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中国地理全知道
2635300000010

第10章 江河(3)

钱塘江涌潮既然是东海潮波在钱塘江河口特殊地形条件下的特殊表现形式,就必然要受河口地形条件变化的左右。上述涌潮失期现象全部发生在杭州。唐宋年代,钱塘江江道顺直,潮头直冲杭州,故而杭州上下,潮势强劲。后因杭州湾北岸逐渐北退,南岸则向北淤涨;而杭州至海宁问江道又由南北移,河道由直变弯,长度增加,涌潮也随之下移。随着历史的发展,江道的演变,杭州的潮势便有所衰退。另外,钱塘江河口的泥沙主要来自大海,涨潮流中挟带着大量泥沙,落潮时部分泥沙落淤在河口段,靠每年汛期上游来的山水将泥沙往下冲移。一旦遇上雨少天旱,山水流量小的年份,便造成河口江道淤塞,妨碍潮波传播。当江道淤塞较严重时,涌潮便不能到达杭州。所以,涌潮失期并不是没有产生涌潮,而是传播受阻,到不了杭州。

一般说来,涌潮总是有规律地在钱塘江上出现,但有的时候由于受复杂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偶尔会“失信”于人,这也是钱塘江潮最令人捉摸不定的所在。

如诗如画的漓江

漓江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发源于兴安县猫儿山,流经桂林市、阳朔县,在梧州市汇入西江。上游称大溶江,从灵渠在溶江镇与漓江汇合口至平乐县恭城河口的一段,称为漓江,全长160千米。这160千米的山水,历来被人们誉为是世界上风光最秀丽的河流,是集山水之灵气于一体的奇迹。这里两岸青山连绵不绝,奇峰林立,漓江沿岸,翠竹、茂林、田野、山庄、渔村随处可见,充满了恬静的田园气息,仿佛一幅水墨山水画上绝美的点缀,为漓江更增添几分秀色。

漓江风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喀斯特山水旅游区。“喀斯特”一词源于前南斯拉夫的一个地名。喀斯特地貌是指石灰岩受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如石芽、石沟、石林、溶洞、地下河等。在水流作用下,地下水对碳酸盐岩不断产生侵蚀作用,形成陡峭的海岸、弯曲的沟壑、高高的悬谷等奇观。具有喀斯特地貌的地区,往往奇峰林立,溶洞遍布。

漓江沿岸是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发育典型的地区之一,孤峰、峰林、峰丛、喀斯特泉、暗河、反复泉、周期性泉与涌泉等等喀斯特地貌随处可见。风景区内岩溶发育完善,地面奇石遍布,有的峰林簇拥,有的一山独秀,姿态万千。地下更是溶洞密布,多达2000余个,人称“无山不洞,无洞不奇”,犹如神仙洞府。

漓江最著名的山是画山,最美的景是黄布倒影。画山高416米,临江绝壁上有藻类等低等生物死亡后的钙化产物,因而呈现出了颜色不同、深浅有别的山崖色彩带,鲜艳如画,堪称天下奇观。在阳光的照射之下,画山更加呈现出五彩缤纷的亮丽景观,见者无不称奇。

说不尽的漓江景,道不完的漓江情。漓江之美,如诗如画,如烟如梦,那绿水、青山、翠竹、奇石,仿佛一幅典型的中国水墨画,令人见之而忘俗。“漓江神秀天下无”,我们只能说,漓江是一个大自然的奇迹,是集造物主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奇迹。

塔里木河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历史上就是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地方。这里有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的沙漠,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却也同时拥有新疆地区的生命之源,中国最大的内陆河流——塔里木河。

塔里木河全长2179千米,流域面积达19.8万平方千米。塔里木河的主源为发源于喀喇昆仑山的叶尔羌河,由塔里木盆地的西南缘转向东行、在阿拉尔以上48千米处的肖夹克附近,接纳了北下的阿克苏河和南上的和田河后,始称塔里木河,在维吾尔语里,塔里木意为“无缰之马”。这个名字对于塔里木河来说,名副其实。它的河道含沙量大,冲淤变化频繁,河流经常改道,在中游地区造成南北宽达数百千米左右的冲积平原,河道曲折,支流众多,芦苇水草丛生,浩浩荡荡地形成一派“水上迷宫”景象。塔里木河两岸胡杨林浓荫蔽日,形成了天然的绿色长廊,是新疆重要的棉、粮、蚕桑和瓜果的生产基地。

塔里木河对地处中国西部干旱地区的新疆来说,是一条至关重要的河流。其宝贵的河水及其所维系的以世界上最集中的胡杨林带为主的生态环境,决定着沙漠的进退和绿洲的存亡,也决定着新疆广大地区的生存条件。古代丝路上许多城邦的兴废,都与塔里木河的变迁关系紧密。

但近年来,由于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三条源流区大规模地开荒造田,筑坝蓄水,引水灌溉,致使塔里木河来水量锐减,下游断流,陷入了生态恶化的境地,以胡杨林为主的“绿色走廊”告急。目前,向塔里木河下游输水、建设水利工程、流域内五地州实行用水限额、退耕还林四项治理措施已经陆续在塔里木河流域展开。随着各项整治和保护措施的到位,这条新疆各族人民的母亲河终将会再度焕发出勃勃生机。

淡水河

淡水河是台湾岛上第三长的河流。从台湾省地形图上看,淡水河流域处在群山环抱的台北盆地之中。淡水河犹如一条银色飘带,将台北盆地装点得分外妖娆。

淡水河全长159千米,流域面积约2726平方千米。在历史上,它曾是台湾省唯一可以通航的河道。当时的淡水河上,帆樯林立,“淡水风帆”是当时台湾北部的一处著名风景。在清朝乾隆初年,乘帆船渡海来台者,多溯淡水河而上,至道光年间,盛极一时,这里成为台湾北部与福建往来帆船汇集之地。那时帆船可以从淡水上溯至台北市以及台北县的新庄、板桥直至桃园县的大溪镇一带。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期,位于淡水河河口处的淡水镇,已发展成为台湾省北部最繁华的港口,淡水与台北市之间的河道可通小型汽轮,小木船则可溯至大溪,因而也促使大溪镇由一个山区集散地迅速发展成为商港。当地丰富的物产,如稻米、茶叶、樟脑等,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送出去。据1892年~1897年的统计,在这一段时期内,约有300多艘帆船来往于淡水沿岸各码头之间,这些帆船中的1/3都要在大溪码头停泊。因而,在19世纪以前,淡水河是台湾省唯一的水运航道,也是台湾全省唯一被称为“河”而不叫“溪”的河流。后来,由于人们在淡水河流域大面积地毁林开荒,以及在淡水河沿岸山坡开辟茶园,引起淡水河流域内土壤被侵蚀和自然环境生态变化,致使淡水河夹带的泥沙冲积物越来越多,堆积在下游和出海口一带,航道逐渐淤塞,淡水港再也不适宜停泊轮船,往昔的舟楫之利,再不复见,“淡水风帆”成为历史。如今,人们在淡水河上看到的,只有水上人家的点点渔帆。

淡水河两岸山清水秀。下游的台北盆地,人口稠密,物产丰富,是台湾省北部重要的农业区。著名的农业灌溉系统石门大圳等均取自于大汉溪石门附近的水源,并利用这些水源灌溉着中坜、桃园、新庄一带的农田;瑶公大圳的水源引自新店溪,这座大圳主要负责灌溉台北市、松山一带以及台北县中和、板桥一带的农田。

那一块块整齐的稻田,一条条灌溉引水渠道,纵横交错,展示出一幅秀丽恬静的田园画面。几百年来,淡水河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哺育了千百万人民,使流域内三县一市的城镇得到发展。

德天瀑布

在中越边境广西大新县硕龙乡德天村,有一条气势雄伟的大型瀑布,横跨了中国与越南两个国家,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的跨国瀑布。它那雄浑的气势、壮美的景观,一直都吸引着游人们的目光。这就是著名的德天瀑布。

德天瀑布距离县城78千米,距南宁市仅140多千米,是国家特级景点。它源起于广西靖西县归春河。归春河一路流入越南,而后又流回广西,这条流经两个国家的河流忽急忽缓,时分时合,迂回曲折于丛林之中,在经过德天村的时候,河流遇到断崖跌落,那巨大的落差便形成了大瀑布的奇观。

德天瀑布银瀑飞泻、洪流滚滚,蔚为壮观。瀑布的面宽达120米,那一条条水帘,从高山之上奔流而下,仿佛一幅幅银绸挂在悬崖前。仰望瀑顶,群峰恍若浮动,巨瀑仿佛海倾,令人叹为观止。瀑布声势浩大,千米之外都能听到滔滔的水声轰鸣于山间,慑人心魄。瀑布与山石撞击,水花飞溅,犹如千万颗璀璨的明珠。水汽形成了白蒙蒙的一片,如雨如雾,长年累月飘忽不散。遇到天气晴好、阳光灿烂之日,但见飞溅的水珠五彩缤纷,光彩夺目,使人如入仙境。有的时候,瀑布之上还会出现彩虹,犹如横跨瀑布的彩练,为雄奇的德天瀑布增添了几分娇媚。

德天瀑布的景致随四季变化,每一季节各有其独特的魅力。春季之时,春暖花开,木棉如火如荼,其色调与银白的瀑流搭配起来,自有一番独特的韵味;夏季河水猛涨,瀑布也相应变得愈加雄壮,激流以排山倒海之势由断崖飞泻而下,使人备感两袖清风,心旷神怡;秋高气爽之时,碧水清流,渲染于金黄的丰收景致之中,注满了丰收的喜悦;冬季枯水季节,流水略显涓细,不复夏季之霸气,但是悠然而下,令人感受到一种和缓轻柔之美。

瀑布周围的景观也是秀丽动人,与瀑布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德天瀑布附近,峰峦叠嶂,郁郁葱葱。群山之上有层层梯田,湖光山色,绿水梯田,红棉翠竹,小桥流水,好一派青山绿水的田园风光。梯田旁边,是中越边界的石山。石山上,大树苍翠挺拔,特别是那主干笔直、绿荫盖地的大木棉树,更显雄伟壮观。

德天景区名胜众多,明仕田园风光、沙屯的多级叠瀑、黑水河、雷平石林和水上石林、恩城山水及自然保护区,都是值得一游的绝美风景。当然,最动人的景致,无疑还是德天瀑布。无论春夏秋冬,德天瀑布的恢宏气势与壮丽景观,都会让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黄果树瀑布

“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虹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这副对联传神地勾勒出了中国第一瀑布——黄果树大瀑布的雄浑气势。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北盘江支流的白水河上,是当地的石灰岩地层长期受侵蚀、导致河床断落而形成的。黄果树瀑布气势恢宏,74米的落差、81米的宽度以及100立方米/秒的流量,使它成为世界上最为壮观的瀑布之一。在大瀑布与地下水的溶蚀作用之下,黄果树瀑布周围地貌奇特,形成了有山必有洞、有水必有瀑的奇特景观。

黄果树瀑布一泻千里,气势非凡,古来闻名。早在300多年前,中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就描述其“水由溪上石,如烟雾腾空,势其雄厉,所渭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具不足拟其状也。”奔腾的河水自70多米高的悬崖绝壁上飞流直泻犀牛潭,发出震天巨响,如千人击鼓,万马奔腾,声似雷鸣,远震数里之外,令人惊心动魄。有时瀑布激起的雪沫烟雾,高达数百米,漫天浮游,竟使其周围经常处于纷飞的细雨之中。

黄果树瀑布素以“雄伟、壮观”而名扬四海,而其最神奇之处在于隐藏于大瀑布半腰上的水帘洞。水帘洞位于大瀑布40~47米的高度上,走近大瀑布本身就足以使人惊心动魄了,进入大瀑布中穿行,更加令人心悸不已。但到了黄果树瀑布,而不进水帘洞,就不会真正领略到黄果树瀑布的雄奇和壮观。

黄果树瀑布附近奇峰林立,溶洞密布,河流纵横,还分布着18个大小不同、姿态各异的瀑布群,即“九级十八瀑”。著名的有陡坡塘瀑布、螺丝滩瀑布、银练坠潭瀑布、星峡飞瀑、滴水滩瀑布等,千姿百态,变幻无穷。

关于黄果树瀑布的形成,还有着动人的传说。传说白水河是一对私逃的苗族情人用白练变成的,为了阻止追兵,他们又在黄果树下用剪刀剪断河水,于是出现了一泻千里的黄果树大瀑布和周围的小瀑布群。

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位于山西省吉县西南,地处九曲黄河中游,与陕西省宜川县相邻。瀑布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明代诗人陈维藩在其《壶口秋风》中有云:“秋风卷起千层浪,晚日迎来万丈红”,是壶口瀑布的真实写照。

黄河流至壶口,巨流从宽300余米的两山之间奔泻而下,在吉县与陕西宜川交界的龙王一带,河槽猛缩为30余米,聚拢的河水坠入深潭,落差达20米,有如茶壶注水。由于地壳运动,岩石在此断裂陷落,河水从高处横面泻下,浪涛滚滚,水花飞溅,声如雷鸣。一团团水雾烟云,慢慢上升,由黄变灰,由灰变蓝,在阳光的照射下,变成圈圈彩虹。

更为神奇的是,黄河流入壶口以后,在流经一个长1000米、深30米的龙壕后,似乎隐身匿迹了。这个龙壕其实是一个弯弯曲曲的石峡,像一条摇头摆尾的巨龙,壶口是龙头,一口吞噬巨流,孟门是龙尾,腹泄黄河水向下游。

在壶口瀑布正中、黄水跌宕的地方,有一块油光闪亮的石头,在急流中上下浮动,这就是“龟石”。这块石头能随水位的涨落而起伏,不论水大水小,总是露着那么一点点。远远望去,两侧的黄水滚滚扑来,掀起重重浪花,犹如二龙戏珠。

过去,来往的船只每逢行至壶口,都是,人在岸畔拉纤绕行,飞鸟也因瀑布呼啸四震、云烟迷漫,惊吓得不敢飞过。因此,当地从古至今就传承着一种奇特的航运习俗——“旱地行船”,而且,一直流传着“飞鸟难渡关”的奇谈。

壶口瀑布风景区除了瀑布奇观外,还有清代长城、圪针滩古渡、盈门山石刻、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衣锦村”和“姑夫庙”、“鲤鱼跳龙门”等人文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