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科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2599600000008

第8章 富兰克林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美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政治活动家,出生在美国东北部的波士顿。当过学徒和印尉工人。他一生有很多创造发明,研究的成果涉及经济学、地质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电学、化学、气象学和农学等领域。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他参与起草了《独立宣言》,并不顾年高体弱,出使法国,赢得外援。人们赞誉他“从天上夺下了雷电,从暴君手里夺下了权杖”。

读书与写作

富兰克林于1706年元月16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城的一个蜡烛商人的家里。他的父亲一共有17个儿女,他排行第15。富兰克林8岁入学,10岁就中途辍学,12岁那年,父亲让喜欢读书的富兰克林到他的哥哥詹姆士的印刷厂当学徒工。

富兰克林15岁那年,他哥哥和朋友一起办了一份叫《新英格兰新闻》的报纸,差不多每期都发表一些文学小品,很受读者欢迎。富兰克林虽然对他们写的文章很钦佩,但他却看不惯他哥哥的臭架子。富兰克林决定也写一写文章,别让他哥哥总是那样臭美。然而,富兰克林能把文章直接交给他哥吗?那样,他哥哥必定会连看都不看地将稿子撕得粉碎。怎么办?富兰克林决定变换字体,用化名写一篇小品,然后趁天黑把稿子从印刷厂的门缝塞进去。他哥哥最先发现这篇稿子,认为文章写得很精彩。文章的署名是“莎伦丝·多古德夫人”,他哥哥感到奇怪了,他可从未听说过波士顿有这样一位“女作家”啊。朋友们审阅的结果是,纷纷同意先发表再说。在以后连续的几期,富兰克林的哥哥都会准时收到这位“夫人”的来稿,稿子写得很好,所以毫无例外地都被发表了。一时间,“莎伦丝·多古德夫人”成了家喻户晓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的名作家,文笔之优美、老练,使众多读者都相信:这位“夫人”一定是一位“名教授”,然而,整个小市镇,却找不到这样一位“夫人”和“教授”,最后,谜底终于揭开,原来这样一位集“夫人”与“教授”于一身的名作家,便是15岁的小学徒——富兰克林。这个谜底是富兰克林的哥哥破的,他哥哥出于好奇,决心破这个谜。于是,他算准“夫人”投稿的日期,然后,在印刷厂里整整坐了一夜,最后终于抓住了富兰克林。然而,哥哥不仅没有称赞弟弟的才学,反而把他臭骂了一顿。哥哥许多霸(bà)道的行为,使备受虐(nüè)待的富兰克林越来越无法忍受,他认为哥哥是一位“暴君”,终于在17岁那年,他挣脱了哥哥的束缚(fù),离开了故乡,独自一人到费城去谋生。

富兰克林在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方面有独特的办法。当他读完一篇好文章之后,他就把这篇文章的内容写成详细的提纲,过几天之后,他不看原文而根据提纲把文章写出来,然后把自己的文章与原文相比较,作一些更正和修改。在这样的训练中,他发现自己的词汇量不多。他认为扩大词汇量的好办法就是写诗,于是,他试着把许多散文写成诗歌。过些日子他又把这些诗歌改写成散文,反复进行练习。通过这样刻苦的训练,富兰克林的写作能力提高很快。

富兰克林有不少著作,包括《废时论》、《幸福论》、《奸商论》、《教育论》等。其中以《自传》和《穷人理查德历书》最有名。《自传》是一本叙述他的家庭身世的书,书中具体描述了他从一个穷孩子成为一个实业家、科学家、作家、发明家和革命家的奋斗的一生。

他的自传,自始自终皆如此亲切真实,所以其中琐(suǒ)细的轶事和训诲的部分,比历史事件的记述,来得有趣。此书文笔生动,风趣幽默,颇(pō)值一读,是美国文学史上反映18世纪北美殖民地人民觉醒和争取独立自由的一部优秀作品。200多年来,它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并被翻译成了各种不同的文字。

“第二个普罗米修斯”

少年时候,有一天,富兰克林坐在池塘边沉思。鱼儿在水中穿梭来往,鸭子安详地浮在水面,一只小青蛙跃入水中,飞快地游去。他看得出了神儿,心想,如果我的手脚上也长出像鱼、青蛙和鸭子那样的鳍(qí)和蹼(pǔ),不就能够游得更快了吗?

对,发明一种东西,代替鳍和蹼。

回到家里,他就开始设计图纸,物色材料,动手制作。几天后,他把那惊人的“发明”带到了小朋友们的面前。那是两只类似拖鞋的东西,还有两块长长的、椭(tuǒ)圆形的、一面有孔的薄板。

“这是什么东西?”

“游泳加速器。”富兰克林一边回答,一边脱下衣服,把那拖鞋似的东西套在脚上,然后,把两只手的大拇指,套进两块椭圆形薄板上的小孔里,“咚”的一声,跳入水中。没等伙伴们回过神儿来,他已游出去很远了。上岸后,伙伴们称赞他,他却说:

“这个游泳加速器太笨了,差点儿把我的手腕勒断,我一定要设计一个更好的。”

一天,他在海边眺望眺望(tiào):从高处往远处看。,远处被海风鼓起的风帆,给了他启示。如果给自己安上一个风帆,借着风力,游起来不就毫不费力了吗?他很快又联想到了风筝。他决定就用风筝作他的风帆。

他请好朋友柯林斯给他当助手,让他先把风筝放上去。他自己脱掉衣服后,从柯林斯手中接过风筝,仰面躺在水上,凭借着风筝的力量,快速游去。

富兰克林感到自己真的像鱼儿似的,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着。小伙伴们都看呆了,直到他游出去老远,他们才醒悟过来,笑着、叫着,追随着他,在池塘岸边飞跑。这次实验很成功。

他游完一英里,晾干身体,穿好衣服,小伙伴们才先后赶到。

这次实验也使富兰克林与风筝结下了不解之缘,许多年后的一天,他做的雷电实验,也是使用的风筝!

40岁以后,富兰克林才有时间从事自己喜爱的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

1752年夏天,富兰克林做了一次轰动世界的实验。

在那之前,富兰克林发现,天空中的闪电和摩擦产生的电,有下列几个共同之处:①发光;②光的颜色相同;③光线曲折;④运动迅速;⑤可由金属传导;⑥爆炸时发出响声;⑦存在于水和冰中;⑧通过物体时,能使物体分裂;⑨能杀伤动物;⑩能熔化金属;⑩引着易燃物质;⑩含有硫磺(huánɡ)味。

此外,他还发现“电流易被尖形的金属棒吸收”。但是,他还不知道天空中的闪电,是否也有这种特性。他设想,如果天空中的闪电,也具有这种特性的话,就可以利用一个有尖端的物体,把闪电吸引下来。然后,再用一根金属导线,把电导入地下,从而使建筑物免遭雷击。

富兰克林决定进行一次试验。

有一天,他在湖边散步,看到水中戏水的孩子,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借助风筝加快游泳速度的事。

“风筝!对,就用风筝。”富兰克林兴奋地拍着自己的脑袋,大步赶回家去。

他用丝绸做了一只大风筝,风筝的顶端缚(fù)上一条尖得像针似的金属线,作为吸引电的“先锋”。让穿在风筝上的绳子作导体,在绳子的末梢系上一块绸带,作为绝缘(yuán)体。又在绸带和绳子的交接处,挂上一把钥(yào)匙(shi),作为断路器。

一个“大雨欲来风满楼”的下午,富兰克林带着儿子威廉来到离家不远的田野上,那儿有个木棚可以躲避风雨。富兰克林趁着雨前风大,把风筝放起来,逐渐升到了空中。这可是一次冒着生命危险进行的科学实验啊!

一道耀眼的闪电掠过天空,远处传来滚滚的雷声,大雨哗哗地下了起来。富兰克林睁大眼睛仔细瞧,发现只要雷电一闪,绳子上的毛茸茸的纤维,就一下都竖立起来。

富兰克林小心地把食指伸到钥匙的旁边。噼啪!一个火花从那里跳了出来,打在他的腕(wàn)节上。他感到一阵麻木,赶紧把手缩了回来。

“您怎么啦?爸爸!”威廉关切地问。

“没什么,孩子。”爸爸满脸笑容地说,“我们的实验成功啦!你知道吗?天空中的雷电,与人工产生的电,是一回事呢!”

富兰克林的雷电实验成功后,他又琢磨着怎样引下雷电。他和儿子一起设计起避雷装置来。

他们把一根三米多长,顶端尖尖的细铁棒,安置在烟囱上。铁棒的末梢拴(shuān)上金属线,把金属线沿楼梯引入屋子里,最后连到一个金属水泵上,并在金属线通过屋子的这段,都套上玻璃管。由于水泵是通向地下的,这样,从烟囱顶上引导下来的电,就会乖乖地进入地下。

他又把楼梯上,靠近他卧室的那一段金属线,去掉玻璃管,分成两股。两股之间的距离约六英寸,他在那两股线上,各挂上一只小铃,铃的中间,用丝线吊着一只小铜球。

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富兰克林一家睡得正浓,突然卧室外面一声霹雳,好像有东西爆炸了一样,把一家人都惊醒了,富兰克林立刻从床上跳了起来,冲到室外。只见一道道炫目的白光,在两只铃铛之间,川流不息地闪现着。富兰克林说:

“这就是击在我们屋顶上的雷电。它通过烟囱(cōnɡ)顶上的金属棒,正经过这里奔向地下呢。要不是安上那条金属棒,我们的屋子早被击毁了。这条金属棒就叫避雷针吧!”不久,富兰克林把这次实验的经过,写成文章,发表在报纸上。很快,费城的家家户户都安装上了避雷针。后来,这项发明还推广到了世界各地,至今我们还可以在各种建筑物上,看到富兰克林发明的避雷针。

费城的地方长官,为了感谢富兰克林的发明,决定授予他专利权,被他拒绝了。他说:“我日常所需要的一切,都是大家供给的,我为大家出这么一点力,是微不足道微不足道: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的,我怎么还能让大家报答我呢?”

对富兰克林来说,能够对人类有所贡献,是他最大的幸福。大哲学家康德曾这样称赞他:“富兰克林是第二个普罗米修斯。”

由于富兰克林在科学界的出色成就,仅受过两年正规教育的他,不仅同时获得哈佛大学和耶(yē)鲁大学授予的荣誉硕(shuò)士学位,还在1752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英国的爱丁堡大学、圣安德鲁大学和牛津大学先后授予他博士学位。

伟人的表现

富兰克林是一个令人信赖的人,一个富有智慧的人,一个深谙(ān)社会事务和人情世故的人。

有这样一则故事,足以表明富兰克林在智慧上和道德上的日臻日臻(zhēn):一天一天地达到。成熟,当时,富兰克林还是一个年轻人,他非常想让自己获选为费城州议会的文书办事员,这样可以为他的印刷厂带来许多业务。可是就在此时,出现了一项不利的情形。议会中最有钱又最能干的议员之一,却非常不喜欢富兰克林。他不但不喜欢富兰克林,还公开斥骂他。这种情形非常的危险,因此,富兰克林决心使对方喜欢他。但是,怎样做呢?给这个议员一点点小惠吗?不,这样做会引起他的疑心,甚至轻视。富兰克林太聪明了,太懂得人性了。因此,他采取了一个相反的方法,他去请求这个议员来帮他一个小忙。那么,向这个议员借10块钱吗?不是!他所请求的,令对方觉得非常的高兴——这个请求触动了他的虚荣心,使他觉得获得了尊重。这项请求,很巧妙地表示出富兰克林对对方的知识和成就的仰慕。

富兰克林之所以在一生中不断取得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能随时增进自身修养,汲取汲取(jí):吸取。知识,与周围的人搞好团结,取得他们的支持。后来,富兰克林成了一名出色的外交家,这与他的道德和智慧是分不开的。

1775年5月5日,富兰克林从英国回到费城。在这之前两星期,即4月19日,驻在波士顿的英军,突然袭击列克星敦和康克得,破坏当地民兵的秘密军火,遭到反击。独立战争从此开始了。

富兰克林回到北美,立即投身于革命。他被选为宾州治安委员会主席,负责组织义勇军,采买军火,发行军需公债,用武力保卫宾州。他还担任了宾州议会主席。宾州议会派他出席了1775年5月召开韵第二次大陆会议。

1776年6月,富兰克林参加了《独立宣言》的起草工作。

《独立宣言》是美国革命的重要文献,它宣布摆脱英国殖民统治,成立独立的合众国,主张“人人生而平等”,人权不可侵犯,主权在民。马克思曾称它为“第一个人权宣言”。富兰克林和杰斐逊、约翰·亚当斯等人,作为起草人,与这个宣言共同载入了史册。同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这一著名文件。北美殖民地人民正式宣告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美州大陆上一个新的国家——美利坚合众国从此诞生了。

战争初期,英美双方力量对比相当悬殊,英国的正规军远比大陆军强大。1776年12月,富兰克林受大陆会议派遣,前往巴黎,争取援助。

富兰克林早为法国各界人士所熟知。他到达法国不久,就赢得了法国舆(yú)论的同情,一致主张援美。但法国政府却动摇不定,他们对北美殖民地反英斗争能否取胜,尚无信心,不愿轻下赌注,而是采取两面派的手法:一方面暗地贷款和运输军火给北美殖民地,另一方面又在英国面前表示中立,富兰克林的使命极其艰巨。

在困难面前,富兰克林沉着冷静。他一方面利用法国社会进步人士的力量,对法国政府施加压力;另一方面,巧妙地利用英法间的矛盾,迫使法国与美结盟,参加对英作战。1777年12月,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宣布,准备承认美国,并与美国缔结缔结:订立(条约等)。同盟。1778年2月6日,富兰克林代表美国政府,与法国政府签订了《美法友好商务条约》和《美法同盟条约》。富兰克林的努力,最后取得成效。同年6月,英法两国不宣而战。1780年,法国远征军抵美参战。接着,法国的同盟国西班牙和荷兰也站在美国方面。俄国、瑞典、丹麦、普鲁士等纷纷宣布武装中立。英国的国际地位更加恶化。1781年10月19日,英将康华里在约克镇惨败,率8000人投降,美国独立战争就此胜利结束。1783年9月,富兰克林等三人代表美国与英国签订了《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北美13州独立。

1785年7月,富兰克林回到美国,立即被宾州人民选为州长。1787年,富兰克林已经82岁,尽管他年老体弱,但仍以宾州代表的身份出席了制宪会议,并起到了重要作用。1790年4月17日,富兰克林在费城与世长辞。

富兰克林作为政治家,他与华盛顿、杰斐逊等人并列载入史册;作为科学家,他是电气科学的先驱;他还是成功的商人和文学家;他的名字与许多美洲第一连在一起,美洲第一个图书馆、第一个学术团体、第一个消防队和费城第一家医院都是他创办的。他声名显赫(hè),却非常谦虚,他的墓碑上只写着这样几个字:“印刷工富兰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