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2586200000009

第9章 相思扣·浸在岁月里的爱情甜酿(2)

杨绛回到苏州,亲戚介绍了一份在小学做教员的工作,她答应了,在她印象中这应该是一份比较清闲的工作,可以有很多补习的时间利用,而且待遇也相当不错,一个月有一百二十元钱的收入,在当时这可以算是个金饭碗。

到了学校开始工作的时候,杨绛才知道这跟自己之前料想的完全不一样。自己没做过老师,什么都不懂,太多东西需要学习,不过她到学校落脚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了学校的图书馆,把那里藏书中她认为值得一看的书通通读了一遍,这已经成为她的一个习惯。

因为工作的压力,杨绛想把报考清华大学研究院的事情推后一年,但是遭到钱钟书的反对,杨绛因此好长一段时间没理他。那段时间钱钟书以为杨绛不想跟他继续恋情了,伤心极了,还创作了很多伤情的诗,说自己"辛酸一把泪千行",后来还把这些诗整理发表了,算是个时间的纪念吧。

事实上,虽然杨绛没有给钱钟书写信,但是心中还是很惦记他。钱钟书一直坚持写信给她,后来她还是被感动了,两个人的感情又恢复到之前,也许感情就是要有些跌跌撞撞才能更稳固。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杨绛对钱钟书发出了邀请,要他来家中拜见父母双亲。

一九三三年年初,钱钟书踏上了来苏州的行程。到了杨绛家,见了杨荫杭。两个人谈话之后,杨绛问父亲对钱钟书的印象如何,父亲只说了句:"人是高明的。"其他的就没有再提,杨绛知道父亲是担心还未毕业的钱钟书是否能够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钱钟书想和杨绛在一起的心是急切又肯定的,在拜见过杨绛父亲之后,他便邀请了杨绛父亲的两位好友作为媒人,按照传统的方式上门提亲。

虽然父亲十分担心女儿今后的生活,但是看到杨绛对钱钟书的心意,他还是答应了这门亲事。这年暑假,两个人就准备举行订婚仪式。

说来也好笑,两人本是自由恋爱,杨绛才带钱钟书回家见了自己的父亲,也得到了父亲的认可。回过头,却又走了一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钱钟书被父亲带来见杨荫杭,正式求亲,又请出男女两家都熟识的亲友做两家的媒人,然后,在苏州某饭馆摆酒宴请两家的至亲好友。

杨绛说:"茫然不记得"婚"是怎么"订"的,只知道从此我是默存的"未婚妻"了。"她喜欢称呼钱钟书"默存",这是他的号,他喜欢叫她"季康",季康是她的名。

这场仪式之后,两位后来在中国近代文坛拥有显赫地位的人走在了一起。有人戏称这叫双剑合璧,却真可谓是一段好姻缘,两个人一牵手就是几十年,再也没有放开。

订婚宴上,钱钟书的家人才见到杨绛。钱钟书的父亲很看重杨绛,虽然之前没见过面,他却曾经看过钱钟书与杨绛之间往来的信件。起初杨绛并不知道钱父看过这些,其中的一些信件还是英语写的。

钱父形容杨绛"实获我心",因为曾经在杨绛给钱钟书写的一封信中提过这样一句话:""毋友不如己者",我的朋友个个比我强。"钱父还专门写信给杨绛,大抵的意思就是,把钱钟书彻底交付给杨绛了,他很放心。杨绛收到信后不知该如何回信,问钱钟书怎么办,钱钟书说不用回了!

关于未来的方向,两个人心中早有打算。钱钟书一直想报考中英庚款资助的公费留学考试。但是考取的条件是,申请人必须要有两年的社会服务经验,所以钱钟书决定去教书,任教于上海光华大学,教的是英语,月薪九十元。

杨绛准备了一段时间的功课,也顺利地考取了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言文学部,又要去清华大学读书了。杨绛在清华大学读研究院的时候,学习成绩十分优异,每个学期都会获得奖学金,这些钱足够她负担学习和生活的费用了。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爱情是诗歌最好的药引,也是最好的素材。自古诗歌多说情,一九三四年,钱钟书整理了他的第一本诗集《中书君诗》,其中包括了他写给杨绛的情诗,还有与杨绛的唱和诗作。诗集是他自己付钱印刷的,所以为数不多,倒也更加珍贵,只分享给了师友。他两人共同的清华大学老师吴宓先生也得一册,他还作了一首七律诗《赋赠钱君钟书即题中书君诗初刊》,诗中称赞钱钟书"才情学识谁兼具,新旧中西子竟通",钟爱之情跃然纸上。

钱钟书与杨绛感情的稳定,也源于两个人互相坦诚的内心和不间断的书信来往。一天一封信是他们从开始便习惯成自然的,信中内容涉猎广泛,有点像日记般,发生之事皆不放过。看过的好书要分享,遇到的新鲜事要分享,思念之情更要分享。

钱钟书的书信上发信人的落款总是"花样翻新","奏章"这词是最常用的,有点禀明圣上的意思,杨绛看到总会发笑。钱钟书也是个幽默的人,一次信中,他自称是"门内角落",杨绛跟家中门房百思不解,遂问钱钟书"门内角落"是什么含义,收到钱钟书回信后才明白这是钱氏幽默。

"门内"就是money,翻译成中文就是"钱"的意思,而"角落"就是clock,翻译成中文就是"钟"的意思,知道真相后的杨家人更喜欢这个"门内角落"了。

一九三四年春节,钱钟书去清华大学看望杨绛,这是他毕业之后第一次回母校。在他于清华大学上学的这几年,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做学问,很少出门,也几乎没去过什么北京的景点,唯一去过的香山、颐和园还是班级的集体出游才参加的。

杨绛是个喜爱新鲜事儿的人,也自然喜欢这些有历史渊源的北京景点,她在来北京的第一年,几乎就走遍了北京所有出名的景点。这次钱钟书来北京,陪着杨绛走了好几个地方,这可是难得的事。其实景色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他的,倒是和心上人共同游玩才是他喜欢的事。

文人雅士游玩之时必有诗词陪伴,依依离别之时更是惆怅。钱钟书在这次出行中《记四月二日至九日行》的诗中写道:"纷飞劳燕原同命,异处参商亦共天;自是欢愉常短苦,游仙七日已千年。"杨绛也不示弱,有诗如下:"久坐槛生暖,忘言意转深;明朝即长路,惜取此时心。"

相聚离别自古伤情,作诗留字便可见情深。与爱人相聚的时间总是很快,白驹过隙,离别之后只剩下苦苦思念和对下一次见面的期盼。

时间在短期的相聚和长期的思念中过去,一九三五年春,钱钟书两年的社会工作实践马上就要完成了,他根据之前的计划报考了中英庚款留学考试,这个考试前后一共举办过八届,当时钱钟书参加的是第三届,报名参考的有两百多人,那届计划共招收二十五人,而他要去的专业──英国文学却只招一人。

那时的钱钟书在文学界已经小有名气,很多人知道这年他报考了这个专业,便放弃了当年报考的机会。不负众望的钱钟书以87.95的高分数获得了这唯一的名额,中英庚款董事会董事长朱家骅是当时的主考官,他对当时的钱钟书印象十分深刻,印象也很好,十分重视他。

钱钟书获得了这个名额,出国也就进入计划中,钱钟书和杨绛计划一起出去。当时的杨绛研究院的学业并没有完成,至少要在第二年的时候才可以毕业。但是为了钱钟书的发展,她决定办理休学,陪他一起出国,因为杨绛并没有申请任何奖学金,也没有参加相关的考试,所以她只能自费出去,不能像钱钟书一样得到费用的支持。

办理了休学的杨绛准备回家,因为时间匆忙,她并没有提前写信通知家人,而是直接登上了回家的船。到家的时间是下午三点多,当天她父亲在家休息,准备睡午觉,突然感觉自己的女儿要回来,他去了杨绛母亲在的房间,看了一眼后问:"阿季呢?"母亲说:"哪来阿季?"父亲说:"她不是今天回来吗?"母亲说:"这会儿怎么会回来?"

父亲这才恍惚想起,女儿并没有说要回来的事情,有些伤感,嘴上却没说,便回房准备午睡。过了一会儿杨绛真的回来了,像一个归巢的小燕儿,放下行李就冲进了父亲的房间,在床上的父亲一下子就坐了起来说:"哦,这不是回来了吗!"

父母得知杨绛要陪伴钱钟书出国留学的事情很支持,之前她放弃了一次机会,这次就显得越发难得。留学深造是杨绛心底的梦想,但是她也放心不下家里的父母和兄弟姐妹。

父母年迈,此次出去下次相聚不知何时。家中姐妹兄弟也分散各地,工作的工作,学习的学习,当年父亲一手操办的庙堂巷显得特别冷清,前后几十间房间大多数都空着。做父亲的了解女儿的心思,也知道她的担心,便安慰她,不要担心家中之事,放心去。

还有件更重要的事情要赶在出国前办,那就是婚礼了,虽然两个人订婚了,但是还没有正式地举办婚礼,也就是两个人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婚姻关系。

婚礼分两地举行,钱家杨家都办,日子是一九三五年七月十三日,旧历乙亥年六月十三日。杨家几天之前就开始布置,很是喜庆,张灯结彩,道喜的宾客也络绎不绝,成为杨家少有的盛事。

最让杨绛难忘的是家中为她办的"小姐宴"。这是当地的风俗,大概的意思就是出嫁之前的姑娘,要在结婚前几天请自己的姐妹、女伴、女同学来参加酒席,酒席由女方父母来办,但是父母并不参加,就是让小姐妹们为女方送行,算是告别一个人的生活吧。

杨绛的"小姐宴"在旧历六月十一日的晚上,姐妹、朋友还有亲戚坐满了一大桌,家中布置得十分喜庆热闹,但是大家心中却有一些伤感,杨绛知道这是留在家里最后的时间,后天就要嫁到钱家,不能做在父母怀中撒娇的"阿季"了,越想心中越难过,大家说说笑笑,见杨绛什么东西都吃不下,就也知道杨绛的心思了。

后来杨绛偶尔想起旧历十一日,便会想起那顿伤怀的"小姐宴",想念父母,想念从前。

结婚那天,是那年里最热的一天,婚礼由钱父主持,伴郎是同学兼亲戚又兼"媒人"的孙令衔,伴娘是杨绛的七妹,杨家的婚礼部分是西式的,钱家的婚礼部分是中式的,所以两个人的婚礼是混搭的,有结婚进行曲,还有夫妻对拜,有交换婚戒,也有结婚证书盖章,有婚纱也有礼服,在当时这也是很新颖的方式了。

当天的来宾,最特别的应该是杨绛的三姑母杨荫榆了,并不是因为她做了什么特别的事,而是因为当天她穿了一身白夏布的衣裙和白皮鞋来吃喜酒,衣服的颜色是纯白色,看起来很像吊丧的服装,让其他的宾客都十分诧异,不知她到底是不是故意穿成这样。杨绛是知道三姑母的,她因为忙于工作,已经多年不置新衣了,大部分都还是之前的衣服,现在看起来难免有些怪,其实她并没有恶意,钱钟书也没太在意这件事。

一套婚礼仪式下来,钱钟书的白衬衫领子已经被汗浸透,不再笔挺,杨绛的婚纱也变成了笼聚热气的利器,从头到脚都是汗,两个人都像被雨淋了一样,却依然走在桌与桌之间给宾客敬酒,偶尔地相视一笑,像一阵清风,润透心田。

但是两边折腾的婚礼,也让一对新人体力不支都病倒了,本应该"双回门"的日子,两个人却没有如约回到杨家。当时杨绛母亲准备了一桌子好酒好菜,等待心爱的女儿带着女婿能够回来,却空欢喜一场,除了失望,更多的是担心女儿。

过了十天,杨绛身体康复得差不多了,钱钟书已经去做出国前的培训了,不能陪她回家,是小姑子陪她回去的。这个小姑子不太喜欢杨绛,因为父亲对这个儿媳妇太喜欢了,总是夸奖个不停。

那次回家,是杨绛最后一次见到自己的母亲,当时杨绛起疹子,母亲心痛地带她去看医生,一直叮嘱她出国要好好照顾自己……母亲疼爱孩子是毫无保留的,杨绛回想起最后一次见到母亲时总是很伤心,也有些遗憾。在离开的火车上,她甚至都想跳下火车,回家再见见父母,抱抱他们,听他们的嘱咐,可是火车就这样带走了她。

钱钟书和杨绛在一起,从此携手大半生。多年前,杨绛读到英国传记作家这样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于是杨绛念这段文字给钱钟书听,钱钟书当即回说:"我和他一样。"杨绛答:"我也一样。"

出国后的杨绛越发想家,每星期都给家里写封家书报平安,无奈路途遥远,相见变成奢望,只能靠文字解解思亲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