚……

燕昭王在振兴燕国的策略中两次用到韬晦之计,一是委曲求全,迷惑齐国;二是修建下都,不让各国了解燕国虚实。试想,如果燕昭王不应用韬晦之计,其他策略即使再好,也无济于事,复蹈其父亡国之路也是不无可能的。

秦朝末年的匈奴首领单于冒顿,表面上看一副软弱可欺的样子,最后却将邻近的一个强大民族东胡消灭。单于冒顿突然发兵对东胡来说也是史料不及的事情,但明白之时为时已晚。

匈奴内部政权变动,人心不稳。邻近一个强大的民族东胡,借机向匈奴勒索。东胡存心挑衅,要匈奴献上国宝千里马。匈奴的将领们都说东胡欺人太甚,国宝决不能轻易送给他们。匈奴单于冒顿却决定:“给他们吧!不能因为一匹马与邻国失和嘛。”匈奴的将领们都不服气,冒顿却若无其事。东胡见匈奴软弱可欺,竟然向冒顿要一名妻妾。众将见东胡得寸进尺,个个义愤填膺,冒顿却说:“给他们吧,不能因为舍不得一个女子与邻国失和嘛!”东胡不费吹灰之力,连连得手,料定匈奴软弱,不堪一击,根本不把匈奴放在眼里。这正是单于冒顿求之不得的。不久之后,东胡看中了与甸奴交界处的一片茫茫荒原,这荒原属于匈奴的领土。东胡派使臣去匈奴,要匈奴以此地相赠。匈奴众将认为冒顿一再忍让,这荒原又是杳无人烟之地.恐怕只得答应割让了。谁知冒顿此次突然说道:“千里荒原,杳无人烟,但也是我匈奴的国土,怎可随便让人?”于是,下令集合部队,进攻东胡。匈奴将士受够了东胡的气,这一下,人人奋勇争先,锐不可挡。东胡做梦也没想到那个痴愚的冒顿会突然发兵攻打自已,所以毫无准备。仓促应战,哪里是匈奴的对手。战争的结局是东胡被灭,东胡王被杀于乱军之中。

生命对于每个人都是重要的,只有使自己存活,才能建立卓越的功勋。而东汉王朝创立者刘秀,就是以韬晦之计躲过生死之劫。

王莽末年,连年灾荒,各地义军揭竿而起,天下大乱。地皇三年(公元22年)十月,刘秀之兄刘掩在舂陵、刘秀在宛城,同时起兵反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绿林军人推刘玄称帝,刘掩任大司徒。刘掩因恃功与刘玄争权,被刘玄谋杀。时任太常偏将军的刘秀正征战在外,闻听兄长被杀,遂驰奔宛城,忍辱负重,主动向刘玄请罪。刘玄见其无反意,拜他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行大将军事,命其持节征伐河北。他以废除王莽苛政、恢复汉室制度为号召,在河北豪强和官僚支持下,镇压农民起义军,收编部分义军,击败王郎割据势力,平定河北。更始遣侍御史持节立刘秀为萧王,并令其回长安。他以河北未平为名,拒绝赴长安应征。当时,更始政权内哄,四方背叛。刘秀平定河北后,力量迅速壮大。建武元年(公元25年),遂在(今河北桐乡县)称帝,后移都洛阳。经过长达十余年的征战,先后镇压赤眉等农民义军和削平各地封建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在位期间,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并将国有荒地租借给流民耕种;劝民农桑,兴修水利,减轻赋税,组织军队屯田;实行精兵简政,全国共裁并四百余县,精简大批官吏;废除掌握地方军权的都尉,逐步扩大以南北军为核心的中央军队;废除地方更役制;加强中央集权,强化皇权,极力防范功臣、宗室、诸王及外戚专权;进行官制改革,规定刺史为州一级地方官,可直接上奏皇帝,使三公形同虚设。这些措施,有利于恢复生产和安定社会秩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全面发展。所有的这些成就无不与刘秀的存活有直接的关系,前车之鉴,更是这一策略在三国时期发挥的淋漓尽致。

表面装聋作哑,痴痴呆呆,而内心里却特别清醒。此计作为军事谋略,却是高招。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这段故事,就是个典型的例证。刘备早已有夺取天下的抱负,只是当时力量太弱,根本无法与曹操抗衡,而且还处在曹操控制之下。刘备装作每日只是饮酒种菜,不问世事。一日曹操请他喝酒,席上曹操问刘备谁是天下英雄,刘备列了几个名字,都被曹操否定了。忽然,曹操说道:“天下的英雄,只有我和你两个人!”一句话说得刘备惊慌失措,深怕曹操了解自己的政治抱负,吓得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下。幸好此时一阵炸雷,刘备急忙遮掩,说自己被雷声吓掉了筷子。曹操见状,大笑不止,认为刘备连打雷都害怕,成不了大事,对刘备放松了警觉。后来刘备摆脱了曹操的控制,终于在中国历史上干出了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