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党的七届三中全会后,根据会议所制定的纲领和战略策略方针,党在加紧恢复国民经济的同时,领导人民继续完成民主改革的各项任务。
1月5日和2月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先后发布《企业中公股公产清理办法》和《关于没收战犯、汉奸、官僚资本家及反革命分子财产的指示》。根据这两个文件,又对隐藏在民族资本企业中的官僚资本作了彻底清理,最后完成了没收官僚资本的工作。
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在中朝人民军队的沉重打击下,美国政府被迫接受苏联在联合国提出的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建议,于1951年7月10日,不得不坐在谈判桌旁,开始了长达两年的谈判,进行着一场复杂的军事与外交互相交错的严重斗争。
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1951年2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颂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明确规定了处理反革命案件的原则和方法,就使干部和群众在镇压反革命斗争中有了法律武器和量刑标准,进一步推动了运动的健康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基本精神,继续有计划有秩序地分期分批地开展土地改革。
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宣布西藏和平解放。10月16日,人民解放军根据《协议》的规定,进驻拉萨。至此,除台湾省以及一些沿海岛屿外,实现了祖国大陆的完全统一。
建国以后,党在着手恢复国民经济,进行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三反"运动的同时,也加强了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工作,并于1951年秋领导开展了全国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
这一年,由于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引发了一场建国以后第一次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批判运动。这场批判运动,虽有其一定的意义,但给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损害。
接收帝国主义在华各项文化教育事业
任何一个社会,都要求建立与政治、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文化制度。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制度必然要建立起来,并且要与之相适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其教育事业,基本上被官僚买办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所把持,成为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各文化机构都带有很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色彩。国民党统治时期,各帝国主义利用其在华特权,积极扩展其文化侵略,其中尤以美国为甚。据1936年的调查,美国教会及救济机关在中国的投资总额达4190万美元,其中医药方面占总投资的14.7%,教育方面占38.2%,宗教及救济活动费占47.1%。再从其投资范围来看:在中国的20所教会高等学校中问,受美国津贴的占17所;300所教会中等学校中受美国津贴的约200所;小学接受美国津贴的占1500所左右,占全部教会小学的四分之一。受美国津贴的在华教会医院约200所,占中国全部教会医院的半数左右。在宗教方面,美国教士在中国直接办理的基督教西洋会有58个,占在华西洋会总数113个的一半,受美国津贴的中国教会约有15个。在中国123个主教区中,有13个主教区的主教是美国人。总之,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与宗教团体,在中国全部接受外国津贴的同类团体中占一半左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政府对这些文化教育机关和宗教团体,未予处理,同时容许他们继续接受帝国主义国家的津贴。但是,美国却仍然不断地企图利用这些机关和团体进行其反动的宣传和活动。1950年以来,这类事件已被我国公安机关发现多起,有的甚至隐藏武器、勾结国民党特务进行间谍活动。尤其是在朝鲜战争爆发以后,这种破坏活动更加嚣张起来。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代表奥斯汀,在安理会上发表了颠倒是非、污蔑中国人民的演说。奥斯汀的反动言论,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1950年12月13日上午,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了由华北基督教联合会、圣公会、青年会、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协和医院及教会中小学共50多个单位参加的1万多人的示威游行大会。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地也举行了集会游行。接着美国政府又宣布冻结中国在美国的财产,企图以此来增加人民政府的困难,威胁所有在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机关和团体中的全部中国工作人员的生活。
对此中国人民进行了坚决回击。中央人民政府先后颁布了《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的方针的决定》、《接受外国津贴及外资经营之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登记条例》、《接受外国津贴及外资经营之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登记实施办法》等文件,以维护中国人民文化教育、宗教等事业的自主权利,彻底制止帝国主义分子利用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和宗教团体来进行反动活动。为了研究处理接受外国津贴高等学校问题,教育部于1951年1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会议集中力量解决接受美国津贴的高等学校问题。对于接受其他外国津贴的高等学校,除政治上坚决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者外,目前一般地只采取履行登记,督促他们改造,使其适合于中国人民利益的方针。会议根据政务院的决定和教育部的指示,拟定了每个学校的处理方案。处理方案大致为三种类型:(1)立即接收改为公立。(2)暂行维持私立,准备条件改为公立。(3)继续由私人办理,改组董事会及行政领导,使之成为完全是中国人自办的私立学校。会后,19所高等学校的董事长和校长,联名发表了《全国接受外资津贴的高等学校拥护处理接受外国津贴的高等学校会议的决定宣言》,表示坚决支持和拥护政务院的决定。中央人民政府还对一切接受美国津贴的文教救济机关宗教团体作出明确的处理意见:(1)政府应计划并协助人民使现有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和宗教团体实行完全自办。(2)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医疗机关,应分别情况或由政府予以改为国家事业,或由私人团体继续经营改为中国人民完全自办的事业,其改为中国人民完全自办而在经费上确有困难者,得由政府予以适当的补助。(3)接受美国津贴的救济机关,应由中国人民救济总会全部予以接办。(4)接受美国津贴的中国宗教团体,应使之改变为中国教徒完全自办的团体,政府对于他们的自治自养自传运动予以鼓励。
接收帝国主义在华的文化教育设施工作完成迅速,反响很大,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诽谤、诬蔑和破坏,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利益。
"三年恢复,十年计划经济建设"思想的提出
中共中央于1951年2月中旬召开有各中央局负责同志参加的政治局会议,讨论了各项重要问题,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党内通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议要点"(1951年2月18日)中,提出了8个问题,即:(1)22个月的准备工作;(2)抗美援朝的宣传教育运动;(3)土改;(4)镇压反革命;(5)城市工作;(6)整党及建党;(7)统一战线工作;(8)整风。在第一个问题"二十二个月的准备工作"中提出,"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思想,要使省市级以上干部都明白。准备时间,从现在起,还有22个月,必须从各方面加紧进行工作。5月7日,***在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解释中央"三年恢复,十年建设"的决策时说,在3年准备(还有16个月)之后,我们来一个10年经济计划。到10年以后,新中国的面貌就要改变,那时我们将不但有强大的农业,而且有我们自己强大的工业,使中国变成一个富足的国家。到那时,我们的国家才可以考虑到社会主义去的问题。社会主义什么时候搞呀?还要看实际情况才能答复这个问题。10年之后,就可以采取某一些社会主义步骤;也可能10年之后,还不能采取这种步骤,还要等几年。
"要点"指出:"必须在全国范围内继续推行这个运动(指抗美援朝的宣传教育运动),……务使全国每处每人都受到这种教育。"在镇反方面,"要点"强调:(1)判处死刑一般须经过群众,并使民主人士与闻。(2)严密控制,不要乱,不要错。(3)注意"中层"(指清查隐藏在我军政机关内部的反革命分子),谨慎地清理旧人员及新知识分子中暗藏的反革命分子。(4)注意"内层"(指清查隐藏在共产党内的反革命分子),谨慎地清理侵入党内的反革命分子,十分加强保密工作。(5)还要向干部作教育,并给干部撑腰。在城市工作方面,"要点"提出,加强党委对城市工作的领导,实行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向干部做教育,明确依靠工人阶级的思想。工厂内,以实现生产计划为中心,实行党政工团的统一领导。力争在增加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工人生活。在城市建设计划中,应贯彻为生产、为工人服务的观点。在整党建党及整风方面,"要点"强调:"(1)我们的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这是主要方面,必须加以肯定,并向各级干部讲明白。但是存在着问题,必须加以整理,并对新区建党采取慎重的态度,这方面也要讲明白。(2)整党、建党,均须由中央及各中央局实行严格的控制,下面不得自由行动。(3)整党应以三年时间实现之。其步骤应是以一年时间(1951)普遍进行关于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的教育,使所有党员明白做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并训练组织工作人员。同时,进行典型试验。然后,根据经验进行整党,但城市可在1951年进行整党。""城市及新区建党必须采取慎重的方针。城市着重在产业工人中建立党的组织。乡村须在土改完毕始能吸收经过教育合乎党员条件者建立党的支部。在头两年内乡村支部一般不要超过10个党员。无论在城市和乡村,均应对于愿意接受党的教育的积极分子,进行关于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的教育,经过这种教育然后将其中确实合乎党员条件者吸收入党。"对整风要求"一年一次,冬季进行,时间要短,任务是检查工作,总结工作经验,发扬成绩,纠正缺点错误,借以教育干部"。在关于统一战线工作方面,"(1)要求各中央局、分局、省市区党委1951年召集两次会议,讨论统一战线工作,并向中央作两次关于这方面的专题报告。(2)必须向干部讲清楚为什么要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理由。(3)知识分子,工商业家,宗教家,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必须在反帝反封建的基础上将他们团结起来,并加以教育。(4)认真在各少数民族中进行工作,推行区域自治和训练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是两项中心工作"。
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就把戏曲的改革工作提上了工作的议事日程。1951年5月5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表了《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指出,人民戏曲是以民主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广大人民的重要武器。我国戏曲遗产极为丰富,和人民有着密切的联系,继承这种遗产,加以发扬光大,是十分必要的。但这种遗产中许多部分曾被封建统治者用作麻醉毒害人民的工具,因此必须分别好坏加以取舍,并在新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发展,才能符合国家与人民的利益。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在1950年所召集的全国戏曲工作会议,在检查了各地戏曲改革工作的情况后,就及时地提出了今后工作的方针,政务院为此特作以下指示:(1)戏曲应以发扬人民新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人民在革命斗争与生产劳动中的英雄主义为首要任务。凡宣传反抗侵略、反抗压迫、爱祖国、爱自由、爱劳动、表扬人民正义及其善良性格的戏曲应予以鼓励和推广,反之,凡鼓吹封建奴隶道德、鼓吹野蛮恐怖或猥亵淫毒行为、丑化与侮辱劳动人民的戏曲应加以反对。(2)戏曲改革工作应以主要力量审定流行最广的旧有剧目,对其中的不良内容和不良表演方法进行必要的和适当的修改。必须革除有重要毒害的思想内容,并应在表演方法上,删除各种野蛮的、恐怖的、猥亵的、奴化的、侮辱自己民族的、反爱国主义的成分。对旧有的或经过修改的好剧目,应作为民族传统的剧目加以肯定,并继续发扬其中一切健康、进步、美丽的因素。戏曲改革是改革旧有社会文化事业中的一项严重任务,不可避免地将要遇到许多复杂的问题,因此,戏曲改革工作必须有步骤地进行。(3)中国戏曲种类极为丰富,应普遍地加以采用、改造与发展,鼓励各种戏曲形式的自由竞赛,促成戏曲艺术的"百花齐放"。地方戏曲尤其是民间小戏,形式较简单活泼,容易反映现代生活,并且也容易为群众接受,应特别加以重视。今后各地戏曲改进工作应以对当地群众影响最大的剧种为主要改革与发展对象。中国的曲艺形式,如大鼓、说书等,简单而又富于表现力,极其便于迅速反映现实,应予以重视。(4)戏曲艺人在娱乐与教育人民的事业上负有重大责任,应在政治、文化及业务上加强学习,提高自己。新文艺工作者应积极参加戏曲改革的工作,与戏曲艺人互相学习、密切合作,共同修改与编写剧本、改进戏曲音乐与舞台艺术。(5)旧戏班中的某些不合理制度,如旧徒弟制、"经励科"等制度,严重地侵害人权与艺人福利,应有步骤地加以改革,这种改革必须主要依靠艺人群众自觉自愿。(6)戏曲工作应统一由各地文教主管机关领导。各省市应以条件较好的旧有剧团、剧场为基础,在企业化的原则下,采取公营、公私合营或私营公助的方式,建立示范性的剧团、剧场,有计划地、经常地演出新剧目,改进剧场管理,作为推进当地戏曲改革工作的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