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底,全国铁路通车里程从1949年底的21989公里增加到24500多公里。3年间,共修复铁路1000余公里,其中新建成渝、天兰等铁路1320公里。3年间共修复公路32000多公里,新建公路11000公里,通车里程达126675公里,比1949年增加56.8%。
邮电事业,1952年邮局、所达到4.95万所,比1949年的2.63万所,增加了88.2%。邮路长达128.9万公里,比1949年70.6万公里增加82.6%;邮电业务工作量,1952年达到1.64亿元,比1949年的0.97亿元增加69%。一些偏僻山村也开始有了邮路、电话,极大地方便了生产和人民生活。
三,实现了财政收支的平衡,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有相当大的改善和提高。
财政收入为183.7亿元,支出为176亿元,收支相抵,结余7.7亿元,并实现了物价的完全稳定,结束了旧中国长期通货膨胀的历史。
就业人数逐年增加。1952年职工平均工资为446元,比1949年提高了70%左右;农民的收入也增加30%以上。全国的职工的总人数已由1949年的800万人增加到1952年的1580万人。三年间增加了97.5%。
四,全国的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也有很大的提高。
人民的文化生活伴随生产的发展也有明显变化。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在校学生19.1万人,比1949年增长64.1%;中等学校在校生314.5万人,比1949年增长142.2%;小学在校生5110万人,比1949年增长109.5%。1949年到1952年大众文化馆由896个增加到2430个;图书馆由55个增加到83个。医院和卫生机构由2600个增加到3540个;医护人员由54.1万人,增加到81.9万人。1952年全国医院、疗养院的床位18万张,比1949年的8.4万张增加了1.14倍;县卫生院已全部建立起来。
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伟大胜利,使国家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欣欣向荣的局面,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
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以下简称"一五"计划)的编制和实施,为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是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一个重大步骤,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编制工作,早在1951年春就已开始。在1951年2月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就提出了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思想。1951年试编了《关于制定1951—1955年度恢复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国家计划的方针的指示(草案)》,对5年内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出了一些轮廓性的要求和初步部署。1952年初,根据周恩来的提议,中共中央成立了由周恩来、陈云、薄一波、李富春、聂荣臻、宋劭文6人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一五"计划的编制工作。1952年8月,试编出《五年计划轮廓草案》。轮廓草案指出,今后5年是我国长期建设的第一阶段,其基本任务是:为国家工业化打下基础,以巩固国防,提高人民的物质与文化生活,并保证我国经济向社会主义前进。五年建设的方针是:第一,工业建设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为辅。第二,工业的速度,在可能条件下应力求迅速发展。第三,工业的地区分布应有利于国防和长期建设,并且应结合目前实际情况。五年计划的主要指标为: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8%。工业总产值增长156%(即每年递增20%),其中生产资料增长230.5%(即每年递增27%);农业总产值增加53%(即每年递增8.9%)。随后,组成以周恩来为团长的政府代表团赴苏联,就"一五"计划问题征求苏联的意见,并商谈苏联援助中国进行经济建设的具体方案。
中国代表团访苏期间,斯大林两次接见了代表团成员,并且提出了意见。他认为,轮廓草案中提出的5年中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20%的速度是勉强的,建议降到15%或14%。他强调,计划不能打得太满,必须留有后备力量,以应付意外的困难。当时确定20%的年增长速度是基于建国后工业年平均增长34%的速度而提出的,对经济恢复时期带有恢复性质的高速度不可能保持长久这一特点注意不够。斯大林的建议很有启发意义,"一五"计划最后确定为年增长14.7%,实际完成18%。斯大林还同意帮助中国设计一批企业,并提供设备。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和经济专家也对我国草案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主要有:(1)从中国的利益和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利益考虑,"一五"计划的基础是工业化,首先建设重工业,这个方针任务是正确的。(2)从政治上、舆论上、人民情绪上考虑,五年计划不仅要保证完成,而且一定要超额完成。因此,工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调低到14%~15%为宜。(3)要注意培养自己的专家。(4)加强地质勘探等发展经济的基础工作。(5)大力发展手工业和小工业以补充大工业的不足。(6)要十分注意农业的发展,不仅要大量生产质量好、价格低的农机具和肥料,还要保证工业品对农村的供应,发展城乡物资交流。(7)巩固人民币,扩大购买力,发展商品流通。(8)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要大于职工人数的增长速度,以保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要大于工资的增长速度,以保证国家的积累。技术人员的增长速度要大于工人的增长速度,以保证技术水平的提高。这些意见对于计划草案的修改调整都起了很好的参考借鉴作用。
后来中共中央在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时又明确规定: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总路线的主体。鉴于当时抗美援朝战争仍在进行中,中共中央强调,"一32"计划建设要执行"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使大规模经济建设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要突出重点,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增强国家工业基础的建设上;要合理利用现有工业基础,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潜力;以科学求实的态度从事计划工作,使计划正确反映客观经济发展规律。中央的这些指示,在"一五"计划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根据中央指示的精神,"一五"计划一方面初步编制和开始执行,一方面继续讨论修改,先后历时4年,经过五六次大的变动,到1954年9月基本定案。1955年3月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会议讨论通过了这个计划草案。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这个计划。11月9日和12月19日,国务院先后颁布命令,将"一五"计划下达各地和各部执行。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同时正确地发挥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作用;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
"一五"计划的主要指标是:五年内经济和文化教育建设总支出为766.4亿元,折合黄金7亿多两。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从来没有的。其中,基本建设的投资总额为427.4亿元,占55.8%,其余44.2%的资金计339亿元,用于基本建设所需要的资源勘探、工程设计和器材储备等;工业交通运输和邮电业的设备大修、技术组织措施、新产品试制等;各经济部门的流通资金;经济和文化事业,培养专业干部等。
基本建设投资427.4亿元的分配是:工业部门i为248.5亿元,占58.2%;农、林、水部门为32.6亿元,占7.6%;运输邮电业为82.2亿元;占19.2%;文教卫生部门为30.8亿元,占7.2%。上述投资分配中,工业是投资的重点,占了大部分。农、林、水所占比例不大,这主要是因为"一32"期间农业不可能广泛地实行机械化,大规模的水利和林业建设还不可能全面展开。
当时编制"一五"计划过程,显明地反映了下述指导思想:
确定以工业化为整个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并且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一方面是由于学习苏联建设经验对我们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为了获得依靠自己力量来实现工业化的物质基础,需要尽可能使重工业有较大、较快的发展。但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不是孤立地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各部门是密切联系、互相制约的,必须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实现各部门之间的综合平衡。强调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正确估计我们主观力量增长的可能性。因此,充分估计到资金、机器设备和技术人才的严重不足;估计到美国和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技术和科学交流等各方面对我们的封锁和歧视,因此,必须量力而行,实事求是。强调坚持在经济建设中要执行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一五"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得到苏联政府的很大帮助。中苏双方谈判确定苏联帮助中国兴建156个项目,这是"一五"计划工业建设的中心(其中一部分是在"二五"计划期间进行)。尽管如此,在苏联帮助设计和装备的项目中,仍有20%至30%的设计工作量和30%至50%的机器设备由我们自己负担,凡能自己解决的决不依赖外援。1956年中央进一步明确提出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方针。这些对我国后来在国际关系剧烈变化中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