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解放军带兵艺术与领导之道
2608300000003

第3章 带兵者应有的信念和观念(1)

以正为本

现在许多人说思想工作难做。是的,由于改革开放和实行市场经济,人们的思想相对更活跃了,个性相对增强了,但只要引导得好,这些都能成为工作中的积极因素。

常言道“新兵没坏兵”,新战士一入伍,都是想在部队好好干,后来之所以有些人出现消极思想情绪,很可能是由于领导“不正”造成的。如赏罚不严明、一碗水端不平、不以理服人等等。因此在带兵中要一身正气、以正为本、以德服人。古话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充分说明了管理中以正为本,公道、正派的重要性。焦裕禄等受到民众热爱和拥护的优秀领导干部的典型,无一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正为本的党的领导干部。

带兵和当其他领导一样,只要做到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本,以正为本,公平、公正、正直,以身作则、坚持原则,工作中不徇私情,能十分公正、客观地评价所有的单位和人,使所属单位中的人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思想工作就有了坚实的基础。要让部属感觉带兵者的正派:“我关心他们及单位的表现更甚于关心我自己的下一次提升。”带兵者首先要关心你的使命或连队的目标,其次是部属的福利,个人利益应该放在最后。只有这样带兵者才能和部属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战士的眼睛是明亮的,能清晰地反映出一个连队党支部战斗力的强弱。

某部八连战士项烈辉说:“坚持党内生活制度就出战斗力。”他说:我们连党支部坚持7项生活制度雷打不动。有了问题先解决在党内,然后党外。去年我们连到地方施工前,党支部准备召开支委会,讨论解决一名党员探家超假的问题,部队接到参加施工的命令奔赴工地后,前后紧紧张张干了一个星期。早上天不亮就上工地,晚上披星戴月才能回营地。就是在这么紧张的情况下,还是坚持在工地照常召开支委会,解决这名党员探家超假的问题。我作为一名党员,对这件事一直记忆犹新。

项烈辉特别强调说,我们连党支部坚持7项生活制度,不是光注重形式,而是把落脚点放在“效果”二字上。去年老兵退伍期间,一位老战士想在退伍前把组织问题解决了。他拿着两条红塔山香烟找连长,请连长为他说几句话。连长对他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党支部马上召开支委会,认为这股风不刹,在退伍期间就会搞乱老兵的思想,指导员在会上对这件事进行了批评。这位老兵也在会上作了自我批评。我感到党支部对这件事的处理非常及时,起到了树正气、教育全体战士的作用。

笔者了解到,这个连队党支部十几年以来,年年被团以上机关评为先进党支部,两年前曾被军区授予“学习好八连模范连”称号。

机炮一连战士陈传武深有感触地说:干部站排头,连队有士气。连队工作只要党支部一班人想干就能干。

团政委陆宝荣坦率地告诉笔者,机炮一连党支部的战斗力曾是全团最弱的一个。弱在何处?该连陈传武说:我们连跟别的连比,缺少生气。你看,别的连队去训练场训练或收课回来,一路歌声,唱得震天动地,而我们连却闷声不响;到礼堂看电影时,别的连队拉起歌来“嗷嗷”叫,我们连唱起歌来却有一声没一声的。原因在哪里?就在党支部一班人事业心不是很强,总觉得军营没干头,不如早点到地方去,干工作的标准不高。连干部之间闹意见,争权力,不团结;战士到菜地劳动,连队干部很少去;战士训练时,干部站在边上看。

陈传武欣喜地告诉笔者,该连队党支部经过整顿,已有明显起色。党支部召开支委会,坦诚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一班人给自己立下今后工作标准:集合先到位,训练先到场,考核先上阵。该连队正在恢复着勃勃生机。

解放军的历史证明,哪一个连队党支部领导坚强,领导以正为本,哪一个连队的建设就蒸蒸日上,工作就生气勃勃,任务就完成得圆满出色。战斗中那些打先锋、扛红旗、出英雄、打胜仗的英雄连队,平时那些政治方向不偏、革命传统不丢、血染的战旗不倒的先进连队,无一不是党支部坚强、领导以正为本的结果。因此,发挥连队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连队主官以正为本,是加强连队工作的根本问题,是搞好连队管理工作的根本所在,也是新时期贯彻落实中央军委打赢高科技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战略方针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在新形势下要把基层建设好,从战士反映出来的问题看,把党支部建设成坚强的战斗堡垒,则是一项首要任务。这就要求党支部一班人要以正为本:一是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干部能站排头,起表率作用;三是抓好支部班子的团结;四是要严格党内生活制度。

人生的意义在奉献

现在许多人在熙熙攘攘为名利,“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在呼来唤去的生涯里,计算着梦想和现实的差距。”

可是当了官、发了财,却感到富足的生活不知怎么有点空虚,于是甩出一句“没意思。”是啊,当了再大的官,发了再大的财,一天还是只能吃三顿饭,一晚上只能睡一张床,再高的待遇、再多的金钱,自己又能真正实实在在地享用多少呢?因此,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进而便会出现精神上的空虚,失去奋斗的目标。

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极现实、极严肃的问题,人活着究竟有何意义?

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同志的回答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只有这样,人生才有实在、坚实的意义,即只有为了民族的昌盛、国家的富强而奉献、牺牲和奋斗,才能给我们个人有限的生命赋予永恒的意义。个人只有融入国家、民族的整体之中,才有其真正价值,无整体也就无所谓个体。说到底就是“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带兵者必须有无私奉献信念。

如果你不奉献,那就没人会去奉献;如果你不能毫无保留地奉献,那也就没有人会去毫无保留地奉献。

“事在为人”与“事在人为”

现在许多人在办事时,常有句口头语:“嗨,事在人为!”“事在人为”这句话如果用来激励自己不畏艰难险阻而去拼搏奋斗是对的,可是如果用在其它方面就不完全对了。这是因为它忽视了很重要的另一方面,即你靠什么去“人为”呢?

而“事在人为”的前提和基础是“事在为人”。这是因为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和方方面面的人发生关系,需要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尤其在当今高度社会化的时代更是如此。如果你的为人不好,自私自利、又奸又滑,谁又肯让你去“人为”呢?人的人品好、可靠往往比能力更重要,无论是从军、从政还是经商都是如此。

而树立有信誉、为人好的形象,不是靠十天半月或一年两年,要靠几十年、一辈子一点一滴地做起。树立起一个有信誉、为人好的形象不容易,而破坏它往往一件事就够了。

为人好不等于老好人。我们共和国军人的为人,尤其是带兵者的为人,应该是忠诚、积极、坦白、正直,即应该是一切以党的事业和军队的建设为最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正为本的为人。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更好地为党的事业和部队的建设去“人为”,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事业乃至生活的提高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更需要有信誉的好“为人”而去“人为”。

带兵者的为人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部属对他是否忠诚。如果带兵者德才兼备、有领导艺术,部属一般就会对他忠诚;如果换了一个为人和能力较差的带兵者,就算还是同一个曾经很忠诚的部属也会有二心。

有一句成语叫“季布一诺”,成语词典解释:季布:人名,为人很讲信用,从不食言。季布的承诺比喻极有信用,不食言。秦末楚国人季布,楚汉战争中做过项羽的大将,后来归顺西汉王朝,担任河东太守,他为人正直,乐于助人,特别讲信义。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无论有多么困难,他一定要想方设法办到,从没有失信于人,所以在当时名声很好。当时的人传言:“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意思是说,季布说出的一句话,比金子还要贵重。季布跟随项羽战败,刘邦悬赏通缉:任何人只要取得季布的头可换千金;相反的,如果有人藏匿季布,必诛杀全家。可是尽管法律那么严,还是有不少人出来掩护他,甚至替他向刘邦讲情,使他安全渡过了危难。到底季布这个人有什么魅力,使得众人在千金重赏下,而且冒诛杀全家的危险还不会出卖他呢?只因为季布是一个极讲信用的君子。后来,刘邦知道了内情,深为他能坚守信用而叹服,也就赦免了他,并重用了他。季布凭着极有诚信的好为人,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由此可见有信誉好为人的作用。

敢抓敢管

敢抓敢管敢于唱黑脸,对于带兵者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敢抓敢管和简单粗暴的管理是根本不同的。虽然短时间内受处分、被批评的人心里会不太舒服,但只要处事公平公正,长远地看敢抓敢管不必然造成部属的对立情绪。有高超带兵艺术的带兵者,虽然批评、处分部属,甚至依法处部属死刑,都能让部属心服口服,甚至死得明明白白。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管和被管的关系,而应该是有感情上交流的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即管理者对被管理者应有感情上的亲和力。而亲和力的根本源泉是真正地“爱兵如子”,即把自己当作部属的父兄,在生活上和前途上,该关心的关心,能照顾的照顾,需托一把的托一把;但另一方面,在作战、训练、工作和制度上要“慈不掌兵”,即没完成任务、出了差错或违反了制度,该批评的批评,该处分的处分,但又要防止使他产生“被整”或把人“看死”的感觉。

某部三营八连连长李明智,刚当连长时就不懂得如何和战士进行感情上的交流。他讲了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我刚当连长时把自己看成是管人的官,士兵是被管、挨训的兵,不狠点就管不住。因此,我就以‘我讲你听,我令你行’自居,首先就给他们来了一个‘下马威’,从来不和他们嘻嘻哈哈的。没问题时离战士远远的,有问题时把战士叫来训一通,整天板着个面孔。没过多久,官兵思想上就形成了隔膜,工作效果不但没有好转,反而使许多战士望而生畏、敬而远之。”

“一次团副参谋长来检查工作时问我:听说你们连的战士都很怕你呀!一句话问得我满脸通红,很不自然。旁边的一名参谋看出我的尴尬样子,就为我开脱说:‘副参谋长是在表扬你有威信,能镇住人。’我心里想,你可别逗了,这是在批评我呢!从那以后,我改变了自己原来的想法,让自己多一点兵气,少一点官气,先让战士们相信我这个人,然后再让战士们相信我说的道理。我坚持这么做了一段时间,还真尝到了不少甜头。”

“在训练场上、工地上、蔬菜地里和他们练在一起、干在一起,业余时间和他们玩在一起,打扑克输了也‘贴纸条’、‘挂腰带’、‘钻桌子’,晚饭后也拉上几个战士一起散散步、转一圈,有时就坐在战士的床上与他们‘侃大山’,连队搞文体活动,我也上台‘表现表现’,尽管‘表现’得不够标准,也把战士逗得哈哈大笑。时间长了,我与战士们形成了平等的战友关系,一天不接触战士,不与他们聊聊,总觉得有件事没做。战士们有什么心里话也愿意对我讲,有什么难言之事也愿意向我表露,有的战士收到‘对象的’照片,也愿意让我看一看,给他们当个参谋。休假一个月,还真想连队、想战士。指导员送给我一个雅号叫‘双想’:即和战士们在一起时,想老婆孩子,和老婆孩子在一起时想连队的战士。你别说,他说得还比较准确。”

“我们连连续两年被上级评为先进。今年又在上级各项比武中夺得4项第一”。

能忍是修养,不是软弱

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小不忍,则乱大谋。”能忍是一种修养,而不是软弱。真正的威信绝不是靠争吵和“吹胡子瞪眼睛”才有的。因为对一些无关原则的小事的忍,对一些不必要冲突的忍,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团结和谐的、宽松的工作和生活氛围。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常有一些人,因一些无关原则和大局的小事不忍,不必要地激化了矛盾,甚至铸成终身悔恨。当然,忍绝不是无原则的忍,而是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能容忍各方面、团结各方面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又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宰相肚里能撑船”。一是容忍部属与自己的不同意见,特别是对自己的抱怨,积极鼓励部属建设性地对带兵者说不,但是要教育部属注意提意见的方式和场合;二是容忍部属的短处,并鼓励部属犯“合理性错误”,即鼓励部属为了工作的创新而去冒一定的风险。一定要通过“忍”在连队创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宽松和谐的良好氛围。

宋代苏询曾经说过:“一忍可以制百辱,一静可以制百动。”这就是说忍的作用能抵抗千军万马,可以说是“忍小谋大”的策略。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纵,忍住仇恨,并且是一忍再忍,终于以自己的忍让制服了叛军,保住了国家的安宁与和平。

常言说,事不过三。忍让一次两次都可以,再三再四就有些忍耐不住了。可是诸葛亮却为了自己后方的稳定而对孟获捉了放,放了捉,耐着性子忍下去,并没有因为孟获的行为而放弃。诸葛亮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以德服人,使孟获心悦诚服,下定决心不再叛乱。这就能够使自己获得一个稳固安定的大后方,使国内人民免于战乱之苦,同时也能逐渐积蓄力量以对付魏、吴的觊觎和侵略。如果诸葛亮对孟获的傲慢失礼和不识时务无法忍耐,抓住之后一刀杀掉,那也就只能出一时之气,反而会激起其他族人的敌忾,更加仇恨蜀国,那么他不但会对此疲于应付,而且会因无暇他顾而被曹魏和东吴有机可乘,丢了天下。所以忍与不忍的区别在于,不忍只能发一下眼前怨气,忍却能得到长远利益的回报。

制怒,但不忍公愤

林则徐的座右铭是“制怒”。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生气发怒时,血流速度加快,心跳加速,血压上升,神经处于高度兴奋和紧张状态,因此不能冷静缜密地思考问题,容易意气用事。

发怒时,一是容易做出错误决断,古人就说:“主不可怒以兴师,将不可愠以致战。”二是人在怨恨愤怒之中,失去了自我控制的能力,不会顾及亲戚好友,也不会遵循以往的礼节,容易伤害别人的感情,古人云:“怨废亲,怒废礼”。因此,当你听了那些使你无法忍受的恶语,或看到一些使你愤怒的事情时,不要放纵自己的愤怒情绪,必须学会控制自己,学会冷静。

部属没能达到让你满意的结果时,你首先要克制住自己,坚决不能发脾气,然后仔细地进行一番自我反省,看看问题是否出在自己身上:(1)我是否清晰地告诉了对方他的目标?(2)我是否给了对方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来实现这一目标?(3)我是否对其进行了必要的培训?在反思后,你会发现问题可能往往出在自己身上。

大名鼎鼎的巴顿将军,就是因为在关键时刻不能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而影响了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