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像大人物一样思考
261500000037

第37章 创新无止境

第六章第五节创新无止境

创新让成功永驻

此时的你非彼时的你,你在不断创新。

古代有个叫王质的樵夫,有一天在山上砍柴,为了避雨来到一个山洞里。洞中有两位老者在下棋,他便在一旁专心地观起棋局来。棋逢对手,杀得难解难分,一直下了七天才分胜负。王质恍然大悟,想起回家,一看斧头的木柄都已经腐烂了。回到原居处,别人认不得他,他也认不得别人,一切都变得非常陌生,不知何朝何代。原来,“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这个荒诞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你只要放松自己,过几天“神仙日子”,回过头来,这个世界立刻就让你“看不懂”,给你难堪。王质所处的悠闲的“农业时代”尚且如此,更何况如今的“信息时代”呢?

无论是商界巨擘洛克菲勒、昔日声名显赫的亨利?福特,抑或是其他世界级的石油大王、钢铁大王、汽车大王等,可能也无法看懂今日的世界。就在20世纪末的某一天早晨,“大王”们一觉醒来,惊愕地发现,他们已经司空见惯了的财富排行榜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以比尔?盖茨为首的一批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贸然闯了进来,并以令无数“大家”汗颜的速度,荣登全球富豪的金、银、铜宝座;微软公司的市值超过了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总和。百年积蓄也难与他匹敌,怎能让人想得通?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农业时代出现的无数大大小小的地主、财主,必然要被洛克菲勒、亨利?福特和卡内基们所替代,而工业时代的石油大亨、汽车大王、钢铁皇帝,又必然要让位于新的财富霸主——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必然产物。

“变化太快了!”

这是当代人的共同感受。

许多企业倒闭的速度正像许多企业发展的速度一样惊人,以至于在这“看不懂”的世界里流传着两句经修改的名诗: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二三年!

还是那句话,过去不等于未来。过去不成功,不等于未来不成功;同样,过去成功也不等于未来也成功。

因此,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持续成功。

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增多(目前全球使用互联网的用户超过1亿,专家预计未来10至15年内将超过10亿),其经济应用价值也应运而生,各种商业、金融机构、产业部门纷纷“入网”,传递、获取商业信息。更有甚者,充分利用互联网络所形成的全球信息网空间,足不出户,便开创出许多全新的经营方式或全球商业活动,如电子广告网上销售、网络购物中心、网络银行、电子报刊、网络图书馆等等。加上与互联网络建设相关的信息产业和应用互联网络的通信产业,一种全新的“网络经济”出现了。据美国商务部预计,到2002年仅网上商业交易额就将超过3000亿美元。

对此,专家已经敏锐地指出:信息革命将成为人类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它不但重新塑造宏观的“上层建筑”,如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也重新塑造着个人的生活方式、娱乐休闲方式和消费方式。

轻轻一按鼠标,就可随心所欲地在网上观赏、阅读、购物、支付、访问、交谈、学习、就医、开会。

“互联网将进入每个人的衣袋中。”

诺基亚总裁在’99《财富》论坛上海年会上,用珍贵的90秒钟发言时间,掷地有声地道出了网络未来发展的方向。

在同一个会上,索尼总裁出井伸之,则用简短的比喻,讲了一个十分深刻的道理,他说:

“几千万年前,由于陨石撞击地球,而引起的恐龙灭绝很能说明问题。大部分恐龙不是死于陨石的直接撞击,而是死于撞击引起的酸雨和突变的气候,这说明,二次灾害才是恐龙灭绝的直接原因。现在互联网对行业的影响正犹如一颗陨石,如果我们不下定决心改革公司的体制和经营,公司迟早会受到二次、三次灾害的破坏。所以,现在要创造出收益递增时代的新方式,转向知识密集型业务。”

一招不“新”,满盘皆输;因循守旧,后患无穷。

创新概念的起源

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得在其博士论文《经济发展理论》中最早提出创新这一概念。在这篇传世著作中,作者提出了创新是经济学的真正主题的著名原理,并从经济学的角度指出创新有五种类型:

(1)引入一种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工艺或生产方式;

(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4)获得一种新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

(5)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或生产组成方式和管理方式。

创新就是首创前所未有的具有相当社会价值的事物(或形式),创新过程的实质就是建立某种新东西,而非原有事物的再现,也就是说,创造性即非重复性,创新就意味着突破、飞跃和前进。

与创新相当的概念一般有创造、发现、发明、革新、创意、革命等,创新的最低形式可以是个人一个小小的创意,而最高形式则是革命。当创新所积累的底蕴与巨大能量足以促使人类社会的观念意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质变”时,这种创新就属于历史唯物主义范畴内的“革命”。人类历史进程中由于创新而引发的根本性的质变主要有社会革命、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等等。

一句话,创新就是创造。

创新的魅力

成功,必然是从创新入手,在创新中成功,靠创新持续成功。

惟有创新才能脱颖而出,才能战胜自己、超越竞争。微软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子,紧紧抓住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紧紧抓住新兴产业中最具“控制力”的项目,然后通过创新不断淘汰自己的产品。

本世纪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熊彼得先生认为,企业家成功的原动力就是创新。他同时列举了企业家应当具备的能力:

(1)发现投资机会;

(2)获得所需的资源;

(3)展示新事业美丽的远景,说服有资本的人参与投资;

(4)组织这个企业;

(5)担当风险的胆识。

所有成功的企业家,无不经历这个过程,无不具备这些能力。在这些能力里,可以看出,创新能力(创造力)可体现为洞察力、预见力、想像力、判断力、决断力甚至行动力,等等。

据说几年前的某一天,比尔?盖茨从其西雅图总部附近的一家餐馆走出来。一个无家可归者拦住他要钱。给点钱自然是小事一桩,但接下来的事却令见多识广的比尔?盖茨也目瞪口呆——流浪汉主动提供了自己的网址,那是西雅图一个庇护所在互联网上建立的地址,以帮助无家可归者。

“简直难以置信,”事后盖茨感慨道,“Internet是很大,但没想到无家可归者也能找到那里。”

今天,比尔?盖茨的微软给互联网带来了统一的标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垄断。其视窗(Windows)操作系统几乎已成为进入互联网的必由之路,全世界各地的个人电脑中,92%在运用Windows软件系统。更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两年来,微软共投资及收购了37家公司,表面看起来好像是一种随心所欲的资本扩张行为,但只要把这37家公司排在一起分门别类,立刻就会令人大惊失色!因为这37家公司所代表的竟然是网络经济的3大命脉:互联网络信息基础平台,互联网络商业服务,互联网络信息终端。微软不仅统治了现在的个人电脑时代,而且已经开始着手统治未来的网络时代!

难怪美国司法部要引用反垄断法控告微软。

但比尔?盖茨从容地说:

“微软只占整个软件业的4%,怎么能算垄断呢?”

盖茨的话也自有他的道理,因为软件的形态与工业时代的规模和产品建立的垄断已有明显区别。实际上,微软已不仅仅是单纯的垄断,只有“霸权”才能更确切地描述微软的真实。因为操作系统是整个电脑业的基础,微软以核心产品的垄断获得了对整个软件行业的霸权,使得垄断操作“稀释”和掩饰在更大范围的霸权之中,与单纯的数量份额和比例等等有关垄断的硬性指标已无明显关系。

软件业的霸权是一种独特的霸权,是知识的霸权,创新的霸权。

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言:

“今后的世界,并不是以武力统治,而是以创意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