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探险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2599800000009

第9章 马可·波罗(4)

光阴荏(rěn)苒(rǎn),17年的时间如白驹过隙在马可的旅行探险中流逝,思乡之情,在马可一家的心头弥漫。虽然忽必烈的恩宠使他们难于启齿,但衣锦还乡的心愿始终萦绕心头。此时,忽必烈年事已高,马可在他百年之后的宫廷之争中命运如何,也将是无法预测的。

恰巧这时碰上了一个机会,统治波斯的蒙古族波斯阿鲁浑的王后死了,想从蒙古皇族中选一个新后,派使臣进谒忽必烈皇帝,请求赐婚。忽必烈皇帝命以美丽的阔阔真公主下嫁波斯阿鲁浑汗。

但因中亚一带的战争,护送的人又折返大都。后来决定乘海船前往波斯,由于尼古拉兄弟和从南洋出使回来的马可懂得些海上航行情况,便被皇帝派为专使,护送阔阔真公主到波斯,任务完成后可返回故乡。但要求能再回到元朝来。波罗家族恭敬地叩头,表示照办。

大约1291年初,波罗族三人连同随从共六百余人,护送阔阔真公主前往波斯。

他们分乘十三艘大船,带上足够两年的食品和充足的淡水,从福建的泉州港扬帆启航。

当波罗家族跪在忽必烈皇帝面前告别时,一种即将回到故乡的喜悦心情,溶入立即要离开中国而产生的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中,使马可他们惆怅万端。当船队慢慢驶离泉州港时,波罗家族三人眼含热泪,眺望着逐渐远去的中国广阔的河山,预感今日一别,恐怕重逢无日了。

马可·波罗二十一岁来到元朝,至今已三十八岁了。他热爱故乡威尼斯,也热爱呆了十七年的中国土地。正想到这里,汹涌的波涛使大船摇晃起来,船上的人们,朦胧地觉察到了航海的危险。

船队沿着印度支那半岛南下,绕过当时的安南和马来半岛途经今日的越南岗港和新加坡,来到了马六甲海峡。一路之上,时而怒涛山立,惊浪排空;时而海平如镜,和风吹送着夕阳落霞,海岛追逐着浪花。

白昼之间,水天相连,大海茫茫;夜晚,星辰闪耀,苍穹如盖。风平浪静之际,只见那海水烟波荡荡,潮来汹涌,而使人心旷神怡。而狂风怒号之时,则黑浪掀天,船只如无处可栖的小鸟,惊惶不已。那大船如同小盒子般,一会儿沉入浪谷之底,前后左右全是惊涛骇浪紧抱着船只,吓煞波罗家三人和公主等一千水手、随从;一会儿又被浪推到海浪之顶,高耸浪头之上,下面是咆哮万端的无边海浪,又吓得诸人丧魂丢魄。此时,船只叽嘎作响,好似马上就要四分五裂坠人无底深渊。再加上摇撼得使人五脏六腑都要吐出来的感受,耳边听到浊浪排空的轰轰隆隆响声,真使船上的人疑是进入地狱之中。

这种现象经常发生。船队开始出现了不幸。有的船被浪打坏了,沉入海底;有的船上的人员被巨浪卷入汪洋大海,永别了人间。伤亡的出现,使得大家情绪有些沮丧。

马可·波罗看到了这一切。那凶猛的浪头一个接一个的从黑暗中翻滚出来,咆哮着扑奔到船旁和甲板上,人们看到的都是滔滔浊浪,风浪声音震耳欲聋。特别是狂风暴雨的夜晚,就更使人心惊胆战不已。

在四周全是一望无际的海洋,除了全船的人团结起来,齐心协力地驾船与海浪和大风搏斗外,别的什么也顾不到了。马可·波罗知道,此时此地没有什么神仙能够救自己,全靠全船人员,团结一心和狂风巨浪搏斗了。这时候,正是生死一线之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他想起了在死亡沙漠中的经历,汗水湿了衣服又干了,一身脏、汗、臭,体力极疲惫,冷热交替,沙风使人丧命,饥渴使人产生幻觉,间或还有热风和强盗的侵袭……简直苦不堪言。全凭着坚强的信念和智慧,以及健壮的体力,终于到达了中国元朝。如今又遇到了不同情况,在茫茫无际大海中,遇到了波涛兀立危险的交关性命。

马可·波罗想到自己是个乐于追求危险的人,因此必须同时具有面对危险的勇气。实际上,生命从降生开始,就充满了危险。大海是以险恶多变出名的,马可·波罗觉得通过这重重危难,去寻求胜利是一件乐事。

马可·波罗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同船的人,大家受到了鼓舞,齐心协力利用风势驾驶着这艘大帆船,正如俗语说的那样,大风可以把船吹沉,但也可以推动帆船飞驶起来。马可这只船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船队到了苏门答腊岛北部时,逆风吹得更狂了。大海的翻腾似乎达到了天穹(qiónɡ),整个大海成了泡沫,声如雷鸣。船队只好在这里停泊下来,等待了差不多半年,风向才顺过来,马可他们又扬起帆西航。经过了锡兰岛,看到了盛产的红宝石。然后,船队又沿着印度半岛的西岸行驶。

这时,船队除对付那喜怒无常的海洋外,还要对付那海上盗贼的为非作歹。

沿着印度洋航行了18个月,马可历经惊涛骇浪,终于护送公主顺利到达了阿鲁浑王国。之后,马可一家取道两河流域、高加索,由黑海乘船到君士坦丁堡,再循其所熟悉的近东航道回国。

1295年冬,当马可的视线接触到威尼斯海岸线上翱翔的几只沙鸥,以及愈渐清晰的钟楼上飘扬的旗帜时,幸福的泪水夺眶而出。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游子终于返回了久违的故乡。

诞生于狱中的《马可·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一行回到家乡,乡亲们大都不认识他们了。因为他们的乡音已改,服饰异样,而且面貌也都有了很大变化。后来经过年长的乡亲辨认,才确定他们就是波罗一家人。

马可·波罗他们从中国带回来了许多财宝,同时他们又有说不完的东方见闻,因此整个威尼斯被他们的归来所轰动。从社会名流到普通百姓都来看望他们。马可·波罗家真可说是门庭若市门庭若市:门前和院子里像集市一样热闹。形容来客很多。,从早到晚有川流不息川流不息:像河水一样流个不停。的人群。富有的马可·波罗,被人们称作“百万君”。

13世纪时,意大利北部的一些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和比萨等,由于掌握了西欧与东方各国商业贩运的控制权,因此常因市场的竞争而发生矛盾,导致战争。1298年秋,威尼斯与热那亚间的战争就是其中一次。马可·波罗为了威尼斯的商业利益,曾出钱装备了一艘战船,并亲自参加战斗。结果这次海战威尼斯大败,许多的战船被毁,众多的兵士战死和被俘。马可·波罗也在这次战争中被俘,并被关进了热那亚的监狱。

在监狱中,马可·波罗遇到了比萨人鲁思梯谦诺。他曾是位小说作家,精通几种语言。由于比萨与热那亚间的战争,他也成了热那亚的俘虏,和马可·波罗一样被关进了监狱。

鲁思梯谦诺了解了马可·波罗的情况,便鼓励他将在东方的见闻讲出来,于是马可·波罗断断续续地作了口述,鲁思梯谦诺依据他的口述用法文做了记录,并进行了整理,这就是后来传遍世界的《马可·波罗游记》。由于马可·波罗不仅在威尼斯很有名气,而且在整个意大利也为众多的人所知晓,因此热那亚人在监禁他4年后,将他释放了。

恢复了自由的马可·波罗,再次回到威尼斯家乡。这时他已是个快50岁的人了。忽必烈大波汗早已死去,自己的父亲也不久离开了人世,因此他打消了再次出家远游的念头,只是安居在家从事商业经营。

1324年,这位举世皆知的旅行家,在他的家中死去了,那年他70岁。

马可·波罗虽然去世了,但他给世人留下了一部宝贵的图书,那就是他的游记。全书共分4卷229章。它真实地记录了中亚、西亚、东南亚等地区情况,因此可以说它是一部有关亚洲的游记。由于马可·波罗在中国居留的时间最长,游历的地方最广,因此在他的游记中,记述中国的事情也最多。

在谈到中国元朝京城大都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称赞道:“全城地面规划有如棋盘,其美丽之极,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并说“宫中林立着许多不相边续的建筑物,设计合理,布局相宜,非常美丽,建筑术的巧夺天工,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游记中不仅记述了京城和众多的大中城市情况,而且还描述了那些比较荒凉和落后的地区,如他说当时西藏人烟稀少,野兽出没无常,人们衣着质朴,以兽皮制衣;还出产一种名贵的中药麝香。

马可·波罗在游记中对当时中国富庶的经济也有不少的记载,在谈到杭州时说,此处所经营的手工艺中,有12种视为最佳,它们的用处也最普遍。

此外,中国元代农业蚕桑的发达,棉业的勃兴,制盐、丝织、织布业的兴旺,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及人口、交通、路政、货币、煤炭等等有关社会经济的诸多内容,游记中都能如实地记述下来。

除记述中国的情况外,马可·波罗还谈到了亚洲其他地方的物产、文化、风俗,以及历史、趣闻等多方面的情况。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马可·波罗游记》是一本具珍贵史料价值而又脍炙人口脍炙人口:人人喜欢精美可口的食物。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被人赞美和传诵。的世界名著。

马可·波罗以商人兼探险家的双重身份从意大利走到中国的东海岸。在某种程度上,这次非凡的经历,不仅大大超过了所有同时代知名的基督教旅行家,方济各会的修士们如1243年罗马教廷卜毕尼使团曾到达和林,以及修士鲁布鲁克也曾出使蒙古,但他们充其量只是传教使节,在时间的长度和对中国了解的深度、广度上,与马可·波罗相比,是望尘莫及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次非凡的探险,向欧洲人展示了东方文明和财富,他“竖起了一块路标,不只是地理的,而且是历史的——从中世纪通向近代社会。或许也可以说马可·波罗用东方的黄金‘引’出了地理探险的黄金时代。”(《探险与世界》)

被视为航海探险鼻祖的葡萄牙亲王亨利,珍藏着一个《游记》的手抄本。伟大的探险家哥伦布也有一本1485年印行的拉丁文版的《游记》,并在上面批注了264处,他冒险行动的灵感、激情和动力也来自《游记》,从这个角度来说,哥伦布是在马可·波罗的影响下,才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发现了新大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