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才习惯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2763700000005

第5章 任何成绩都是脚踏实地得来的——养成踏实的习惯

一天的课结束了,老师问学生:“大家说说看,今天的你比昨天多了哪些进步呢?”

“我今天记住了10个英语单词,还能流利地背出来!”

“我今天知道了金字塔的许多情况,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够去那里旅游!”

“通过今天的一件事,我懂得了对人要有礼貌。”

“老师,今天一整天我都不舒服,我觉得我没有什么进步!”

老师立即说:“每个人都应该每天都有所进步,不舒服不应该成为不进步的理由。孩子们,记住我的活,有朝一日你们会发现,世界上的大部分事情都是由觉得不太舒服的人做出来的。”

孩子们似乎有些明白,似乎又不太明白,但他们都在点头。

同学们,大家应该都明白: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每天进步一点点,并不是很大的目标,也并不难实现。也许昨天一天中,“我”也曾努力地磨炼并获得可喜的成绩,但今天的我必须超越昨天的“我”,更加进步,更加充实。人生的每一天都应该充满新鲜的东西。

不仅仅是在我们现在的小学阶段,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天前进一点点,就是稳健的、持续的前进过程。“不进则退”,只要是在前进,无论前进多么小的一点点都无妨,但一定要比昨天前进一点点。人生也必须每天持续那“小小”的努力,才能有所成就。

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培养自己踏实的品格,要知道,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一天天的进步,我们才可以攀登到知识的高峰。

这次考试考了一百分,那是因为你这个学期的每一天都在认真学习,每一天都有一点收获,通过这样踏实的积累,才能让你取得优秀的成绩。如果你每一天都在浪费,每一天都没有收获,那到了最后,你的成绩会仍然是零。

那么,我们怎样培养踏实的品格呢?

督促自己每天都有一个进步

前洛杉矶湖人队的教练帕特·莱利在湖人队最低潮时,告诉12名球队的队员说:“今年我们只要每人比去年进步1%就好,有没有问题?”球员一听:“才1%,太容易了!”于是,在罚球、抢篮板、助攻、抢断、防守一共五方面都各进步了1%,结果那一年湖人队居然得了冠军,而且比赛很顺利。

有人问教练,为什么这么容易得到冠军呢?

教练说:“每个人在五个方面各进步1%,则为5%,12人一共60%,一年进步60%的篮球队,你说能不得冠军吗?”

让自己每天进步1%,只要你每天进步1%,你就不担心自己不快速成长。

小朋友们,你们不妨在每晚临睡前想一想:今天我学到了什么?我有什么做错的事?今天我有什么做对的事?假如明天要得到我要的结果,有哪些错不能再犯?

问完这些问题,你就比昨天进步了1%。无止境的进步,就是你进步的基础。

你在学习、生活中的各方面也应该照这个方法做,持续不断地每天进步1%,一年便进步了若干倍,长期下来,你一定会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小学生。

不用一次大幅度的进步,一点点就够了。不要小看这一点点,每天小小的改变,会有大大的不同。

任何时候都不能有偷懒的想法

看这样一个题目:给你一张足够大的纸,你所要做的是重复地对折,不停地对折。当你把这张纸对折了51次的时候,所达到的厚度有多少?一个冰箱那么厚或者两层楼那么厚,这大概是你所能想到的最大值了吧?然而通过计算机的计算,这个厚度竟接近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同学们,你们感到很惊讶吧?没错,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动作,是不是让你感觉好似一个奇迹?为什么看似毫无分别的重复,会有这样惊人的结果呢?

我们的学习就像折纸一样,最后达到的高度与每一次加力是分不开的,任何一次偷懒都会降低你的“厚度”,所以动作虽然简单,却依然要一丝不苟地踏实去做。而且后一次所达到的“厚度”与前一次是分不开的,环环相扣的“踏实”可以达到惊人的效果。

锻炼自己的耐心

齐白石是中国画坛的一代宗师。齐老先生不仅擅长书画,还对篆刻有极高的造诣,但他并非天生具备这门艺术,他也经过了非常刻苦的磨炼和不懈的努力,才把篆刻艺术练就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年轻时候的齐白石就特别喜爱篆刻,但他总是对自己的篆刻技术不满意。他向一位老篆刻艺人虚心求教,老篆刻家对他说:“你去挑一担础石回家,要刻了磨,磨了刻,等到这一担石头都变成了泥浆,那时你的印就刻好了。”

于是,齐白石就按照老篆刻师的意思做了。他挑了一担础石来,一边刻,一边磨,一边拿古代篆刻艺术品来对照琢磨,就这样一直夜以继日地刻着。刻了磨平,磨平了再刻。手上不知起了多少个血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础石越来越少,而地上淤积的泥浆却越来越厚。最后,一担础石终于统统都被“化石为泥”了。

小朋友们一定要记住:耐心被认为是一个人心理素质优劣、心理健康与否的衡量标准之一,也是我们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耐心不仅对我们的学习有帮助,而且对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也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小学生毕竟是小学生,许多人都不够有耐心。例如对自己喜欢的某类新奇的玩具,只要想到了或者听到了,他们便要求家里立刻购买,否则便不停地纠缠、吵闹,直到父母满足他们的要求为止。

这其实并不奇怪,因为耐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后天的培养。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在小事上培养我们的耐心。例如,洗碗、擦桌子、收拾房间等。

读一读

耐心和勤奋,如同信心一样,可以移山。

——威廉·佩恩

伟人们所创造的成就都不是出于偶然,而是凭一份辛苦、一份毅力,夜以继日地去追寻。这就是所谓的拿破仑主义——时刻奋战、不得松懈。

——雷·怀尔德

一个人的力量在于顽强的毅力,没有毅力的人无异于草木。

——瓦鲁瓦尔

做一做

安吉娜·米德尔顿在《美国家庭的卡尔·威特教育》一书中介绍了一种“三分钟”耐性训练法,这种方法被证明是训练孩子耐性的好方法。

皮奈特是一个缺乏耐性的孩子,他只爱看电视和玩游戏,对书本不感兴趣。

一天,父亲拿着个沙漏,告诉他说,这是古时候的钟表,里面的沙子全部漏下去时,正好是三分钟。皮奈特想玩玩这个沙漏,这时父亲说,以沙漏为计时器,你和爸爸一起看故事书,每次以三分钟为限。皮奈特很高兴地答应了。

第一次,皮奈特果然静静地坐下来听爸爸讲故事。但事实上他根本没有留意听故事,而是一直看着那个沙漏,三分钟一到,便跑去玩了。但是皮奈特的父亲没有气馁,他决定多试几次。这样数次之后,皮奈特的视线渐渐由沙漏转移到故事书上了。虽说约定三分钟,但三分钟过后,因为故事情节吸引人,皮奈特听得特别入神,他要求延长时间,但父亲坚持“三分钟”约定,不肯继续讲下去。皮奈特为了早点知道故事情节,就自己主动阅读了。

在这里,皮奈特的父亲用了一种循序渐进的训练,对孩子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教育。这实际上是通过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使孩子的注意力在一定时间内专注于某一对象,久而久之,孩子形成了习惯,也就提高了耐性。

三分钟的时间,正好适合孩子注意力的特点,三分钟后立即打住,这样不仅使孩子觉得父亲守信,而且还利用了孩子的好奇心,引发了他主动学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