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探险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2599800000020

第20章 麦哲伦(2)

当麦哲伦还在葡萄牙王宫的时候,哥伦布已经开始了他横跨大西洋的探险活动。1493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获得了成功。2月,哥伦布远航回国时,因海上风浪过大,一时难以返回西班牙,请求到葡萄牙的港口避风。裘安二世听到这个消息后,不仅允许船队入港,为船员提供食物和水,还请哥伦布入王宫作客。在宴请哥伦布时,这位探险家不仅大谈航海探险的经历和收获,还公开对裘安表不出轻蔑和不满。国王招待哥伦布的时候,身为侍从的麦哲伦在场。他被哥伦布远航探险的经历所感动,为哥伦布的成功而自豪,同时,对他轻蔑国王的态度深表不满。他暗下决心,要学习航海知识,掌握航海技术,有机会一定要去探险,不仅要获得比哥伦布更大的成就,还要给葡萄牙争光,给他热爱的国王和王后争光。

招待哥伦布的宴席结束后,麦哲伦就悄悄地向王后提出,他想去当一名海员。王后问他,为什么要当海员?他说,当海员可以远航探险,可以为葡萄牙获得更多的土地。他的回答并没有引起王后的兴趣。她只是对麦哲伦说,你今年才13岁,哪一条船上要你?王后的回答使麦哲伦很扫兴。

想当海员的要求被王后拒绝后,麦哲伦并没有丧气,而是更加关注航海探险的事。他还利用王后的信任,在宫里宫外搜集航海书籍,还主动向有经验的海员请教。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是不缺乏航海家的。麦哲伦从这些人口中了解到,要当航海家,就必须懂得地理、天文、气象、海洋等方面的知识,还要有航海经验。听到这些,麦哲伦便利用在宫中的便利条件,设法找地理、天文方面的书来读。

1495年,裘安二世突然病亡。统治者们在裘安的远亲中选出了一名叫作曼努尔的人继承王位。

曼努尔即位当了葡萄牙国王,被称作曼努尔一世。他知道向海外扩展对于葡萄牙经济和政治发展的重要性,于是,上任后仅两个月就提出一份探索印度航线的计划,交给议会讨论。议会以多数票通过了曼努尔一世的计划。曼努尔一世亲自选定航海经验丰富、又有指挥能力的达·伽马充任队长。就这样,葡萄牙第一支远航印度的船队建立起来了。这支船队由四艘新建造的木船组成,最重的旗舰达200吨。船上装备了大炮,还储备了够吃10个月的食品。

麦哲伦知道国王在组织印度洋船队,就向老王后提出参加船队的要求。王后舍不得这个侍候了她6年的孩子。但是,麦哲伦要求很坚决。王后只好同意了。就这样,麦哲伦加入了远洋船队。

伟大设想

1496年麦哲伦开始在国家航海事务厅工作。他因此看到了国家远征队的许多秘密航海报告,并学到了很多航海新知识及最新的地理学见解。后来他参加了葡萄牙远征队,多次在印度和非洲战场上冲锋陷阵,直到1513年在侵略摩洛哥的战役中,左腿膝部被长矛刺中,伤及神经,终身成了瘸(qué)子才被迫撤离前线。可他仍一再坚持要留在军队为国效力。虽然麦哲伦一心想尽忠葡王,可是时乖运蹇时乖运蹇(jiǎn):指时运不好。的他却总是厄(è)运缠身。腿残后他被指派看管缴获物品,偏偏有人趁机诬告他监守自盗监守自盗:盗窃自己所看管的公家财物。。对麦哲伦来说,伤痛算不了什么,最令人难堪的是名誉被玷污。于是他收集了各种证明他无罪而有功的证据,满怀希望地回国要求国王秉公论断。虽然最终证明了他的清白无辜,而国王的答复却叫人失望至极。麦哲伦从没有过多的奢(shē)望,只要求得到应有的尊严和待遇,可命运对他却过于苛刻:八年出生入死的戎马生涯留给他的除了船长的头衔和一个马来亚奴仆亨利之外,只有创伤、痛苦和一只跛脚。

倘若换了别人,十有八九要怨天尤人,灰心丧气;甚或干脆偃(yǎn)旗息鼓,就此苟且一生。但是麦哲伦不甘心被命运操纵,相反,他与生俱来的不屈精神注定了他永远要跟命运抗争。少言寡语,我行我素,这就是麦哲伦的个性。他总是默默地思考,暗中决定该做些什么。其实早在从印度回国时,他的心里就已经藏着一个“秘密”了:从欧洲出发向西绕过美洲抵达最富饶的东方“香料群岛”。他的这个念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原来1509年9月进攻马六甲的战斗中,麦哲伦冒死救了一个水兵,这个人就是由此成为麦哲伦生死之交的弗兰西斯科·谢兰。谢兰后来到了“香料群岛”之一的干那底岛,得到当地酋长的垂青,遂留在岛上,安享余生。他和麦哲伦一直保持通信联系,他在信中描绘了岛上的宜人风景和丰富物产,还说岛的东面是一片汪洋。他写道:“我在此地发现了一个新世界,它比瓦斯科·达·伽马发现的地区更大更富。”并表达了他盼望与麦哲伦重逢的殷切心情。正是他的来信启发了麦哲伦的灵感。1513年,西班牙人瓦斯戈·努乃兹·巴尔波亚从大西洋穿越巴拿马海峡登上高山,看到了西面茫无边际的大海,称之为“大南海”。麦哲伦得知这一发现后立即想到:既然谢兰描述的岛屿位于地球的最东面,岛屿的东面又是海洋,而美洲大陆的西面是“大南海”,那么或许从西方到达岛屿比从东面走达·伽马的路线更为合理。问题在于如何才能找到从大西洋到“大南海”的通道呢?

麦哲伦遭到葡王的冷遇和羞辱之后,便埋头投入他的秘密计划。他常常到皇家图书馆查阅地图和资料。还结识了同病相怜的天文地理学家路易·法利罗。法利罗的理论研究方法和他制作的海图、罗盘等航海仪器使麦哲伦如虎添翼如虎添翼:好像老虎长上了翅膀。比喻力量本就很强大的人又得到新的助力。。

在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的二三十年里,资本主义在欧洲各国开始萌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都迫切要求向海外寻找市场和原料产地,于是纷纷派出远航探险队去寻找通往东方的航线,有的向西北到达了纽芬兰和格陵兰,有的向西南到达了巴西,却没人能够到达最令人神往的东方。有人声称在南纬40度找到了一个海峡,消息传到麦哲伦耳中,简直让他兴奋不已!因为他从著名宇宙学家马尔丁·贝格依姆绘制的地图上曾看到在这个位置上清清楚楚地标有一个海峡!现在的消息不是正好与之相印证了吗?!于是当寻找西航路的热潮已逐渐冷却的时候,这个一向沉默无言的船长却突然挺身而出,满怀信心的宣称:“大西洋和‘大南海’之间有一个海峡,我对此深信不疑,而且我知道它的位置。请给我一支舰队,我将告诉你们海峡在哪儿,并且我要从东到西环绕整个地球一周。”(斯蒂芬·茨威格《麦哲伦的功绩》)麦哲伦终于公开了深埋在心底的“秘密”,他斩钉截铁斩钉截铁:比喻说话做事果断坚决。地断言:“我,只有我知道这个海峡,而且还知道到什么地方去寻找。”

麦哲伦想通过大西洋到太平洋的计划,当时还没有一个航海家敢于设想。怎样完成这样一个代价很大,又特别危险的事业呢?

他本愿用鲜血和生命为葡萄牙服务,想为国家开辟一条到摩鹿加群岛的新航线,但遭到了冷遇和轻视。他很想把自己的才能全部施展出来,报效祖国,而祖国的统治者,在他穷困时抛弃了他,也免除了他对祖国的义务,竟同意了他出国任职,不需他为祖国效劳出力。

麦哲伦有个特点,他对自己一经决定的事,从不急于求成地草率从事。他有耐性,善于沉默,很有远见,计划和决定不考虑成熟,绝不向人披露。

他在一年当中,查阅各种航海资料,并继续锻炼自己,更好地掌握航海技能。过去的军人和海员经历,使他成为军事技术能手和学识渊博的航海家。他会击剑、用枪,会使用长矛和铁锹。还会操纵帆船和掌舵(duò),能划船和使用罗盘地图、指南针及各种航海仪器。他能操纵火炮和正确地观测天文星座。这一切,对他的环球航海计划都是非常有用处的。

但他的计划被自己的国家拒之于千里之外,葡萄牙的船主也不愿把船交给不被宫廷宠爱的人,所以惟一的出路是到外国去寻求支持资助。他首先想到西班牙去,因为,西班牙看到葡萄牙已从西南经非洲南端,捷足先登摩鹿加香料群岛了。如果西班牙人也循此路进发,就势必要在漫长的海路上冒着与葡萄牙作战的危险。于是,麦哲伦于1517年秋天,来到了西班牙。

西班牙当时有一个主管海船、航海和商品贸易的机构叫印度院,人们打算悬挂西班牙国旗进行新的探险,就必须首先取得该机构的允许,才能得到支持。

麦哲伦知道自己是一个来历不清又没有名气的葡萄牙人,印度院是难以相信他的。但他有非凡的耐性,从不想入非非,或者自我陶醉而盲目乐观。他切合实际地分析了情况,便决定同那些手握财权的人联系,取得支持,再去同印度院权威人士谈判。

他找到了原属葡籍的塞维利亚要塞司令,受到了热情接待,两人十分投缘。后来,他成了要塞司令的女婿,并取得了西班牙公民权。这时,他可以去印度院了。但是,一般说来,当权者对所有出类拔萃的人物,都是不信任的。印度院这个重要机构没有给麦哲伦以帮助。

他的全盘考虑变成了枉费心机,他的慷慨陈辞也变成了徒劳无益。印度院不相信他的方案,看来,这次西班牙之行,对于他的环航计划而言,难道将一无所获吗?正当他坠入绝望的深渊时,却福从天降。印度院三名成员之一的官员阿朗达,对麦哲伦印象不错,请他前往接洽商谈。阿朗达从他的计划中看出大有好处,便私下和麦哲伦详细探讨了环航的问题。

由于阿朗达的人情关系,西班牙的宫廷大门向他敞开了。经过麦哲伦在御前会议上的力陈己见,使众人认清了他不是说空话的幻想家。他请求西班牙宫廷能给他提供一支舰队,从西航行到美洲大陆南端,到另一个大洋中的摩鹿加群岛,这样便能赶到葡萄牙人前面,香料将大批源源而来,变成数不清的财富。

人不论高低贵贱,都愿意相信有利可图的事情。麦哲伦的结论是如此使人高兴,以至没有人去反驳他那令人快活的结论。

多数大臣对此计划的冷漠,由于红衣主教方谢卡的支持而使问题迎刃而解了。方案基本被采纳了,并通知麦哲伦写书面申请,阐(chǎn)明要求和愿望。最后于1518年3月,计划得到了西班牙国王的批准,双方正式达成了协议。

协议规定了麦哲伦西行航海到摩鹿加群岛;任命麦哲伦及其子为新发现地的总督;新发现地收入的二十分之一归麦哲伦所有;其继承人将享有这些土地和岛屿的总督封号;政府准备五艘船只和船员,以及武装和粮食等。国王还下令全国有关部门,给这次航行以全力支持,协助进行一切准备工作。

麦哲伦这个被祖国抛弃、受歧视的穷汉,一夜之间变成了西班牙的海军上将,整个舰队的主宰,成为自己一切行动的主人。

为了能够出发航行,那千头万绪的准备工作和人为的破坏、阻碍,一件接着一件地向麦哲伦袭来。在英雄的业绩载入史册之前,他们都在一步一步地进行着艰苦卓(zhuō)绝的建树。而这些千难万险的建树,又常被人们不了解而泯(mǐn)没不闻。其实,没有了这些创业年代的建树,也就没有了英雄们一生中激动人心的成功时刻。

麦哲伦的顽强精神,在他努力争取得到船队、建立船队及装备船队之际,表现得最为惊人。谁也说不准,环航地球一周,究竟需要多少时间,也不知道这条无人航行过的道路要把船队带往何方?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来装备船队呢?当他提出方案时,还较容易,实现起来却困难万分。这一点和世界上其它事情一样,提出较易,实现很难。

长期默默无闻的麦哲伦,这时却显示出了其惊人的组织能力。他对每一个细节都安排得井然有序,既有计划又有求实精神,尽可能防止一切漏洞。他亲自接收所有准备物品,并详细检验审查。同时,还要防备有人居心叵测居心叵测(pǒ):存心险恶,不可揣度地故意破坏。

他一点也不算过虑,阻挠和阴谋不断发生,但是这一切都没把麦哲伦吓住。

首先破坏他的环航计划的是葡萄牙统治者,葡王指示驻西班牙大使,尽量设法将麦哲伦计划扼杀在摇篮之中。葡驻西大使找到麦哲伦,软硬兼施,诱逼其放弃环航计划,但被婉言拒绝,理由是已答应西班牙国王,所以要履(lǚ)行诺言。这个大使一看麦哲伦毫不买他的帐,便又找到西班牙国王陈说利害,为了两国关系,要求把麦哲伦放回葡萄牙,或推迟环航探险计划。但这均被西班牙国王拒绝,葡国的外交抗议也被搁置起来无人过问。世上的事往往如此,当你不想的东西,被别人不惜任何代价地得到时,就会产生后悔的感觉而想夺回。葡王此时正是如此。而西班牙宫廷则正相反,看到葡萄牙国王拼命想要回麦哲伦时,则无论如何不肯把他放走了,而且想赶快让他出海远航。

葡王继续指令驻塞维利亚领事破坏远航计划。这个公使采取造谣、煽(shān)动和蛊(ɡǔ)惑人心的做法,并挑拨离间民族感情。但是这一切阴谋活动,有惊无险地在麦哲伦沉着镇定的应付下,一一化险为夷。

外部环境使麦哲伦伤透了脑筋,糟糕的内部矛盾又接踵而来。先是经费困难问题,在麦哲伦不屈不挠的争取下,说服了一些富人投资而获得解决。接着又冒出了西班牙商务院不许过多地招募葡萄牙人的问题。这使麦哲伦意识到西班牙宫廷并不完全信任他,尽管诏书赋予他无限权力,可以自行招募选用船员,可是,还是干涉了他的权力。其他困难一个接着一个。不是货物不能按期运到,就是某个西班牙船长抗拒命令,天天争吵不休,眼看船队有无法启航的危险。麦哲伦凭着他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而力挽狂澜力挽狂澜:原指防堵百川泛滥。比喻阻止异端邪说的横行蔓延。现指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使五艘舰船装备齐全,做好了待命出发的准备。

出发前,麦哲伦作出了这样的决定:即使西班牙宫廷对他成功后的功绩不给什么报酬,他也不会再和葡萄牙宫廷去讨价还价了。他要对诺言和责任执行到底。现在,只有死神才能摧垮麦哲伦的意志。

所有的敌对感情和阴谋虽使他忐忑不安忐忑不安:形容心情很不安定。,但正如一切伟大人物一样,不仅没有削弱他争取环绕航行地球一周的意志,反而锻炼了麦哲伦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毅力。

世上许多人驾驶生命之船行进时,越走越离他追求的目标越远,仔细研究,才看出他们驾驶生命之船的舵把不稳,所以,跟着狂风暴雨的风向;随着海浪的冲击,不能朝既定的方向前进,也不能在风向改变时,及时调整生命之船的航向。他们没有坚决朝自己目标行进的魄力。终其一生,总在迁就环境,总在怨天尤人,结果,他们就被环境淹没,沉落到失败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