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气是你的选择,且是最差劲的选择
每个人都想得到快乐,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偏偏怒气与烦恼仿佛总是围绕在自己身边,动不动就跑出来折腾你一番,让你的好心情一下子飞得老远。
有的人陷在这种负面情绪中,好久都不能摆脱。其实,生气是一种选择,你选了它,它就会来到你身边,与你纠缠不清,而若你不选择它,它就会离你远远的,怎么也近不了你的身。
穆罕默德和阿里巴巴是好朋友。有一次,阿里巴巴打了穆罕默德一耳光。穆罕默德十分气愤,于是来到沙滩上,在沙滩上写下一行字:“某年某月某日,阿里巴巴打了穆罕默德一巴掌。”
又有一次,穆罕默德快要跌落山崖。所幸在这时,阿里巴巴及时地拉了他一把。穆罕默德十分感激,于是在石头上刻下深深的一行字:“某年某月某日,阿里巴巴救了穆罕默德一命。”
见此情景,阿里巴巴十分不解。穆罕默德便告诉他:“我把你我之间的不快与误会写在沙滩上,是希望它在海水涨潮的时候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我把彼此之间的快乐和友谊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它能和石头一样不朽。”
把好的事情刻在石头上铭记于心,把不好的事情写在沙滩上,让浪一打就消失无踪,这就是聪明的选择法。穆罕默德选择了快乐,于是快乐便萦绕在他周围。而有些人却总觉得自己很倒霉,很不幸,整天郁郁寡欢,那么快乐也就与他无缘。
你之所以容易陷入生气的情绪中,大致有三点原因:
1.有分别心
什么是分别心?好与坏、大与小、胖与瘦、高与矮、生与死……这些就是分别心。
你喜欢一个人,便看他这里也好,那里也好,而若不喜欢一个人,怎么看他都不顺眼,就算他身上有再多的优点,也会被你看成缺点。这就是分别心。
有了分别心,你的快乐就变少了。看到你喜欢的就快乐,看到不喜欢的就生气。然而,你不可能总是碰上喜欢的人和事,当你碰上那些看着碍眼的东西时,就会生起气来。
人为什么会有分别心呢?这是人的认知决定的。每个人对世间万物都有不同的认知和观点,这导致其心境不同。心境会映射到外在世界,聚焦在某一形态上。此时,就会出现某种对立,分别心就产生了。
史上著名的盘山和尚,就有一个关于分别心的故事。有一天,盘山和尚经过一个猪肉摊,看到了这样一幕:一个顾客对卖肉的屠夫说:“请给我切一斤最上等的肉!”
谁知屠夫一听,“啪”的一声扔下割肉刀,双手叉腰,气势汹汹地问:“那老兄你说说,哪个地方的肉不是上等的?”
听到屠夫的话,盘山和尚顿时开悟了。
佛家很重视没有分别心,不会因为一个碗是用金子做的就格外喜爱,而若是粗土烧制的就嫌弃。两者没有分别,都是用来盛饭的。若你这样看,就不会因为用了粗土烧制的碗而不快。
在生活中,你常会碰见类似的情况,你选择有分别或是没分别,就是在选择生气或快乐。
2.不能安于当下
有句俗语叫做“既来之,则安之”。若心不能安,就不会快乐。
有个人买下了一幢别墅。在这幢别墅中他最喜欢的就是院里的一个大花园,每天都要亲自打理,在里面种上漂亮的鲜花。
美中不足的是,在花园里总长着一些马鞍藤。这是一种野草,很难根除。他想了很多办法,可就是除不干净。为了这件事,他十分苦恼,就去向专业的园丁请教。
然而,他在用了园丁教的方法以后,还是不能把马鞍藤根除。为了这件事,他每天愁眉不展。原本令他引以为傲的花园,却变得令他头疼不已。
有一天,他实在忍受不了了,就写了一封信给园丁,说如果再搞不定这些野草自己就要发疯了。
园丁给他回了一封信说:“如果你真的觉得无能为力,那么最好试着去爱这些马鞍藤。”
人生中有许多东西都像这马鞍藤一样,总让你耿耿于怀,却难以根除。你是成天气得暴跳如雷,还是学着接受?你的选择决定你的心情。
既然事情已然如此,快乐也要接受,不快乐也要接受,那为何不选择前者呢?
3.把自己看得太高
有个明星去走穴演出,主办方尽量给她创造最好的条件,可是她依旧很不满意,嫌这不好,嫌那不够排场,但由于签了合同,也不好甩手就走,就一直气呼呼地彩排,一连几天都抱怨不停。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不开心,就是把自己看得太重。当别人的态度稍微冷漠一点,或事情稍有不顺利时,就会很生气。
这种情况在一些名人或是成功人士身上尤为明显,习惯了众星捧月的感觉,丝毫受不了被冷落。但一个内心富有,心境豁达的智者,就很少会有或根本不会有这样的感觉。
有一天,日本著名的松下工厂正在大扫除。创始人松下先生去工厂巡查,他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那么多工人中,竟然没有一个人去主动打扫厕所。于是松下立刻挽起袖子,拿起清洁工具,亲自打扫厕所。
工人们看到这一幕都呆住了,不但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好,还被总裁的精神感动了。从那以后,松下公司的每一项工作,再也没有人忽视了,大家都主动自觉地把事情干好。
如果换了是其他的高层领导者,看到厕所没人打扫,肯定会生气地训斥下属,或是指手画脚地派人来做,而松下并没有这样做,扫厕所嘛,没有什么大不了,既然大家都忽略了它,那就自己动手亲力亲为。
这样做的好处有几点,一是让员工感受到了上下一心的团结力;二是以身作则,为员工树立榜样;三则是让自己的心情保持愉悦,不会因为身份等外在条件而左右你的快乐。
生气是可以选择的,快乐也是如此。一个人对待事情的态度,决定了他的状态。而一个人的状态也反映出了他的境界与心胸。聪明的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呢?
2.不同选择带来不同结果
心情是可以选择的,除了生气之外,你还有更多的选择。
作出正确的选择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你选择了生气,不但会给身体带来很大的危害,比如高血压、肝郁滞等,还会给心理上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还会影响你和他人的关系。
假设一个场景:你全力投入地写一个项目计划,当你把熬了几夜作出的计划放在老板面前时,却得来了一顿臭骂:“这叫什么东西?新来的毕业生都做得比你好!拿回去重做!”
摆在你面前的有几个选择和几种对应的结果:
第一,当场翻脸,跟老板对骂一场,然后甩下一句“我不干了”扬长而去。结果你失掉了一份工作,还要重打鼓另开张,再找新的工作,并且你不会知道那份计划书究竟错在哪里,也就是说此后你仍将沿袭这样的工作方式。
第二,忍着怒气走出办公室,坐在座位上生闷气。应付着完成计划案,心中对老板、对公司的不满越来越多。慢慢地,你变得讨厌这个工作,讨厌这里的一切,不是吊儿郎当地混日子,就是心生去意,另觅他处。
第三,虽然你对老板的批评感到委屈,但冷静几分钟后认为自己肯定是做得不好,不然老板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火。你暂时忘记了生气,重新审视计划方案,还虚心地向同事请教哪里做得不到位。结果是,你终于写出了令人满意的计划案,不但得到了老板的赞许,还提升了自己的能力。你越做越好,升了职,加了薪,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从短期来看,第一种选择最能发泄怒火,但却没有实际的意义,还令自己丢了工作。第二种选择没有那么激进,但它却是最有害的,因为它是一个长期的潜伏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内耗的过程,不但消磨了你对工作的斗志,还消磨了你的快乐。
与前两个相比,第三种选择无疑是最明智的。也许从当时来看,它有些窝囊,但这更应该说是一种理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自己要什么,忍一时之气,谋求更大的发展。少一时的痛快,换取他日的春风得意。
在2006年的世界杯赛场上,法国著名球星齐达内,因为和对方队员马特拉齐有一些言语上的摩擦,所以一时冲动,一头撞向马特拉齐的胸口,导致被红牌罚下场,就这样结束了世界杯之旅,不能带领球队走向最后。
不管当时马特拉齐向齐达内说了怎样挑衅的话语,但发怒、打人是齐达内的选择,所以最终有了这样的结果。
相反,有一个贫穷的修车工人,他的薪水很少,但却一直梦想去一家高级餐厅吃饭。于是他攒了很长时间的钱,终于能够满足自己的愿望了。
修车工拿着辛苦赚来的钱走进那家向往已久的高级餐厅,可是足足等了一刻钟,也没有服务员来招待他。最后,有一个服务员勉强走到他身边,随手丢给他一张菜单。
谁知,修车工刚打开菜单,服务员就用轻蔑的语气指着菜单右边的部分说:“你只适合看这部分,左边的部分你就不必去看了。”言下之意,左边的菜贵,是修车工根本消费不起的。
受到这样的待遇,修车工很生气,但他转念一想,不能全怪这个服务员,自己本来就没什么钱,确实吃不起左边菜单上的菜。最后,他只点了一个汉堡。
这次遭遇让修车工在生气之余受到了激励,立志要成为社会中的顶尖人物。终于,在他的努力奋斗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就是叱咤风云的汽车大王——福特!
由此可见,你的选择不仅仅影响了心情,更影响了自己的未来。每一件令你生气的事情背后,都可能隐藏着宝贵的机会。假使你被怒气蒙蔽了双眼,就什么也看不到了。
孔子的祖上原本是贵族,但是到了他这一代,家道中落。
有一次,鲁国贵族季孙氏举办了一场专门招待士一级贵族的宴会。根据当时宗法制度的规定,孔子是有资格参加这个宴会的。于是孔子也和别人一样去赴宴。谁知在大门口,就被季孙氏的家臣拦住了。
那个人十分轻蔑地看着孔子,对他呵斥道:“我们家宴请的是士,谁宴请你呀?”
这番话,对于年轻的孔子来说,无异于挨了响亮的一耳光。孔子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悻悻地往回走。这是多么令人尴尬又生气的事情啊!
然而,孔子既没有生气,也没有从此郁郁寡欢,虽然他也感到耻辱和难堪,但这次打击使他从中看到了更多的内涵,那就是:在别人眼中,你连吃一顿贵族饭的资格都没有!只有自强不息、提升自己,才能改变这一切!
因此,孔子开始勤奋学习,孜孜不倦,最终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流传了几千年,为后世所尊崇。
被人看不起当然令人生气,但孔子深深地明白生气不如争气这个道理,因此放下了怒火,选择了奋发图强。
如果你细数每一位伟人的成功史,大都有过类似的“生气事件”,而他们也都不约而同地放弃了生气,进行了更明智的选择。
科学家爱迪生在67岁那年遭遇了一场大火,把他的实验室化为灰烬。全部的心血都没有了,却并没有让他伤心,他选择了平静快乐地接受。他说:“灾难自有它的价值,瞧,这不,我们以前所有的谬误过失都给大火烧得一干二净,感谢上帝!这下我们又可以从头再来了!”三个星期后,他又有了一项新发明。
若你生气时就去砸东西、酗酒、骂人甚至打人,那除了带来更坏的后果外还有什么呢?
所以,当你生气的时候,不妨进行积极的选择,比如运动、读书、进修等等,这对你的未来大有裨益。当你有个辉煌的未来时,还怕得不到快乐吗?
3.快乐依附于心境而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快乐的人仿佛越来越少。总是听这个说“烦死了”,听那个说“人生无趣”。于是我问他们为什么这么烦恼,为什么不能快乐一点?
谁知道有些人一听就皱起了眉头,说:“别跟我提快乐,我每个月挣这么少的钱,有什么可快乐的?”
“就因为这样所以你不快乐吗?”我问。
对方回答:“在这个世界上是离不开金钱的,没钱怎么吃饭?没钱租房、我睡在哪儿?别人开着车到处去玩,我却连稍微高档一些的消费场所都去不起,这样的我哪有快乐?”
这是一番很有代表性的话,是很多人的心声。他们认为,不可否认人是世俗的,不可能脱离金钱而生活。当人为了金钱而奔波忙碌时,根本顾不上快乐不快乐。
而一些精神至上主义者认为,快乐与金钱无关。
这两种论调我都同意,但又都不同意。
的确,有些人没钱也可以很快乐,但这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更多的人在没钱的时候恐怕快乐不起来。
快乐包含着很多内容,有精神上的快乐,也有物质上的快乐,但更多的时候,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快乐是很难分开的。
当你走出家门,在大自然中畅游时,眼中见到的一草一木,耳中听到的虫鸣鸟叫,鼻中嗅到的花香阵阵,面上感受到的轻风吹拂,都是极大的精神享受;
当你去听一场音乐会,陶醉在钢琴的优扬声中,沉醉在小提琴的美妙旋律,手指还跟着节奏轻轻地一敲一敲时,心灵都变得通透了。
当你与家人、友人欢聚一堂时,高谈阔论,把酒言欢,说着自己的理想,吐露自己的心声,或是揭着对方的糗事,整个人都感到神清气爽……
这些精神上的快乐是任何事都比不了的。但也有一些快乐,你很难分清它是属于精神还是属于物质。
当一对恋人在一家餐厅烛光晚餐时,在摇曳烛光的映衬下,女人脸色微微泛红,不知是娇羞还是兴奋。在轻柔的钢琴声中,男人手持一捧鲜花,把它送给心上人。女人接过花,侧首轻嗅,笑意盈盈。在用餐的时候,男人体贴地为女人切好牛排,把最嫩的部分让给女人。女人一边巧笑倩兮,一边享受着这份幸福。
在这份温馨的快乐中,你能分清哪些是属于物质的,哪些是属于精神的吗?如果没有琴声,没有烛光,没有鲜花这些物质的享受,就带不来精神上的愉悦。
那么快乐就是要靠物质去获得的吗?
当然也不是!
有个非常漂亮的女人,年轻、有气质。她开跑车,住豪宅,出入有用人服侍,但她并不快乐。因为她是一位富商的情人,见不得光,被社会道德所排斥。而富商虽然对她出手阔绰,却很少有时间陪她,并且不能在人前承认她的身份,就连陪她逛街的时候遇到熟人,也会马上撇开她的手,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显然,这个女人有钱但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