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产油者停工,对炼油商进行大封锁,因此许多中小炼油企业在没有原油的情况下,无以继续经营。由于缺乏资金,它们只能向银行继续申请贷款。然而,银行家们都收下了标准石油公司馈赠的股票,他们已与洛克菲勒结成了同盟。这次洛克菲勒玩得更加阴险,他不再用强硬的手段夺取其他炼油企业,而是采取了迂回的策略。在洛克菲勒的授意下,银行同意为这些炼油商提供贷款,但必须以自己企业的股份作为抵押。随后,银行又私下将这些炼油企业的股份与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的股份相交换。就这样,克利夫兰的26家炼油企业几乎全部被洛克菲勒以交换股份的方式兼并。
洛克菲勒与银行家合谋控制了克利夫兰地区的炼油行业。此时,“胜利”的产油业者们眼前就出现了这样的尴尬局面:自己产的原油最后还是卖给了标准石油公司。洛克菲勒始终不理解油商们为何对他有如此大的敌意,甚至已到了非常憎恨的地步。他认为,与其挤垮这些可怜的小油商们,还不如负责任地收购他们的财产,只有通过大规模集中开采、提炼、销售石油才能以最低的价格向美国和全世界供应优质廉价的石油产品,并给美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洛克菲勒的言论只不过是他建立石油垄断帝国的一个借口罢了,其本质仍然是唯利是图的贪婪野心。如果标准石油公司成为美国石油行业的主宰,那么洛克菲勒绝对不会是美国的救世主,相反地,他会露出尖利的爪牙在美国经济领域横行霸道。
1873年,美国经济在内战后的持续增长势头走到了尽头,随之而来的是漫长的萧条期。在这段时期内,大多数炼油企业由于生产力过剩而不得不歇业,标准石油公司自然也未能幸免。标准石油公司的产量可达到行业总产量的1/4,但为了节约成本,旗下只有1/4的炼油厂照常开工。虽然处于艰难时期,但洛克菲勒仍然没有停止自己垄断的脚步,他抓住其他炼油企业陷入困境的时机,利用“老哥们”银行家们的金钱大肆收购濒临破产的企业。很多时候,只要洛克菲勒给他的“猎物”看一眼公司的账本,这些企业就会欣然投入他的怀抱。此后,洛克菲勒在全美石油行业掀起了一场兼并热潮,一家又一家炼油厂收入他的麾下。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暗地里进行的。
当时,匹兹堡和费城也是重要的炼油基地,洛克菲勒在称霸克利夫兰地区以后,就将目光瞄向这两个地方。他知道,如果能将这两个地区的炼油厂收为己有,那对于自己的垄断计划来说,就算是前进了一大步。
为此,1874年秋,洛克菲勒与匹兹堡和费城两家大型炼油厂的负责人在疗养胜地萨拉托加进行了秘密会谈。会谈中,洛克菲勒指出,只有大家合并成立一个全国性的大公司,才能避免价格大战,相反地,无休无止的价格大战最终会让所有的企业元气大伤。正在这两大炼油厂商犹豫不决之时,洛克菲勒使出了他最具诱惑力的一招,即邀请他们来克利夫兰查一下标准石油公司的账本。这一招非常有效,当他们看到标准石油公司的炼油成本竟如此之低时,他们就已明白,除了与洛克菲勒合作,别无出路。在得到洛克菲勒安排他们出任公司高管的承诺后,两家炼油厂终于归入了标准石油公司的旗下。随后,洛克菲勒又在纽约州先后收购了三家大型炼油厂,并成功控制了该地区的石油市场。1875年5月,洛克菲勒又秘密地兼并了西弗吉尼亚州的卡登姆公司,并将其更名为卡登姆联合石油公司。这次兼并在洛克菲勒石油帝国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弥补了标准石油公司一大缺陷,因为标准石油公司所控制的炼油厂都主要分布在由纽约中央铁路、伊利铁路和宾夕法尼亚铁路管辖的区域内,而卡登姆公司的加盟就为其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有了卡登姆公司的成功经验,洛克菲勒又一举兼并了“巴尔的摩—俄亥俄”铁路公司控制的三家炼油厂。
那时候,美国的铁路公司还没有实现“摩根化”,美国三大铁路公司的控制权掌握在洛克菲勒的手中,此外他还控制着石油运输的水路和管道系统。因此,原油生产和加工商们根本无法摆脱标准石油公司的剥削和控制。在实现了对炼油业的垄断之后,洛克菲勒又把目光投向了炼油业的上游企业——产油商身上,他想要实现企业的纵向一体化,进一步扩大他的垄断地位。
为了反对洛克菲勒的垄断霸权,那些追求独立的原油生产商想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即在原产地和五大湖区的水城之间架设油管,降低从产油区到五大湖区的石油运价,进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并借此摆脱标准石油公司通过铁路对他们的控制。他们打算用油管将石油送至伊利湖,然后经水路运到纽约,并通过油管输送的方式来与标准石油控制的三大铁路竞争。
遗憾的是,这一计划在未实施之前,就已经被洛克菲勒所知晓。老谋深算的洛克菲勒早已在石油原产地的竞争对手那里,收买安插了很多商业间谍。他答应这些间谍一旦被自己的老板发现,标准石油公司愿意负责他们以后的全部生活费用。亚吉波多就是这些间谍的组织者和联络者。他负责将间谍们获得的零散的情报进行选择、分析、加工整理,然后向洛克菲勒提交一份可靠而全面的商业情报。在原油生产商们企图架设油管这件事情上,亚吉波多显示出他的过人之处。亚吉波多不仅搜集到可靠的情报,还向洛克菲勒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应对方案,即停止输送麻京郡地区生产的原油。这一方案正中原油生产商的痛处,因为麻京郡是刚刚开发出来的产油区,离河道比较远,出产的原油必须依靠标准石油公司的原油管道运到河道。洛克菲勒采用封锁该油田原油输送渠道的策略,使得麻京郡原油失去了价值,这将断了原产地业者的财路。万般无奈之下,他们只得向标准石油公司妥协,放弃了铺设新的油管的计划。就这样,原产地业者同盟的第一次油管计划还没有真正运作就流产了。
然而产油区业者并不没有就此放弃,他们又密谋了一个更大的计划,即铺设连接产油区和东部地区的输油管道。这项耗资巨大的工程是由掌管泰德沃特公司的投资专家宾森发起的,宾森原为纽约州州长,有一股倔强、不服输的劲头。宾森和他的同盟们选中了贺普特准将来主持这项工程的建设。贺普特准将是位沉默寡言的工程师,在建筑方面有着非凡的才能。他带着宾森等人赋予他的使命,在宾州北部尚未被开发的密林中默默地进行着考察和买地的工作。为了防止铺设油管的计划被标准石油公司的洛克菲勒提前知晓,他没有动用任何不动产公司,而且勘察的土地大都是只有樵夫砍伐的偏僻森林。经过艰苦的勘探,终于确定了铺设油管的线路,并很快开始了管道的建设,该管道随后被命名为“泰德沃特油管”。
事实上,洛克菲勒通过他的情报人员早已知晓“泰德沃特油管”建设的事情,但他却迟迟没有动手阻挠的意思,并未把它作为一件棘手的事情来看待。洛克菲勒一直抱着观望的态度,甚至错误地认为该油管在越过山头时,是不可能将油输送过来的。令洛克菲勒意想不到的是,宾森和贺普特历时5年时间,在克服了技术上的种种难题之后,终于在1879年8月28日将运油管道建成。这样一来,从原产地的新油田到巴尔的摩,每桶油运价不超过03美元,即使到纽约,运费也只需06美元。这不仅让他们摆脱了铁路公司的高运费压榨,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自身在石油市场的竞争力。
在宾森和贺普特等人欢呼雀跃的同时,洛克菲勒却感到异常的焦虑不安。油管运输的超低运价给铁路运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运费战一旦打响,铁路公司就会遭受灭顶之灾,洛克菲勒建设托拉斯的宏伟目标也会受到致命的打击。正当洛克菲勒等人垂头丧气之时,宾森前往欧洲贷款的消息传到他们的耳中。宾森回到美国,又直接赶往纽约,向纽约第一国际银行贷款200万美元,以图扩大泰德沃特公司的产油、运油规模。洛克菲勒感到非常沮丧,这是他生平遇到的最大挑战。对方的油管就像一条缠在他脖子上的锁链,要将他和他的同盟们置于死地。此后,他一直坐在靠近中央公园的西54街一座大楼的办公室里,反复阅读着有关宾森计划的消息,思索着反击的对策。
在宾森扬扬得意,以为自己已打败死对头洛克菲勒之际,洛克菲勒却率领标准石油公司开始了猛烈反击。这次洛克菲勒又故伎重演,还是利用他所收买的间谍攻击对方。帕塔森是洛克菲勒行动的第一步棋,他原来是原油生产商同盟的一员,也曾为反抗标准石油公司的垄断而摇旗呐喊,后来他却被亚吉波多所收买,投靠洛克菲勒,成为洛克菲勒埋藏在宾森利益集团里的一枚棋子。在宾森取得第一国际银行贷款时,洛克菲勒便派帕塔森到第一国际银行散布谣言,指出泰德沃特公司不值得信任,公司内部有人贪污款项。这使得第一国际银行对宾森等人产生了怀疑,对泰德沃特公司的投资热情也有所下降。当宾森再次向第一国际银行提出200万美元的贷款要求时,被后者婉言拒绝。宾森在得知内情后感到十分恼火,他立即采取措施,想要揪出这个可恶的告密者,但没有成功。事实上,即使他找出告密者也于事无补了,洛克菲勒已经击中他的软肋,那就是缺少资金的支持。就这样,洛克菲勒成功剥夺了宾森的资金来源,而失去金融资本支持的宾森,也很难再逃脱被洛克菲勒打败的命运。
洛克菲勒乘胜追击,命令帕塔森等人在泰德沃特公司内部制造混乱,进行全面颠覆泰德沃特的第二步骤。除了帕塔森,亚吉波多又召集多名被宾森排挤的股东一起制造事端。首先,帕塔森利用他所持有的泰德沃特近1/3的股份,以公司内部管理混乱为由向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抽回这部分股份的资金。官司打到了地方法院。不久之后,多位大股东也公然站到了帕塔森一边,做出反叛的架势。同时标准石油公司利用所控制的媒体,对帕塔森事件进行了大肆宣扬,妄图搞臭泰德沃特公司。这给泰德沃特公司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泰德沃特公司的股票价格陡然暴跌。此外,标准石油公司还趁机向当地股东大肆收购该公司股票,企图夺取宾森对公司的控制权。
帕塔森等人的反叛行动日益公开化。他们假造了许多股东委任状,甚至雇用了全副武装的黑人对股东大会会场进行骚扰。利用暴力手段,他们很快从宾森手中夺得了公司控制权。与此同时,标准石油公司投资500万美元成立了名为“美国运输”的油管公司。在吞并泰德沃特公司计划大功告成后,洛克菲勒又向美国运输公司投入3000万美元的资金用以铺设新的输油管道,以扩大标准石油公司的石油管道运输能力。此后,公司又在石油原产地到克利夫兰之间铺设了口径约115厘米的油管。另外,在原产地和匹兹堡之间,也铺设了口径为10厘米油管。在铺设运输管道的技术上,洛克菲勒公司吸收和借鉴了很多泰德沃特公司的经验,这些技术又将洛克菲勒的石油垄断向前推进了一步。
至此,标准石油公司不仅拥有了比铁路更为有效的石油运输网络,彻底控制了石油的运输渠道,还彻底打败了产油区的反对者,为实现对石油原产地的垄断铺平了道路。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洛克菲勒公司吞并泰德沃特公司的资金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原来资助过泰德沃特公司的第一国际银行提供的。狡诈的洛克菲勒利用阴谋不仅切断了对手的资金来源,还在金融资本的强力支持下,将对手成功击倒在地。随后,洛克菲勒加快了对原油生产商的进攻步伐,实力弱小的它们也只能束手就擒、任人宰割。
蒙着面纱的托拉斯
根据当时标准石油公司所在地俄亥俄州的法律,在该州注册成立的公司不可以在其他州拥有资产。所以洛克菲勒在其他州的兼并行为是违法的。为了掩盖兼并事实,洛克菲勒要求被并购的企业守口如瓶,甚至继续沿用原有公司的名称营业。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还命令这些企业继续使用印有原公司名称的信笺,且不得在任何书面材料中留下与标准石油公司有联系的证据。洛克菲勒的所作所为是见不得光的,如果不是采用非法手段来逃避诸多限制,这个庞大垄断帝国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建成的。
标准石油公司在石油生产、精炼、运输和销售等领域占据了绝对垄断地位,但它的内部管理机制相当混乱,糟糕的局面让洛克菲勒越来越感到难以控制了。为了保住自己辛辛苦苦发展壮大的垄断帝国,洛克菲勒企图绕过法律的阻碍,让这些被吞并的公司合法地受制于标准石油公司。为此,他需要设计一种特殊的组织结构,使得标准石油公司可以合法地占有各个工厂,又能使各个工厂有效地联合起来,步调一致。
一位名叫塞缪尔·多德的年轻律师帮了洛克菲勒的大忙,在他的帮助下,洛克菲勒制定了一个托拉斯协议。该协议规定,标准石油公司的所有成员都要加入托拉斯联合体,并将他们所拥有的全部标准石油公司股票交由“受托委员会”保管,而作为持股凭证,股东将换得一张张一百美元面额的信托证书。协议还规定,委员会由洛克菲勒兄弟、佛拉格勒、亚吉波多等九人组成,它掌握参与企业的支配权,并负责将受托所得的收入分配给各股东。这样一来,标准石油公司的控制权集中到了少数人手中,其他股东则仅享有利润分配权。此后,受托管理人授权解散了原来那些相互关联的股份公司,同时在原有基础上重新将它们注册成相互独立的公司。通过这种受托形式,洛克菲勒等人不仅成功绕过了法律的限制,掩盖了标准石油公司明目张胆的垄断行为,还实现了对整个石油垄断帝国的完全控制。
就实质而言,托拉斯的结构形式要比半途夭折的南方开发公司的企业联合体形式更加复杂、神秘。托拉斯的受托委员会不仅拥有股份公司的分配权和债券的发行权,还可以合法地收购任意其他公司的股份。标准石油公司依靠托拉斯模式拉进了40家全属公司以及26家非全属公司,公司的结构错综复杂,其中包含各种各样的法人机构、重叠的管理部门,使得公司与股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简直就是一座巨大的迷魂阵,外界人士无论从公司的各个角度来看,都无法弄清楚究竟谁负责什么活动,谁拥有哪些财产。然而事实上,标准石油公司内部事务井井有条,各部门都在高效率地运行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