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镫发明后,很快就由中国传到朝鲜,在公元五世纪的朝鲜古墓中已有了马镫的绘画。至于流传到西方的马镫,是首先由中国传到土耳其,然后传到古罗马帝国,最后传播到欧洲大陆的。
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对中国发明的马镫给予了高度评价:“关于脚镫曾有过很多热烈的讨论……最近的分析研究,表明占优势的是中国。直到8世纪初期在西方(或拜占庭)才出现脚镫,但是它们在那里的社会影响是非常特殊的。林恩·怀特说:‘只有极少的发明像脚镫这样简单,但却在历史上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催化影响。’”“我们可以这样说,就像中国的火药在封建主义的最后阶段帮助摧毁了欧洲封建制度一样,中国的脚镫在最初却帮助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建立。”
击鼓与鸣金
击鼓和鸣金是古代军事指挥的号令。“击鼓”就是敲战鼓;“鸣金”就是“鸣钲”,并非“鸣锣”。《说文解字》:“钲,似铃,柄中上下通。”《荀子·汉兵》:“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意击鼓号令进攻,鸣金号令收兵。
关于“击鼓鸣金”的来历,有这样一段传说:黄帝在与蚩尤作战时制造的是革鼓。他从东海流波山上猎获了一种叫做‘夔’的动物,它的形状像牛,全身青黑色,发出幽幽的光亮,头上不长角,而且只有一只脚。这种动物目光如电,叫声如雷,十分威武雄壮。当时黄帝为它的叫声所倾倒,就剥下它的皮制成八十面鼓,让玄女娘娘亲自击鼓,顿时声似雷霆,直传出五百里。这就是后世“击鼓进军,鸣金收兵”的来历。
烽火台小史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烽,有警则举火。”火光只有在夜间才能让远处的人们看到,因而这里的“烽”指的是夜间举火。若白天遇有情况,人们将一种名叫“葭苇”的柴草或晒干的狼粪点着,因此又叫“狼烟”。这些东西燃着后烟雾很浓,当滚滚浓烟腾空而起的时候,远处的人很容易就看到了。这种以烟雾示警的方法称为“燧”。高阜山巅视野开阔,举火放烟一般都选择在这些地方。建一个高大的台子作固定设施,这个台子就称为“烽火台”。后来人们也以“烽燧”相称。
由此看来,烽燧是一种古老的军事信息传递设施,它能够迅速通报敌情,远距离指挥部队,协调作战,是战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烽火台上的烽火一经点燃,就好似如山的军令,丝毫不能延误和大意。《史记·周本纪》记载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就是较为有力的说明。
西周末期的周幽王,有一个极度娇宠的爱妃褒姒,这个爱妃貌若天仙,但美中不足的是整天绷个脸,难得一笑。为讨得爱妃的欢喜,周幽王竟在没有任何敌情的情况下命令兵士点燃烽火。各地诸侯望见烽烟,纷纷率兵前来勤王,聚集至骊山脚下,可是当他们来到,才发现并没有任何敌情。这种恶作剧终于博得了褒似的“千金一笑”,却惹恼了各路诸侯。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周朝已是上下交怨、危机四伏。这时北部山地的游牧部族犬戎乘机大举入侵镐京(今西安附近)。周幽王把解围的希望寄托在诸侯前来勤王上,急忙下令点燃烽火,可诸侯们认为是周幽王开玩笑戏弄人,根本不予理睬。结果犬戎军冲入城内,大肆烧杀抢掠,周幽王外逃途中被杀,西周遂告结束。
通过这个故事可知,烽火台的军事报警作用是何等重要。说它关系到社稷之安危,人民之存亡,一点也不过分。
由此看来,我国的烽燧报警诞生于西周。这时的烽火台是和王朝的首都、诸侯们的城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战争不断发展和扩大,长城开始出现,烽燧与长城一起,构成了共同的军事防御体系。
“阴书”怎样传军机
古今兵家,无不重视保守秘密。而保守机密的方式方法又是多种多样,尤其是对机密的传递,更是五花八门。在古代传递机密的手段和工具是很有趣的。
战国周朝实行的烽燧制,是一种军事通信制度。但是由于烽燧信号的内容简单,又不易保密,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机密传递方法,这就是“阴符”。
相传商纣王末年,姜太公辅佐周室,使周族由弱变强。有一次,他们带领的周军指挥大营被叛兵包围,情况危急,姜太公令信使突围,回朝搬兵。他怕信使遗忘机密,又怕周文王不认识信使,耽误军务大事,就将自己珍爱的鱼竿折成数节,每节长短不一,各代表一件军机,令信使牢记,不得外传。信使几经周折回到朝中,周文王令左右将几节鱼竿合在一起,亲自检验。周文王辨认出是姜太公的心爱之物,于是亲率大军到事发地点,解了姜太公之危。事后,姜太公受到这几节鱼竿启发,将鱼竿传信的办法加以改进,发明了“阴符”。
最初的“阴符”是竹制的,后又改用木片、铜片,方法是:把竹节按需要截成不同的长度,临战前,有关人士秘密约定机密标志及内容,即用不同长度的竹节表示不同的内容。如三寸表示全线溃退,四寸表示兵败将亡,五寸表示请粮增兵,六寸表示坚守城池;七寸表示阻击敌军;八寸表示破敌得城;九寸表示破阵擒将;一尺表示克敌制胜。
这种“阴符”,前线由指挥将领掌握,后方由朝廷兵部掌握,由专人传送。“阴符”上无文字,无图案,传“符”人不知“符”中含义,即使被俘,叛变投敌,敌人也难以知道“符”的内容。
后来,随着文化的发展,“阴符”逐渐被“阴书”取代。“阴书”是一种军事文书,传递的方法更秘密些,其方法是:先把所要传递的机密内容完整地写在一编竹简或木简上,然后将竹简或木简拆开、打乱,分成三份,再派三名信使各传递一份到同一个目的地。送到目的地后,收件人再把三份“阴书”按顺序拼合起来,其内容便一目了然。
这种“阴书”保密性较好。因为即使某一信使被敌方抓获,“阴书”落入敌方手里,也得不到完整的情报。古人为了密上加密,还在“阴书”上用藏头诗、藏尾诗、回文诗、诗谜、哑谜、密写等多种巧妙的方法来传递信息。
我国古代不仅有传递“阴书”的技巧,还有一套比较完备的传递制度。从先秦至唐、宋、元、明、清,都有驿站传递制度,在交通要道设铺兵、铺司、提领、邮长,专门负责传递事宜。
何时使用“口令”
口令是军人在视度不良的情况下辨别敌我的一种口头暗号,一般是以单词或数字表示。第一次使用口令是在2000多年以前。据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记载:公元前525年,吴国军队与楚国军队交战,吴王乘坐的船被楚军截获了。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吴军派了3个士兵装扮成楚兵,潜伏到楚军中,以“余皇”为暗号,夺回了船只。从此,口令就开始在军队中使用,一直沿袭至今。
鸡毛信的功能
在信上粘鸡毛,表示十万火急,必须急速送到,这就是旧时使用的鸡毛信。
电影《鸡毛信》是抗战时期我军传递情报的动人故事,但鸡毛信的使用却远在汉、唐两代就较为常见了。在我国佤、拉祜、景颇等少数民族地区,直到民主改革前夕,仍然使用类似的鸡毛信。拉祜族在开紧急会议时,拴上三根鸡毛,作为快信传达。如情况特别紧急,鸡毛外加小木炭;佤族的鸡毛信,遇到十分紧急情况,不加木炭,而是加辣椒。这些少数民族的鸡毛信没有文字,只是在竹片上刻三条刀痕。
为何白旗为投降标志
在一些战争影片中往往出现这样的镜头:当陷于重围走投无路的防御者感到再继续抵抗已无望时,便打出白旗投降。所以,人们通常把白旗认作是投降的标志。其实从战争法规严格意义上讲,白旗是要求暂时休战的标志。
早在远古时期,交战的双方为向对方表示谈判的诚意,往往借白色为象征,于是逐渐形成一个惯例:白色旗帜代表要求休战谈判。当交战的一方打出白旗时,对方便知来意,下令停止一切进攻行动。持白旗的一方要派出军使、号手、旗手和翻译到对方指挥部,说明条件或意图。从军使展示白旗起,直至回到本方所必需的时间终了,他享有不可侵犯的权利。上面这种惯例几千年一直延续下来,至今未变。
八旗子弟
1501年,努尔哈赤开始创立八旗制度。八旗制由牛录制扩充而来。1牛录为300人,首领称“牛录额真”;5牛录为一甲喇,首领称“甲喇额真”;5甲喇为一固山,首领称“固山额真”。每一固山有特定颜色之旗帜,当时满洲军共有4个固山,分红、黄、蓝、白4种颜色之旗帜。1615年,满洲军建制扩大,又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个固山,共有8个固山,6万人。“固山”即满语“旗”之意,故8固山之建立,亦称“八旗制度”。努尔哈赤将全体女真人都编入八旗之中,一般百姓则称“旗下”。后来又建立了蒙古八旗和汉人八旗。旗人一般又称“八旗子弟”。
“八旗”官员平时管民政,战时任将领,子子孙孙永远为军人。这些人的子弟可能觉得永为军人,高人一等,平时耀武扬威。满清被推翻后,他们不学无术,必然就不能为非作歹了。后来,人们把那些靠着祖宗的封荫、不劳而获的人称为“八旗子弟”。
古时的“娘子军”
隋朝末年,李世民推动他的父亲李渊起兵反隋。李渊的三女儿李氏回到陕西户县故乡,散发家产,招募了大批士兵,又联络了当地农民武装,合并了几支零散的起义军,兵力扩充到7万。公元617年,李氏率领着这支队伍和李世民在渭北会师,宣布了隋王朝的末日。李渊称帝后,李氏被封为平阳公主,这以后,李氏统领的军队号称“娘子军”。
至于女子为基本成员,又有严密组织的娘子军,则是从太平天国的女军开始的。太平天国的女军是在男女平等的政治纲领指导下成立的,以前、后、左、中、右和数字1至8来编排番号,共40军,每军2500人,总计10万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