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让孩子学会自立的50件事
2600900000002

第2章 让孩子学会自己穿衣服

自立心得

孩子的依赖心理往往是父母不合时宜的教养方式造成的,过分、缺乏理智的爱使孩子的依赖心理在父母的温情下生根发芽。因此,父母应该做的是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与自尊,培养独立自主的行为,让孩子不再依赖父母。

婷婷和兰兰是一对特别要好的朋友,她们每天都会一起去上学,也会一起放学回家。由于两个小朋友的友谊,两家的大人之间也有着友好的往来。

这天,由于闹钟坏掉的关系,婷婷妈妈起晚了,妈妈慌慌张张地起床,然后又帮婷婷穿好衣服,当一切都收拾妥当之后,时间已经快来不及了。于是,她们顾不上吃早饭就往楼下赶。到了楼下,兰兰和妈妈已经等了好一会了。

在送孩子去学校的路上,兰兰妈妈问起了婷婷妈妈迟到的原因。婷婷妈妈苦笑了一下说:“昨天晚上没有检查闹钟,谁知道它今天就罢工了,然后我就赶紧洗脸刷牙,又忙着帮婷婷穿衣服……”

没有等婷婷妈妈把话说完,兰兰妈妈就惊讶地问:“你现在还帮婷婷穿衣服?为什么不让她自己穿?”

“我也想让她自己穿,可是她的动作慢不说,还总是会把衣服穿反,到时候我还得再帮她重穿一次。与其这样,还不如一开始就替她穿,这样也快一些。”

兰兰妈妈听了婷婷妈妈的话,摇了摇头,正色地说:“你应该婷婷学着自己穿衣服了,如果你总是帮她穿,她永远都学不会自己穿衣服。因为,她永远会依赖你,根本不想自己动手。”

婷婷妈妈想着兰兰妈妈的话,也觉得女儿总是比兰兰更加依赖大人,或许她真的应该让婷婷自己去学着穿衣服。

第二天,婷婷醒来之后,她没有什么动作,因为她正在等妈妈为自己穿衣服。婷婷妈妈来到女儿的房间之后,对女儿说:“今天自己穿衣服,我要去准备早餐,你要抓紧时间,一会儿该迟到了。”

听到妈妈的话,婷婷十分惊讶,但是看着妈妈转身离去的身影,她也只能试着自己去穿。但是,从来没有自己穿过衣服的她根本不知道要从何下手,过了一会儿,她大声叫:“妈,我自己不会穿,你快点帮我把衣服穿上。”

听到婷婷的叫声,妈妈假装没有听见,继续手中的动作。又过了一会儿,又传来了婷婷的叫声:“妈,求求你了,我真的不会穿,你帮帮我好不好?”听着女儿的哀求,妈妈硬下心肠继续假装没听见。

在房间的婷婷看到妈妈丝毫没有帮自己的意思,她只有自己动手。

准备好早餐的妈妈走进女儿的房间,她想看看女儿到底把衣服穿成了什么样。打开房门,看到女儿已经穿好了衣服,正在准备穿鞋。女儿穿的不是很整齐,但是也没有妈妈想象的那么糟糕。看到妈妈进来,女儿扬起微笑的小脸:“妈,我自己也会穿衣服了。”

看着女儿的笑脸,妈妈也扬起了微笑,那是一种欣慰的微笑,满足的微笑。

延伸阅读

让孩子克服依赖的心理

依赖心理是指凡事都要依靠别人,缺乏自立和自理的一种心理倾向。有依赖性的人,往往没有主见,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能力不足,甘愿置身于从属地位;遇到事情总想依赖父母、老师或同学,总希望他们能为自己做出决定,不敢独立负责;喜欢与独立性强的同学交朋友,他们显得很顺从,希望独立性强的同学能给他们出主意;如果失去了可以依赖的人,他们常常会不知所措。

很多父母会抱怨自己的孩子依赖性太强,什么都想要依赖父母。然而,父母们可能没有想过,孩子之所以会有这种依赖心理,最根本的原因就出在父母的身上。

当然,每个父母都疼爱自己的孩子,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然而,如果把该让孩子做的事情都包揽在自己的身上,这样不仅会让父母心烦,也束缚了孩子成长的翅膀和思维。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形成依赖父母的心理。长大后,他们不但会依赖父母,还会依赖他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就是不会依赖自己。

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是身体健康,心理也要健康。然而,现在的孩子们大多是吃得好,长得壮,心理上的“营养”却被彻底的忽视。有的孩子在学习上或许称得上是一个“优等生”,但是,一旦离开了父母他们就会成为寸步难行、困难重重的“劣等生”。这是因为孩子的自立能力和生存能力没有得到锻炼,这样的孩子很难适应将来的社会。因此,让孩子远离依赖心理是帮助孩子成长的一个关键问题。

1.让孩子拥有自信

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只有相信自己、尊重自己,才会积极进取,才会勇往直前。可见,自信心是成材必备的心理素质。

父母由于望子成龙心切,对待孩子往往期望过高,总是不满意孩子的表现,对孩子也是赞许少,批评多。有的父母还让孩子去做没有能力去做的事情,而且还不帮助他。结果,孩子常常感到失败的痛苦,没有自信,害怕做错事,更拿不定主意。大多依赖性强的孩子都不太自信,遇到问题时不敢自己想办法解决,所以,他们就只有依赖父母,依赖自己可以依赖的人。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自信心的树立就更加重要。

2.锻炼孩子的独立性

美国教育学家雷·马洛尼指出:“培养孩子的要诀之一,是及早让他们自立。过分的保护只会妨碍孩子通过自身实践去获取有益的教训,会影响其尽快成长。必须认识到,培养出一个充满自信、独立自主和富有责任心的子女,是当父母的成就。”

我们知道让孩子独立、自主的重要性,但很多孩子却普遍是独立性差、依赖性强,这都是因为父母过于保护的结果。父母出自“好心”,唯恐委屈了孩子,一味包办代替或过多干涉孩子的事情。这样,孩子就没有独立做事的经验,一旦遇到什么让他拿主意的事情时,就会不知所措,祈求别人的帮助。因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克服依赖性,培养独立、好学精神的第一步。

3.防止和矫正孩子的退缩行为

有的孩子“在家像条龙,出门像只虫”;有的孩子怕当众表现自己,上课不敢发言(不是不会);有的孩子不敢当众表演;有的孩子对新事物畏缩,不敢尝试,不敢参与等,这些都是退缩的行为。当然,孩子不是一生下来就畏惧退缩的,相反,孩子在很小的时候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长大一些了,反而畏缩起来。想要让孩子摆脱依赖,就要先防止和矫正孩子的退缩行为。

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矫正孩子的依赖心理,父母不要怕麻烦,不要嫌孩子添乱、费时,也不要嫌孩子做得不好,只要他有“参与”,就应以鼓励为主,对孩子的进步做出充分肯定,勉励他下次做得更好,让孩子慢慢进步。这样既减轻了父母的压力,也为孩子日后独立进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讲给孩子的故事

让自己站起来

从前,有个生麻风病的病人,病了近40年,一直躺在路旁,等人把他指到有神奇力量的水池边。但是他躺在那儿近40年。仍然没有往水池目标迈进半步。

有一天,天神碰见了他,问道:“先生,你要不要被医治,解除病魔?”

那麻风病人说:“当然要!可是人心好险恶,他们只顾自己,绝不会帮我。”

天神听后,再问他说:“你要不要被医治?”

“要,当然要啦!但是等我爬过去时,水都干涸了。”

天神听了那麻风病人的话后,有点生气,再问他一次:“你到底要不要被医治?”

他说:“要!”

天神回答说:“好,那你现在就站起来自己走到那水池边去,不要老是找一些不能完成的理由为自己辩解。”

听后,那麻风病人深感羞愧,立即站起身来,走向池水边去,用手心盛着神水喝了几口。刹那间,他那纠缠了近40年的麻风病竟然好了!

告诉孩子

当你跌倒时,不要等着别人来拉你,你先要自己站起来。很多时候,我们都能够依靠自己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