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本色:王杰平回忆录
2599100000016

第16章 附录1:有关我的部分报道(1)

离休以后,许多报纸、杂志都曾报道过我的事迹,比如《中国老年报》、《中国经济》杂志、《河北日报》、《共产党员》杂志、《燕赵都市报》等。在这里,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四篇,权作对回忆录的补充吧。

人生的第二个春天阎涛这篇报告文学讲述了一位离休老干部的故事。这是一个老有所为的故事,一个不谋私利、一切为了老区百姓的故事,一个曾被老一辈共产党人熏陶过的故事,一个实践了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故事。同时,也是一个没有虚构的真实故事。

救了一个村立碑,多为歌功颂德。从秦二世的诏书碑,武则天的无字碑,到如今普通百姓的大小石碑,都是为了歌颂。现在,在灵山脚下,一方百姓为一位离休老干部竖起了一座万人敬仰的纪念碑。这个老干部就是王杰平。

在太行东麓与华北平原接壤的平山县地界,矗立着一座灵山,山脚下就是中山国古都的遗址,紧靠着这片风水宝地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千年古刹,古刹门前有一条刚铺好的公路穿过。那座高大的纪念碑就树立在公路一侧。

很多人还记得1998年的隆冬,寒风刺骨,周围十几个村庄里的父老乡亲自动赶来,除了携带工具,还用小独轮车把自家的水泥和砖石用料也推来了。人们热火朝天地干着,口口相传的是王杰平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有的说,老王真是个好同志,都退休了,还给咱老百姓办好事。有的说,是啊,老王给咱办事,从不收一点儿好处,来咱这里无数次,从没吃过一顿饭,真不知道是图什么。而有学问的人则说,老王这么干是发挥余热,这充分体现了一个老干部人生的第二个春天。那么,王杰平究竟是怎样一个特殊的人呢?

他虽然已经年近古稀了,却有一头黑发,腰杆笔直,显得十分年轻。说起来他也是老革命了,16岁就参加了工作,次年入党。他读了不计其数的书,职务越来越高,从一名普通的科员,变成省人民银行的副行长、党组成员。直到离休,他还兼任着一大串的社会职务,对于一个退下来的老干部来说,这已经够忙了,可他心里还惦记着老家平山脱贫致富的事情。

就在刚离休的这一年,王杰平乘车到平山办事,当街被人拦住了。拦路人心事重重,像有天大的委屈,可是,拦住一个无官一身轻的人,能解决什么问题呢?但老王还是下了车,问他有什么事。

"我想找市长……""我不是市长。""我认得出来,您是王行长。我是县文化局的,现在是扶贫队长……"接着,那个人就提到了灵山脚下的川坊村--这个地方尽是沙土旱地,遇上缺雨就颗粒无收。要改变这个面貌,没有钱不行,钱少了不行。县里都找过了,解决不了。看能不能通过关系找市长要一笔扶贫款。

凭老王在省市工作几十年的老关系,帮着找市长不是件难事。他一口应承下来,毕竟都是平山人,他对扶贫队长讲的那个川坊村早有耳闻。原来那里是一片富庶的村庄,因为修建黄壁庄水库,村民们不得不迁出来。当初肥沃的良田没有了,旱涝保收的滹沱河畔少了稻麦两熟的好年景。川坊村变成了灵山脚下贫瘠的小山沟。一穷30年,现在想修水利,却祸不单行:在挖储水井的工程中,塌方砸死过人。与此同时,村里集体的羊群全部病死。工程刚进行到一半,不仅耗完了自筹的资金,还欠下了一大笔债……走投无路,又不甘心半途而废,这才硬着头皮想到找市长。

王杰平听完事情的始末缘由,爽快地答应帮着跑,最后说要帮到解决问题为止。"回去告诉村里的乡亲,这事国家一定会管,安心等一等,不要太着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第一次出马就失败了。老王跑了一整天,不但没有找到市长,连副市长也没见到。他知道领导总是很忙,即使跑上三五趟也是常有的事。干脆到领导的家门上去等,碰巧了也许能堵住。于是,老王把川坊村的支书和扶贫队长安排住下,并替二人交付了食宿费,做好准备打持久战。其实,寻找市长的住处又谈何容易呢?只好人托人打听,幸好老王对市里的大街小巷都熟悉。摸索了些时候,总算找到了一位副市长。事情明摆着,解释清楚了,副市长当即表示市政府一定帮助解决。这话听了真让人高兴。川坊村的人兴冲冲地回去了,他们等着上面的消息,日盼月盼,迟迟没有要解决问题的迹象。或许是大家都太心急了吧。

长时间的等待之后,老王又一次带着川坊村人进了石家庄。老王的家和市政府是大调角儿,至少有十几公里的路程,只能一趟一趟地换乘公共汽车,实在挤不上去了,就跟原来的单位要一辆车。要找的人好像故意和他们开玩笑,一会儿到桥东,一会儿到桥西。老王就带着老家的人,一路打听一路追,折腾了几个来回。还不错,终于见到了副市长,在书面报告上批了意见,责成有关部门尽快办理。这一回应该放心了吧。支部书记回到村里,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望眼欲穿的乡亲们,大家都做好了开工干活儿的准备,把尖镐、钢钎准备到手头儿上。

好事多磨,市里一直没有汇款到来。这样眼巴巴地等了一年多,只好再求老王,三进省城。

从另外一位副市长的口里听说,当初的批示的确催办了好几次,就是因为没有钱,事情便一直拖到了现在。老王为这件事已经跑了将近两年了,听领导说这话,心里挺大的不愉快,他有一肚子的话想说:"市领导很忙,这是真的,像川坊村这样的问题,因为忙,就不能解决,或者因为没有钱而不能解决,这都说不过去。忙是为什么?是为了工作。川坊村的问题这么急,已经提上来一年多了,居然解决不了。解决与否跟我毫无关系,我也不会从中得到一分钱的好处!"闹过这一次,那位副市长没有怪老王,相反的,他赞成这位老同志。人走了以后,他亲自督办,不久,川坊村就收到了10万元的扶贫资金。

川坊村是幸运的,债还了,水利设施建起来了。当年,村里就受了益,汩汩清泉灌溉着昔日贫瘠的土地,每亩750公斤的高产,使家家户户的粮食从缸里、囤里往外流……

立碑,是老百姓对恩人最高礼仪的感激与纪念。他们觉得王杰平当之无愧。

富了一个乡王杰平在帮助川坊村改变面貌的过程中,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川坊村四周的十多个村庄,也就是三汲乡管辖的范围,处于特殊的"死角儿"。这里是三县交界,交通不畅,也没有谁愿意插手管一管。自古以来这里就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祖祖辈辈凑合着,走一条窄窄的黏红土路。春天尘土满天,夏季遍地泥泞,雨水烂泥把村子一一困住,弄得谁也进不去,出不来。红土泥湿了又黏,干了又硬,当地人说,就是因为这条红泥路才受了穷。

三汲乡可不是穷山恶水,这里遍地是宝贝。比如丰富的矿产,蛭石、石英石……还有2300年前的中山国古都遗址,20多年前出土的文物足有两万件,而且是"件件珍宝"。这些文物到国外展出,轰动了世界。这庞大的自然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是当地人得天独厚的财富。可惜,交通不畅,只能捧着金饭碗要饭吃。

王杰平一边考察,一边暗下决心:修路!决心是一回事,落实起来又是一回事。这可不是动动锹镐就能办成的,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老王在银行干了一辈子,没想到离休之后依然要和资金问题打交道。他抢先一步,争取做省里的工作了。赶上河北省交通厅在汇源大酒店开会,王杰平在任的时候曾帮过交通部门的忙,因此,也在被邀请之列。如果只是为了吃饭,他是不会来的,这次赴宴有自己的特殊目的--当着掌握交通命脉领导的面,提出修建中山国古都遗址和灵山公路的请求。

趁着宴会之前的空当,老王找到省交通厅的两位厅长和市交通局的局长,把自己的心事和盘托出。都知道他是为民请命,人们都十分赞赏,市局领导当场拍板:"请转告平山,打个报告上来,我们照办不误!"这是1995年1月的事情。但是,一个多月过去了,平山县居然没有按照老王和他们合计好的办法,把报告递上去。老王心急如焚,想,如果地方的报告送不上来,就等于自动放弃了一件天大的好事,这关系到十多个村庄几千人的生活幸福,怎么可以懈怠呢?老王的电话一个个地催促着,事情还是错过了7月,拖到了8月。当王杰平找到那位声称"照办不误"的交通局长家,对方却遗憾地说:"太晚了,这个时候送报告来,有钱也安排完了。"谈到最后,局长说:"能不能解决,那得再研究研究。"从这一天起,老王就隔三差五地去交通局追问研究的结果。开始人家说还没有研究,后来就说局长开会、下乡或者出国去了。当老王见到局长,得到的却是冷冷的接待,也没请坐倒茶。老王站在那里听局长回答道:"市里没钱,要钱得找省交通厅。"没有弄出结果,站在原地的老王只好灰溜溜地退出来。不了解情况的人会说,王杰平虽然退下来了,但自己的职务待遇都很高,人缘也挺好,按理说,谁都该给点儿面子,怎么这次如此狼狈呢?其实,老王办事的原则并不是凭借职位与人缘儿。好在王杰平不怕冷面孔。他知道如果乡下人出来求人办事,恐怕要比自己难上许多倍。村里乡亲都敢四处奔波,自己还有什么可怕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跑到了1996年冬季,总算批下来50万元的专款。显然,这一点儿钱远远不够修路的所有开支。老王亲自到三汲乡勘察线路,一起做预算,一起抡锨镐……一条土面公路修成了,手里那点钱也用光了。临走时,他告诉乡亲们说:"路,先这么走着,冬春两季没问题。到了夏天,雨水大,就可能冲毁,平时注意维护保养。我再去找上边说说,咱们修一条硬面公路。"王杰平很清楚,修油漆公路的难度更大,花销还得6个50万。但他更清楚,一旦公路建成,那可就富了一个乡的人啊!自己费力劳神是微不足道的,关键是把好事做到底。离开三汲乡的时候,王杰平承诺:"我一定帮你们把事办成!"从三汲乡回来,王杰平就开始奔波,可是,第一趟就碰了钉子。他求人家帮忙,人家反过来请他帮忙:我们交通局有一亿多的外币,急需兑换成人民币,可是外汇局说手续不符,不能兑换。很长时间解决不了,现在连工人的工资都发不了……这种事,的确让交通局找对人了,老王原是省人民银行的副行长,同时也是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分局的副局长,这个忙当然可以帮。王杰平说:"先说清楚,你我这两件事不能往一块儿掺和,该办的则办,不该办的就不办。各是各的事,不能拿来交换。"日子不多,交通局的难题解决了,老王的问题却还是没有着落。因为事前说得很清楚,不能以此做交易,所以,老王毫无怨言,只得另想办法。最后,他找到一位交通局的主管副局长。他刚进办公室,那位局长正接电话,然后说有急事出去办,结果只剩下老王呆在那里傻等。幸好办公室还有一位不相识的工作人员。他听了老王的讲述,说:"其实,批给你们50万就够给面子了!"王杰平想,可能是催得太急了,总得留出时间给主管部门调查研究吧,不如再等一等。嘴上说不着急,不过是自我安慰,具体事情还是离不开自己的两条腿。跑到最后,省市交通部门终于肯大力支持了。事办成了,公路开始动工。为了这一天,王杰平受了多少累,他的老伴最清楚。当老王高烧39度时,血压也出现异常,低压升到110。这时候,正好县里来了人,他从床上爬起来,和县里的人赶到筑路工地,安排事儿去了。这就是他的轻重缓急。只有自己的病是可以被忽略的。

老伴儿能如数家珍地讲出王杰平的奔波历程:为三汲乡跑专款50万,共跑了56趟;为修油漆公路又跑了40趟。三年的电话费多支出3000多元。幸好有成绩,上边又批下来300万元修筑油漆公路。王杰平高兴,他的老伴也高兴,她是一位优秀的好内助,老王耗费了多少心血她最清楚了。

如今,一条15公里长的乡间油漆公路,已经在灵山脚下铺成。据说,山下的访驾庄一天就向外运输硅石和石英石200多车,一年的收入高达500万元!这里的村民还购置了数百辆汽车和拖拉机,跑运输为他们赚来了大把的钞票。同时沾了光的不只是这个小村子,还有三汲乡的所有父老乡亲。这是当地人几辈子做梦都想不到的好日子。

搬了一条河太行深处,距平山县城50公里的深山老沟,有个70多户的村子叫张家川。这里的老一辈人根本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还有平原和大海,因为村子四周百里之内全是大山。张家川的耕地也很少,每人不到六分。这里的百姓多少年来就是靠着这几分薄沙地生活,碰上好年景可以填饱肚子,赶上干旱的时候,就要挨饿,想一下子富裕起来谈何容易!村里的支部书记和村长一直在寻找门路。他们已经看好了村边那个落差70米的山崖,如能引水上山,利用这个陡崖,既可以浇地,又能发电。县里的行家被请到村里,仔细考察过这个地方,认为引水上山的想法可行,有100万元的资金就能够解决问题。

戏剧性的巧合,张家川的支部书记和村主任通过本村在外省任职的离休老干部,辗转找到了王杰平。他们彼此都从未见过面,两个农民显得拘束而紧张,甚至连坐一坐都不敢。王杰平笑着把他俩摁在座位上,亲自沏茶倒水点香烟,然后就亲切地拉家常。这么一聊,大家一下子变得亲热、轻松了。张家川的事被一五一十地说出来,老王稍微一合计,说:"这是件好事。你们放心,我帮着办!"话不多,让两个陌生人吊了几年的心瞬间落地。跑了这么多年,这么多地方,从来也没有遇上如此贴心的答复,看来,张家川的未来是有指望了。两个人兴奋得不知所措,乐了许久才想起来说:"咱们上街,找个地方坐坐吧。"老王当然明白"坐坐"是什么意思,他干脆说:"天还不晚,你们俩抓紧时间回去。"一边说,他一边取出两个新的提包,递过去,"你们俩常出门,手里的提包太破旧,拿着这个。"然后,又拿来一大堆饮料和食品,说:"天热,路远,带着路上用。"从此以后,张家川的村干部几乎隔几天就来一趟,王杰平也开始盘算着如何跑资金。他带着俩人一一拜访有关单位:省扶贫办、省农行、市农行、县农行……碰了数不清的钉子,看了无数不阴不阳的脸色,从这家出来又找那家,找张三不行再找李四。最后,跑得村干部都有些气馁,更有些不好意思,老王却鼓励他们:"不要紧,办事不能怕麻烦,好事多磨嘛,事情总有解决的一天。"果然,按照当初的预算,省农行分三批划拨给张家川村105万元专款,其中还有30万元是后来增拨的。不管怎么说,张家川这样一座小村庄,辈辈受穷,连打醋买盐的钱都没有,谁能想到会有一百多万的扶贫款呢?这是他们脱贫致富的资本,怎么能不珍惜呢?村里人没有见过王杰平,却都像很熟悉似的,乡亲们感恩戴德地议论着这位陌生的好心人:他那么大年纪了,和咱们一不沾亲二不带故,不图一分钱的好处,到底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