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篇7地球人都知道的事理规律
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如果人们不知道事理规律,在处理问题、进行决策和判断时违背它,只会在无意义的事情上浪费大量精力,甚至吃了暗亏还浑然不知。只有认识事理规律,了解问题的出现都有其根源、有得必有失、全面看问题等事理,才能节约大量宝贵的资源。
诗海漫步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出处:《诗经·十月之交》
释义:高地变成山谷,深谷变成山陵。据科学推测,喜马拉雅山这个地方在七千万年以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沧海变桑田,比喻世事多变。也比喻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总是向它相反的方面转化。
【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
出处:汉·无名氏《古诗·甘瓜抱苦蒂》
释义:瓜是甜的,却有个苦的瓜蒂;枣是漂亮的,却长在荆棘上。比喻世上万物难以样样都好。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出处:晋·刘琨《重赠卢谌》
释义:谁料到百炼精钢,竟变成柔软得能缠在手指上的东西。
【合者离之始,乐兮忧所伏】
出处: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
释义:有合必有离,所以合是离的开始;有乐必有忧,所以说快乐里边潜伏着忧愁。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出处:唐·白居易《放言五首》
释义:要检验是真玉还是假玉,就要用火烧它三天三夜;要辨别是豫章木还是樟木,就要等它长够七年的时间。诗句以“试玉”、“辨材”为例,用形象的语言道出了一条含义深刻的哲理:对事物的判断,有待时间的证明,人才须长期观察才能认准。材:这里指豫章木、樟木。据说这两种树木要生长到七年才可以分辨清楚。
【覆水不可收,行云难重寻】
出处:唐·李白《代别情人》
释义:倒在地上的水难以再收回,飞走的云朵再也找不到了。比喻事情已经发生了,无法挽回。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出处: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释义:世间的事物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
【白日无定影,清江无定波】
出处:唐·聂夷中《劝酒二诗》
释义:太阳不会是静止不动的,江水也不会是静止不流的。比喻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出处:宋·俞文豹《清夜录》
释义: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树木的遮挡,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而迎着阳光的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所以发芽就早,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比喻因靠近某种事物而获得优先的机会。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出处:宋·苏轼《题西林壁》
释义: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太山秋毫两无穷,巨细本出相形中】
出处:宋·苏轼《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扬州。三月十日湖成,德麟有诗见怀,次其韵》
释义:泰山虽然大,却不是最大的;秋毫虽然小,但也不是最小的。泰山的大,秋毫的小,是两相比较而存在的。
【有得须有失,无福亦无祸】
出处:元·朱庭玉《道情》
释义:有得必有失,祸福相依存。
名句拾遗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出处:《周易·系辞上》
释义:对同一个问题,仁者看了说是仁,智者看了说是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出处:《老子》
释义:有和无是相互对立而产生的,难和易是相互对立而形成的。用来比喻事物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缘道理以从事者,无不能成】
出处:战国·韩非《韩非子·解老》
释义:按照事物规律办事情的,没有不成功的。
【万物必有盛衰,万事必有弛张】
出处:《韩非子·解老》
释义:万物都有茂盛和衰败,万事都有松弛和紧张。说明盛衰、张弛是一切事物的规律。
【满而不损则溢,盈而不持则倾】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礼书》
释义:水满了若是不减少一些,就会自己流出来;容器满了若是不把它扶正就会倾倒。比喻干什么事情都要有所节制,超过了限度,不加节制,就会有与其相反的结果。
【物有必至,事有固然】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孟尝君列传》
释义:事物发展有它的必然归宿,人情世态有它的本来面貌。
【禄无常家,福无定门】
出处:晋·挚虞《门铭》
释义:福气并不是经常固定在某一家的,幸运也不是只光顾一家人。
【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
释义:从竹管里看豹子,只能看到它的一个斑纹。用来比喻眼光狭窄,所见有限;或比喻只看到局部,看不到全体。
【当局称迷,旁观必审】
出处:《旧唐书·元行冲传》
释义:下棋的人容易糊涂,看棋的人看得清楚。比喻当事者往往因考虑得失而认识不清,不如局外人看得全面、客观。
【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出处:唐·顾况《行路难》
释义: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性,播种的是栗,绝不会长出豆苗。用来比喻因果间的必然联系。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出处:宋·苏轼《水调歌头》
释义:人的一生有悲伤和欢乐,离别和聚会相伴随,月亮有阴天和晴天、满月和缺月的变化。
【众盲摸象,各说异端】
出处: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
释义:许多个盲人一起摸象,各自说大象像自己所摸到的那一部分。比喻片面地看问题,往往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
释义: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不测:料想不到。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出处: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释义: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不同吗?只要去做,难的也会变容易;如果不做,容易的也会变成难的。
【瞬息间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
释义:坏事悲事总会伴随着好事乐事而来,并很快取而代之。好事坏事、乐事悲事,都不过是一场梦幻。
【那红尘中有些乐事,却不能永远依恃】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
释义:好事不可能永远存在、永远不变。
谚语集锦
【不兴春风,难得秋雨】
释义:不经过春天就到不了秋天,比喻事物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释义:指人或事物变化无常,分合无定。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释义: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却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船无水难行,鸟无翅难飞】
释义: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很难做成。
【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傍观冷眼人】
释义:要想知道目前兴衰的征兆,一定要问以冷静的眼光旁观事物的人。
【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
释义:船顺流而行就快,人顺路而走就不会迷失方向。
【河有两岸,事有两面】
释义:意为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释义:人生没有长久都是好境遇的,花朵没有长久都开得鲜红的。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释义:路途遥远,才能检验出马的足力好坏;相处久了,才能了解人真正的内心世界。
【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
释义:冰冻到三尺厚,不是一天的冷造成的。比喻某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酝酿、积累的结果。非:不是。寒:冷。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释义:比喻做了什么事,就得到什么结果。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释义:人会衰老是不可改变的自然规律,即使是再高贵的人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一个巴掌拍不响】
释义:说明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没有孤立的事物。
【有一利必有一弊】
释义:在这一方面有好处,在另一方面就会有坏处。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释义:人被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后来就成了成语。比喻为局部的、暂时的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情的全局、主流及本质。
故事漫谈
传说古时候楚国有个书生,由于生活贫穷,很想找到一条发财的捷径。他读到一本书,书上说:“谁得到螳螂捕蝉时遮身的那片树叶,就可以用它来隐身,别人就看不见了。”他信以为真,整天在树下抬头望着。嘿!他终于看到了一只螳螂躲在一片树叶后面,正准备捕捉知了。他连忙把那片树叶摘下来。不料那片树叶掉下来,混在地上的落叶里,无法辨认了。他只好把所有的树叶扫回家,一片一片地试。他用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问妻子:“你看得见我吗?”妻子总是说:“看得见!”后来,妻子被他问得厌烦了,随口答了一声:“看不见!”他喜出望外,马上带着这片树叶,去偷人家的东西,结果被人家扭送到衙门去了。县官经过审问,忍住笑,说:“你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呀!”
歇后语荟萃
【开山平地——积少成多】
释义: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释义:指有一种事物,就会有另一种事物来制伏它。
【老牛下沟——先湿脚】
释义:指出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近香烧无芳】
释义:常靠近香的人,反而感觉不到它的香味。比喻距离产生美感。比喻容易得到的东西不觉得宝贵。
【生姜——老的辣】
释义:比喻人年纪越大,经历事情越多,办起事来就越加老练。
【过了春的大白菜——不吃香了】
释义:比喻过时的东西不那么受欢迎了。
趣味阅读
【歌谣在线】
七不嫌
古代穷人有“七不嫌”之说,讲的都是生活中的实在事。
饥饿得粗食,不嫌;
徒行得劣马,不嫌;
行久得座位,不嫌;
久贫得薄酒,不嫌;
口渴喝凉水,不嫌;
赶路乘小船,不嫌;
遇雨进小屋,不嫌。
【幽默看台】
较岁
一户人家刚生了女儿,有人就为两岁的儿子来提亲。
这人大怒道:“怎么这样欺负我!我女儿一岁,他儿子两岁,如果我女儿十岁,他儿子就二十岁了。怎能把女儿许给这样的老女婿。”
妻子对丈夫说:“你算错了。我们的女儿今年虽然才一岁,等到明年这时候,就和他儿子同岁了,怎么不能许配呢?”
【妙联巧对】
眼中人是面前人
北宋著名政治家寇准19岁时即考中进士,后来官至宰相,封莱国公,人称寇莱公。
一次,朝中文武百官在御花园游玩,寇准见荷花池中红日倒映,十分美观,顿发诗兴,便向同游的百官出了一个上句求对:
水底日为天上日
众人感到这一写景状物十分巧妙又富有哲理的句子对起来难度颇大,思索良久亦不能对。这时群臣中有一位叫杨大年的走上前来对道:
眼中人是面前人
大家听罢,齐声称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