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战争岁月(1930-1939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2635600000002

第2章 1930年(2)

中原大战

在国民党新军阀之间爆发的一场大规模的军阀混战。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虽然取得了形式上的统一,但是在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四派军阀联合战胜张作霖的几个月后,这种形式上的统一便公开破裂。继1929年爆发了蒋桂战争和蒋冯战争后,1930年3月中旬,冯、阎、桂三派军阀联合共同反蒋,要求蒋立即下野,并推举阎锡山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冯玉祥、李宗仁、张学良为副司令。4月1日,阎、冯、李分别在山西太原、陕西潼关和广西桂平就职。张学良则保持沉默,既不通电就职,也不声明反对。4月5日,蒋介石以国民政府名义下令免去阎锡山本兼各职,全国通缉,并以总司令的名义通电全国讨伐阎、冯。5月4日,反蒋联军主帅阎锡山、冯玉祥抵达郑州,召集军事会议,部署对蒋作战计划,决定由津浦、陇海、平汉三路发起进攻,以徐州、武汉为第一期作战目标。5月8日,蒋介石下达作战计划,具体内容是:以韩复榘部担任津浦路正面,在山东禹城布防抗击阎锡山;以陈调元、马鸿逵两军布防山东济宁抗击石友三;令刘峙率第二军团主力沿陇海路向河南归德、兰封攻击前进;王均率第三军布防皖北,阻击孙殿英南下,叶开鑫率第八军攻河南淮阳等地;卫立煌第四十五师警备皖北及徐浦路线;令何成浚率第三军团会攻河南。并令各军于5月10日完成战备。阎、冯各军加紧备战,至5月10日,河南郑州完全进人战争状态,共集结约8万人左右,许昌、郑州间及陇海路交通断绝。5月11日,蒋介石抵达徐州,设行营于陇海路。当晚,蒋介石下达"讨逆"总攻击令,蒋军第二军团沿陇海线向归德进攻。至此,中原大战全面爆发。蒋介石与阎、冯、桂等军阀在东起山东,西至襄樊,北自陇海线,南迄长沙的绵延数千里的战线上,展开了大战。

大战前期,反蒋联军各部进展顺利。在津浦线,由于蒋军韩复榘未作有力抵抗,阎军于6月25日攻占济南。在平汉线,蒋军何成浚部为牵制冯军,在漯河以北发起攻击,很快也为冯军所败,退至漯河以南。在陇海线,双方主力激战,蒋军先占归德(今河南商丘),取得小胜,但旋即为冯军主力所发动的强大攻势所击败,蒋军主力遭重创。与此同时,从广西北上之张桂军也于6月上旬占领长沙、岳州,直逼鄂南。在此情况下,蒋介石不得不于7月凋整其军事部署,把主战场由陇海线转移到津浦线,猛攻阎军,并于8月中旬重新占领济南。令拥蒋的广东军队蒋光鼐、蔡廷锴部出击衡阳,迫使张桂军退口广西。战局遂发生变化。8月问,为挽回败局,冯军再次在陇海线发动大规模攻势,以打通陇海、津浦两路,与阎军会师。在冯军的猛烈进攻下,蒋军纷纷后退。但这时恰逢大雨,冯军作战非常困难,加上官兵疲惫,给养不足,同时阎军进展缓慢,因此,冯军被迫停止进攻。蒋军得以喘息。8月下旬,蒋介石决定将进攻重点放到平汉线上,发起郑州会战,同时,进袭陇海线西段,截断冯军退回陕西的后路。9月6日,蒋军发起总攻。冯军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仍坚持对蒋作战,把大部兵力布置在郑州外围,准备与阎军协力作背水一战。但阎锡山已丧失信心,密令陇海线阎军向黄河以北撤退,致使冯军陷于孤立境地。战局急转直下,蒋军由被动转为主动。

在中原大战酝酿的同时,以汪精卫为首的改组派和以谢持、邹鲁为首的西山会议派,站在阎、冯一边,共同结成反蒋联盟。但在联盟各派问就由谁来领导等问题发生争执,直至8月7日,由汪精卫主持召开了"国民党中央党部扩大会议",并筹备召开国民会议。9月9日,由阎锡山任主席的"国民政府"在北平成立。冯玉祥、汪精卫、李宗仁等出任委员。此时,蒋介石采取军事打击和金钱收买的办法来削弱和分化反蒋派。9月18日,张学良发出拥蒋通电,派遣东北军12万人人关,进逼平津。阎军不战自退,东北军迅速占领平津。10月,冯、阎残部退人山西,桂军亦退回广西,"扩大会议"及其"国民矽府"垮台,反蒋联盟就此崩溃。11月,阎锡山、冯玉祥联名发表通电,宣布下野。至此,历时7个月的中原大战,以蒋介石的胜利而告终。这次军阀大混战,造成30万士兵的伤亡和无数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更充分显示出国民党新军阀统治的反动和腐朽。

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成立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化团体,简称"社联"。1930年5月20日在上海成立。其主要任务是团结进步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光大和发挥这个伟大的理论,来促进中国工农革命的胜种’。《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纲领》规定:"一、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中国及国际的政治经济,促进中国革命。二、研究并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它普及于一般。三、严厉的驳斥一切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如民族改良主义,自由主义,及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如社会民主主义,托洛茨基主义及机会主义。四、有系统地领导中国的新兴社会科学运动的发展,扩大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五、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者,决不是限于理论的研究,无疑地应该努力参加中国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实际斗争,在目前要积极争取言论、出版、思想、集会等等的自由,我们相信只有这样,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运动,方能扩大与深入。"朱镜我、马纯古、许涤新等先后担任"社联"党团书记。该联盟成立后的主要活动是出版各种社会科学方面的刊物,组织各种读书会和小组,学习、研究社会科学、介绍马克思主义、批判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提高革命群众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能力。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后,"社联"成员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的运动中去,组织并参加各种抗日救国团体,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的活动自行停止。

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

中国共产党六大以后,土地革命形势发展迅速。到1930年初,在全国10多个省份建立了根据地或开展了红军的游击活动,全国红军发展到约10万人。党在白区的工作也得到初步的恢复和发展,全国党员已有10多万人。1930年5月,蒋介石和阎锡山、冯玉祥等新军阀之问的中原大战爆发,在客观上减轻了对南方各革命根据地的压力。在这样的形势下,当时实际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的李立三等接受了共产国际提出的"实行武装暴动直接推翻反动统治"的"左"倾观点。1930年6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上海召开会议,通过了李立三起草的《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的决议案,使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在中共中央占据了统治地位。这个决议案的主要错误是:(1)在革命形势问题上,否认革命发展的不平衡,认为"中国经济政治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都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根本的差别";"总的形势,都表明中国新的革命高潮已经逼近到我们的前面了。"不承认革命需要主观组织力量的充分准备,错误地认为当时革命力量的初步恢复和发展以及当时军阀战争的爆发,便具备了全国各地大规模武装起义的条件。甚至认为中国革命的总爆发会引起世界革命的总爆发。(2)在实际工作中,主张不再需要逐步积聚和准备革命的主观力量,认为群众已经不要小干、只要大干,也就是只要武装暴动,而且是全国性的武装暴动了。(3)在革命道路问题上,反对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坚持"城市中心论"。否认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和作用,说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把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看成是中国革命"决定胜负的力量",并制定了组织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和集中全国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命令红军向武汉、长沙、南昌、九江、柳州等城市进攻,提出"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口号。(4)在革命性质问题上,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认为一省数省首先革命胜利的开始,"就是革命转变的开始,中间决不会有丝毫的间断",认定"中国资产阶级已是反动联盟的一部分",因此,"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与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不可分离"。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提出革命如果在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要没收中国资产阶级的工厂、企业、银行"等过左的政策。

在这种错误思想指导下,李立三等制定了以武汉为中心的全国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和集中全国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冒险计划。1930年8月1日,中央政治局决定,把党、团中央以及全国总工会领导机构,合并组成为准备武装起义的"全国总行动委员会",作为领导武装暴动和总同盟罢工的最高指挥机关,并将各级党、团、工会组织合并为各级行动委员会,停止了这些组织的一切正常工作。在组织上,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搞宗派主义,借口所谓"军事时期"和反"右倾",拒绝了许多同志的正确批评和建议,并压制和打击党内持不同意见的同志。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的实行使党和革命力量受到很大损失,引起了党内许多干部和党员的不满和反对。在苏区,特别是毛泽东不但没有机械地执行"左"倾错误,而且纠正了红一方面军中的"左"倾错误。1930年9月,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了六届三中全会。周恩来传达了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问题议决案》,指出"在今天尚不是全国的直接武装暴动的形势",批评了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会议通过了《中共三中全会关于政治状况和党的总任务议决案》,进而停止了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李立三在会上作了自我批评,会后离开了中共中央的领导岗位。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给党和红军造成了严重损失。在国民党统治区内,许多地方的党组织因急于组织暴动而把原有有限的力量暴露出来,使11个省的省委机关被破坏。党员人数由19万人减到12万人。红军在进攻大城市时遭到很大损失,一些根据地也遭到破坏。

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定关闭天津海关

4月30日,为了准备反蒋战争,阎锡山下令截留天津关税,令天津海关关税及代征之二五附捐在津保管,不得汇往它处。5月1日,阎锡山又令天津海关将扣留关税及附税分存中国、交通两银行。

阎锡山制造的天津海关事件,为国民政府所不能容忍。5月2日,财政部长宋子文就阎锡山截留天津海关税收发表宣言,称:若阎氏截留天津关税税款之举许其成为事实,将开从来未有之恶例,不仅破坏中国对内对外之信用,‘而且对于国内购买大宗公债者亦将与以巨大之打击。他表示政府将以全力阻止。但是,阎锡山对宋子文的宣言不予理睬,相反却指使部下朱鹤翔在北平发表谈话,声明北方对关税盐税在不侵犯外国利益的范围内有扣留权。5月6日,朱鹤翔奉命向天津海关交涉保留关税,遭拒绝,朱即以派员接收相威胁。之后,双方交涉一个月,亲南京国民政府的天津海关税务司勃尔拒绝为阎锡山截留关税。6月12日,阎锡山下令免去勃尔天津海关税务司职务,由英国人辛博森继任,并令其即日赴任接收天津海关。6月16日,辛博森会同天津市政府代表陈鸿鑫、海关监督葛敬猷接收了天津海关。同日,天津市长、警备司令、天津海关监督联合发表布告,谓:对于担保债务部分之关税,按旧案妥善保管;所有该关收入税款,存放原指定银行;该关人员一律照支原薪,应享利益充分保障,抗令者斥革不贷。

阎锡山强行接收天津海关的行动终招致南京国民党中政会于6月18日通过决议,提出:照会英国公使驱逐辛博森出境;停闭天津海关,调回华洋关员;天津海关税款由大连、青岛各海关代征。6月19日,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正廷通告全国,取消天津海关。6月23日,国民政府电令张学良派东北舰队封锁天津海关。但阎锡山针锋相对,毫不示弱。双方的争执直到阎锡山在中原大战中战败为止。

天津海关事件便利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对华贸易,使偷逃关税的船只无人管理,造成中国关税的重大损失。

国民政府公布《土地法》

6月30日国民政府公布了第一部《土地法》。该法律是立法院根据中央政治会议所决定的原则制定并通过的。

《土地法》全文包括总则、土地登记、土地使用、土地税、土地征收5编,共397条。

第一编总则含5章31条。第一章法例及施行之第一条明确指出:"本法所称土地,谓水陆及天然富源。"其余诸条对执行该法的机构、经过、修正、施行日期及区域加以规定。第二章土地所有权中规定:"中华民国领域内之土地,属于中华民国国民全体。其经人民依法取得所有权者,为私有土地。但附着于土地之矿,不因取得土地所有权而受影响。"规定下列土地,不得为私有:"可通运之水道"、"天然形成之湖泽而为公共需用者"、"公共交通道路"、"矿泉地"、"瀑布地"、"公共需用之天然水源地"、"名胜古迹"、"其他法令禁止私有之土地"。规定,"凡未经人民依法取得所有权之土地,为公有土地。私有土地之所有权消灭者,为公有土地。""地方政府对于管辖区内公有土地,除法令别有规定外,有使用及收益之权。"地方政府对私有土地,可斟酌"地方需要"、"土地种类"、"土地性质"的情形,"分别限制个人或团体所有土地面积之最高额"。规定"国民政府对于私有土地所有权之转移,设定负担或租赁,认为有妨害国家政策者,得制止之"。明令"农地、林地、牧地、渔地、盐地、矿地、要塞军备区域及领域边境之土地"不得转移、设定负担或租赁于外国人。第三章土地重划,规定对"分段面积不合经济使用"之土地,"重行划分,并将重划地段,分配于原土地所有权人",并制定相应的补偿原则。第四章土地测量明确其含意为"地籍测量与地质探险",并规定其实施计划及测验方法。第五章地政机关及土地裁判所中规定设"中央地政机关与地方地政机关",中央地政机关"直辖于行政院",监督指挥地方地政机关。"地方地政机关,为省地政机关及市县地政机关"。"市县地政机关所在地,应设土地裁判所,直辖于中央土地裁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