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事重提谈拼音
--庆祝《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五十周年
两位青年朋友先后来访,他们想深入探索《汉语拼音方案》的历史意义,了解过去半个世纪方案在国内和国外逐步扩大应用的事实,方案对国外的汉语热发挥了什么作用,此外,他们仔细询问了方案的制订过程。这里把两位青年朋友和我的谈话笔记删改合并,成为一篇问答,借以预祝《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五十周年。
提问:二○○八年就要来到了,北京将举行奥运会,同时迎来《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五十周年。如何纪念这个五十周年呢?
周有光:我看,最好的纪念方法就是不声不响地让拼音发挥更多作用。
提问:媒体一再报道,国外掀起汉语热。汉语热意味着什么含义呢?是否像某些报道所说的那样,汉语将代替英语成为世界第一语言?拼音在这里起着什么作用?
周有光:为了跟中国这个巨大市场做生意,为了研究五千年的中国文化,为了到中国来看看这个世外桃源,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要求学习汉语,这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自然趋势。不论方言分歧,以人口多少来排队,汉语早已是世界第一语言了。这不等于说,汉语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共同语。汉语热不会改变汉语是中国和全世界华人共同语的地位。拼音已经成为外国人学习汉语不可缺少的工具。汉语热,拼音跟着热。这一点,外国人比中国人了解得更清楚。
提问:二十世纪之末,美国国会图书馆把七十万部中文图书的编目改成拼音。是否可以说,世界各国的主要图书馆都采用拼音了?
周有光:美国国会图书馆改用拼音,影响极大。世界上有哪些图书馆采用拼音编目,没有调查。国内图书馆有哪些采用拼音编目,也还不知道呢!
提问:拼音在哪些方面的应用得到了显著的成功?
周有光:大致说吧,小学生入学先学拼音;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用拼音字母注音和编序;出国护照上的汉语姓名都注明拼音;电脑上输入拼音,以词和词组为单位,自动变成汉字,不用编码;新加坡采用拼音,影响东南亚;联合国采用拼音,并以拼音为拼写中国地名的标准;诸如此类的应用都得到了显著的成功。
提问:在国内国外多方面的应用中,哪一种应用的意义最大?
周有光:拼音是国内的文化钥匙,国际的文化桥梁。全国小学生都学习拼音,这是现代教育的重大革新。拼音正在帮助中国进入全球化时代。
提问:有人说,外国人重视拼音,中国人轻视拼音,甚至限制拼音的应用。小学课本不许分词连写。这是怎么一回事?
周有光:有人认为,小学课本上的拼音只可音节分写,不可按词连写,连写了就成文字了,违反“拼音不是文字”的政策。其实,方案中就有按词连写的例子,例如“ertonɡ”(儿童)。这个问题要慢慢来改变认识。
提问:为什么一定要分词连写?越南拼音文字不分词连写,不是也行得通吗?
周有光:我们看书,心中默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读成“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叫“分词连读”。“分词连写”是“分词连读”的自然反映,有多方面的实用,例如在电脑上,连写方便输入拼音自动变成汉字,大量减少同音选择。
提问:拼音字母,有人叫它罗马字母,有人叫它拉丁字母,为什么不统一称呼?
周有光:这套字母,来源很古,罗马帝国用作文字,后世称罗马字母。罗马帝国的语言是拉丁语,文字是拉丁文,所以又称拉丁字母。称呼不统一已成国际习惯,难于更改。
提问:今天提倡弘扬华夏文化,是否跟利用拼音相抵触?
周有光:拼音要证明能为华夏文化服务,而且是弘扬华夏文化的得力助手,这才能争取大家喜欢拼音。例如:要证明,用拼音给汉字注音,比反切好;要证明,出国印名片,汉字加拼音,名片才管用;要证明,电脑输入拼音能自动变成汉字,不必记忆编码。如此等等,要做宣传工作。
提问: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什么用了不少工夫制订民族形式方案?
周有光:听说,毛主席到苏联问斯大林,中国改革文字应当如何办,斯大林说,中国是一个大国,可以有自己的字母。毛主席回来后,当时的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开始制订民族形式方案。后来吴玉章向毛主席报告,制订了几种民族形式方案,都不理想,还是采用罗马字母好。毛主席同意了,又经党中央通过,才采用罗马字母。
提问:当时您对字母形式问题,表态没有?
周有光:我写了一本小书《字母的故事》,略述世界古今字母历史,提供选择字母的参考。毛主席的秘书曾来取去这本书。
提问:听说,方案公布之后,您发表《从胡琴是国乐谈起》,说明罗马字母可以成为中国字母,这篇文章引起***的注意?
周有光:***说,“胡”也可能是少数民族,不一定是外国。
提问:制订的那些民族形式方案是个什么样子?
周有光:可惜资料在“文革”中都毁了。依稀记得,有四个主要的民族形式设计:1.以丁西林为首的设计,用全新的汉字笔画式音素字母。2.以黎锦熙为首的设计,是改良注音字母而形成的音素字母。3.以郑林曦为首的秘书组设计,是汉字笔画式音素字母,可以组合成为声韵双拼。4.以吴玉章为首的民族形式设计。一共四个设计,曾经非正式地在一九五五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传看。
提问:注音字母算不算民族形式?
周有光:如果汉字形式就是民族形式,注音字母当然是民族形式。
提问:那么为什么不沿用注音字母而要另订方案呢?
周有光:当时关于方案有三种意见:1.原来提倡注音字母的人们要求改进注音字母;2.原来提倡国语罗马字的人们要求改进国罗;3.原来提倡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的人们要求改进北拉;大家都不满意于旧有的方案。
提问:您写过文章说,民族形式是在长期使用中形成的心理习惯,新的设计难于符合大众心目中的民族形式。现在还是这个看法吗?
周有光:罗马字母原来是罗马帝国的民族形式,国际上用开了就成为国际形式。英文字母是英国的外来字母,用久了就成为英国的民族形式。
提问:从技术观点看,民族形式好呢,国际形式好呢?
周有光:民族形式容易适合不同的语言特点,国际形式便于国际流通。谚文字母适合朝鲜语的特点,但是一离开朝鲜,无人认识。
提问:有文章说,采用俄文字母也是当时的一种选择?
周有光:听说,苏联副总理来到北京,对陈毅副总理建议采用俄文字母。陈副总理说,中国熟悉罗马字母,为了方便跟东南亚华侨和世界各国交流,罗马字母比较合适。
提问:您的文章说,古代中国有书同文,今天世界有书同字母。这是什么意思?
周有光:秦并六国,需要全国性的文字。全球化时代,需要世界性的字母。“二战”后许多新独立国家创造文字都采用罗马字母,无一例外。电脑网络上需要共同使用的媒介字母,这是技术设计,不是正式文字。
提问:你们研究的罗马字母国际读音表,为什么没有发表?
周有光:设计罗马字母拼音方案,要以罗马字母国际读音为依据。当时我请彭楚南主持这一研究,费了很大功夫,编成一个罗马字母国际读音表。我把读音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本音域”,第二层次是“引申音域”,第三层次是“罕用音域”。
b、d、ɡ读浊音属于基本音域,读清音属于引申音域,j、q、x读“基欺希”属于罕用音域。这是一项有价值的字母学研究课题。由于其中有许多国际音标不便排印,没有发表。资料在“文革”中毁了。彭楚南被错划为右派,折磨而死!
提问:当时是不是很多人主张声韵双拼?
周有光:声韵双拼设计,主要来自群众。当时文改会收到群众来信八百多件,其中有不少双拼设计。双拼有传统,清末卢戆章和王照的设计都是双拼,要用六十多个字母。注音字母改为三拼(声介韵),打破双拼传统,字母从六十多个减少到三十七个。国语罗马字采用音素化原则,放弃双拼传统。
提问:放弃双拼,是否为了采用罗马字母?
周有光:罗马字母也可以双拼,那要一母两用,在左为声,在右为韵,单独字母不能定音。这个办法后来在“带调双拼”的盲字中应用,实践失败。
提问:国语罗马字由著名学者们设计,为什么传不开?
周有光:国语罗马字的特点是以拼法变化表示声调,这很巧妙,缺点在繁复,不利推行。
提问: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为什么也放弃了?
周有光:北拉过于简单,不能满足多方面的实用要求。过犹不及,一点不错。
提问:原草案有六个新字母,为什么都放弃了?
周有光:“原草案”是最初的草案,只在有限范围内传看,征求意见。其中没有新字母,而是用了极少几个“双字母”和“变读法”。由于语言学家们主张“一音一母、一母一音”,就改用了六个新字母,后来作为“草案”发表出去,公开征求意见。新字母不受欢迎。邮电部门说,邮电需要国际流通,新字母不能国际流通。
提问:可是“ü”(u上两点)算不算新字母?这个字母不方便,可否改写“yu”?
周有光:“原草案”写作“y”(迂);国语罗马字写作“iu”(yu)。“y”的作用太多,“iu”是双字母,都不受欢迎。“迂”是一个重要元音,需要有一个独立字母来表示,于是采用德文的“ü”(u上两点)。可以改写,作为权宜之计。例如,“吕”写作“lyu”。
提问:修正草案为什么分甲乙两式?
周有光:分甲乙两式,可以广泛征求群众的不同意见。主要分别在“基欺希”的写法上;甲式写法接近国罗,乙式写法接近北拉;后来放弃“变读法”,改为独立字母,遵从注音字母用独立字母的原则。
提问:原草案称为“汉语拼音文字草案初稿”,对吗?后来发表的“草案”为什么把“文字”两字删除了?群众要求有一个“文字方案”。
周有光:“拼音”不可能一步登天成为“文字”。“拼音”不是“拼音文字”,这是国家的政策。这个政策切合实际。
提问:制订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的事情。为什么要定为国际标准呢?
周有光:汉语拼音方案既是中国的事情,也是国际的事情。世界各国跟中国往来,都要利用拼音作为媒介。过去一个地名有多种拼法,“北京”拼成Peking,Pekin,等等。“鲁迅”有二十种拼法,外国人以为是二十个不同的人。地名拼法不标准,对国际航空极为不便。人名拼法混乱,对图书馆编目不便,对人员国际往来不便。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给每一个国家的语言规定一种罗马字母的标准拼法,作为国际交流的公用媒介,这是全球化时代的需要。《汉语拼音方案》定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ISO7098),使中国有了一座通往国际的文化桥梁。
提问:您过去写文章说,从中国到欧洲有一条丝绸之路;从欧洲到中国有一条字母之路。字母之路,崎岖漫长,险阻重重。现在不是畅通了吗?
周有光:通了,但是还不能说畅通。从历史来看,明末外国人开始用罗马字母给汉字注音,民国初年公布注音字母,不久又公布国语罗马字,一九五八年公布《汉语拼音方案》,一九八二年成为国际标准。东亚的汉字和西欧的罗马字母,东西十万里,上下三千年,“风马牛不相及也”,现在竟然两相偎依,如影随形。历史的发展,使人惊叹!
二○○五年九月九日时年一○○岁
(《语言文字周报》,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人类文化问题的再思考
我有一位忘年之交,经常来跟我聊天,海阔天空,无所不谈。他把我们谈话中关于人类文化问题的部分记录、整理出来,敬请读者纠正我们的错误。
人类文化的结构
提问:(开玩笑地问)你近来发表一些关于文化的文章,是不是五十岁从经济学改为语言文字学,一○○岁又要从语言文字学改为文化学了?
周有光:(笑答)我是“马浪荡,十改行”!从经济学改为语言文字学是偶然,从语言文字学改为文化学是必然。语言文字学跟文化学的关系太密切了。不过,我年纪太老,精力已衰,不能深入研究,只能摸摸皮毛。刍荛之言不值方家一笑。你听我的谈话,要谨慎小心,不要误听误信。我自己也不相信自己。
提问:人类文化有哪些特征?
周有光:人类文化的特征主要指两件事:一是人类文化的结构,二是人类文化的运动。文化结构指文化的分布和文化的层次。文化运动指文化的聚合和文化的发展。
提问:人类文化的结构是否就是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
周有光:把人类文化分为东方和西方的“东西两分法”,非常流行,但是这不符合客观事实。从地区分布来看,有四种传统文化:1.东亚文化,2.南亚文化,3.西亚文化,4.西欧文化。西欧文化传到美洲成为西方文化。东亚文化、南亚文化和西亚文化合称东方文化。东亚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一个部分,不能代表全部东方文化。
提问:东亚文化是否就是汉字文化?
周有光:文化区域有三种指称方法:地理指称、文字指称和宗教指称。地理指称分为四个传统文化区。文字指称按照文字的流通范围分为:1.汉字文化圈,2.印度字母文化圈,3.阿拉伯字母文化圈,4.拉丁字母文化圈(包括斯拉夫字母文化圈)。宗教指称按照宗教的流通范围分为:1.佛教文化区(包括神道教文化),2.印度教文化区,3.伊斯兰教文化区,4.基督教文化区(包括东正教文化和伊比利亚文化)。这些名称都是为了说明的方便,不是严格的界线。
提问:关于文化的演变,有人说“不是西风压倒东风,便是东风压倒西风”;又说“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周有光:这两种说法都只看到人类文化的平面分布和水平移动,没有看到还有层次重叠和前进发展。平面分布和水平移动,就是四种地区传统文化及其往来流动。层次重叠和前进发展是,地区文化之外还有不分地区的共同文化,叫作国际现代文化。国际现代文化是世界各国所“共创、共有、共享”的共同文化,正在突飞猛进,覆盖全球。每个国家都生活在传统文化和国际现代文化之中。现代是“双文化”生活。
提问:国际现代文化就是西方文化吗?
周有光:国际现代文化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创造,由不同地区传统文化的精华汇合而成。人类社会从分散而聚合,人类文化的精华部分自然融合,形成不分彼此的共享文化。国际现代文化以科学为主流,西方科学发展较早,国际现代文化中含有西方成分较多,但是其他传统文化对国际现代文化都有重大贡献,不可低估。
提问:地区文化不断汇合,是否传统文化即将逐步消亡?
周有光:人类的文化生活是复杂的。一方面趋向同化,形成国际现代文化;另一方面继续分化,保留地区传统文化。你可以是一个科学家,同时是一个宗教信徒。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完善化,删除糟粕,发展精华,适应时代的步伐。
人类文化的运动
提问:文化发展是否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
周有光:苏联曾经尝试把人类文化分为资本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经验证明,文化的发展道路只有一条,就是人类“共创、共有、共享”的科学道路。科学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指明自然发展的道路,社会科学指明社会发展的道路。科学是一元性的,没有西方科学和东方科学的分别。
提问:自然科学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社会科学在某些国家还没有得到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