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战争岁月(1930-1939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2635600000017

第17章 1933年(1)

1933年,日本侵略者继侵占东三省、拼凑满洲国后,开始向关内步步进犯。

日军制造了榆关事件,随即占领山海关。2月,日本关东军纠合伪军,直犯热河。3月初,承德沦陷,热河遂陷敌手,张学良因此下野。

军占领承德后,开始进犯长城各口。驻守长城内外的中国军队,在全国人民抗日浪潮的推动下,激于爱国热忱,奋起抗击日本侵略军。驻守喜峰口的第二十九军宋哲元部,与敌浴血奋战,在冰天雪地里,身携手榴弹,手握大刀,潜入日军阵地,拼死肉搏,使喜峰口失而复得,显示出中国人民在侵略者面前不屈不挠的英雄主义气概。在古北口、冷口、怀柔等地的中国军队,长城内外广大民众,也积极地参加了抗击日军的战斗。长城抗战发扬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但是,由于南京国民政府坚持"必安内始能攘外"的不抵抗政策,长城抗战,终于失败。

日军强渡滦河,侵占冀东20余县,平津危急15月31日,何应钦派代表与日方签订了《塘沽协定》。《协定》的签订,实际上是承认了日本占领东三省及热河省的"合法"性,承认了长城一线为伪满洲国的"国界",使我国的主权进一步丧失,为其后日军进一步扩大侵略提供了方便。

在中华民族处于危急的关头,爱国将领冯玉祥、方振武、***等人,于5月26日在张家口通电全国,宣告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决心以武力收复失地。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积极支持下,抗日同盟军奋勇作战,光复察东重镇多伦,并使察省失地全部收复。但是,由于南京国民政府采取分化瓦解与武力镇压相结合的绞杀政策,抗日同盟军终于失败。

国民党第十九路军高级将领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人,联合第三党势力,发动福建事变,成立福建人民政府。但由于南京国民政府采取分化收买与武力镇压的政策,福建事变终于失败。虽然如此,它却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继续高涨,并为其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榆关事件

榆关(又称渝关、山海关)事件,是日军秦榆守备队长落合正次郎策划制造的手榴弹爆炸事件,反诬中国军队所为。以此借口,侵占我山海关。

东北沦陷后,山海关即成为日军入侵关内的天然屏障。1933年1月1日上午,绥中日军往榆关调动,下午2时,驻榆日宪兵守备队通知日侨迁至南海日兵营"避难"。晚9时半,日一列兵车由绥中开抵榆关车站。在车站的日军步哨将事先准备的爆炸物投掷于车站附近爆炸;同时,日军在南关外鸣枪并爆炸手榴弹;紧接着向我南门外步哨射击,迫其退入城内。经榆关驻军第九旅交涉,日军反诬我军挑衅。我驻临榆第九旅旅长兼临永警备司令何柱国在北平闻报后,星夜回防。

榆关日军向临永警备司令部提出:(1)撤退南关中国驻军、警察及保安队;(2)撤退城上中国守军;(3)南关归日方警戒。并限及时答复,否则武力夺取。临永警备司令部允诺南关暂由日方警戒,南关稽查兵暂撤城内,俟天明调查真相后再交涉解决。日方通知说:"本事件无须调查","否则,即以武力夺取南关"。日方的无理要求,遭到我方严词拒绝。日方竟将我南关公安分局局长扣留,缴去警察枪械。双方处于对峙状态。

上午10时,日军炮击临榆县城,步兵爬城进攻。中国守军第九旅六二六团官兵,不顾"不准还击"的命令,以石头、手榴弹回击,击毙日军儿玉中尉等。同时,日军3000余人在飞机、火炮、坦克支援下,于石河铁桥、南关、二里店、五眼城、吴家岭之线展开进攻,将榆关城从东、南、西三面包围,企图从南门突破。何柱国遂下令还击。战至下午5时,日军不支而去。是晚,日关东军命令日第八师团长西义一命令铃木第四旅团增援。

上午,日增援部队在飞机、坦克及海军炮舰配合下,猛攻临榆县城。并向东南城角和南门附近发起重点进攻。中国守军以步机枪、迫击炮和手榴弹顽强抗击,双方争夺激烈。至下午2时,日军发起总攻,炮火更为猛烈,日军坦克趁势攻人城内,与守军发生巷战。由于国民政府军政当局惟恐事态扩大,不发援军。第九旅六二六团以不足2000人兵力抵抗,伤亡逾半,一营营长安德馨及二、三、四、五连连长均阵亡,全营伤亡几尽。下午4时,何柱国下令撤出,临榆遂陷。城内商号毁于炮火者500余户,民众死伤千余人。

国民政府外交部就榆关事件照会日驻华使馆。要求日本政府迅饬日军退出榆关,严惩肇事者,嗣后不得再有此种举动,并保留要求日方赔偿一切损失之权。同日,外交部发表宣言,详述了榆关事件起因、经过,指出日军侵榆为其预定计划,此举的严重后果是威胁平津、热河;要求国联迅即以最有效方法予以制裁;中国军队将尽其力量抵御日军之暴行;并电令驻国联代表颜惠庆将日军侵榆情形报告国联,要求采取有效措施。

冯玉祥就榆关事件自张家口电国民党中委邹鲁,电称:"倘再不全力抵抗,则华北各省随时可沦人日人之手",蒋介石等人对日妥协,"足以亡国灭种而有余";"凡为民族独立而同情抗日者,皆为吾友,应互相提携之;凡为亲日辱国以阻挠抗日者,皆为吾敌,应竭力攻击之"。

日关东军与在华驻屯军制定《山海关事件处理方针及纲要》,竟说榆关事件系中国方面调动军队引起的。"作为中国驻屯军执行任务上的一局部地区问题和以后用兵不受约束的原则处理",还要求张学良部今后不得向榆关一定距离内"侵入"。

日军纠合伪军进攻九门口要隘,东北军姚东藩之第十五旅退沙河寨、石门寨,九门口失陷。

日本政府复照中国外交部,反诬榆关事件系中国军队向日宪兵住宅掷弹、开枪及开炮所致,日方"不能不采取自卫行动"。同日,日陆军省发表声明,宣称:"热河为’满洲国‘之一部……而’满洲国‘对于该省内扰乱治安或侵入该省内之不逞分子,自得视为侵略者而讲求自卫手段或讨伐手段。"22日,中国政府外交部就榆关事件再次照会日方,驳斥日方来照中所述各节"既非事实,更多附会",并对日军最近又在九门口、石门寨等处进攻中国驻军,在北平等地持械游行及举行作战演习等提出抗议,要求迅将占据榆关及其附近之日军撤退,严惩肇事者,并对北平等处日军严加约束,勿令再有妄动。外交部长罗文干发表谈话,声明:"满洲国"必须取消,中国在东三省必须恢复固有主权。但由于国民政府执行对日妥协政策,日本对中国政府的抗议竞置之不理。榆关事件不了了之。

中国教育学会成立

1月28日,中国教育学会在上海成立。总会会址设于南京,各省市设立分会。该会"以研究及改进教育为宗旨"。主要任务是:研究教育问题,搜集教育资料,调查教育实况,提倡教育实验,贡献教育主张,促进教育改革,发刊教育书报。首任理事为常导直、庄则宣、郑西谷、邰爽秋、郑晓沧、孟宪承、顾元怀、汪典存、许本震、陈鹤琴、陈礼江、杨亮功、陶行知、刘廷芳、刘湛恩共15人。该会设有: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民众教育、教育行政7个研究会。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迁重庆,1945年抗战胜利后迁回南京。1948年所属研究会增加到22个,并在全国各地设立26个分会,个人会员达2500余人,团体会员108个。先后共举行过9届年会。

该会在抗日战争前,主要研究生产教育、师范教育、国难教育等问题;抗战中又逐渐完成各种教育学术专题研究,如大学教育系目标及课程、缩短学制总年数、十年教育建设计划等。设有中国教育调查所,从事国内教育的实际调查。1944年起刊印《年报》,登录会员的重要论著及实验研究报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解散。

热河失陷与张学良下野

日军攻占山海关后,随之积极部署进犯热河的军事行动。

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委员长的张学良发表通电,表示决心抗日。

张学良制定以"确保冀热并巩固平津为目的"的防御方针,成立华北军总司令部,由蒋介石兼任总司令,张学良任副总司令,并发布了华北军两个集团军七个军团战斗序列及任务。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张学良兼,辖第一军团总指挥于学忠,第二、三、四军团总指挥分别为商震、宋哲元、万福麟;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张作相,副总司令汤玉麟,辖第五军团总指挥汤玉麟,第六、七军团总指挥分别为张作相兼、傅作义。并对各军团的防务作了具体部署。18日,热河省府主席汤玉麟与承德各界设午宴欢迎宋子文、张学良等一行。宋子文致词称:"本人代表中央政府,敢向诸位担保,吾人决不放弃东北,决不放弃热河,纵令敌方占我首都,亦无人敢作城下之盟。"张学良勉励大家誓守热河,雪"九一八"之耻。汤玉麟在致答词中表示决心与日周旋。同日,张学良、张作相、汤玉麟、万福麟、冯占海等27位将领自承德发表抗日通电,谓:"时至今日,我实忍无可忍,惟有武力自卫,舍身奋斗,以为救亡图存之计",表示"但有一兵一卒,亦必再接再厉"。并要求全国声援。

伪满"讨伐热河作战军"总司令部发表进犯热河声明,宣布成立讨热军总司令部,任张景惠为总司令,张海鹏为前敌总指挥,统率数万大军,与日军协同作战。

中国华北军总部制定"确保冀热,巩固平津"的作战方针,规定在热河方面:(1)以有力之热边守军,务极力迟滞敌之前进,予后方主力军以运动之余裕时间;(2)如强敌突然进袭,务宜死守各要点,以待主力军来援;(3)按预定计划扼守凌源、赤峰、乌丹之线;(4)如敌以主力自朝阳向凌源方面进犯,则以右军团固守叶柏寿、大城子一带,以第二集团军主力经建平以东向南压迫;(5)如敌主力自开鲁方面西进,则以二集团军主力守备小河沿,乌丹线,以骑兵军直袭通辽,以后方援军主力速向经棚、林西间集结,构成左翼重点,与骑兵合力采取攻势;(6)如敌对开鲁、阜新、朝阳等地同时进攻,则令各军扼守凌源,赤峰各要点,以待援军。此计划未及下达,日军进攻已提前开始。

此时,日关东军侵热已准备就绪。2月下旬,日伪军共10万人,分三路大举进攻热河。北路由通辽侵开鲁;中路由义县犯朝阳;南路由绥中寇凌南。当时中国驻守部队约有20万人,倍于敌军,本可顶住敌人的进攻;但由于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的影响,以及热河省主席汤玉麟腐败无能,贪污虐民,各路守军均无斗志,结果一触即溃。2月21日,中路日军攻占南岭。22日,日军铃木旅团派早川支队由锦州出发分两路进攻北票,守军汤玉麟部汤玉山团在口北营子略作抵抗即弃守,日军随占北票。是日,汤玉麟通电抗议日军进攻热河北票、南岭,并表示"大战既已开始,玉膦谬膺疆寄,守土有责,誓与国土共存亡"。

日驻南京领事上村,就日军侵热事向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罗文干面递日本政府备忘录,竟称:"热河省内张(学良)军及其他反满军队之存在,不但与’满洲国‘主权抵触,且与热河省治安恢复不能两立。"此次日军攻热系"因张军等留驻热河省内,不得已而出此",其责任"应由中国方面负担"。并扬言如张学良部武力抵抗,"则难保战局不及于华北方面"。

当日晚,中国政府外交部将致日本政府之备忘录交日领事上村。严正指出:"热河为中国之领土,与东三省之为中国领土相同。中国政府派兵往热防御外国之武力侵热,乃系行使其固有之主权。日本政府竞要求中国军队退出热河,显系扩大侵略范围,破坏中国领土主权,日本政府自应绝对负攻热之全责","如日本军事行动侵及华北,中国军队自必行其自卫守土之权"。翌日,复将备忘录电达国联,要求采取有效方法制裁日本。

本政府不顾中国政府抗议,继续扩大侵略。2月23日,北路日军由通辽出发,进攻开鲁。守军汤部骑九旅旅长崔兴武率部逃往林东(今巴林左旗),不久投敌。24日,日军占开鲁,继续沿辽河直趋下洼。25日,中路日军一部由锦州向朝阳进犯,守军汤部董福亭旅弃朝阳向凌源退却,日军随即侵占朝阳。热河守军节节败退,各线义军因指挥不一,亦各自后撤,防线全部动摇。汤玉麟却掩饰败退实情,谎电国民党中央,称:系为了"集中兵力,缩短战线,诱敌深入,与敌决一死战"。

蒋介石手令华北各军将领,宣称:"倭寇攻热,业经开始,时至今日,吾辈军人为国家民族争人格,为公理正义尽责任,惟有牺牲一切,以报党国。"月28日,日军攻击纱帽山附近阵地。守军利用防御工事及险要地形进行抵抗,但在日军猛烈攻击下全线退却,日军随占纱帽山和凌南。

日军进攻叶柏寿,守军董福亭旅抗敌,后因第一营营长率部投敌,董部溃散,日军乘虚直入,占领叶柏寿。3月2日,日军西犯凌源。守军万福麟部于兆麟师一度抵抗后向平泉撤退。驻平泉之万部王永胜旅见前方溃退,随之弃守平泉,经宽城退往喜峰口,凌源失陷。至此,朝阳至承德大道完全敞开。张作相命汤玉麟在承德以东布防,汤部官兵不听调遣,要求先补发3个月军饷。张、汤感到大势已去,慌忙弃军逃跑。张作相将司令部由承德撤往古北口。汤玉麟则扣留军用汽车和"后援会"汽车200余辆,由承德装载私产、鸦片运往天津租借。同日,赤峰失陷。汤玉麟于4日晨,带领文武官员、眷属和特务队、辎重营千余人丢弃承德,西逃丰宁,后又东逃至滦平。日军先头部队128人于4日午时不费一弹占领承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