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局道中的历史博弈
260200000033

第33章 黑白博弈,利与义的谋断取舍1

第六章 黑白博弈,利与义的谋断取舍1

谋让中盘之经典案例——周公的“取义”之局

局之秘籍

“文武传芳百代基,几多贤哲守成规。仍闻吐握延儒素,犹恐民疵未尽知。”一个辅佐君王的人臣可以获得如此的美誉,在中国的整个历史中,也是屈指可数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一个已经为世人所熟知的历史人物,能成就如此的美名,不仅因为他过人的才干,还因为他过人的谋略。他知道“人生有所得,必有所失”,因而他会在必要的时候作出应有的选择,在利与义之间,选择自己所需要的。

人物千秋

周公,原为周代的爵位,获得此爵者负责辅佐周王治理天下。这里我们所说的周公,是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因其封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称为周公或周公旦。他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被视为儒学的奠基人,并被尊称为“元圣”,是孔子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他辅佐武王讨伐商纣;成王年幼之时,摄政当国,之后还政于成王;他还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是孔子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

对局:成王对周公的疑惑

周文王在世时,周公就非常孝顺、仁爱,并且竭尽全力地辅佐周武王。周武王在消灭商朝后的第二年就病逝了,武王的幼子姬诵即位,这个消息传出后,商朝的贵族们纷纷准备复辟,也有许多人准备发动反叛。新建立的周王朝,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周公为了应付危难,一方面,极力地强调成王的地位;另一方面,他又亲自摄政。周公的这一做法,引起了周室集团内部的矛盾。

一些对权势垂涎三尺的野心家,比如,周公的兄弟、成王的叔叔管叔、蔡叔等人,认为成王只是个小孩,没有能力管理国家,一心想取而代之。他们利用成王的年幼无知,时常向成王进谗言,说周公野心勃勃,想要夺取成王的王位,自立为王。

成王最初并不相信这些谣言,但是毕竟“三人成虎”,这些话接二连三地传到他的耳中,即便是一个聪明人也有可能把它当成事实,更何况成王还是一个蒙昧无知的孩童。渐渐地,成王对于这些谗言开始将信将疑,心里也不再那么信任周公了。

原本,周公向成王请示事情的时候,成王总是毫不犹豫地说:“一切就按叔父的意思办吧!”在成王心存疑虑之后,周公再有事情向成王请示时,成王的态度明显地发生了转变,经常会说:“我知道了,我们听听其他人的意见,再做决定吧!”这样重复了多次,有些重要的事情甚至被耽误了,周公也明显地感觉到,成王对自己已经产生了怀疑。

后来,管叔和蔡叔等人勾结商朝的残余势力,以纣王子武庚与“三监” 管叔、蔡叔、霍叔为代表,发动了叛乱。周公出兵镇压,平定了“三监”叛乱。可是,自此之后,谣言更盛了,都说周公平定“三监”叛乱,其实是诛杀成王的其他叔父,想要架空成王,以便夺取王位。成王对周公的怀疑又更加深了一层。

周公深知,事情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必定会危及周朝的统治,于是,他想方设法重新获得成王的信任。

解局:让时间来证明一切

为了表明自己的心迹,他写了一首诗,名叫《鸱鸮》:“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予手拈据,予所捋茶,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诗中一方面表示了自己对周王室、对周成王的忠贞不贰之心;另一方面也将那些散布谣言、制造混乱之人,比作“鸱鸮”,警告他们别想毁掉周朝的江山。成王看了周公的这首诗后,并没有消除自己的疑虑,仍然不相信周公。

周公见事已至此,自己再继续留在朝中,辅佐成王摄政,只怕事情会越来越糟糕,于是他主动提出要回自己的封地鲁国去。周公的这个决定,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对周室的江山来说,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他在权势与忠义之间,选择了忠义。他不想因为个人的原因而使周室的江山陷入更加混乱的境地,他也不想因为自己的执政而使成王变成奸臣的傀儡,于是他选择退出,远离这个是非之地。

成王看周公提出辞呈,以为他放弃争夺王位了,便爽快地答应了周公的请求。

到了秋天,气候非常反常。庄稼刚刚成熟,还没来得及收割,突然刮起了大风,雷电交加,田里的庄稼都被摧毁了,就连大树也被连根拔起,全国上下一片恐慌。

成王见气候异常,以为是上天在发怒,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定是由人世间的变化所引起的。这时,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又在成王的耳边煽风点火,说:“这样的天变并不是要警告陛下您,而是因为周公有篡位之心,所以才会出现如此的灾难。”

成王听了信以为真,决定打开中央文书中的金柜,以便从中找出对付周公的办法。不料,成王在文书中意外地发现了周公之前所作的《金滕》。他这才知道,原来在武王生命垂危之时,周公曾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里,向河神祈祷,请求自己代为承受武王的疾病,甚至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

成王这才知道,原来是自己错怪了周公,周公对王室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他连忙派人到鲁国去将周公请了回来,并对周公诚恳地说:“叔父多年来为周王室劳心劳力、忠心耿耿,侄儿却听信谗言,对叔父心存怀疑,以致引发了天怒。还请叔父千万要原谅侄儿啊!”此后,成王对周公再无怀疑之心,让周公继续辅佐他治理周王室的江山。

周公回到朝廷后,仍然尽心尽力地为王室操劳,直至他去世为止。在周公的辅佐下,周王朝逐渐走向了繁荣。周公临终时要求把他葬在成周,以表明自己不离开成王的意思。成王心怀谦让,把他葬在毕邑——周文王的墓旁边,以表示自己对周公的无比尊敬之情。

周公以一个谋让中盘之术,创造了一个经典。他作为一个摄政者,因为手持大权,难免遭人非议。在他意识到成王对自己产生怀疑的时候,他曾试图以一首诗表明自己的心迹,却没有成功,于是他主动放弃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和权力,远离那些非议。这样,那些制造谣言者,才能逐渐放松警惕;成王才有机会相对客观地思考自己的所作所为;自己也才有可能找回清白。为了周室的江山,他甘愿放弃自己多年的努力和成果,舍利取义,不愧是世人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