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世界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2577500000019

第19章 现代欧洲文学(9)

这一时期的文学评论工作相当活跃,加·伊布勒伊利亚努(1871~1936)主编的《罗马尼亚生活》受民粹派思想影响提倡民族民主的现实主义文学。欧·洛维内斯库(1881~1943)主编的杂志《精灵》主张革新,全盘接受西方最新的文艺形式,反对文学作品专写农村题材。其他著名文学评论家还有米·拉列亚(1896~1964)、乔·克林内斯库(1899~1965)、图·维亚努(1897~1964)等人。

这时长篇小说创作也进入繁荣时期。它的题材广泛,并且出现了一批剖析人物心理活动的作品。米·萨多维亚努(1880~1961)的小说塑造了反抗压迫的农民、渔民、工人和小市民的形象,具有浓厚的摩尔多瓦地方色彩。他的历史小说反映了罗马尼亚人民反抗异族侵略、维护民族生存的艰苦的斗争,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利·雷布雷亚努(1885~1944)是罗马尼亚现代长篇小说的创始人之一,他创作了《伊昂》等3部长篇小说。此外,著名的长篇小说还有卡·彼特雷斯库(1894~1975)描写知识分子的《爱情的最后一夜,战争的第一夜》(1930)和《普罗库斯特之床》(1933);切·彼特雷斯库(1892~1961)反映石油工人悲惨生活的小说《黑色金子》(1932);克林内斯库暴露资产阶级的伪善的小说《奥蒂莉亚的隐秘》(1938)等。女作家霍·帕帕达特·本杰斯库(1876~1955)的小说《巴哈音乐会》(1927)则以细致描写主人公的心理状态而闻名。

罗马尼亚无产阶级文学初期的代表作家是亚·萨希亚(1908~1937),他的短篇小说《活的工厂》(1932)、《港口的暴动》(1932)等描写了工人们从自发的斗争到组织起来反对资本主义剥削的过程。在诗歌方面,主要诗人有图·阿尔盖齐(1880~1967)、乔·巴科维亚、伊·巴尔布(1895~1961)、卢·布拉加(1895~1961)、亚·菲利皮德(1900~1979)、乔·托珀尔切亚努(1886~1937)等。

西方各种文艺思潮在诗歌创作中都有所反映,诗歌的形式也有所创新,自由体诗开始出现。此时,戏剧创作也取得一定成就。重要的作品有卡·彼特雷斯库的《铁石心肠》(1925),米·塞巴斯蒂安(1907~1945)的《无名星》、《最后一点钟》和乔·米·赞菲雷斯库(1898~1939)《娜斯塔西亚小姐》(1927)等。

现代阿尔巴利亚文学

从1912年阿尔巴尼亚获得民族独立到1939年意大利***侵占阿尔巴尼亚这段历史时期,通常称作民族独立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也称作民族独立时期文学。它继承和发扬了民族复兴文学爱国主义的传统,发展了进步的民主倾向。

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和苏联文学的影响,出现了以著名的革命诗人、作家米吉安尼(1911~1938)为首的“1935年的一代”的作家,主要有切·斯塔发、农·布尔卡、迪·舒特里奇、阿·恰奇、谢·穆萨拉伊等。他们创作了大批充满革命激情的作品,并同颓废主义等倾向进行了斗争。

在散文创作方面,出现了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例如福·波斯托利(1889~1927)的《记忆的花朵》(1922)等。米吉安尼则在他的诗集《自由诗》和散文作品中,描述了贫苦人民的苦难生活,表达了他们对社会的愤懑,在《我们是新时代的儿女》等诗中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念。

1939~1944年民族解放战争时期,文学的中心主题是赞美英雄人物,颂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一点在许多民歌以及诗人、作家法·吉亚泰、拉·西利奇、科·亚科瓦等人的诗歌和小说中得到有力的表现。其中以穆萨拉伊的长篇讽刺诗《“国民阵线”的史诗》最为有名。

战争结束后,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如:斯·斯帕塞的长篇小说《他们不是孤立的》,亚科瓦的长诗《维古的英雄们》和话剧《我们的土地》,拉·西利奇的长诗《普里什提纳集中营》和《教师》,舒特里奇的长篇小说《解放者》等。这些作品反映了民族解放战争的艰苦与伟大,歌颂了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气概。它们是解放后最早一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对后来文学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现代保加利亚文学

19世纪90年代末和20世纪初保加利亚出现的资产阶级文学流派是个性派和象征派。个性派代表人物克·克雷斯特夫博士(1866~1919)以《思想》杂志为阵地,宣扬建立在尼采哲学基础上的个性解放思想。象征派主要的代表人物主要是特·特拉扬诺夫(1882~1945)和尼·利利耶夫(1885~1960)。潘·斯拉维伊科夫(1866~1912)、佩·雅沃罗夫(1878~1949)、迪·德贝梁诺夫(1887~1934)等都受到过这两个流派的影响,但他们也写出了不少不满现实、表现人民疾苦的作品。如斯拉维伊科夫的《叙事诗集》(1896~1898),雅沃罗夫的《诗集》(1901)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保加利亚的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著名的无产阶级诗人赫·斯米尔宁斯基的组诗《城市的孩子》、诗集《总有一天》(1922)等,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苦难,歌颂了受压迫者的反抗,描绘了无产阶级战士的形象。

1923年,无产阶级举行的九月起义遭到残酷地镇压,这使一些受资产阶级文学流派影响的作家纷纷地改变了立场。格·米列夫(1895~1925)写了著名长诗《九月》、阿·拉兹茨维特尼科夫(1897~1951)、尼·富尔纳吉耶夫(1903~)、安·卡拉利切夫(1902~1972)、安·斯特拉希米罗夫(1872~1937)等作家都写了反映九月起义的作品。这些作品后来被称为“九月文学”。

20世纪30年代,无产阶级文学以刊物《铁砧》、《工人文学阵线》等为核心,扩大了自己的阵地。“劳动战斗作家联盟”的建立(1932),进一步团结了那些反***的作家。赫·拉德夫斯基(1903~)的诗歌为新的革命高潮的来临而欢呼,诗集《心向党》歌颂了共产党的伟大。格·卡拉斯拉沃夫(1904~1980)反映农村革命斗争的短篇小说集《在岗位上》(1932)、中篇小说《农村信使》(1933)和长篇小说《曼陀罗》(1938)、《儿媳妇》(1942)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这时期一些持民主主义立场的作家,如约·约夫科夫(1880~1937)写了反对战争的《庄稼汉》。著名反***战士尼·瓦普察洛夫(1909~1942)的诗歌创作表明无产阶级文学取得了重大成就;他的诗集《马达之歌》(1940)表现了无产阶级反对***的殊死斗争和他们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1945年以后,不少作品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反映当时的战争和人民的生活,如维·安得列耶夫(1918~)的诗集《游击队之歌》、迪·迪莫夫(1909~1966)的小说《烟草》(1951)、帕·维任诺夫(1914~)的《在原野上》(1950)、多·加贝(1886~)的长诗《维拉》(1946)、卡·齐达罗夫(1902~)的剧本《皇帝的恩惠》(1949)、奥·瓦西列夫(1904~1977)的剧本《警报》(1948),以及安·古利亚什基(1914~)的《农业机械站》(1950)、斯·达斯卡洛夫(1909~)的《自己的土地》(1952)等。

现代南斯拉夫文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南斯拉夫文学中出现了各种流派激烈斗争的局面。无产阶级文学开始萌芽,它以诗人米·丹科(1876~1950)和散文作家武科耶维奇(1882~1913)为代表。

作家诺瓦克、维·察·埃明(1870~1963)、约·科索尔(1879~1961),著名的诗人克兰切维奇、弗·纳佐尔(1876~1949),剧作家伊·沃伊诺维奇(1857~1929)等致力于描写社会题材,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

南斯拉夫文学由斯洛尼亚文学、塞尔维亚文学、马其顿文学、克罗地亚文学组成。

斯洛文尼亚最早的文献产生于10世纪。16世纪宗教改革时,普·特鲁巴尔(1508~1586)翻译出版了《新约全书》和其他宗教书籍。18世纪,在欧洲启蒙运动影响下,世俗文学得到发展。

19世纪初民族复兴运动中,一些进步知识分子主张“用人民的语言为人民写作”,开始研究本民族历史、语言、民间文学和风俗民情,因而产生了一批著名的文学家,如安·托·林哈尔特(1756~1795)是最早提倡民主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为民族戏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著名诗人瓦·沃德尼克(1758~1819)创办了第一份斯洛文尼亚文报纸《卢布尔雅那新闻》。耶·科皮塔尔(1780~1844)出版了第一部斯洛文尼亚语语法(1808),对发展文学语言作出了贡献。

从19世纪20年代起,斯洛文尼亚文学进入浪漫主义时期。其主要代表是弗·普雷舍伦(1800~1849),他的诗歌表现了时代的进步思想,贯穿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60年代,文学开始向现实主义发展,代表作家是弗·莱夫斯蒂克(1831~1887),他的作品塑造了农民的典型形象。

此外,还有小说家约·尤尔契奇(1844~1881)、约·斯特里塔尔(1836~1923)、扬·凯尔斯尼克(1852~1897)、伊·塔夫查尔(1851~1923),诗人西·延科(1835~1869)、西·格雷戈尔契奇(1844~1906)等。在这一时期,安·阿什凯尔茨(1856~1912)的诗歌描写了无产阶级的生活,塑造了勇于反抗的农民形象。

19世纪末,斯洛文尼亚文学中出现了自然主义、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等流派。作家伊·参卡尔(1876~1918)、诗人奥·茹潘契奇(1878~1949)等组织了“斯洛文尼亚现代派”文学团体。他们早期的创作曾受西欧文学的影响,后由于革命运动的影响而迅速转向现实主义。参卡尔为无产阶级文学奠定了基础,他的作品有《老管家耶尔奈》等。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成立了。这对文学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由于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加深,文艺界也呈现复杂的局面,作家队伍不断分化,各种流派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塞尔维亚文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现实主义作家以《塞尔维亚文学通报》、《新光明》等杂志为园地,大多描写战争和战后的现实生活。努希奇的讽刺喜剧将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高峰。表现主义流派以《希普诺斯》、《见证》等杂志为中心进行活动,他们当中有许多作家转向了反动营垒。

20年代末出现了超现实主义流派,它的左翼如奥·达维乔(1909~)、约·波波维奇(1905~1952)等,参加了革命文学运动。30年代出现了第一个革命文学流派,即“社会现实主义”,它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对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表现了人民群众不满情绪的增长和反抗。代表作家有拉·佐戈维奇(1907~)、波波维奇、布·乔皮奇(1915~)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克罗地亚出现了各种现代文学的流派,其中以表现主义影响最大。现实主义在斗争中不断巩固和发展,作家斯·科拉尔(1891~1963)、多·采萨里奇(1902~)、斯·加洛加扎(1893~1944)等都在这时显露头角。米·克尔莱扎(1893~1981)是进步文学的代表,他与奥·采萨雷茨(1893~1941)主编的《火焰》和《文学共和国》杂志,成为革命文学的中心。社会现实主义是30年代的重要流派,如作家采萨雷茨、哈·基基奇(1905~1942)、诺·西米奇(1906~)等。他们出版《文学》、《文化》、《文学现代人》等杂志,着重描写重大的社会题材,表现了工农群众在政治上的觉醒。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斯洛文尼亚文学发展较快。20世纪20年代,表现主义是主要流派。与此同时,一部分作家以《青年》、《自由青年》等刊物为园地,继承现实主义传统,表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代表作家有:斯·科索韦尔(1904~1926)、托·塞利什卡尔(1900~1969)、米·克洛普契奇(1905~)等。20世纪20年代末,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出现高潮,茹潘契奇、塞利什卡尔的诗歌达到新的思想和艺术高度,弗·贝夫克(1890~1970)、尤·科扎克(1892~1964)的小说反映了农民和城市平民的生活。当时社会现实主义也是主要流派。代表作家有普雷日霍夫·沃兰茨(1893~1950)、米·克拉涅茨(1908~)等,他们的作品表现了农民的觉醒和斗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革命运动的推动下,形成了马其顿新文学,著名诗人科·拉青(1908~1943)的诗集《白色的曙光》(1939)是用马其顿文出版的第一部作品,它描写劳动者的贫困,讴歌无产阶级革命。瓦·伊廖斯基(1902~)、安·帕诺夫(1906~1968)等的戏剧作品描写了农民和工人的悲惨命运及其革命意识的增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斯拉夫各民族的作家积极参加反***斗争。采萨雷茨、奥·普里查、奥·克尔绍瓦尼、特·丘法尔、费·科扎克等人牺牲于***监狱;科瓦契奇、拉青、卡雷尔·戴斯托夫尼克·卡尤赫等战死疆场。作家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写作,揭露***暴行,歌颂革命斗争,如乔皮奇的诗集《祖国在烈火中诞生》(1944)和短篇小说集《游击队员的故事》(1945),纳佐尔的诗集《游击队之歌》(1944),波波维奇的诗集《机枪巢里的燕子》(1944),科瓦契奇的长诗《坑》(1943)等。

1945年,南斯拉夫各民族取得了真正平等的地位,文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安德里奇于1945年发表了长篇三部曲《德里纳河上的桥》、《特拉夫尼克纪事》和《女士》,并于196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小说方面如乔皮奇的《突破》(1952),卡列布的《屈辱的街道》(1950),波特尔奇的《在农村》(1946)等,诗歌方面如乔皮奇的《战士的春天》(1947),弗兰尼切维奇的《战士归来》(1947),科奈斯基的《土地与爱情》(1948)等,都是南斯拉夫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品。

20世纪60、70年代,南斯拉夫文学生活十分活跃。作家们力图通过长篇巨著展示广阔的生活画面,突出的如克尔莱扎的《旗帜》(5部,1962~1968)等。

现代丹麦文学

在20世纪前半叶,丹麦最著名的小说家是马丁·安德逊·尼克索。他的早期作品属于现实主义的乡土文学。后期的代表作是最著名的长篇小说三部曲:《征服者贝莱》(1906~1910)、《蒂特——人的孩子》(1917~1921)和《红色的莫尔顿》(1945~1948),它们真实地反映了丹麦无产阶级运动的发展过程。作家约翰内斯·威廉·廷森最著名的小说六部曲《漫长的旅行》(1908~1922)以神话的形式,描绘了人类的发展。他的巨著《神话》(1907~1943)发展了一种介于随笔与小说之间的文学体裁。他因此于194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