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世界500强企业高管的就业忠告
2637200000017

第17章 忠告八 创新是事业的金字招牌(1)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的企业生命力是难以持久的,不断地创新可以形成企业的文化,而文化的生命力是持久的。因而企业就更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大多具有标新立异的个性,敢于标新立异,求新求变,这样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创新成果。所以,企业更渴望具有标新立异的个性的人才。

创新型人才是企业的香饽饽

时下,企业越来越重视创新型人才,这些有创新精神的员工可以为企业带来发展与竞争的活力。所以,建设创新型企业就一定离不开创新型人才。那么,何谓创新型人才呢?

有创新精神的员工即是创新型人才。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那些思维敏捷、思想解放、思路超前的人,这样的人才敢想敢闯、敢做敢为、敢尝试敢冒险,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在国际上首创电机双水内冷技术的浙江省科技重大贡献奖获得者、国家第一位电力电子技术专业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汪生,就是这样一个“喜欢新事物,坚持自我想法”的人。这样的人与常人既有共同点,也有特异处;既遵守常规,又不循规蹈矩。他们最可贵之处乃是改革意识强、首创精神足,敢于标新立异。

创新型人才古今皆有。古时仓颉造字是原始创新,蔡伦造纸是集成创新,李斯以小篆统一中国文字是消化吸收创新,范蠡弃官经商是事业创新……今有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培育超级稻是农技创新,计算机专家王选研制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是科技创新,新一代企业家李书福自主研发中国老百姓买得起的小轿车是技术创新……任何时代都需要创新型人物,创新型人物是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引擎。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才之行,自古罕全。苛有所长,必有所短。”创新型人才中不乏怪才、奇才、偏才、雄才,他们有其长也必有其短,或许个性强、有棱角。有识人之能的企业对这样的人才不会求全责备,而是尊重他们的特性,扬其长避其短,不拘一格、不求一律,团结信任他们,对他们爱护有加。

企业需要创新型人才,这是个趋势,也是一种必然。创新型人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带来活力的同时,也为企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青睐创新型的人才,美国商业界的奇才罗宾·维勒用工就喜欢创新型的员工。

罗宾·维勒,这个美国商业界的奇才,像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了美国商业界的前途。美国实业家罗宾·维勒的成功秘诀是要求自己和员工“永远做一个不向现实妥协的叛逆者。”因此,他重用那些能够创新的员工。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的员工是企业的财富,罗宾·维勒的成功无疑证明了这一点。

罗宾以前经营着一家小规模的皮鞋工厂,只有十几个雇工。

他很清楚自己的工厂规模小,要挣到大钱是很困难的。资本少,规模小,人力资源又不够,无论从哪一方面都不能和强大的同行相抗衡。

而如何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权,争取有利地位呢?

罗宾选择了两条道:一是在皮鞋的用料上着眼。就是尽量提高鞋料成本,使自己工厂的皮鞋在质量上胜人一筹。然而,这条道路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行走起来是很困难的,因为自己的产品本来就比别人少得多,成本自然就比别人高了,如果再提高成本,那么获利有减无增。显然,这条道路是行不通的。二是着手皮鞋款式改革以新领先。罗宾认为这个方法不失妥当,只要自己能够翻出新花样、新款式,不断变换,不断创新,招招抢人之先就可以打开一条出路,如果自己创造设计的新款式为顾客所钟爱,那么利润就会接踵而至。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罗宾决定走第二条道路。随后,他立即招集工厂的十几个工人开了个皮鞋款式改革会议,并要求他们各尽所能地设计新款的鞋样。罗宾还特设了一个奖励办法:凡设计出的样式被公司采用者,可得到1000美元的奖励;若是通过改良被采用的,奖励500美元;即使没被采用,但别具匠心的仍可获得100美元。

号召很快地被响应,没过多久,被采纳的3款鞋样便试行生产了,当然这三名设计者也得到了应得的3000美元的奖励。

第一批生产出的产品,被送往各大城市进行推销。

顾客都很欣赏这些款式新颖的皮鞋,这些皮鞋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被抢购一空。

员工的创新设计带来了有喜的局面,两个星期后,罗宾的工厂便收到了2700多份订单,这使得工人们也加班加点起来。生意越做越大,公司也在原来的规模上,扩充成有18家的规模庞大的工厂了。

没过多久,危机又出现了,当皮鞋工厂一多起来,做皮鞋的技工便显得供不应求了。其他的工厂都出重资挽留住自己的工人,即使罗宾提高工资,也难以把工人从其他工厂拉过来。没有工人,工厂将难以维持,这是最令罗宾头疼的事了。他接了不少订单,但如若在规定的期限内交不上货,那么他将赔偿巨额的违约金。

罗宾忧心忡忡。他又召集18家皮鞋工场的工人召开了一次会议。他始终相信,集思广益,可以解决一切棘手的问题。罗宾把没有工人可雇用的难题诉诸大家,要求大家各尽其力地寻找解决途径,并且重新宣布了以前那个动脑筋有奖的办法。会场一片沉默,与会者都陷入思考之中。

过了一会儿,有一个小工举起右手请求发言,罗宾嘉许之后,他站起来怯生生地说:罗宾先生,我以为雇请不到工人无关紧要,我们可用机器来制造皮鞋。”

罗宾还来不及表示意见,就有人嘲笑那个小工:“孩子,用什么机器来造鞋呀?你是不是可以造一种这样的机器呢?”

那小工窘得满面通红,惴惴不安地坐了下去。这时罗宾却走到了他的身旁,然后挽着他的手把他拉到了主席台上,朗声向大家宣布:“诸位,这孩子说得很对,虽然他还造不出这种机器,但这个想法很重要,很有用处。只要我们沿着这个思路想下去,问题肯定会很快解决的。我们永远不能安于现状,不能把思维局限于一定的框架之中,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创新。现在,我宣布这个孩子可获得500美元奖金。”通过4个多月的大量研究和实验,罗宾的皮鞋工厂中的很大一部分工作已经被机器取代了。他又一次解决了面临的难题。

创新型人才是当今企业竞相逐鹿的热销人才,是经营者通向富有的捷径,企业家的高低优劣之分也往往因此而产生。茫茫商海,千帆竞渡,但只有那些有独辟蹊径的开拓精神的水手,才能迅速抵达彼岸。罗宾的成功证明:商海茫茫,要想在竞争中胜出,具有创新思维的员工是企业非常需要的。

莫让僵化的思维阻碍求职成功

美国杰出的发明家保尔·麦克里迪曾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

“这是几年前的一件事。我告诉我儿子,水的表面张力能使针浮在水面上,他那时才十岁。我接着提出一个问题,要求他将一根很大的针投放到水面上,但不得沉下去。我自己年轻时做过这个试验,所以我提示他要利用一些方法,譬如采用小钩子或者磁铁等等。但他却不假思索地说:‘先把水冻成冰,把针放在冰面上,再把冰慢慢化开不就得了吗?’”

这个答案真是令人拍案叫绝!它是否行得通,倒无关紧要,关键的一点是:我即使绞尽脑汁冥思上几天,也不会想到这上面来。经验把我限制住了,思维僵化了,这小伙子倒不落窠臼。

可见,很多时候,僵化的思维往往会阻碍我们前进的脚步。而在求职道路上,打破僵化的思维灵活应对往往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机会,助你成为应聘的胜出者。

有一家杂志社招聘文字编辑,经过面试和苛刻的复试,最后要从留下来两个人中选出一个,他们一个是一名新闻专业的研究生,另一个是一名学社会学的本科生,不可否认,两个人都很优秀,但谁的优势更明显是不言而喻的,研究生不但学历要高,专业还对口,所以他胜券在握。总编下午交代了考试内容,要求在三个小时以内把一份材料里的错别字找出来,并把不恰当的地方进行修改,要求稿子的修改达到可以直接排版的程度。三个小时后,结果出人意料,总编留下了那个本科生。因为研究生的稿件仅局限于错别字的修改和文字的加工润色,而且,修改符也不合格,问及为什么用别人看不懂的符号修改时,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平时作业就是这么修改的。”而本科生在用正确的修改符做完和研究生一样的工作后,他就开始观察整篇稿件,他发现总编交给他的材料是五篇主题差不多,但角度、文风却不大一样的文章,于是他把五篇文章做成了一个专题,并加上了一个编者按。他做出来的稿子可以直接排版,所以,他被录用,理所当然。杂志社招的是编辑,而不是一个校对。研究生的失败,就在于他的思维太僵化,不知道灵活变通。

造成思维僵化的原因往往是由于我们的头脑里有太多的思维定势。人的头脑中形成的思维定势大体包括以下五类:

1.权威定势——某某专家如此说,某某官长这样讲,当然错不了,于是便不假思索地全盘信从,而且理直气壮;

2.从众定势——大家都这么认为,何必一意孤行作众矢之的,随大流准没错,既合群又安全,于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3.经验定势——亲身经历过,实践证明了,哪里还会错,于是便因循守旧、固步自封;

4.书本定势——书上都这么说,白纸黑字,已成定论了,于是无视现实,唯书是从;

5.非理性定势——感觉、欲望、情感、潜意识的一时冲动,使得思维不讲求逻辑,言行不考虑后果,于是丧失理智,走火入魔。

这些定势潜伏在我们的意识深处,因而尽管在我们的显意识层面接受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理念,可是一遇到熟悉的现实场景,我们或许就会不由自主地因思维定势而滑行到原有的轨道上去了,驾轻就熟而又得心应手,唯缺少创新。

如何打破思维定势?首要的一条就是要逼迫自己去独立思考,增强批判意识,绝不轻信盲从;其次要提高自己对外界评论甚或嘲笑的承受力,锻炼自己反潮流的勇气;再次要敢于想象敢于冒险,学一学“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最后应坚信“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并可以经常采用记日记的方法平心静气地反思自己。

求职应聘,最忌思维僵化,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局限于以往的经验里走不出来,而有的时候,阻碍我们成功的,不是我们未知的东西,而往往是我们已知的东西。所以一个人在求职应聘的时候,不妨走出经验的桎梏,让思维活动起来,这样更可以增加成功的指数。

创新:你走进企业上层的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