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低调:藏与露的艺术
2635000000011

第11章 心宽似海,有容乃大--宽容可成天下事(1)

做人,要有容人的气度和雅量。有一分器量,便有一分气质;人有一分气质,便多一分人缘;人有一分人缘,必多一分事业成功的可能。

古人云:人若无恕,人所不亲。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向来都是将心比心。要知道敬人就是敬己,只有以豁达的心胸接纳、尊敬他人,他人才会以同样的心态对待你。如果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为人多点宽恕,那么世上的矛盾就会减少很多。

有容,德乃大

做人,要有容人的气度,包括一个人的雅量、容量与气量。

修养气度的方法,在于戒除忌妒、怨恨之心,对人能容忍、宽恕。戒除了忌妒、怨恨之心,对人能容忍、宽恕,自己便能心胸开阔、不计得失。自古英雄豪杰、圣贤志士皆如此。

在中国,有“逆鳞”之说。据说在龙的喉部以下有逆鳞,如果不小心触摸到,必定会被激怒的龙所杀。不论高贵如领导者,低贱如乞丐者,都有“逆鳞”存在。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别人触犯“逆鳞”的行为,它反映了一个人气量的大小。

裴遐是晋代地方长官,他与东平将军周馥是十分要好的朋发。有一次,裴遐到周馥家中做客,周馥立即吩咐下人沏茶。落座不久,裴遐和人下起围棋来。周馥的家人前来敬酒,裴遐正玩在兴头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棋盘上,所以,他将递过来的酒搁在一旁,没有及时喝下去。这可气坏了周馥,他有意地用力推了裴遐一下,裴遐一个没注意,硬生生地从椅子上跌下来倒在地上。随后,裴遐若无其事地爬起来,仍旧回到座位上继续下棋,举止不变,神态安详,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王衍后来问裴遐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为什么没有反应,裴遐回答说:“因为当时我很糊涂。”

“大人不计小人过”,领导者要时时向人们显示自己的大度,尽可能原谅别人的过失,这也是一种重要的笼络技巧。可是有的领导在这些方面就做得有些过火,显得刻薄寡恩,没有容人之量。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扯起反秦大旗后,陈胜被义军推举为张楚王,设都在陈县。陈胜未起义之前,在家乡耕田种地,给地主当雇工,结交了不少穷苦朋友。那时,大家在一起不分彼此,有说有笑。自陈胜称王后,这些穷朋友陆续到陈县来找他。见到阔别多年的老友,陈胜十分高兴,热情地招待他们,并让他们坐自己的辇车一同回宫。走进宫殿,这群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总算长了见识,他们东摸摸墙壁,西动动帷幕,都异口同声地说:“陈胜,你做了大王,真了不起,好气派!”接着,大家都随便起来,谈的话题都是陈胜种田雇工的旧事。这时,有人附在陈胜耳边说:“这班穷鬼愚昧无知,狗胆包天,竟然侮辱大王。”陈胜本就不高兴,现在听了谗言,更加生气,一怒之下将这些过去在一起吃喝谈笑的朋友处以极刑。这之后,由于陈胜缺少容人之量,许多老友纷纷退去,注定他最后无法成功。

《尚书》中说:“有容,德乃大。”做人只有容人之所不能容,忍人之所不能忍,恕人之所不能恕,忘人之所不能忘,才能理人之所不能理,为人之所不能为,成人之所不能成,达人之所不能达。

容得下几个小人,耐得住几桩逆事,过后感到心胸开阔,神清气爽,有如咀嚼橄榄,虽然当时觉得酸涩,在回味时却满口清凉。

范仲淹曾经担任过副宰相,心地仁厚。他曾说:“我一生所学唯‘忠恕’二字,但受用无穷,以至于在朝廷之中辅佐君主,招待幕僚、朋友、亲戚、家人等从不曾有一刻离开过这两个字。”范仲淹曾经告诫他的子弟们说:“人哪怕十分愚笨,指责别人时就会变得十分聪明;哪怕十分聪明,宽容自己时就会变得十分糊涂。你们只要常常用责备别人的思想来责备自己,用宽恕自己的心意来宽恕别人,不怕成不了圣贤。”

以容养量,以忍养气,以恕养性,以忘养心,这样做很少有不能达到宽容境界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

“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容。”宽容具有丰富的内涵,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代表了心灵的充盈和思想的成熟。越是有智慧的人胸怀越宽广,因为他明白:宽一分是福,让一步为高。

“宽容”二字说起来是那样轻而易举,做起来却需要勇气与决心。谁都懂得宽容这个道理,难的是如何学会宽容。

宽容需要不断反省自己,提升自己,宽容是淡化矛盾,解决问题的良策,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宽容是心平气和围着桌子,微笑握手,太平安然,不斤斤计较细节、私仇,大踏步跨过情感的沟沟坎坎,欣欣然面有喜气前行。以爱人爱世界的大度赢得别人的敬仰尊重,因为敬人者,人恒敬之。

宽容是要能够时时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而不是戴着有色眼镜对周围的人事妄下结论、咬住不放。

林肯总统曾经以对竞争对手宽容著称,但这一修养引起了议员的不满。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不是正在消灭我的敌人吗?”

林肯总统的话一语中的,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是我们潜在的朋友。

人们总是对自己的痛苦念念不忘,目的是防止同样的事再度发生,但如果一直将过去的伤痛累加起来回味,那就永远走不出阴影,久而久之,人就会生活在眼泪淹没的日子里,心理也会日益狭隘起来。而一旦放下那些不愉快的往事,和过去干杯,打开心灵这扇大门,宽容一切,得饶人处且饶人,生活就会焕发出新的生机。所以,宽容是爱过之后的感激、理解,宽容是心境开阔之后的释怀、珍重。

宽容是对人不苟求,对事不苟求。常用宽容的态度对待事业、家庭和朋友,这些关系才会长久。在工作中,宽容能带来成长,使人壮大;如果朋友之间没有宽容,友谊就不会存在;夫妻间更是如此,总是为小事计较,爱情渐渐消失,又岂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真正的宽容是真诚的,自然的,没有丝毫强迫的意味,因此,没有人比宽容的人更强大更自豪。俗话说:“吃亏是福”,其实这里面蕴涵的真正的含义是宽容,用博大的态度对待他人,就等于给自己送上一份价值不菲的礼物。生活里多一点宽容,生命就会多一份空间和爱心,生活也就会多一份温暖和阳光。

请学会宽容。站在云端,俯视尘世,人不会贫穷到无机会表达宽容的地步。不要吝啬这高尚的财富,把宽容这束鲜花撒向人间!

心胸豁达是成功必备的素养

心胸豁达,宽宏大量,是成就大事业必备的素养。

我们阅读历史,多少名人圣贤,人们评论他们时,有时不赞其功业,而赞其器量。器量对人生的功名事业至关重要,有器量的人在为人处世上的表现就是豁达大度。

豁达的人,常常是乐观的人。而所谓乐观,按照某位哲人的说法,就是乐观的人与悲观的人相比,仅仅是因为后者选择了悲观。

豁达的人在遇到困境时,除了承认事实、摆脱自我纠缠之外,他还有一种趋利避害的思维习惯。这种趋利避害,不是为了功利,而是为了保持情绪与心境的明亮与稳定。这也恰似哲人所言:“所谓幸福的人,是只记得自己一生中满足之处的人;而所谓不幸的人,是只记得与此相反的内容的人。”每个人的满足与不满足,并没有太多的区别差异,幸福与不幸福相差的程度,却相当巨大。

豁达也有程度的区别,有些人对容忍范围之内的事,会很豁达,但一旦超出某种限度,他就会突然改变,表现出完全相异的两种反应方式。最豁达的人,则具有一种游戏精神,将容忍限度扩大。

美国总统林肯在组织内阁时,所选任的阁员各有不同的个性:有勇于任事、屡建功勋的军人史坦顿,有严厉的西华德,有冷静善思的蔡斯,有坚定不移的卡梅隆,但林肯却能使各个性格绝对不同的阁员互相友好合作。正因为林肯有宽宏的度量,能舍己从人,乐于与人为善。尤其是史坦顿,那种倔强的态度,如在常人,几乎不能容忍,唯林肯有过人的心胸,使得他驾驭阁员指挥自如,使每个阁员都能为国效忠。

成功的上司总是豁达大度,决不会因下属的礼貌不周或偶有冒犯而滥用权威。所以作为上司,应该有宽恕下属的大度,这样才更能赢得下属的拥戴。

有一次,柏林空军军官俱乐部举行盛宴招待有名的空战英雄乌戴特将军,一名年轻士兵被派替将军斟酒。由于过于紧张,士兵竟将酒淋到将军那光秃秃的头上去了。周围的人顿时都怔住了,那闯祸的士兵则僵直地立正,准备接受将军的责罚。但是,将军没有拍案大怒,他用餐巾抹了抹头,幽默地说:“老弟,你以为这种疗法有效吗?”这样,全场人的紧张气氛在一片笑声中被一扫而光。

每个人身边都有各种各样性格的人,这些人的处世方式、待人方式都不相同,这就需要你有宽宏大量的心胸。

雨果曾说:“比海洋更广阔的是人的心胸。”但并非每个人的心胸都能像大海一样广阔。相反,人们最欠缺的就是一份豁达大度。如果人的心胸能够包容万物,还有什么能够牵绊他呢?

能容人者,众皆归之

人有一分器量,便有一分气质;人有一分气质,便多一分人缘;人有一分人缘,必多一分事业成功的可能。

成功的人有很多种:有的人可以在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运筹帷幄;有的人可以在跨国企业的领导岗位上指挥若定、谈笑风生;有的人能够用十年磨一剑的执著精神探索未知的科学世界;有的人则甘愿在书香琴韵的天地里品味自然与艺术的恬淡、幽远……但无论是哪一种人,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他们的成功和宽广的胸怀、坦荡的气度形影相随、寸步不离。

麦金利做美国总统时,特派某人为税务主任,但为许多政客所反对。他们派遣代表进谒总统,要求总统说出派那个人为税务主任的理由。为首的是一个国会议员,那人身材矮小,脾气暴躁,说话粗声恶气,开口就给总统一顿难堪的讥骂。如果当时换成别人,也许早已气得暴跳如雷,但是麦金利却视若无睹,不吭一声,任凭他骂得声嘶力竭,然后才用极温和的口气说:“你现在怒气应该可以平和了吧?照理你是没有权利这样责骂我的,但是,现在我仍愿详细解释给你听。”

这几句话把那位议员说得羞惭万分,但是总统不等他道歉,便和颜悦色地说:“其实我也不能怪你。因为我想任何不明究竟的人,都会大怒若狂。”接着他把任命理由解释清楚了。

不等麦金利总统解释完,那位议员已被他的大度折服了。他私下懊悔刚才不该用这样恶劣的态度责备一位和善的总统。他满脑子都在想自己的错了,因此,当他回去报告咨询的经过时,他只摇摇头说:“我记不清总统的全盘解释,但只有一点可以报告,那就是--总统并没有错。”

胸宽则能容,能容则众归,众归则才聚,才聚则业兴--这样的道理其实并不难懂,但真要落实起来就不容易了。

甘地是20世纪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最有权威的领导者,印度国民大会党的主要领导人,人称“圣雄”。甘地不仅是出色的领袖,也是杰出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和主张对整个印度半岛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1907年,甘地因为所采取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遭到部分激进分子的抵制,同时,英国当局又用尽全部手段迫使他屈服。有一天,甘地在大街上被一群暴徒无情地攻击和毒打,这群人打到以为他断气了才离开。以后,甘地又被捕入狱、判刑后做了苦役。在那段非常时期里,甘地仍然以他那无比的度量,最大地包容暂时的或永久的政敌。他继续为鞭打他的人奋斗,继续走自己认定的光明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