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思路决定出路全集
2656800000012

第12章 走出墨守成规的怪圈(4)

然而新的科学思想的确立却是历史的必然。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在1917年前利用油滴实验,经过多次精密测量,得出了电子电荷的数值。他观察到,每个油滴携带的电量都是电子电荷的整数倍。他的工作结论性地证明了:电是分为单个单元的,每个单元电荷都是相等的;这个单元电荷并不是一个统计平均值,而是电的原子性结构的真实表现。电子的存在终于得到了科学界的公认。电子是人类认识的第一个基本粒子,它的发现将原子不可分的传统观念打破了,揭示出原子是有内部结构的,探索原子内部结构成为20世纪最激动人心的科学研究活动之一,汤姆逊的名字和他的杰出贡献一起载人科学史册当中。

尊重科学事实,敢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是汤姆逊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关键所在。与汤姆逊同时以实验证实阴极射线是粒子流的大有人在,甚至在当时通过独特的途径得到阴极射线粒子荷质比同样结果的也不乏其人:德国的维谢尔在1897年测得阴极射线粒子荷质比约为氢离子比值的几千倍,但他认为“是想像中的东西,并不真实存在”的想法阻碍了他作进一步的研究。更早一些,英国的舒斯特在1890年已测得阴极射线粒子的荷质比大约为氢离子的500倍,他认为这种粒子与原子大小相同,并坚持电的连续性概念,把发现电子的机会错过了。是汤姆逊而不是其他人最终发现了电子,不是别的因素,根本的原因乃在于他具有勇于与旧的传统观念决裂的革新精神。这种科学革新精神在科学思想发生重大转折的关头,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这里有一则中国古代突破传统观念解决问题的故事。汉代某日,刘邦在洛阳附近看见很多将军聚在一起发牢骚,走近他们的时候,就停止了议论,只见将军们的脸上带有埋怨的神色,看样子对刘邦挺有意见呢!

刘邦找来了张良,问他出了什么事,张良如实汇报说:“将军们正在议论造反的事!”

这句话让刘邦吃了一惊,他刚做了汉朝的皇帝,天下初定,现在居然有人出来造反,这不能不让他着急。他赶忙向张良询问底细,张良分析说:“陛下斩蛇起义,全靠这些将士们出生入死才夺取了天下。现在,陛下打败了项羽,夺得了帝位,将军们最关心的就是授予官位和分封土地。可是,陛下分封的都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处分的都是和陛下有怨恨的人。现在,将军们一边盼着陛下尽快对他们进行分封,一边又担心土地有限自己得不到封赏,还有一些人害怕平时得罪过陛下,会遭到陛下的处罚。所以他们聚集在一起密谋发难。要是处理得不合适,就会发生内乱。”

“事到如今,该如何收拾呢?”刘邦忙问。

张良不慌不忙地说:“我有一计,可以对付这个局面。陛下请告诉我,平时您最恨的而且将军们都知道的人是谁?

事已至此,刘邦只得如实相告:“我最恨的人是雍齿。此人作战勇猛,立过许多战功,在将士们中也有威望。可是他依仗着自己的功劳,说话不顾君臣之礼,几次让我在大臣面前难堪。我真想把他给杀了,以解我心头这口恶气。但想到那时正是用人之际,也就忍了。”

张良拍手笑道:“这就好了,陛下马上封雍齿为侯,那些有战功而担心陛下为难他们的人,看到陛下分封了自己最恨的人,就会消除一切顾虑,再也不会造反了。”

刘邦采纳了张良的计策,摆下酒宴,当着大臣和将军们的面,封雍齿为什方侯,又让丞相、御史加快定功封赏的进度。

在这之前还准备滋事的将军们吃过酒宴,高高兴兴地说:“现在好了,什么都不用担心了,我们就等着陛下的分封奖赏吧!”

张良的这一计策突破了人的常规思路和传统观念,平息了这场将要发生的叛乱。

敢于突破经验束缚

经验是指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或体验,它往往会对我们有所帮助,但如果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一味地抱着“经验”不放,完全被“经验”所束缚,那么很可能就会被“经验”所害。

一次,一艘远洋海轮不幸触礁,沉没在汪洋大海里,幸存下来的9位船员拼死登上一座孤岛,才幸免于难。然而他们接下来的情形更加糟糕,岛上除了石头之外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可以用来解渴充饥的东西,最要命的是,在烈日的曝晒下,每个人都唇焦舌燥,急需饮水,否则只能是死路一条。

尽管四周有很多的水——海水,可每个人都知道,海水又苦又涩又咸,喝了反而会使口渴加剧,根本不能饮用。现在,9个人唯一的生存希望是老天爷下雨或别的过往船只发现他们,这样他们就有救了。可是天空没有任何下雨的迹象,也没有任何船只经过这个死一般寂静的岛。渐渐地。其中8个船员支撑不下去了,他们相继死去。

当最后一位船员也渴得无法支撑下去的时候,他实在忍受不住扑进海水里,“咕嘟咕嘟”地喝了一肚子。船员喝海水时,竟一点儿也觉不出海水的咸苦味,相反觉得这海水又甘又甜,非常解渴。他想:也许这是自己渴死前的幻觉吧,便静静地躺在岛上,等着死神的降临。

当这位船员一觉醒来后发现自己还活着,他惊喜万分,于是他每天靠喝这岛边的海水度日,终于等来了救援的船只。

后来人们化验这水发现,由于这里有地下泉水的不断翻涌,所以岛边的海水实际上全是甘甜可口的泉水。

谁都知道“海水是咸的”,“根本不能饮用”,这是基本的常识,因此,被渴死的那8名船员,是“环境”害死了他们,还是“经验”?

敢于突破“经验”,才有生存和成功的希望!

有一家鞋业制造公司派出了两个业务员去开拓市场,我们姑且称之为甲和乙。他们都是满怀信心,希望能够开创一个良好的市场局面。

一天,他们来到了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这是一个很少与外界接触的地方,而且他们都惊奇地发现。在这个岛国里竟然没有一个人穿鞋!从国王到贫民、从村姑到贵妇,竟然无人穿鞋子。

甲说:“上帝啊,这里竟然没有一个人穿鞋子,他们根本没有穿鞋子的习惯,我们还如何把鞋子推销给他们呢?这里根本就没有市场,我们明天就回去吧!”

乙说:“太好了!这里的人都不穿鞋,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市场啊!我不但不会回去,还要把家搬来,在这里长期住下去!”

于是。甲离开了,而乙则留了下来。

一年之后。岛国上的居民都穿上了鞋子……

事实上,在很多时候,新市场就在你的面前,只不过要有发现市场的眼光,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市场难以开拓。

经验是指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或体验,它往往会对我们有所帮助,但如果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一味地抱着“经验”不放,完全被“经验”所束缚,那么很可能就会被“经验”所害。

积极的思考是致富捷径

致富的捷径是:以积极的思考致富并且有积极的心,相信你能做到!不论你是谁,不管年龄大小,教育程度高低,都能够招徕财富,也可以走向贫穷。各行各业的人士,都不要低估思考的价值。即使躺在床上,甚至是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研究、思考及规划,也能致富。

亿万富翁亨利·福特曾说过这样的话:“思考是世上最艰苦的工作,所以很少有人愿意从事它。”“你的头脑是你最有用的资产,但如果使用不当,它将会是你最大的负债。”

世界着名的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曾着过《思考致富》一书。为什么是“思考”致富,而不是“努力工作”致富?最成功的人士强调,最努力工作的人往往并不能富有。如果你想变富,你需要“思考”,独立思考而不是盲从他人。富人最大的一项资产就是他们的思考方式与别人不同。如果你做别人做的事。你最终只会拥有别人拥有的东西。而对大部分人来说,他们拥有的是多年的辛苦工作,高额的税收和终生的债务。

致富是否有捷径可走呢?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的回答是肯定的。

在谈致富捷径之前,首先我们要弄清楚捷径的定义是什么,捷径是指比一般的途径更直接且更快完成某件事情。

走捷径的人必然清楚自己的目的地。他必须走出去,不论中途遇到何种障碍,都必须继续下去,否则永远无法到达目的地。希尔列出了17项改变你的世界的成功法则。这些法则包括:设定目标;组织智囊团;培养吸引人的个性;应用信心;多付出一点点;创造个人进取心;培养积极心态;控制热情;加强自律;正确思考;控制注意力;激发团体合作;从逆境和挫败中学习;培养创造力;保持健康;预算时间和金钱;动用自然习惯的力量。

希尔强调:你在应用这些成功的法则时必须保持积极的态度,影响、运用、控制及协调所有已知及未知的力量,你要能够为自己思考。

所以,致富的捷径只有简单的一句话:“用积极的态度去追求财富。”

当你确实以积极的态度思考,自然会采取相应的行动,达成你所有正当的目标。

乔治·哈姆雷特曾在伊斯诺州的退伍军人医院疗养,他有很多空闲时间,但是除了读书和思考之外,能做的事情并不多。他懂得思考的价值,他对自己充满信心。

乔治知道很多洗衣店,在烫好的衬衣领加上一张硬纸板,防止变形。他写了几封信向厂商洽询,得知这种硬纸板的价格是每千张4美元。他最初的构想是,在硬纸板上加印广告,再以每千张1美元的低价卖给洗衣店,赚取广告的利润。

乔治出院后,立刻着手进行,并持续每天研究、思考和规划。

广告推出后,乔治发现客户取回干净的衬衫后,几乎没有人会注意衣领的纸板,大都丢弃不用。

他问自己:“如何让客户保留这些纸板和上面的广告?”答案闪过他的脑海。

他在纸卡的正面印上彩色或黑白的广告,背面则加进一些新的东西——孩子的着色游戏、主妇的美味食谱、或全家一起玩的游戏。有一位丈夫抱怨他们在洗衣店的花销激增,后来他发现妻子竟然为了搜集乔治的食谱,把可以再穿一天的衬衫送去洗!

乔治并未因自己取得的这点成功而沾沾自喜。他野心勃勃,要让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他把每千张1美元的纸板寄给美国洗衣工会,工会便推荐所有的会员采用他的纸板。因此,乔治有了另外一项重要的发现,给别人你所喜欢及美好的事物,你会得到更多!

缜密的思考和规划为乔治带来可观的财富,他认为一段独处的时间,是招徕财富必要的投资。

激发思维能力的三大秘诀

(1)不要忽视“理所当然”的事物

一名探险家史考特·拉夫曾说过这样一句幽默名言:“除非是最笨的老鼠,否则不会躲入猫的耳朵;但除非是最聪明的猫,否则不会搜察自己的耳朵。”有时能够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珍贵的资料就在眼前,我们却往往对它们视而不见。

以下所举便是常见的“忽略理所当然的事物”的例子。如果我们对60年代到70年代间自行车的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就会发现在初期阶段前轮与后轮的大小是不同的,但逐渐地,前轮的直径愈变愈大,而后轮却愈来愈小。这是由于传动齿轮尚未发明(还没有人想到过),踏板直接装设在前轮的。以致竟有前轮直径长达15米的车型出现,是这类扩大前轮的车种发展的极致。

后来,这段历史发生了奇妙的转变。某些了解脚踏车结构的人寻找更优越、更安全的改良模式,于是联想到将传动链条的技术应用于后轮的转动。第一个完成这种装配的人便是H·J·洛逊。数年内,这种高安全性的便捷车型便广为使用了。

(2)关注其他领域

很多卓越的创意都是创作者从自己的事业领域外找到资料,然后再辗转运用到自己的范围之内而产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军方的设计家借用毕加索和布拉克的立体派画作,构想出枪炮所使用的迷彩;数学家约翰·佛洛伊曼分析玩扑克牌的人惯有的动机,进而开发出成为经济模式的“游戏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使用的“无法解读”的美军密码,是以那巴赫族的语言为基础;橄榄球教练库努特·勒克尼在观赏歌舞表演时,由队伍的动态变化构思出着名的“四骑士”后卫防守战略;布里克林由会计学中获得财务分析表的概念,从而设计出名为“维西卡尔容”的微电脑工业程式。汤姆斯·爱迪生为同事所作的建议的确饶有深意:“要培养经常注意是否有人正利用新鲜有趣的资料进行构思的习惯,至于要如何在自己的问题上活用新资料,则须在多方面运用个人的独创力。”

(3)找到更多的资料

两度荣获诺贝尔奖的莱那斯波林说:“获得很多材料是得到好材料的最佳方法。”这句极富启发性的话,最初的含义是美材难求。而更积极的诠释则为:不论任何信息,对眼前的问题都可能会有所帮助,搜集愈广泛,便愈接近目的地。因此,真正重要的是尽可能获取大量的“正确答案”,即使未必全部派上用场,但请把判断的工作交给法官执行吧,切莫因此压抑探险家旺盛的活力。

通常,摄影工作者在重要的摄影活动中会采用大量拍摄的方式,可能30张、50张,甚至数百张或者更多。他们事先安排妥曝光、照明、滤镜等变因,在不同的设定下大量拍摄,因为他们深知,可能只有二三张是真正出色的作品。诚如一位摄影师,坐上一艘捕鲸船,拍下近850张照片,但其中真正令他感到满意并乐于向朋友展示的,竟只有11张而已。

构想出“个人电脑”这个新语汇的电脑学者阿兰凯,就坚信搜索大量材料的价值。他表示:“即使是平时众所公认的强人,在酒后的闲谈中也会吐露,在他所找到的材料中,20个里面可能有19个是派不上用场的。他们之所以能够想出超越一般人的少数卓见,主要在于优异的想像力,以及材料多寡的差距。”

作为一个好的发明家,必须时时如此警惕自己:“那的确是一个方法,但并非最好的。”并继续锲而不舍地追求。愈不愿以一而足的人,愈能够发挥创造力和想像力。

到奇想中寻找灵感

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奇思异想资源。奇想其实离现实并不是太遥远,许多昨天的奇想今天已经变成了现实。

1895年,美国曾组织一批科学家预测20世纪的科技发展。整整100年过去之后,人们惊愕地发现,不少由奇想而激发的重要的科技创新,如:飞机、无线电、核能、电子计算机等,几乎全在科学家们的预测之内。因此,创新思维专家推断说:奇想往往是一种超前的科学幻想,科学家与发明家应善于在人类的奇想中寻找灵感。

奇想之所以称奇,大多是因为奇想含有太多的荒诞,让我们先来看看一些有关太空的奇想。

国外有家广告创意公司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突发奇想:打算推出奇异的“太空广告”。他们设想并计划用火箭将一幅一英里长的巨型广告牌射人太空中,并绕地球运行。该公司还打算在广告牌上安装超大反光镜,以便让地球上的消费者用肉眼也能看清他们的“太空广告”。这种史无前例的创举,人们自然翘首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