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氏勇尝百草
在民间传说中,人们把能干的伏羲氏、神农氏和女娲氏尊称为“三皇”。
伏羲氏教会人们把食物煮熟,把动物圈养起来,女娲有补天造人的功绩。
而神农氏,他勇尝百草,教民农耕,在传说中是远古时代贡献最大的一个领袖。
传说在神农氏那个时代,人口繁衍得已经很多了。人们仅仅靠打猎已经填不饱肚子了,氏族中常常有人因分不着食物而生病甚至饿死,人们陷入了极度的苦恼之中。
就在这种十分困苦的情况下,伟大的神农氏出现了。神农氏看着人们过着这种有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心里十分难过,就决心想个办法来保证人类能生存下去。他看着漫山遍野茂密的树木和花草,突然灵机一动,人们为什么总是要吃肉呢?这些树木的果实、茎叶不能吃吗于是,为了人类的生存,神农氏决定亲口尝一尝各种野生植物的滋味,以确定哪些能吃、好吃,哪些不能吃或不好吃。他采集了各种各样的果实、种子和根、茎、叶,一样一样地亲口尝。在这过程中,神农氏发现,有些东西味道甜美,特别好吃;有些东西又苦又涩,难以下咽;而有些东西味道尝起来不错,可吃下去后头昏脑涨、上吐下泻。原来这些东西是有毒的。有几次还差点搭上了性命。于是,他把这一切都一一记了下来。
伟大的神农氏克服了种种困难,战胜了种种危险,为人类找到了大量的食物。但他并不满足于这些发现。他看到人们为了采到可口好吃的植物,往往要走很远的路。能不能在家门口自己种植呢?神农氏通过观察发现,人们吃完扔在地上或自己长熟落在地上的瓜子、果核,到第二年又发出新芽,长出新的瓜蔓和果树。后来他又发现植物的生长和天气、土地有关系。天气暖和的时候,植物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天气寒冷的时候,植物落叶枯萎。而且,有些植物喜欢生长黄土里,有些植物喜欢生长在黑土里;有些植物喜欢干燥的土壤,有些植物喜欢潮湿的土壤。于是他决定利用天气的变化和不同类型的土地,指导人们对植物进行人工培植,这样就能有计划地来收集果实种子作为食物,以缓解食物的不足。
自从神农氏勇尝百草,教民农耕以后,人类的生活就有了保障。而且,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日益熟练,生产的农产品越来越多,逐渐有了剩余的产品,于是就出现了交换关系。每到太阳正当头顶的时候,人们就把自己多余的东西拿到集市上去和别人交换自己所没有的东西。“日中为市”的成语就是由此得来的。
告诉孩子虽然伏羲氏、神农氏的传说可能是虚构的,但是反映了远古时代人类生产和生活发展的进程。在原始社会,人类解决居住、食物等等问题,是同自然界作斗争,逐步积累经验的结果。这里面包含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探索、奋斗、失败。但是人们坚持下来了,并且在尝试的过程中将发现的东西一一改进才终于有了伟大的成就,创造出了先进的文明。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公元前23世纪,中原地区发生了大水灾,黄河两岸的平原成了一片汪洋,人们纷纷跑到荒山野岭上去求生。渐渐地,能充饥的野果越吃越少,而毒虫猛兽却越来越多,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帝尧目睹此情此景,即派夏后氏的鲧去治水。鲧毫不退缩,勇敢地承担了这个重任。鲧治水的办法,就是用石头和泥土垒成堤坝把洪水拦住,这是夏后氏祖传的治水方法。鲧治水9年,十分顽强,但由于他固执己见,坚持“水来土挡”的老办法,结果劳民伤财,洪水越治越大。帝舜见鲧误了大事,便将他处死,命令鲧的儿子禹继承父业,继续治理洪水。禹觉得父亲用的方法并不正确,于是就向老百姓们讨教。
“大海被填满是不可能的,我觉得主要是河道不通畅,洪水流不出去,才导致水长久不退。”一个中年大汉说道。虽然大家都觉得这疏通河道的事儿,简直像登天一样难,但是禹还是决定要把洪水疏通走。
当下,禹和大家商定了治水的办法:一是继续加固和修建堤坝,二是探明天下各地的地形和水道,设法疏导洪水。
禹和一些通晓地理知识的人,走了几万里路,用了几年时间,终于探明了各处的地形和水道。大规模的治水工程开始了。
禹把天下划分成九个大州,规定每州都派民工参加治水。禹亲自握着木锸,和人们一起开山挖河。他的手上长满了硬茧,脚底磨出了厚厚的脚垫;吃的是野果粗粮,穿的是破衣烂衫;夜晚经常露宿野外,铺点树叶作为床铺。由于长年浸泡在水里,他的脚指甲都掉光了,腿上的汗毛也都脱光了。百姓们见了,一个个都感动得掉下泪来。
这期间,禹曾经多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他多么想进屋去看望自己的爱妻,哪怕只见上一面,他也会感到莫大的满足。可是,他想到自己肩负的重任,只能把爱深藏在心底,一次也没进过家门。
当禹第一次路过家门时,屋里传来了孩子的哇哇啼哭声,这是他妻子刚生下的儿子启的哭声。禹心中一阵激动,他真想一头扎进屋去,抱一抱、亲一亲可爱的孩子。可是他没有停下脚,继续赶路。
随从们见了,都劝禹进去看一看。禹摆摆手,平静地说道:“是啊,我何尝不想看看妻儿呢?可是,治理洪水是事关千万人安危的大事,多少人也是撇下了娇妻爱子来治水的呀!我怎能因私废公,回家看望妻儿,以后怎能开口劝诫别人呢?”
禹第二次经过家门时,妻子抱着儿子站在家门口,儿子挥动着小手,使劲喊着“爸爸”。禹远远地望着,满怀深情地向妻儿挥了挥手,匆匆地走了。当他第三次路过家门口时,儿子已经长到十多岁了,他扑到爸爸怀里,使劲把他往家里拉。禹疼爱地抚摸着儿子的额头,让他告诉妈妈,治水的事很忙,没空回家。
禹不辞艰辛,跋涉万里,直累得颧骨高耸,眼窝深陷。他那本来挺直的腰有些弯了,硬朗的背有些驼了,两条腿患了风湿病,走起路来显得不灵便了。然而,他的精神鼓舞了千百万人,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禹率领千百万人民,治水整整13年,终于完成了父亲未能完成的事业。人民感激他,歌颂他,把他称做“大禹”。
由于大禹治水有功,帝舜指定他为自己的继承人。过了17年,舜去世了,禹正式做了部落联盟的领袖。
告诉孩子大禹治水,凭借的是顽强的毅力和为人民献身的高尚精神。他为了治好水患,十几年奔波在外,三过家门而不入,直到怀抱中的儿子成长为翩翩少年。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他这样为了人民的事业而牺牲这么多,但也正是由于这种牺牲才成就了事业。我们做事情时,也必须要有毅力,不能半途而废,否则便不能成功。
勾践卧薪尝胆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去,他的儿子勾践继位。吴王阖闾得到讯息便想乘乱攻打越国。伍子胥劝他不要做这种乘人之危有损名声的事。阖闾不听,与儿子夫毅带3万兵马浩浩荡荡向越国进发。
越王勾践悲愤交集,亲率士兵奋勇抗敌,吴国惨败。吴王阖闾因受重伤死于路上,不久夫毅也死了,夫差成为吴王。
夫差继位后一心想报父仇,天天训练水兵、车兵和步兵,还要人每天问他一遍:“夫差,你忘记越国的杀父之仇了吗?”他应声答道:“没有,不敢忘。”
这样准备了近三年的时间,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亲自统率大军攻打越国。
越国大夫范蠡对越王说,吴国准备了3年,如今发兵士气正旺,我们应当避其锋芒,文种也赞同范大夫的看法,并建议同吴国讲和。越王不听,认为讲和是件丢脸的事,于是便出兵迎战,结果正如范蠡所料,在双方血战一场之后,勾践的3万人仅剩5000人,还被吴兵层层围困。勾践悔之莫及。这时文种说:“主公,我们应该赶快与吴王讲和,否则连国家都保不住了。”勾践流着泪说:“事已至此,恐怕他们不会同意了。”文种说:“此事交给我来办吧。”
当晚,文种带着8名美女,大量黄金珠宝来到夫差的宠臣伯嚭营中,并说明来意。伯嚭看见礼单心里乐开了花,假意推辞一番,便应承下来。
第二天,伯嚭见吴王,向他说了越王求和的意思。吴王说,越国指日可灭,我怎么能坐失良机呢?伯嚭见吴王不答应,进一步说:“越王讲和,名声虽好,实际就是投降,他们的一切都由我们做主,越王也愿意做您的奴仆。答应求和,别国也会称赞我们仁义,这样名利双得的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况且也有利于我们成就霸业。假如我们不同意求和,越国必拼死作战,其后果很难预料。”
吴王觉得很有道理便答应下来。伍子胥一听越王派人求和,知道事情不妙,急忙求见吴王。听说吴王已答应讲和,大怒道:“吴越向来势不两立,几年前您天天想着报仇,日日提醒自己不要忘了报仇。如今答应讲和,是何道理?吴国如果不灭越国,将来必定被越国所灭!”
伯嚭收了人家的礼物,就要为人家办事,赶紧说:“相国此话言重了,当初您报了楚国人的杀父之仇,最终不也答应同他们讲和了吗?如今大王报了仇,你怎么就说三道四了呢?你这不是陷大王于不仁不义之中吗?”
伍子胥正要反唇相讥,吴王道:“大家不要再争了。相国您先回去吧,等越国送来贡品,我分给您一部分。”伍子胥心底一片苍凉,不禁叹道:“吴国亡矣。”
正如伯嚭所说,越国名义上求和,实际就是投降。勾践安排好文种料理一切国事后,便和范蠡一起去吴国服役。吴王将他们安排在简陋的石屋里居住,还让他到阖闾的墓地看坟喂马。夫差有时故意羞辱勾践,出门让他牵马,回来让他更衣、脱靴,甚至上厕所也让他伺候。勾践百依百顺,毫无怨言。
吴王很欣赏范蠡的才华,想重用他。可范蠡并不动摇,忠诚地和勾践一起服了整整三年的苦役。
由于这几年文种始终不间断地贿赂伯豁,伯嚭就不间断地向吴王说勾践的好话。经过三年的观察,吴王感觉勾践表现不错,决定放他回国。伍子胥不同意这么做,再三劝阻,可吴王根本就听不进去。
勾践回国后,继续过着清贫的生活,他的床上铺着木柴干草,屋子里挂一只苦胆。每次饭前都要舔一下苦胆,尝尝它的味道,以便提醒自己不要忘了昔日的耻辱与百姓的疾苦。他将国家政务交给文种,军务交给范蠡,而自己则和百姓一起下田务农,他的妻子带领妇女养蚕织布。由于君臣一心,全国上下齐心协力,越国渐渐恢复了生气。
一天勾践向文种询问对付吴国的办法,文种提出对内积草屯粮、操练兵马,对外使用贿赂、美人计、离间计等七条建议,勾践依计而行。
勾践听说要对吴国施用美人计,就献上了智勇双全又貌若天仙的西施。吴王夫差得到西施,果然被她的美貌迷住了,对她宠爱备至,言听计从。
只有伍子胥明白西施是越国的美人计,劝吴王远离西施,并举出夏桀之于妹喜、殷纣之于妲己的例子。夫差心里很不痛快。西施也暗暗吃惊,觉得此人不除,对越国不利,伯豁为了当上相国也想让伍子胥快死,好给自己腾出位子来。
一天越国向吴国借粮,这也是文种的计策之一,目的是弄空吴国粮库。关于借与不借的问题伍子胥与伯豁又起了争执。吴王心烦便离朝回到后官向西施说了此事。西施举出当年秦穆公、齐桓公向敌国难民借粮受到好评终成霸业的例子,劝说吴王。吴王当即决定借粮给越国。
由于伯嚭所做的事大多遭到伍子胥的反对,除掉伍子胥的想法更加强烈。他于是造出谣言:伍子胥要投降齐国。
吴王得到消息后很生气,也不调查,只派人送给伍子胥一把宝剑,伍子胥明白了夫差的意思,知道再怎么解释也无济于事了,就含泪自刎而死。伯嚭如愿以偿地当上相国。
为了消耗吴国实力,西施劝吴王争夺中原霸主之位。吴王决定进攻齐国。太子友知道,吴国伐齐,越国必会乘机攻吴,便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种借喻的方式劝阻吴王。吴王此时哪里肯听,还劳师动众花费大量财力、物力挖掘了中国第一条大运河邗沟。公元前485年,吴鲁联军通过运河讨伐齐国,这也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水军作战。
公元前482年,吴、鲁、齐、晋在黄池会盟,尊吴王夫差为霸主。回国的路上,夫差听说越王率军攻吴,太子友已阵亡。吴王再想调兵遣将,已有心无力。此时他才想起伍子胥、太子友平时所说的话,但后悔已来不及了。
万般无奈,吴王夫差派伯豁备足厚礼向越王求和。
不久,吴国被越国所灭,夫差自杀,勾践成为中原霸主。
告诉孩子清代大文学家蒲松龄曾给自己写了这样一副对联来激励自己发愤图强:“破斧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上联说的是项羽一举击败秦军主力的故事,下联就是说越王勾践不忘亡国之耻,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洗刷耻辱,成为霸主的故事。有很多人在艰苦的环境中丧失了继续奋斗下去的勇气,最终一蹶不振,但是身为一国之君,勾践能忍辱负重,抵抗住精神的打击,全力从困难中挣脱出来,成为春秋五霸中最后一霸的事迹,却永远激励着勇于奋斗的人们继续坚持下去,激励着有志之士为着自己心中的目标不屈不挠,坚定地前进。
司马迁愤而著《史记》
汉武帝在位期间,国内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出现了封建社会的盛世,文学艺术领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司马迁就出生在这个时代里。
司马迁,字子长,是龙门(今陕西韩城市)人,他的祖先世世代代都担任史官。他的父亲司马谈很有学问,才识渊博,所以司马迁从小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司马迁十岁的时候,汉武帝重新设置了史官。司马谈出任太史令后,司马迁随父亲到了长安。司马谈是专管文史星历的官员,他熟悉历史,通晓先秦诸子学术,知识渊博。他曾经想撰写一部先秦到汉的著作,但是没有完成。司马迁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历史著作,一有时间就博览群书,还拜经学大师孔安国、董仲舒为师,他年纪轻轻就成了长安城的博学多才之人。等到司马迁二十岁时,在父亲的支持下,开始了历时约十年的游历生活。在这期间,他去考察和历史故事有关的遗迹,了解风土人情,他一边游览,一边采访,收集了许多传说和资料,为他以后着手撰写《史记》,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公元前116年,游历归来的司马迁,被选入朝中做郎中令。司马迁刚从西南回来,司马谈就病逝了。他临终前郑重地对司马迁说:“我一生总想写一部完整的史书,现在已经来不及了。你接任太史令以后,希望你能完成我的心愿。”公元前108年,在父亲去世的第三年,司马迁被任命为太史令,借太史令之职,他开始博览皇家藏书,整理父亲遗稿和自己收集的资料,为撰述作准备。直到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四十四岁时,才开始动手写《史记》。可是,就在他动笔写这部大书不久,发生了李陵事件。
公元前99年,李陵率兵攻打匈奴,开始时节节取胜,汉武帝听后大悦,大臣们也都上前祝贺皇帝用人得当。但是,不久,在一次战役中李陵大败,被迫投降匈奴。汉武帝大怒,原来向皇帝祝贺的大臣,也都反过来责骂李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