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只要敢做你就行
2645500000001

第1章 拥有独特的智慧(1)

“心智”的涵义

我所说的“心智”,对应的英文单词是“Mind”。一个人的“心智”指的是他各项思维能力的总和,用以感受、观察、理解、判断、选择、记忆、想像、假设、推理,而后指导其行为。在众多定义之中,我更倾向于乔治·博瑞(C.George Boeree)博士的定义:心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a.获得知识;b.应用知识;c.抽象推理。博瑞博士认为,一个人一生的幸福与他的心智直接相关。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智力的差异,即,每个人心智的能力强弱不一;且这方面的差异可能存在着天壤之别。

为了说明清楚,有必要把相关的一些概念重新组织。我们常说的“智力”与“智商”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儿。可以把一个人的“智力”理解为他“心智能力”的强弱程度。而一个人所谓的“智商”,是指此人参加“智力测验”所获得的成绩——姑且不论那些智力测验在科学性与全面性上是否足够可靠。

事实上,正是因为很多人在语言使用上对“心智”、“智力”与“智商”等概念不加任何区分甚至干脆等同使用,才使很多人错误地认为一个人的“智商”是天生的,甚至是与后天无关的(学术界有一派认为智商是基因决定的),是一生固定不变的。

后来,一些研究同卵双胞胎的心理学家们通过大量的研究最终得出结论:一个人的智商并不完全是天生的。如果一个人的智商全靠基因遗传,那么,同卵双胞胎的智商应该一模一样才对;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之后,这些心理学家们做出了个估计:大约75%的智商是由基因遗传决定的,而其余的25%则受后天环境影响。

这个结论已经大大改变了人们对智商的理解。过去,很多人相信智商完全是基因遗传决定的,后天的影响就算存在也相对有限——即便在今天,很多传记作者在撰写名人传记的时候,还总是有意无意地使用“天赋禀异”之类的词汇。他们完全不在意这种“智商天定”的观念不仅缺乏依据而且很荒谬,荒谬程度与“龙生龙,风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之类的“血统论”如出一辙。

目前心理学家们正在广泛讨论的“弗林效应”(The Flynn Effect),指的是智商测验成绩逐代提高的现象。心理学家尤里克·奈舍尔(Ulric Neisser,康奈尔大学心理学教授)在一篇1997年发表于《美国科学家》杂志上的文章中报告说,“(智商)测验的成绩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正在显着地提高,但人们的智商是否也在提高仍然存在争议。”事实上,有统计数据表明1972年至2002年之间的30年里,所谓“弗林效应”还一直存在。

事实上,这一切很容易解释清楚。人生初始,一个人的心智能力几近于零。新生婴儿几乎只有“反射”能力而已。饿了、疼了、冷了、热了……只要不舒服只有一种“反射”——哭;而舒服了、满足了,就产生另外一种反射——笑。而作为人类最终所必需的种种能力,新生婴儿实际上无一具备,他们只是具备获得那些能力的潜力而已。

然而,人类之所以与其它动物不同,原因之一在于人类拥有比其他动物更为发达的“大脑额叶”,乃至于人类天生拥有比其他动物更为优秀的学习能力。通过“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及同样需要学习才能获得的“抽象推理能力”,最终,一个人的心智可以被开启、培养、发展,可以被重建,再进一步甚至可以被反复重建。

我不同意“智商天定”的解释,同样也并不接受“大约75%的智商是基因遗传决定的,而其余的25%则受后天环境影响”的说法。因为后者依然建立在不区分“心智”、“智力”、“智商”之间的微妙差别的基础之上,进而忽略“心智”成长的重要性。

我的基于观察的结论是,一个人的心智顶多有1%是基因遗传决定的。新生的婴儿,但凡正常情况下,都具备人类天生所拥有的“反射能力”和“学习能力”。天生的“反射能力”或多或少在快慢上存在一些差异;而天生的“学习能力”也只是最基本、最原始的那种能力——比如,模仿相对更容易一些,而逻辑思考能力尚未形成。“反射能力”差一点,可能表现为“反应迟缓”,但这与最终一个人能够拥有的心智能力强弱程度并无决定性的联系,要不然就无法解释爱因斯坦这样被人们视为“天才”的人为什么幼时看起来却像所谓的“弱智”。最初的“反射能力”以及最原始的“学习能力”构成一个人心智最初的1%;而剩余的99%,实际上应该都是后天积累的才对。当然,到了十五六岁的时候,对于很多人来讲那99%中的大部分已经积累完成了。

当一个孩子被夸奖为“聪明的孩子”的时候,应该被夸奖的很可能或者说更可能是这个孩子的父母。“更聪明”的父母生出来的孩子实际上不一定在出生时就比别的孩子“更聪明”——就算“更聪明”也不会“更聪明”多少,差异无论多大也都局限在那1%以内。然而,“更聪明”的父母的孩子,在随后的成长中每时每刻都有更多的机会耳濡目染并学习模仿“更聪明”的行为,而最终也就“变得”(也“显得”)“更聪明”——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学习能力”因此会发展得更为迅速。

说通俗一点,心智这东西“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心智一旦开启,就可能因学习而疯狂发展,而与此同时“学习能力”也会相辅相成地大幅增长;于是,心智可发展,可培养,可重建,甚至可以反复重建——谁可以封顶?然而,反过来,如若这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那么心智就可能停滞发展,甚至倒退,弄不好“痴心不得反癫狂”,搞到进入负数的地步一隹又能够保底?

人类的平均寿命正在不断地延长——科技的进步保障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提供更多的保障,比如,蛋白质的获取前所未有地廉价和方便。而在人类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的今天,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心智是可培养的、可发展的、甚至是可以重建的,对任何人来说,都可能是一次宝贵的重生机会。对过去的人来说,到了30岁才醒悟过来可能就“来不及了”,但,相对来看,现在的人就算40岁醒悟过来,也相对还算“来得及”——因为平均寿命延长了,即意味着还有积累和重建的机会。而如若一个人错误地认同“智商天定”的观念,那么他就可能错过发展、培养、重建心智的机会——甚至连开启心智的机会都没有。

进步的起点

作为一个人,这一生中可能遇到的最惊人的经历莫过于发现这样一个神奇的现象:我们竟然可以用我们的大脑控制我们的大脑。

我们可以用锤子去钉钉子。然而,我们却不可能用锤子去锤锤子,也不可能用钉子去钉钉子。大脑和思考之间的关系远远比锤子与钉子之间的关系复杂得多。我们用我们的大脑进行思考,然而我们思考的方式和结果往往受上一次思考的方式和结果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下一步思考的方式和结果。

可以用一个句子来说明我们的思考可以复杂到什么程度的同时,也说明语言文字有的时候局限到什么程度——“我们甚至可以思考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果是否确实是合理的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果。”

仅仅几分钟的时间就足够让我们体会到自己竟然拥有无法想象的强大的心智能力——这是开启我们的心智,小心培养、发展、调整自我心智能力的第一步。

审视一下我们自己,运用自己的心智,我们会知道每个人可以把自己划分为两部分:自己知道的与自己并不知道的。我们有的时候并不知道我们自己。比如,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突然有一天你很关心的某个人对你说“你怎么这么自私呢!”这样的时候,你很受伤——即便人天性自私,你对他可一直是大公无私的,因为你自己知道你确实是非常关心他的。然而他现在的评价,很可能说明你身上有你自己并不知道的部分。而前面的这个例子也可能说明另外一个问题:每个人都可以用另外的方式把自己划分为两个部分:别人知道的和别人并不知道的。可以用如下这张表来审视自己。

你自己知道的自己并不知道的别人知道的

别人并不知道的也许对每个人来说,自己身上最为隐秘的部分就是上面表格中画了阴影的区域:自己不知道的、别人也不知道的自己。

现在,弄清楚“你自己不了解的、别人也不了解的你自己”究竟是什么,暂时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

你现在竟然仅凭你的心智就知道了你原本并不知道的“你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你的存在!

人与人之间心智的差异无法想象地巨大。中文里就有词这样形容:人们总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最终描述的都是大多数人缺乏心智运用能力而产生的种种形式不同却又出自同一本质的行为现象。

有些人几何代数都学不明白的时候,另外一些人却可以仅凭心智就能够想象出现实中无法观察到的超立方体;有些人一生都搞不明白经典物理学究竟是怎么回事,另外一些人可以仅凭心智就思索出时间的起点究竟在哪里;有些人买了股票后每天盯着分析图表不知所措的时候,另外一些人仅凭心智就可以把握经济的宏观乃至微观动向而后做出恰当的投资决策。

一个人智商很高,可能会被我们形容为“聪明”。然而,一个人的心智能力非常强大的时候,我们往往会用另外一个词去形容——“睿智”。我们常说的“智慧”,往往与智商无关——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人能够用他的“聪明”成功获得博士学位,却可能因为缺乏足够的“智慧”而上当受骗——尽管遇到的可能是已存在了千百年的骗局。所以,人们总是习惯于在“聪明”前面加上一个“小”字,而在“智慧”前面却加上一个“大”字。

如果,我们能用我们的大脑控制我们的大脑,那么,我们就应该用我们的大脑控制我们的大脑——事实上,这恰恰是我们与猩猩的区别,尽管据说人类是由猩猩演化过来的。人和灵长类动物有共同的祖先,猴子和猩猩都属于灵长类动物,但是猩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更强一些;我们今天说的“人是从猴子或是猩猩进化而来的”是不对的,只能说,顺着人类、猴子或猩猩的演化足迹向过去追溯,发现交点距离现在很近。人类的DNA与黑猩猩的DNA只有1.6%的不同,而人类的DNA与大猩猩的DNA之间有2.2%的不同。黑猩猩与大猩猩的DNA之间相差0.6%,这需要多长时间的进化呢?科学家推断,黑猩猩大约在400万年前分支出去,而大猩猩则是在大约600万年前。进化用了200万年的时间才补上了0.6%的差异。

心理学家们认为,人之为人,在于我们具有特殊的“大脑额叶”,正因如此,我们才具备其他动物很难具备的一种能力——“反思能力”——也许恰恰就是人与猴子之间3%不到的差异的具体体现。有了反思能力的人类,最终拥有了语言,发明了文字,形成了逻辑思考能力,最终拥有了强大的心智力量。

了解到自己竟然可以用自己的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之后,只需要牢牢记住一个事实就可以从起点不断进步了。这个事实是:这世界上有些事情或道理,大抵可以分为以下4种情况:

1.实际上是正确的,我们也以为是正确的;

2.实际上是错误的,我们却以为是正确的;

3.实际上是正确的,我们却以为是错误的;

4.实际上是错误的,我们也以为是错误的。可以表述为下表。

有些事情/道理实际上正确实际上错误我们以为正确12

我们以为错误34那么,在第一种情况与第四种情况下,我们是安全的;然而,在第二种或者第三种情况下,我们将必然面临错误,并很可能因为自己的认知错误而付出惨痛的代价。

但无论如何,只要牢牢记住“我们的认知不仅可能也确实往往背离现实”这个事实本身,就已经足以保证我们不断进步了——我们因了解这个事实而已经拥有了良好的自省机制。

不能被自己的大脑控制

如果我们不去控制我们自己的大脑,甚至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我们可以控制我们的大脑,我们就只能被我们的大脑所控制。让我们先描述一个日常生活中特别常见的场景。

或许是因为考试临近,或许是因为工作需要,你现在必须把一本书读完。这本书当然不可能是言情小说,所以就不可以一目十行地看;它需要你认真阅读并理解,它甚至可能要你根据它所陈述的原理或者规则进一步创造一些什么才算是真正有所收获。

经过一番挣扎,你终于决定“正式开始”!你坐到你喜欢的沙发上翻开某一页开始看。过了一会儿,你突然觉得自己非常渴,所以出去找水喝。打开冰箱顺手拿出一瓶饮料,倒到杯子里。刚喝一口,一下子想起来,不对,你不应该喝这种带糖的饮料!真是的!都是你妈妈不好,无论说多少次,她都不会记得把带糖的饮料和不带糖的饮料分开放。于是,你跑到你妈妈的卧室里,与她理论了一番,最终发现于事无补,只好悻悻地回来重新整理了一下冰箱。

你重新回到沙发上,接着看你的书。看了一会儿,你换了个姿势。巧的是你不小心压到了电视遥控器,电视一下子亮了。这个节目主持人恰好是你最喜欢的,哇,今天她穿的这裙子太漂亮了!不过,今天的话题怎么这么无聊?!你不由自主地还是看了一会儿,又顺手用遥控器翻了翻其他的电视台……幸亏这个时候,一连几个电视台都没有什么好节目,你才有点失望地想:现在的节目真的很无聊!还不如看书呢。

嗯?怎么这么渴?你这才想起来,你刚才整理完冰箱之后,把那杯含有糖分的饮料放在你妈妈的桌子上了,而那之后,你却忘了重新给自己倒一杯不合糖分的饮料,就直接回到沙发上了。于是,你起身去弄点喝的。喝了两口,你突然想起来你现在正喝的饮料,是你最喜欢喝的。第一次跟你前男朋友约会的时候,他请你喝的就是这种饮料……唉,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哪儿,干什么呢?

手机响了,一个短信。一个朋友,问你在干嘛?你没好意思说你在学习;你只是含混地回复说,你病了,在家休息呢,不想出去……你又回到沙发上。想了想,还是换一下背景音乐吧,现在这个太伤感。于是,你扭身换了张CD,然后重新坐好,开始看书。过了好一阵子,你突然发现你刚刚在发呆,于是打了个寒颤。然后,你下意识地看了一下表,天哪,两个小时这就过去了,可是你连一页书都没看完呢。

上面这个场景是不是非常熟悉呢?我讲的肯定不是你,但你也肯定知道自己曾经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么?答案是你的大脑太活跃了。一个人拥有活跃的大脑原本是好事,但是,在很多的时候,也可能是坏事——就像你前面看到的那样。你的大脑非常活跃,并且你的注意力最容易接受它的指令;所以,甚至在你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它在不停地操控你的注意力。然后,你就这样轻易地被你的大脑所左右。

你可能要挣扎很久才能真正明白这个道理:

你的大脑并不是你,你的大脑是(属于)“你的”大脑。

尽管你用它思考,好像它在指导你的行为,但是,你要明白你不应该隶属于你的大脑,而应该是你拥有你的大脑,并且应该是你可以控制你的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