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天地的认识
【盖天说】
在殷末周初,人们认为天在上、地在下,天为一个半球形的大罩子。北朝民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就很形象地说明当时人们对天的认识,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但也有人认为地是拱形大地。这些设想,为后代球形大地的认识奠定了基础。
盖天说的主要理论是:天像盖着的斗笠,地象个扣着的盘。它们都是中间高四旁低的半球形。北极之下,是天的中央,天最高地最高,高出住人地方六万里。这种认识无疑要比天圆地方说进了一大步,因为它已经认识到大地是个球面,而不是平平整整的方地了;更可贵的是它对北极为天之中央,北极之天地最高的认识,使它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北辰之下,六月见日,六月不见日。从春分到秋分六月,常见日,从秋分至春分六月,常不见日。见日为昼,不见日为夜,所谓一岁者,即北辰之下一昼一夜。”这种结论至今仍百分之百地正确,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但盖天说也有其局限性,如它假设说:“凡日景于地,千里而差一寸。”这个数据是不科学的。另外,大地是个“复盘”,这个复盘又扣在什么地方?而那高悬于八万里之上的“盖笠”又靠什么悬挂的呢?因此,它还是个不完全的宇宙图式。难怪东汉蔡邕说它:“考验天状,多所违失,故史官不用。”
【浑天说】
大约在战国时期,人们认为大地是球形,“浑大如鸡子”,外裹着一个球形的大穹,地球浮于天表内的水上,日月星辰附在天壳上,随天周日旋转。浑天说比盖天说又进步了许多,最起码它能够近似地说明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这在人类认识宇宙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浑天说是一个真正的宇宙模型,它是我国古代一个有一定科学的宇宙结构体系的理论代表,在古代天文学演变上有重要意义。蔡邕说它:“精微深妙,万古不易之道也。”(《后汉书·天文志》)
浑天说对宇宙模型的描述是这样的:一个中空的大圆球,中间一半贮满了水,水上飘浮着一个圆形的地球。外面的大圆球是天体,天和地的关系好象蛋壳与鸡蛋黄一样。天球的内壳又分为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之一,而且还有南北两极,北极在地平线上,南极则在水下。天球的内壳对地球来说,是倾斜的。天球绕着北极和南极这个轴线像车轮般永无休止地转动着,一半常在水上,一半常在水下,所以嵌在天球壳上的日月星辰就这样绕地球运转。浑天说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认为天是个“圆球”包着大地,而不是一个半圆球扣着大地;二是大地在天球中间,但地是不是圆球形的,没有说太清楚,所以引起后世许多争论。但细体会“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一话,大地也应该被看成是球形的,因为蛋黄是球形,这是人人皆知的常识。既然浑天说以此来比喻大地,可见也把大地看作是球形的,最起码有这种可能。以后关于天体结构还有一些说法,但大体上都未出这几种构想。
【宣夜说】
有一些人不同意浑天说的说法,他们认为“天”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大穹,而只不过是无边无涯的气体,日月星辰就在气体中飘浮游动。传说有个杞国人听说日月星辰是在天空中飘浮的,就担忧天会塌下来,这便是“杞人忧天”的由来。宣夜说对后代的宇宙研究具有理论意义。
何谓宣夜说?据东晋虞喜解释:“宣,明也;夜,幽也。”意谓阐明深奥之道理,这种宇宙理论主要记载在《晋书·天文志》中。宣夜说的主要观点认为,天不是一个实体的物质,高远无限,天之蓝色是因为远望的结果。日月星辰飘浮在大气之中,自然飘浮着,并没有嵌在天体上,所以才能有或快或慢的飘浮转动的速度,疾迟不一。
在古代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极有卓见的宇宙无限思想。它曾经得到英国李约瑟博士的高度赞许,认为“中国这种在无限的空间中飘浮着稀疏的天体的看法,要比欧洲的水晶球概念先进得多”。但这只是一种宇宙无限的思想,因为它只陈述了日月星辰在气体中浮动,并没有解释和回答这些日月星辰为什么会有各自不同的规律性的视运动,以及如何掌握这些规律等问题,故还不能构成一种宇宙结构体系。
古人眼中的日月星辰——三光
古人把日、月、星叫做“三光”。《白虎通·封公侯》,“天有三光,日、月、星。”又指房,心,尾三星宿。《礼记·乡饮酒义》:“立三宾以象三光。”郑玄注:“三光,三大辰也。”《尔雅·释天》:“大辰,房、心、尾也。”
人们在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首先能经常观察到的,关系也最密切的是太阳和月亮。太阳的远近高低,出入斜正会引起冷热早晚的变化。在皎洁的月光下,可以从事各种活动,这对于上古时期没有照明设备的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远古时期人们就开始观测太阳、月亮的运行规律了。
但他们的观察只能凭直观感觉却没有任何科学手段,所以从视觉来看,大地是平的,天是圆的,太阳、月亮东升而西落,运行不辍。当时的人们还无法知道地球是圆形的,而且这一切变化主要是由地球转动引起的,而认为地是不动的,是太阳在奔波,于是便出现了许多关于太阳的神话传说。
《淮南子》对太阳运行的描述,大体上可以代表中国古人对太阳的认识:太阳是个巨大的火球,由一个巨大的车载着,六条螭龙拉车,御者叫羲和。羲和载日,每天从汤谷出发,经过咸池、扶桑,曲阿,曾泉,桑野、衡阳,昆吾等地,最后入于崦嵫(yanzi);日西垂阳光在树梢上时,叫桑榆。唐代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也说:“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就是用一天里的时间来比喻人生;虽然朝阳初升的大好时光已经过去,但即使已近黄昏也并不算晚。《后汉书·冯异传》还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话。
对于月亮的描述和传说,在古籍中也不胜枚举。《淮南子》说:“月一名夜光,月御曰望舒,亦曰纤阿。”据《初学记》载:“张衡灵宪曰:月者,阴精而成兽,象兔蛤焉。”月亮是太阴精形成的兽,好象兔和蛤蟆,御者叫望舒。另外还有射日英雄后羿的妻子嫦娥窃仙药升天奔到广寒宫的传说。李白在《把酒问月》诗中说:“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就是引用这类典故。
古人对星辰又是怎样认识的呢?《初学记》所引《释名》曰,“星者,散也,言列位布散也。”《汉书》说:“星者,金之散气,与人相应,凡万物之精,上为列星、长庚,太白星也。”又说:“阳为日,日分为星,故其字日生为星。”统而言之,认为星辰是由日生出的,散列在空中,与人相应,这是对整个星辰的看法。
在文学作品中,把世间的人物与天上的星宿联系起来进行描写的例子屡见不鲜,如《水浒传》就把一百零八位起义好汉附会成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下凡。其他小说中什么文曲星、武曲星的说法也够多的了。这其中除了迷信的成分外,也有上古人类对星宿认识的残留。
“黄道”与“黄道吉日”无关
【黄道】
古人想象的太阳周年运行的轨道。地球沿着自己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从地球轨道不同的位置看太阳,太阳在天球上的投影的位置也不相同。这种视位置的移动叫做太阳的视运动,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轨迹就是黄道。也就是说,地球上人看太阳一年内在恒星之间所走的视路径,即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和天球相交的大圆,黄道和赤道成23°27′角,相交于春分点和秋分点。
【黄道吉日】
旧时的迷信星命之说,把青龙,明堂、金匮(gui)、天德、玉堂、司命等六辰叫做“吉神”。六辰值日的日子,称为“黄道吉日”。它与天文学上的“黄道”无关。
十二星次·二十八宿·四象·分野
【二十八宿】
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是以恒星为背景的,以恒星为标志说明日月五星运行的位置。经过长期观测,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称为“二十八宿”,即:东方苍龙七宿——角、亢(kang)、氐(di)、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一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lou)、胃、昴(moo)、毕、觜(zi)、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en)。
唐代温庭筠的《太液池歌》:“夜深银汉通柏梁,二十八宿朝玉堂。”夸饰地描写星光灿烂、照耀宫阙殿堂的景象。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是说物产华美有天然的珍宝,龙泉剑光直射斗宿、牛宿的星区。刘禹锡诗:“鼙鼓夜闻惊朔雁,旌旗晓动拂参尼。”形容雄兵出师惊天动地的场面,参星即参宿。
【十二星次】
“十二星次”或叫“十二次”。古人为了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把黄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星纪、玄枵(xiao)等十二个等分,叫做“十二星次”。每次都有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宿作为标志,如星纪有斗、牛二宿,玄枵有女、虚、危三宿等。十二星次是等分的,而二十八宿的广狭不一,所以十二次的起讫界限不能和宿与宿的分界一致,也就是说,有些宿是跨属于相邻的两个次的。据《汉书·律历志》。
古代的十二星次主要有两种用途,一是用来指示一年四季太阳所在的位置,以说明节气的变化,二是用来说明岁星每年运行所到的位置,并据以纪年,如说某年“岁在星纪”,次年“岁在玄枵”等。
【四象】
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官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大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官玄武;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官白虎;南方七宿像一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南官朱雀。
这跟国外把某些星座想象成为大熊、狮子、天蝎等相似。
【分野】
在古人的观念中,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国家、州域是有联系的。《史记·天官书》中说:“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根据地上的列国、州域来划分天上的星宿,把二十八宿分配给地上的各国或各州域,认为某星是某国或某地的,使之相互对应,这就是分野。在天空某个星宿的区域中,有什么变化或异常时,便认为它所属的那个分野的州域会发生什么灾害。
古时的占星术
亦称“星占学”,是以观察星辰运行预言人事祸福的一种巫术,古代的天文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跟宗教迷信的占星术相联系的。古人对某些天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就归于天帝,把天象的变化和人同的祸福联系起来,认为天象的变化预示着人事的吉凶。如把日蚀看成是上天对最高统治者的警告,《左传·阳公十七年》:“日有食之,天于不举(不杀牲盛馔),伐鼓于社。”《礼记·昏义》:“日蚀则天子素服而修六官之职。”彗星出现,有的认为是兵灾的凶象。岁星运行到某星宿,地上与之相配的州国五谷昌盛。荧惑运行到某星宿,地上的国家要发生灾祸。占星家还认为某星主水旱,某星主饥馑,某星主疾疫,某星主盗贼等,注意它们的隐现出没和光色变化而加以占验。这些都是迷信的。
阴历·阳历·公历
【阴历】
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叫阴历,它是根据月亮圆缺的变化制定的。月亮又叫太阴,所以阴历全称太阴历。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29.53059日,近似于二十九天半。为了计算方便,把大小月交替为30天和29天。
月相的变化是人们最容易看见的天象,因此各国的历法大都先有阴历后有阳历,随着农、牧的发展,这种历法逐渐被淘汰。
【阳历】
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叫阳历,全称太阳历。阳历把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定为一年,也就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圈的时间为一年。一年分十二个月,每月的日数为31天、30天、29天、28天不等。因此,在阳历里,每月的十五月亮并不一定是圆的,这是阴阳历最大的区别。
【公历】
目前全世界通用的历法叫公历,又叫格雷果里历,是一种阳历。先由埃及创制,后传入欧洲。公元前46年,罗马统治者儒略·凯撒主持制定了儒略历,单月大月,31天,双月是小月30天,一年共366天。一年实际上只有365天多一点,只好把二月减去一天,用四年置闰补上一天,放在二月里。它是公历的前身。
凯撒死后,他的侄儿奥古斯都·屋大维也学他叔父,因为他出生的八月是小月,他就把它改成大月,硬给八月加上一天,成了31天,把九月改成小月,以此类推。但一年又多出一天,只好把二月又减去一天,变成28天,每遇闰年,就变成29天。
后来罗马教皇格雷果里十三世在1582年对此历法加以修订,称为格里历。后来此历在20世纪初被全世界普遍使用,故称公历。公历纪年亦称公元。我国是从辛亥革命以后的1912年开始采用公历的,但用民国纪年。新中国成立后,采用公元纪年。
夏历·黄历
【夏历】
既考虑到月亮运行的周期,又考虑到太阳的周期,这种历法叫阴阳合历。我国古代的历法就是阴阳合历,俗称阴历、农历,因为这种历法是从夏代开始使用的,所以又称作“夏历”。我国古代的历法既重视月相盈亏的变化,又照顾寒暑节气,年、月长度都依据天象,故称阴阳合历。平均十二个月,有六个大月,各三十天;六个小月,各二十九天。全年共354天。
【黄历】
我国古代民间对农历的称法。它是清代朝廷颁布发的一种历法,也就是我们使用的农历。因为是用黄纸印的,所以叫黄历;又因为是皇帝颁布发的,所以又称作皇历。
这些历书,除记载农时节气外,还有迷信的“宜忌”。如某日宜祭祀,某日忌出行,某日喜神在何方等。
闰月的由来
我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的,而是阴阳历。阴阳历平年十二个月,六个大月各三十天,叫“大尽”,六个小月各二十九天,叫“小尽”,全年354.355天。而朔望月的长度为29.5306天,全年天数与太阳年365.2422天相差约十天二十一时,故须置闰,即三年闰一个月,五年闰两个月,春秋中叶后规定十九年闰七个月。每逢闰年加一个月叫“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叫“闰某月”。
古人很重视置闰,置闰可使历年的平均长度约等于一个太阳年,并和自然季节大致吻合。所以《尚书·尧典》说“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从现有文献看,殷周时代已经置闰,闰月一般放在年终,称为“十三月”。当时置闰尚无定制,有时一年之中闰两个月,所以会有“十四月”。春秋时代就没有这种情况了。秦至汉初在九月之后晦日已酉,称为“后九月”,如《史记·吕太后本纪》:“后九月晦日已酉,至长安,舍代邸。”“后九月”即“闰九月”。这是因为秦至汉初以十月为岁首,以九月为岁末,所以闰月置于年终。上古也有中置闰,如闰三月、闰六月之类。当闰而不闰叫做“失闰”。
四季的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