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越玩越聪明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2770200000005

第5章 快乐七巧板——越玩越聪明的七巧板游戏(1)

七巧板游戏物语

七巧板,又称“智慧板”、“益智图”、“唐图”、“七巧图”。是一种由七块板组拼而成的名扬全球的益智玩具,对此种游戏所进行的游戏活动,被称为七巧板游戏或七巧板拼图游戏。七巧板的名字被中国最著名的权威工具书《辞海》、《汉语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收入其中,是中国仅有的几种被收入辞书当中的游戏及玩具之一。

七巧板肇始于中国的宋朝,诞生于中国的明末清初时期。在北宋徽宗时,福建邵武地区有个名叫黄伯思的人,是当时著名的文人和书法家。这个人一向喜欢在家里大宴宾客,与各种各样的朋友推杯换盏,并挥毫泼墨。他有一个特别的爱好,喜欢研究不同的图形。有一年的一天,黄伯思又准备在自己的花园里宴请朋友。为了增加趣味,他灵机一动,设计了由六件长方形案几组成的“燕几”——即请客吃饭的小桌子。这六件案几可分可合,他称其为“纵横离合变态无穷”。当设宴招待宾客时,黄伯思又视人数的多少和菜肴的丰盛而进行案几的陈设,这样,这六个小桌子放在一起就可以拼成多种形制,拆开来又可以一人一个小桌子用餐,还可以拆开用以陈设古玩、书籍,成为一件件装饰器物。黄伯思有一位文人朋友名叫宣卿,十分欣赏这富于变化的案几,但他发现6件案几拼桌缺少灵动,拼出的图案太少,便建议黄伯思增加一件案几,因为七件案几更富于变化,黄伯思采纳了朋友的意见,正式将六件案几改正为七件,并命名为“七星”,同时,黄伯思编订了一本图谱——《燕几图》,并将其刊行传世。在此书当中,黄伯思共设计了20类40种拼合图,而且还为所拼出的燕几设计了一些富有韵味的名字,诸如“屏山、瑶池、一厨、朵云”等。这是世界公认的七巧板这种拼图玩具最早的形态。

黄伯思设计的宴几虽然可以拼出几十种巧妙的图形来,但由于只有长方形,使之变化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因此,到了明代,有一个名叫严澄的人,在黄伯思的宴几基础上,发明了三角形案几——“蝶翅几”。这种案几抛弃了长方的基本形态,而采用了梯形、直角梯形、三角形,共计有13件。这13件以三角形为主的案几,拼装一起如同一只蝴蝶正欲展翅的样子,故而命名为“蝶翅几”。

蝶翅几可以拼成长方形、正方形、八边形,还可以拼成菱形、马蹄形、S形以及其它各种复杂的形状一百多种。这些图形除了作为宴客时增加情趣外,严澄还将其引入到木匠的家具设计中,成为世界上最早的组合拼图家具。此时有一位木工大师戈汕,被严澄的设计所吸引,便亲自编著了一本家俱图谱——《蝶几谱》,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宣传,为拼组家俱的传播以及七巧板的演变奠定了基础。

有了《燕几图》和《蝶几图》作为铺垫,兼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能拼出更加生动、多样图案的七巧板终于问世了。但这种七巧板已不是作为宴会的案几,而是作为智力玩具而出现的了。关于七巧板的确切问世年代与发明人,迄今已无可考证,它是在什么条件下,由燕几和蝶几而演变成七块并成为智力玩具,也是迄今无有任何文字和图形资料,成为世界玩具史和中国玩具史乃至器具智力史上的一大谜。据现有资料记载,清初著名民俗画家吴友如曾画过一幅名为“天然巧合”的画,画面上有几位贵族妇女正在聚精会神地玩着七巧板,这是有关七巧板成为玩具的最早记载。因为吴友如是十九世纪初的人,因此可以肯定地说,玩七巧板当始于十九世纪初,亦即1800年左右。而根据权威的玩具史专家的考证,中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七巧板书籍——《七巧图合璧》也是在这个时期出版并流行开的。

依据文献证实,从这个时候开始,七巧板游戏在中国的江南一代贵族妇女中和清朝的宫廷当中,正式开始成为一种平面游戏,许许多多的文人见到七巧板后,亦深深地受到感染,不但也玩起七巧板,同时也创作了无数首描写七巧板的诗词。到了十九世纪下半叶,七巧板在中国已是相当的盛行,其所拼出的各种图案己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和数量。

然而,到了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七巧板游戏在中国开始走下坡路,因为国家的动乱和积弱,玩它的人开始越来越少。尽管以商务印书馆为主的书局相继推出多本七巧板图谱,但已是玩者寥寥,只有极少的知识分子将其当成一种消闲的玩具,如著名的文学斗士鲁迅先生,就在写作累了之后,喜欢玩一玩七巧板拼图游戏。

虽然从发明到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七巧板游戏的沿革及发生发展并未形成很广泛的影响,也没有被中国人当成多么有价值的玩具,但是,它在西方却墙外开花,大行其道,并在二十世纪初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里,成为了非常著名的、极被推崇的智力拼图游戏。

据考证,早在1801年,七巧板问世之初,就有一个名叫乌塔曼斯的日本人被七巧板深深地吸引,便将其带到了日本。先是进行宣传,继而便出版了图谱书。此后,七巧板由日本又传到了朝鲜,直至欧洲。1805年,欧洲出版了一本名为《新编中国儿童谜解》的游戏书,其中详细地介绍了24幅七巧图谱。到了1813年,英国、德国、意大利、法国、丹麦、荷兰以及美国都已相继出版了七巧板的图谱。因为七巧板的变化无穷,加之它又是来自神秘东方中国的一种智板,所以,在欧洲众多个国家连续出现专著的同时,七巧板游戏亦传播得相当广泛,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在欧美流行起来。尤其是被一些有识人士引入到数学领域和智力开发领域中来。

1818年,德国的一位名叫M·威廉的数学老师在看到七巧板图谱后,马上就想到了利用七巧板以解决一些数学几何问题,于是。他对七巧板的几何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用七巧板进行了勾股定理的证明。在进行勾股证明的同时,M·威廉突然发现七巧板里面竟然拥有超级的数学思维体系,玩这种游戏对人的启智作用非常的巨大。这一发现,让这个德国人兴奋不已,他马上把七巧板送到他的学生当中,让学生们都来玩七巧板,既通过七巧板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又让七巧板来开发孩子们的智力。很快,他的七巧板开发术就在德国传扬开来,并受到了大量教育工作者及孩子们的欢迎。据有关文献记载,M·威廉的七巧板智力开发,是世界上将七巧板引入到智力开发领域的第一人,它的推广领域遍及全德国,并影响到了全欧洲。

到了1846年,七巧板因著名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童话《冰雪皇后》的描写引用,使七巧板随着这篇童话的问世及风靡而更加深入人心。

这篇童话的内容是:在一座城市里有一对非常要好的小伙伴,男孩叫加伊,女孩叫格尔达。一天,加伊被冰雪皇后给劫走了,让格尔达非常伤心。为了寻找到加伊,格尔达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见到了加伊;而此时的加伊却因被施了魔法己没有了人的形态和灵魂,正在一片透明的冰雪上玩着七巧板。冰雪皇后见有人来找加伊,就对加伊说道:“如果你可以用七巧板拼出‘永恒’两个字,你就可以自由了。于是,格尔达在一番努力破法之后,终于将加伊恢复了人的状态。之后,两个人遂用七巧板拼成了带着甜蜜幸福的“永恒”的图案。这样,加伊自由了,加伊和格尔达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城市。安徒生的这个童话,一经发表,立即传遍了整个丹麦。它不光是传达了童话作家的一种冰雪情怀,而且尤为难得的是这个童话提到了七巧板这种玩具。根据安徒生传的记载,安徒生非常喜欢拼摆一种来自东方的玩具七巧板,至于他所玩的七巧板是从何处得到、他都能拼出什么样的图案却不得而知。尽管如此,由于他将七巧板引入到了童话作品当中,便适时而又顺畅地将七巧板进行了推广,并且随着童话的被欧洲人的接受,七巧板也被更多的欧洲人所接受。这亦是这位童话大师不经意的一次伟大贡献。

无疑,十九世纪的中叶和下半叶,七巧板作为一种拼图及数学模块游戏在欧洲和美国已经开始广受重视,业已成为一些人消闲和益智的一种娱乐活动。在此种氛围里,社会对七巧板的要求开始越来越多,于是,1891年,富有商业头脑的德国人李希特在德国专门开办了一个生产中国七巧板的玩具工厂,他将生产的七巧板玩具起名为——“伤脑筋玩具”。由于李希特既是智力玩具专家,又是一名商人,因此,靠着他的专家身份和有效的市场运作,他工厂生产的标准七巧板以及七巧板衍生产品,全都销路很好,几乎覆盖了全欧洲和北美,极大地刺激了七巧板的知名度,使七巧板卓然成为了欧美最受欢迎的游戏工具之一。

1903年,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七巧板游戏正式提升了等级,开始成为纯粹的智力开发游戏和智力考量工具,为这两项内容赋予新内涵的人就是美国魔术和科幻大师萨姆·洛伊德。这一年,萨姆·洛伊德出版了一本七巧板专著——《关于七巧板的第八本书》,这是西方最早对七巧板进行智力功能研究和推广的著作。在书中,作者自称自己是一个十足的国际级的七巧板的大玩家。他先是设计了几百个出色的七巧图,继而又杜撰了七巧板是上帝从中国那里学来并发明的,是可以拼出人世间的一切事物的非常说法,随后他又发明设计了由多幅七巧板而合并成的多幅七巧图,画面栩栩如生,出神入化,造型逼真,表现准确。最后他又重点论述了七巧板游戏对开发人的智力的各种好处,如对人的创造力、想象力、空间力以及语言描述力等都有巨大的启迪作用。它完全可以成为一种智力考量的工具。

萨姆·洛伊德的这些贡献,在七巧板的传播历史上是划时代的,具有世界级的贡献。他把七巧板的这种一般性玩具,破天荒地进行了科学的提升,尤其是他让七巧板第一次走进了智力教育和开发领域,仅此一点,美国就有人称他为“现代七巧板的教父”。事实正如他所说,紧跟其后的美国很多心理学家都纷纷引用他的观点,将七巧板引入到了各种各样的智力测验体系中,效果极佳。充分证明了萨姆·洛伊德的论断。

在萨姆·洛伊德轰动世界的七巧板著作问世十七年后,英国伟大的益智游戏作家、研究家杜德尼再一次攀上七巧板的顶峰,出版了自己的研究专著——《数理中的七巧板》,第一次对七巧板的复杂场景拼图进行了探索,特别是推出了大画面的、由8组以上七巧板组合成的七巧图,这是七巧板向艺术设计和语言模拟转化的最早的形象设计图,也是七巧板最早进行故事演绎功能探索的发端,为以后英美日全面地进行七巧板化语言教育打下了基础。

综上所述,七巧板经过了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的研究和推广以及深入开发,到了20世纪的上半叶,其在欧美己经登堂入室,成为了妇孺皆知,老少咸宜的智力玩具,这个中国的智力拼图在本土未有长足的发展,在国外却名扬市井,声闻遐迩,可以说大大地长了中国人的志气,让中国人的智慧通过这个神秘的小小拼板得以泽被天下。无怪乎大名鼎鼎的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在1935年开始撰写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里大赞七巧板,并称其为是“东方最古老的消遣品之一”。

必须承认,七巧板之所以能够风靡世界,除了其他因素之外,它取材简单,制作容易,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制作七巧板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只要有一块硬纸板,一把尺,一支剪刀和一支笔就可以制作了。它的具体步骤如下(如图):

(1)先画一个正方形,在正方形ABCD中画2条对角线,AC和BD,交于G。

(2)取BC边的中点E和DC边的中点F相连,交AC于J。