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王朝1
2764600000015

第15章 于谦的悲剧(2)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明廷上下来不及庆功行赏,就在和议及迎取英宗的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争执。起先,也先以英宗为要挟,常以和议为敲诈的方式,明朝君臣多次予以坚决回绝,但这次也先遣使奉书前来议和,显然是有一些诚意,这倒使明朝君臣着实为难。大臣王直率群臣上言:“也先请还上皇,与我和议,确为转祸为福之机,请应允其请,迎回圣驾。”没想到这一席话正好触痛了景泰帝的心病。“天无二日,国无二君”,迎回英宗必然引起皇位之争,景泰帝为英宗之弟,理应让出大位,可这当然是景泰帝极不情愿的事。因此,景泰帝以也先多次借和议相欺诈为由,加以拒绝。可是不久,瓦剌使者又至,王直等人又上奏道:“太上皇蒙尘朔北,理应迎回,莫贻他日之悔。”景帝顿时不悦道:“朕并非贪恋大位,当初是诸位拥戴,固非朕本意。”此言一出,在场的文武百官瞠目结舌,不敢再言语。

显然,景泰帝是将迎英宗回銮与迎英宗复位等同起来,这是最敏感又最棘手的问题,景泰帝是在逼迫群臣对这一根本问题作出答复,文武百官自然语塞,不敢妄言。在一片寂静之中,于谦当机立断,从容不迫地回答道:“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万一彼果怀诈,我有词矣。”景泰帝闻听此言,喜上心头,不觉和颜悦色地说道:“从汝,从汝。”至此才议定奉迎之事。于谦的抉择无疑是明智而可行的,如果没有明确景泰帝的合法合理地位,片面强调奉迎英宗,必将导致新的皇位之争,以弟让兄,顺情合理,这当然是景泰帝所无法接受的。而另一方面只顺从景泰帝之意,拒绝奉迎英宗,于情理不合,必遭天下吏民耻笑。故而,于谦首先承认景泰帝的合法地位不可动摇,令景泰帝消除疑虑,同时指出奉迎为情理中事,不得不行,这使得景泰帝也无法拒绝。

于谦的建议是当时唯一可行的方案,但其倾向性也是相当明显的。自从“土木之变”英宗被俘后,于谦便一直主张“社稷为重,君为轻”,这是敦促景泰帝即位的重要理由,根据这一观点,社稷高于一切,君王可以更改。正是在这一主张的支持下,于谦等人拥立景泰帝,保卫北京,彻底粉碎了也先、喜宁等人以英宗为要挟的图谋。在国家危难之时,作出明确的选择,力挽狂澜,使大明王朝逃过了自开国以后最大的一场劫难,于谦居功甚伟,其临危不乱的抉择也是无可挑剔的。这也是导致也先放归英宗的最主要的因素。

但是,英宗有望回銮之时也正是于谦等人更为尴尬之日。社稷安然无恙,而君王却只能有一位,于谦毅然选择了景泰帝,也就将自己的命运与景泰帝联系在一起了。其他文武大臣犹豫不决,首鼠两端,在这两难的选择中徘徊。以刚烈著称的于谦自然不会作此妇孺情态,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鲜明的态度虽然无可厚非,但他本人必须承担由此招来的风险。英宗就对于谦“社稷为重,君为轻”之言一直耿耿于怀。

景泰帝不愿意其兄回归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就在廷议完毕之后,还使太监兴安出面声色俱厉地斥责群臣:“公等欲报使塞上,谁能担当此任,难道他想以此成为文天祥与富弼吗?”在场的老臣王直忍无可忍地回答道:“臣等既食国家俸禄,难道能够临难退缩?”兴安这才无话可说。礼科都给事中李实慨然请行,景泰帝下诏升李实为礼部侍郎,与罗绮、马显等人一同前往。但李实拿到景泰帝致也先敕书后,发现其中并无迎取英宗之言。大惊失色,急请入宫求见。途中遇到兴安,兴安斥责道:“你只管奉敕前往,其余事体休得干预!”李实无可奈何,索然而返。

李实等人到达瓦剌大营之后,也先即命前往参见英宗。君臣相见不免感泣不已,尔后,朱祁镇迫不及待地询问:“我在此已有一年,为何朝廷不迎我回?”又道:“你们回复当今皇帝并文武群臣,我回去之后,看守祖宗陵寝也可,做一百姓也可。”这表明朱祁镇当时一心只想回到北京。李实见到也先后,也先也讲道:“皇帝敕书中只讲和议,并无奉归太上皇之意。他留在这里,只是一个闲人,我还你们,也好图一个千载美名。请回去奏知当今皇帝,务差太监及老臣来接。”可见,也先交还朱祁镇的态度是相当明确的。李实自然有苦难言。

在群臣的推动下,景泰帝无奈,又派杨善领衔出使。而这次敕书之中依然没有奉迎英宗之语。杨善见到也先后,也先不免困惑,幸而杨善机智巧辩,他解释道:“吾君乃欲成就阁下之美名。若敕书明载。公等就是无奈迫于君命而为之,如何能显现公等求和的诚心?”也先闻之大喜,同意放归朱祁镇。可见,英宗朱祁镇的回归并非景泰帝之意。明清史专家孟森曾精辟地分析道:“(《明史》)以此归功于(杨)善之辞令,辞令特实力之外表耳!不有主战之君相。戮力之诸将,敌岂口舌所能挫?此古今论交涉之标准也!”

英宗回归可谓是历经磨难,不幸之中的万幸。本应该是“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皆大欢喜之事,但由于景泰帝的度量狭小,猜忌过甚,使明廷迎接太上皇之事一波三折,这必然使落难的朱祁镇“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英宗被瓦剌人放还,其身为太上皇,理应隆重相迎,而景泰帝传旨以“一舆二马”迎于居庸关,至北京安定门再易法驾。给事中刘福上言此礼太薄,景泰帝回答说:“昨得太上皇书信,要求迎驾礼从简,朕岂能违背其意!”满朝文武吓得不敢出声,恰巧此时千户龚遂荣上书,再请厚待英宗,王直等人将书呈上,再次进言,景泰帝极不高兴地加以拒绝。

英宗朱祁镇好不容易回到北京之后,日子并不好过,景泰帝十分担心他争夺皇位,迎回之后,使居南宫,开始了实际上的软禁。景泰帝不许朝臣拜见英宗,也不许英宗与大臣私自往来。在“土木之变”之前,朱祁镇毕竟已做了14年的皇帝,在瓦剌军中只有一年左右的光景,“虎走威犹在”,他对群臣的影响是难以忽视的,景泰帝不得不防。景泰帝的另一桩心事便是英宗长子朱见深犹为皇太子,因而他一心想易储,让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贴身太监知道景泰帝之心,便向诸大臣进行试探。恰巧,有一位广西土官因犯杀人罪,害怕朝廷处置,便上书谴责朱祁镇误国,请易东宫以安天下。景泰帝闻之大喜,召集群臣进行商议。在场群臣默不作声之时,太监兴安倡言同意者签名,群臣不敢公开反对,一一签名,名正言顺地立朱见济为太子,原太子改封为沂王。

当时,于谦作为景泰帝仰赖的重臣之一,努力加强京师防御力量,以确保北京的安全。他集中力量改革京营兵制。其中创立的“团营”,是对明朝军事建设的重要贡献。明朝京师守军分为五军、三千、神机等三大营,由于创置年代各异,自成体系,互不相属。于谦在三大营中选出10万精兵,分5营团操,后扩为10营。组织严密,层层节制,10营设一总兵官,直属兵部统辖。于谦的改革大大增强了明军的战斗力。

经过一番努力之后,景泰帝似乎稳坐大明天下了,由“土木之变”引发的困厄似乎也烟消云散了,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另一场灾难悄然而至。景泰帝四年(1453年),新立太子朱见济忽然病死,皇储之事再次让景泰帝大伤脑筋。因为他只有这一个儿子,有些不知趣的官员即上疏请求复立英宗之子朱见深,不由得使景泰帝恼羞成怒,下旨严刑拷讯。另一方面更加强了对南宫朱祁镇的监视与控制。时至景泰八年(1457年),朱祁钰一病不起,东宫太子还未确定,这引起了群臣的焦虑,景泰帝坚持不肯放弃帝位。于谦率文武大臣日日上疏请求尽早决定东官储位,可景泰帝迟迟不予答复,只答应正月十七日上朝时定议。而就在十七日早朝之前,发生了明史上有名的“夺门之变”,深居南宫的朱祁镇在石亨、徐有贞等人密谋下重登皇位,故又称“南宫复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