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寂寞时,优雅吟唱:悠然自得的生活艺术
2577800000002

第2章 寂寞是你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1)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寂寞天堂

一个深秋的下午,我独自前往郊区看望一个朋友。她是我的大学同学,上学的时候我们相交甚密,毕业后她去了美国求学,因此有几年时间断了联系。

最近我意外地接到她的电话,说她已经回到了北京,从老同学那里打听到我的手机,想见见我,跟我叙叙旧。

她约我去她家里,那是北京的郊区,离我住的地方真是相距甚远。

“能约个离咱俩都近的地方吗?你家好远啊。”我在电话里问她。

“再远能远得过美国吗?那么远的距离,我也漂洋过海地回来了。”她的语气中仿佛有一丝淡淡的忧伤,让人不忍心拒绝她的要求。

于是我答应了,问清了地址,便在约定的日子驱车前往。

那真是个离市区很远的地方,我开了两个多小时的车才到。

当我见到久违的她时,几乎认不出她的样子了。在我的想象中,一个2O几岁刚刚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女人应该是很时尚、很热情、很有朝气的,而且她在学生时代就很漂亮,身边的追求者也很多。

然而眼前的她却好像变了一个人,脸色蜡黄,眼神中没有一点神采,整个人很消瘦,而且很没有精神,好像刚刚大病了一场似的。

她看到我很高兴,热情地请我进屋里坐。一阵寒暄过后,我不由得问她:“你怎么瘦了那么多?都显得憔悴了。”

听到我这样说,她淡淡地一笑,笑容中有些许忧伤,我猜她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

果不出我所料,她讲起了这些年的遭遇。去美国留学之前,她意气风发,发誓要拿到最好的成绩,然后衣锦还乡,有一番作为。

可到了美国后不久,她便发现一切都跟自己想象得不一样。陌生的国家、陌生的民族、陌生的环境……全部都让她感到难以融入。当她在生活上和学习上遇到难题时,也不像在国内时会有人帮她,一切全都要靠她自己。

在这种情况下,她感到特别寂寞,连个说心里话的人都没有。她努力调整了一年,但这种寂寞的感觉一点也没有减少,反而愈演愈烈,让她连学习的心情都没有,整天就想着逛街、玩乐。

在第二学期,她有几科成绩没有达到合格线,但她并没有将这些情况告诉国内的家人,而是只告诉他们自己现在一切都好。

她在寂寞的侵袭下混混沌沌地度过了大学生活,快要毕业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成绩根本拿不到毕业证书。

此时的她再也忍受不了了,只能告诉父母实情。父母知道后又伤心又生气,但也无可奈何,只能让她回国。

回到北京的她依然没有摆脱寂寞的感觉,勉强找过几次工作,但每份都做不长久。现在的她暂时没有工作,租了郊区的房子一个人住。

“我是个很矛盾的个体,在美国的那些年,我讨厌透了寂寞,每当一个人的时候我什么也做不下去。但是现在的我却又不愿意走到人群中去,我连市里都不愿意去,因为到了人群密集处我只有更加感到寂寞。这也是我坚持要你来我家聚会的原因。”她边说边苦笑。

又与寂寞有关!我听了也不由得苦笑,看来寂寞真是个令人寻味的话题。

在接下来的整个下午,我都在听她讲这些年发生的事情,并想着各种方法试图解开她的心结,希望她现在能像个普通人一样去工作、生活。

眼看太阳快要下山了,我便告辞回家。当我坐上车打着火时,从车窗里回头向她招手示意,她站在屋外淡淡地笑着也向我挥手作别,在小屋的斜后方还有一条不知名的小河流过。此时,夕阳的第一抹光恰好照在她身上以及她身后的河面,河面上映出粼粼的波光,格外漂亮。

我忽然发现,这幅画面有些似曾相识。

“透过树林我可以望见湖水,还可以望见林间的一小块空地,小松树和山胡桃树正现出勃勃生机。湖水凝成的冰面,还没完全消融,仅有几处已融化开了,色泽黝黑,渗出湖水……我听到云雀和其他的鸟雀在林间鸣唱欢聚,与我们一起开始度过新的一年,这是令人舒心的春日……”这美丽的景色就是梭罗曾生活过的地方——瓦尔登湖畔。

《瓦尔登湖》并非是虚构的文学作品,而是梭罗的真实生活。年轻的梭罗,曾经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他爱上了一个17岁的少女。在他的心中,对这少女的爱慕,曾经是人生的全部。

可不料,梭罗的哥哥也爱上了这个少女。他们三个人经常在一起散步、在河上划船、登山观看风景、进入森林探险,他们还在树上刻下了他们姓氏的首字。

对于这三个年轻人来说,幸福应就在此处。然而,事情并非永远如人所愿。

不久后,梭罗和哥哥分别向那个少女求爱,可均遭到了拒绝。没过多久,那个少女嫁给了一个牧师。

这段毫无结果的恋情在梭罗心头留下了一道重重的疤痕。而更令他伤心欲绝的是,一天,他的哥哥不小心被剃刀片划伤了中指。没想到两天以后伤口化脓了,全身疼痛。这一个小小的伤口,竟然引发了败血病。没过多久,梭罗的哥哥就与世长辞了。

失去了心上人,又失去了亲人。这一个个打击,让梭罗也病倒了。大病了三个月之后,他才渐渐好转。带着伤心与哀伤,他一个人,借来一把斧头,来到瓦尔登湖边的森林里。

梭罗自己建了房子,独自一人,在瓦尔登湖边住了下来。“冬天正跟冻土一样地消融,而蛰居的生命开始舒伸了。”

在瓦尔登湖的日子,对于梭罗来说,安静且恬美,简单且自然。

后来,他把对这里一点一滴的观察,和自己对生活的领悟,写成了一本书,也就是《瓦尔登湖》。

梭罗是个很有才华的青年,他也曾意气风发地站在讲台上,为学生授课。可就是这样一个年轻人,却抛开了自己的事业,抛开了人世间的繁华,选择了一个人,回归大自然的怀抱。

是什么让他放弃了灯红酒绿,来到那静静的瓦尔登湖?

是什么让他放弃了男欢女爱,来到那静静的瓦尔登湖?

是什么让他放弃了热闹繁华,来到那静静的瓦尔登湖?

是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是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就像他自己所说的:

“简朴生活是门学问,它一直遭到人们的轻视,但它却不能任人漠然无视。”

这也是《瓦尔登湖》吸引人的原因,它所散发出的简单快乐是极具魅力的。

想着梭罗与他的瓦尔登湖,再想想正住在郊区的大学同学,他们两个人同样都是品尝了生活的不如意后才选择了远离人群独自居住。然而,他们的心却是那么的不同,梭罗在寂寞中体会到的是宁静与美好,而我的大学同学在寂寞中体会到的只是凄凉、忧郁与茫然。

作为一个生活在都市中的现代人,谁都难免有疲惫、烦意乱、垂头丧气的时候。这些坏情绪很容易让我们陷入寂寞中,在这个时候,你该如何面对呢?

是逃避、借酒浇愁,还是乐观积极地面对,并在其中找寻属于自己的世界呢?

我的大学同学选择了前者,所以除了寂寞她什么也没有得到;而梭罗选择了后者,在寂寞中写出了传世著作《瓦尔登湖》。

为什么我们不能将寂寞当做送给自己的最好礼物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1.过于看重物质生活

也许有些人认为:“如果像梭罗那样远离尘世,特意寻找寂寞,那便会缺少物质生活,如何生活下去?”

当然,物质是很重要的,这一点谁也不能否认,但寂寞而简单的生活并不意味着穷困,更不意味着潦倒。相反,是我们的生活太过奢侈了。

就像《瓦尔登湖》中所写的那样:“大多数的奢侈品,大部分的所谓生活的悠闲自在,不仅没有多大必要,而且对人类的发展实在是个阻碍。”

是的,寂寞其实是一种平和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回归自然的简朴和优雅;是一种让心灵寻求宁静的方式。

让我们以平静的心态面对寂寞,在属于自己的瓦尔登湖畔找寻一片芬芳……

2.受到固有思维的限制

有些人一直将寂寞看做是不好的,一旦感到寂寞就下意识地朝着下坡路走去。

其实寂寞好与不好,完全看你如何对待。假使你能摆脱对寂寞的负面认识,就可以以全新的视角看待它,在其中找到乐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寂寞,它可以是天堂,也可以是地狱。亲爱的朋友们,请微笑着面对寂寞吧,用充实的心为自己打造一个丰盈的天堂。在这里不仅有真正的自我,更有真实的快乐!

2.真正的寂寞只存在于你的心里

有些人害小白寂寞,遇见它总会逃之夭夭,可也有些人向往寂寞,但遍寻不获。

我有个朋友,他很认同我的寂寞理论,也希望将自己置于寂寞中,感悟到一些、收获到一些。

然而他却总也寂寞不起来,理由是尘世太喧嚣了,哪里有寂寞呢?

他对我说:“我每天上班的时候,都和很多同事在一起,与寂寞无缘;下了班,街上人来人往,又吵又闹;假日时开车到郊外,以为会是荒山野岭,就我一个人,谁知道去郊游的人不比市里少;于是我只好把自己关在家里,关上门窗,拉紧窗帘,可那也不隔音啊,外面的嘈杂声总能透进来,我一点也静不下心来;就算一个人在家里吧,诱惑也太多,电话、电脑、电视,能和外界联络的方式太多了,我真的寂寞不起来。”

听了他的抱怨,我问他:“那你所期望的寂寞是怎么样的呢?”

他想了想说:“应该是有一间远离城市的屋子,方圆几里都没有人烟。屋子里只有我一个人,没有朋友,没有邻居,一个人也见不到。”

听到他这样描述,我笑了,说:“你所说的只不过是寂寞的一种形式,像在荒岛上的鲁宾逊一样。在现在这个社会中,很少有人能这样,但并不是因此就没有寂寞,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感到寂寞呢?”

“那寂寞究竟在哪里呢?”他问。

我回答道:“你刚才所形容的太肤浅,也太形而上学了。”

朋友看着我,好像依然不是很明白。

我想了想说:“这样说吧,寂寞像一阵风,是无处不在的,有些人比较敏感,被风一吹就会感冒,陷入寂寞中;而有些人比较粗枝大叶,或是心胸比较开朗、豁达,小小的风是无法让他‘感冒’的。而你可能恰巧就属于后一种人,不太容易感到寂寞。其实我们并不一定要刻意把自己弄得跟孤家寡人一样,去做一些形式上的事情,只要用心去体会那种境界,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就会领悟到寂寞的美妙,并且乐在其中。”

朋友听了我的话若有所思,直喊着要回家去体会寂寞的境界。

生活就是这样,当你害小白某种事物的时候它偏偏与你如影随形,当你希望与它谋面时,它却又像害羞的小姑娘,总是躲着你,不见踪影。寂寞也是如此。

有很多人害怕寂寞,可又有人想要寂寞而不可得。这不禁令我想起了一则寓言:从前有四个人,他们厌倦了尘世的喧嚣,想要找寻寂寞的所在,以便让自己获得更多感小吾,学到更多东西。

有一天,他们走到一片森林中。森林静谧极了,一个人也没有。

第一个人惊喜地说:“这里真安静!太好了,在这么幽静的森林中,我一定能感小吾到一些真谛。我要在这里住下来!”

而其他三个人并不觉得这里有什么好,他们说:“这里有鸟有兽,并不寂寞,一点也不好。”于是第一个人独自留了下来,其他三个人继续向前走。

当这三个人走到一片沙漠时,第二个人看着一望无际的沙海说:“这真是寂寞的所在,没有人打扰,连飞禽走兽也没有,我要留在这里领小吾生命的真谛!”

而其他两个人说:“这里经常有驼队经过,会受到干扰,一点也不好!”于是第二个人留了下来,剩下的两个人继续向前走。

他们走啊走,走到了大海边。第三个人看着蓝色的大海说:“天哪,这里太安静了,最适合独自修行了,我一定能在这里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而最后一个人摇摇头说:“这里有什么好?又有渔民又有海鸟,吵死了!”

于是第三个人留在了海边,只剩下第四个人继续行走。

第四个人走啊走,经过了很多地方,山谷、乡间、河边、草原……可是他觉得哪里都不够安静,一点寂寞的氛围都没有。

就这样一晃几年过去了,第四个人还在寻找中。他满是失望和痛苦,终于放弃了寻找寂寞,按原路返回了。

当他经过大海边时,遇见了第三个人。他便问道:“你在这海边的寂寞中领悟到了什么?”

第三个人回答说:“我每日独自坐在海边,看潮涨潮落、日出日落,我发现这正如生活,总会有低谷,但总会过去,美好的一天永远都在身边。”

第四个人听了若有所思,继续向前走。当他经过沙漠时,遇见了第二个人,他问:“你独自一人在这荒芜的沙漠中感悟到了什么?”

第二个人说:“沙漠中的白天,热得能烤死人;到了夜晚却冷得能冻死人;满眼都是黄沙,没有飞禽,没有走兽,没有任何人相伴。然而有一天,我却在沙堆里发现了一些小甲虫和小蜥蜴,它们顽强地生活着。我们的人生也要这样,不管遇上多么恶劣的环境和多么棘手的难题都要撑下去,能坚持下来就值得喝彩!”

第四个人听了沉默不语,继续向前走。当他经过森林时,遇见了第一个人,他问道:“你在这座森林中领悟到了什么?”

第一个人说:“这里曾经着过一场大火,火焰烧毁了一切,树死了,草枯了,野兽死的死逃的逃。就在我以为这里变成了一片死地时,竟然发现在枯木堆里钻出了一棵绿油油的小芽。过了几天,竟然漫山遍野都钻出了这种小芽。不久后,山又变绿了,野兽们又回来了,在这里安了家。这正如生命,看似脆弱,实则顽强,一代代生生不息,永无止境!”

第四个人听完后放声痛哭,他说:“你们都找到了寂寞,并在其中领悟到了生活、人生与生命的真谛。可是我根本就没找到寂寞的所在,几年过去了,什么都没有领悟到。”

这则寓言中的第四个人和我的朋友倒有几分相似,找不到自己认为的寂寞。并非是这世上没有寂寞,而是他们过于注重外在的形式。

寂寞并没有一定的标准,没有规定一定不能有人相伴、不能有嘈杂的声音等等。有的人需要在独处时才能体会到寂寞,也有的人在置身人群中时才能体会到……这些都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用心去感悟。

我在三个时刻最容易体会到寂寞:一是一个人的夜晚。黑夜总是容易使人与寂寞相遇。幽暗的屋子、昏黄的灯光、寂静的空气,一切都让人沉静下来,有与外界隔绝之感。

二是在大自然中行走时。大自然总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既能令人感到寂寞,又能令这份寂寞充满诗情画意。当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时,到处都是鸟语蝉鸣、绿树红花,仿佛置身另一个只有自己的世界。

三是在看文艺片时。文艺片对人性的刻画总是入木三分,使人的思绪随之起伏。当你融入某个角色中时,特别能升出一种寂寞的心境,仿佛与世隔绝一般。

记得有首禅诗这样写道:“人间何处有净土?净土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莫向灵山塔外修。”

禅诗中所说的是净土,假使理解为寂寞也无不可。要体会寂寞并不一定要某种氛围、某种环境,在自己的身边就有无数个可以领小吾寂寞的时刻,它可以是某个躲在屋里看着窗外飘雨的夜晚,可以是独自走在街头看着红男绿女的午后,也可以是静静发呆的几分钟……

假使你也想将寂寞这份礼物送给自己,请不要向外寻找,因为一切都在自己心中……

3.一个人的红螺寺

周六与朋友约好去红螺寺游玩,因此一大清早我便起床,收拾好要带的东西,准备出发。

就在我刚要踏出门口的时候,手机响了,是朋友打来的,她说家里有点急事,不能如期赴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