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20几岁每天学点经济学
2578800000004

第4章 缩短奋斗时限,成名要趁早——20几岁要懂点推销经济学(3)

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10个仆人每人一个金币,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后,他把10个仆人叫到面前,想知道他们赚了多少钱。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个金币,我已赚了10个。”于是国王奖励了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个金币,我已赚了5个。”于是国王便奖励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个金币,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那个金币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这个故事就揭示了“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社会现象。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默顿用这几句话对此来加以概括:“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于那些还没有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这就是所谓的“马太效应”,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今日我们回过头来看,突然发现,上帝似乎把这个现象撒播得无处不在。富人享有更多的资源:金钱、荣誉以及成功,穷人却变得一无所有。在人类资源的分配上,《马太福音》所预言的“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现象几乎存在于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我们每个人都要不可避免地面对的事实。比如,越有钱的人越容易借到钱,而越没有钱的人越不容易借到钱。那些效益好的公司,银行哭着喊着求着要借钱给它,而当企业的经营陷入困境,真正需要钱的时候,银行不仅不愿意借钱,即使原来的贷款也希望尽快收回。在某个行业或产业的产品或服务,品牌知名度越大,品牌的价值越高,其忠实的消费者就越多,势必其占有的市场份额就越大。反之,某个行业或产业的产品或服务,品牌知名度越小,品牌的价值越低,其忠实的消费者就越少,势必其占有的市场份额就越小,将导致利润减少,被市场淘汰,其让位的市场将会被品牌知名度高的产品或服务代替。朋友多的人会借助频繁的交往得到更多的朋友,而缺少朋友的人会一直孤独下去。金钱方面更是如此,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一个比别人投资多10倍的人,收益也多10倍。

为什么拥有得多,社会就给予他更多,而拥有得少,社会就给予他更少呢?这似乎不公平,却有它的理由。这是因为,拥有得多的人,他已经获得了成功,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信任,也就容易得到更多的机会。相反,没有得到社会承认和信任的人,大家对他持怀疑的态度,甚至根本没有注意到他,那么在这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当然他的机会就更少。马太效应还经常被用来解释贫富差距的原因。从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来看,只要存在着财富的创造和财富的分配过程,贫富差距就始终如影随形地跟随着人类社会。这用马太效应很好解释:越是有钱的人,拥有的资金和其他资源越多,就越容易赚到更多的钱,而越是贫穷的人,他占有的资金和其他资源就越少,当然发财的条件和几率也就越小。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而在马太效应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好的越好,坏的越坏,多的越多,少的越少却给了我们相反的启示:成功是成功之母。因为更多的时候饱尝失败的滋味并不能使人走向成功,反而会让人意志消沉,信心尽丧。而一个人越成功,就会越自信,越自信就会使你越容易成功。成功后,由于各种社会资源都会倾向于你这一边,你就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对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而言,马太效应则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做强。当你在某个行业取得成功,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地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因为当你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功时,客户就会愿意与你合作,让你在推销自己的过程中事半功倍。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

这是个赢家通吃的社会,善用马太效应,赢家就是你。

7.不要让蛋糕融化,向推销员学学妥协的艺术

应当随时考虑别人的利益,条件是不这样做自己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

——阿尔弗雷德·莫勒尔(瑞士著名作家)

甲与乙两个人可以共同分享一个冰激凌蛋糕,但是前提是必须讲好应该怎样分。可是,在讲好怎样分的过程中,蛋糕却在不断融化。大家往往都非常清楚只有合作才对双方有利,但却不清楚应该如何共享合作的果实。

那么应该怎样才能赶在蛋糕融化前提出一个每个人都能认可的分配方案呢?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一方将蛋糕一切两半,另一方则选择自己分得哪一块蛋糕。这样,切蛋糕的人一定是努力让两块蛋糕切得尽量相同大小,但是在现实中,谁都不可能将两块蛋糕切得完全一样大,如果切出一大一小,那么切的人就将吃亏。如果两个人都大度还好办,如果两个人都是斤斤计较,那么就会出现一种结果——他们都不愿意先去切这块蛋糕。于是又有了另一种分配蛋糕的规则。不妨假设蛋糕总量为1,甲乙各自同时报出自己希望得到的蛋糕的份额,如3/4,5/8。这样两人报出的结果就会有无数种可能,但只有两人报出的结果相加为1,方案才能被通过,比如甲报1/2,乙报1/2;甲报2/3,乙报1/3;甲报5/8,乙报3/8……依此类推。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如果甲报7/8,那么乙只能报1/8,而乙最好是接受这个结果,因为如果乙不接受,那么双方连一丁点的蛋糕都分不到,但是在实际生活中,除了绝对的利他主义者,显然7/8的蛋糕归某一参与者,剩余的部分仅仅1/8的蛋糕留给另一参与者的情况一般不会发生。就此例而言,正常情况下乙是一定不会满足于只分到1/8个蛋糕的,他一定要求再次分配。如此带来的问题就是:双方因为对分配方案不满意而没完没了地分下去,蛋糕就会融化,双方还是一无所得。所以对二人而言,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尽快达成一致好把蛋糕吃到嘴里去。

这就是经济学中所说的“分蛋糕博弈”的模型。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它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讨价还价如出一辙。无论在日常生活、商界还是在国际政坛,有关各方经常需要讨价还价或者评判对总收益如何分配,这个总收益其实就是一块大“蛋糕”。要想吃到更多的蛋糕,就需要与他人沟通协调,争取让双方都获得最大限度的满意,这就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谈判的过程。

在采购中会有这样的事情:企业每年都会拨给某部门一笔采购经费——当然这笔经费是只有现实采购了的,企业才会拨付到位。对于相关部门而言,就是把东西买回来,因为东西不买回来,企业是不会出这笔钱的。而对于销售厂家而言,则是把产品销售出去。为了便于描述,我们把问题简单化,假定是由企业的采购员和厂家的推销员来谈这笔买卖,且双方都知道彼此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围绕着这次买卖的讨价还价过程,其实就是上文中所说的分蛋糕的过程。采购员想买,推销员想卖,可是如果因为价钱谈不拢而不能在一定期限内达成交易,则这笔交易泡了汤,双方都无法受益。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时间就是金钱。假如讨价还价的过程越拉越长,则谈判的对象——分割的“蛋糕”就会开始融化。聪明的推销员都知道,任何讨价还价的过程,都不可能无限制地进行。假如一场谈判旷日持久,那么卖家将会失去抢占市场的机会,而买家会失去一次使用新产品的机会。理性的人们都知道这个道理,因此参与谈判的各方无不愿意尽快达成协议。假如双方都为了得到一个更有利于自己的结果而始终坚持不愿意妥协,很可能得到的收益超过为谈判而支出的成本。狄更斯的文学名著《荒凉山庄》就描述了极端的情形:围绕贾恩迪斯山庄展开的争执变得没完没了,以至于最后整个山庄不得不卖掉,用于支付律师们的费用,而争执的双方由于各不相让什么也没有得到。

20几岁,正值年轻气盛,遇事往往不知妥协变通。而实际上,现实生活中在双方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并非只有鱼死网破、你死我活一条路可以走,如果你为自己最长远的利益打算,就有必要与对方达成妥协,很多情况下,也只有妥协才能使自己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